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经过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我院现有33种民族成分,它们是:汉族、彝族、藏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壮族、布依族、侗族、满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傈僳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土族、羌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普米族、俄罗斯族、京族、门巴族。  相似文献   

2.
(一)市场急需,供不应求,价格稳中趋升的品种约占50%左右。主要有:北五味子、桔梗、北柴胡、关防风、石斛、红豆杉、全瓜蒌、穿山龙、北沙参、生地、黄芩、白术、苍术、板蓝根、金银花、牛蒡子、连翘、穿心莲、广藿香、荆芥、大青叶、远志、玉竹、猪苓、平贝、川贝、浙贝、甘草、南五味子、蒲公英、黄芪、黑芝麻、小茴香、沙苑子、西洋参、冬虫夏草、百合、紫草、白莲子、红莲子、莲子心、莲须、莲房、荷叶、芡实米、太子参、红花、三七、毛知母、射干、牛膝、赤小豆、水蛭、穿山  相似文献   

3.
(一)市场紧缺、货源不多、可发展的品种有:旱半夏、桔梗、黄连、柴胡、柴草、防风、花粉、当归、白菊花、松贝、青贝、平贝、远志、山黄岑、山药、甘草、穿山龙、射干、北五味、南五味、沙苑子、蛇床子、大力子、蒲公英、锦灯笼、大芸、半支莲、苍术、玉果、徐长卿、玫瑰花等。(二)市场供求平衡、销售量大的品种有:人参、北沙参、党参、元参、生地、黄芪、牛膝、天麻、玉竹、黄精、龙胆草、知母、薏米、百合、百部、猫爪草、枸杞、王不留行、地夫子、胖大海、桃仁、杏仁、山楂、槐米、金银花、益智仁、白扁豆、决明子、芥穗、草红花、大青叶、赤芍等。(三)市场  相似文献   

4.
本院新闻系的培养目标是:掌握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和方法,具有系统的新闻学知识和广泛的其它学科知识,能够独立从事新闻采编和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系目前发新闻学专业,共有指导教师108人。他们是(以姓名笔划为序):丁仰炎、马世琨、马鹤青、于友、于宁、于明波、于振鹏、王敬、王惠平、王闻翔、王英秀、王金和、王宗引、方言、方辉盛、艾丰、丛林中、田钟洛、申德诒、刘允洲、刘晓洲、刘炳文、刘其中、刘晶雯、刘砥中、冯锡良、孙乃、孙旭培、孙国臻、伊心恬、朱英璜、李启、李文、李峰、李仁晨、李德民、李定中、李竹涧、李耐因、张力、张德真、张启昕、张惠民、张慈斌、陈青、陈辉、陈柏生、陈耕涛、陈崇山、陈力丹、吴晋,吴元富、吴学林,吴月辉、吴仁寿、  相似文献   

5.
目前市场前景看好的品种有:太子参、夏天无、玉竹、元胡、党参、川芎、麦冬、覆盆子、水半夏、知母、鱼腥草、菊花、板蓝根、白术、白芷、白花蛇舌、百合、泽兰、佩兰、闹羊花、山药、毛桃仁、龙胆草、郁金、壳芡实、猫爪草、秦艽、芦荟、粉防已、大力子、蔓荆子、荆豆、槐米、天麻、吴茱萸、罗汉果、沙棘、无花果、水蛭、全蝎、地龙、斑蝥虫、穿山甲和蕲蛇等。市场较为稳定的品种有:枳壳、黄桅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与国外文化交流活动的日益开展,三年来,我院先后有宗群、宋署华、林耀华、马学良、陈永龄、王仲翰、卢弼、王尧、吴恒、胡坦、耿世民、胡振华、白荫泰、张元生、李道勇、胡起望、索文清、陈兆复、赵自铎、李才秀、崔宰宇、塔瓦库利、刘秉江、克雅等58人次应日、美、墨、加、奥、澳、英、法、西德、瑞士、瑞典、印度、菲、埃及、阿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99人)万学远、卫建林、马庆生(回族)、马国良、王占、王力平、王广宪、王东明、王生铁、王克英、王国发、王忠禹、王思齐、王景荣、方兆祥、方祖岐、巴桑(女,藏族)、艾丕善、艾斯海提·克里木拜(哈萨克族)、左连璧、厉有为、卢荣景、叶连松、田期玉、白立忱(回族)、令狐安、包叙定、朱治宏、伍绍祖、仲兆隆、任启兴、刘枫、刘凤仪、刘延东(女)、刘志忠、刘泽民、刘家琛、安启元、许仲林、孙永福、孙树义、李兆焯(壮族)、李其炎、李金明、李贵鲜、杨振杰、杨崇汇、肖作福(满族)、肖建章、吴爱英(女)、宋平顺、宋宝瑞、张工、张文…  相似文献   

8.
唐代四川蚕桑丝绸业特点刍议卢华语当今四川,在唐代分属剑南、山南、江南三道,计剑南道领益、蜀、彭、汉、绵、剑、梓、遂、普、资、简、陵、邓、眉、雅、嘉、荣、沪、戎、黎、茂、龙、扶、当、松、静、拓、翼、悉、维、等31州,山南道领夔、万、忠、集、通、开、壁、...  相似文献   

9.
<正> 沈从文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小说和散文家,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诗歌评论家.他在三十年代长约十年的时间里所写的二十余篇诗歌理论与批评文章中,专门论述过卞之琳、刘宇、朱湘、焦菊隐、刘半农、闻一多、汪静之、刘廷藯、徐志摩、郭沫若等现代著名诗人的诗歌创作,论及过胡适、周作人、沈尹默、钱玄同、俞平伯、饶孟侃、冯君培、陈梦家、冰心、邵冠华、姚蓬子、虞琰、于庚虞、孙大雨、方玮德、刘大白、刘梦苇、康白情、朱自清、徐玉诺、沈玄庐、罗家伦、傅斯年、黄婉、刘延陵、冯至、戴望舒、邵洵美、王统照、邓均吾、林如稷、杨子惠、朱大(木丹)、藏克家、林徽因、梁宗岱、罗念生、废名、何  相似文献   

10.
市场趋于畅销、上涨的种植品种有:白术、桔梗、黄芪、黄芩、白芷、丹参、白芍、防风、柴胡、甘草、北沙参、远志、射干、半夏、药枣、牛蒡子、水飞蓟、沙苑子、瓜蒌、红花、冬花、丹皮、半枝莲等应扩大生产面积,因地制宜发展。二、市场走势趋于下跌,目前不宜盲目发展的品种有:玄参、太子参、浙贝母、平贝母、  相似文献   

11.
审美意识:超越有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艺术的本质在于超越有限 ,即以有限的事物显现无限。艺术表面上离开了有限事物本身 ,实际上却更深入了事物所蕴涵的无限深层内容 ,更接近了事物的真实。艺术品由于超越有限而显现了惟一宇宙的无限内涵 ,故能使鉴赏者具有共通感 ,对鉴赏者具有魅力。艺术品之超越有限物的特点 ,还能使它在不同观赏者那里和在不同时代的人那里不断更新、丰富和深化自身的内容和含义。本文所强调的超越有限 ,不止于超越感性的东西 ,以表现典型概念 ,而且更着重于超越作为感性物与理性物相统一的有限在场者以显现无限的不在场者 ,这不在场者也是感性的东西与理性的东西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上的城乡关系经历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发生分离与对立,又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相互依存联系密切,并将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共同协调发展的历史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唐宋时期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在唐宋以前,城乡之间城乡一体的发展态势较为明显;唐宋以降,城乡关系逐渐分离并形成了"交相生养"的新型关系。  相似文献   

13.
曾国藩是理学的虔诚信仰者和笃实践履者,一生勤治理学.其对理学的贡献不在学理而在实用.本文重在探讨曾国藩理学思想中的"心"这一核心概念,通过分析心与理、气、性、物、境、欲等的关系,从哲学层面揭示曾国藩理学思想的丰富性和实用性,而这也是前人较少涉猎之处.  相似文献   

14.
时势危机促使国人关注西北。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西北开发经由朝野互动,最终演变成中心与边缘关系的重建,其最终目标仍是指向国家生存和复兴。它依赖的路径则是在中心与边缘的身份认同中通过文明与野蛮的界定,尤其是通过把“野蛮”标注于西北的具体人物阶层,使作为文明的代表者、阐释者的中央获得了无上的威权,使中央威权能在地方重建。这也是传统的经营边疆的政治手法在近代中国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型过程中的再次回归。  相似文献   

15.
清代以来,温庭筠、李商隐诗歌地位的巨大反差遮蔽了晚唐五代诗歌史流变的真实面貌.事实上,温庭筠诗名雄霸晚唐,他的人生遭际和倔强个性在唐末产生共鸣,温诗对唐末五代诗歌的影响远在李商隐之上.唐未不同风格流派的代表诗人普遍效法温庭筠的诗风和笔法.唐末诗歌对温李二家的不同取舍,显示出晚唐五代诗歌的走向及递嬗规律.从中唐开始的文学俗化倾向发展到温庭筠时代,已然和雅文学分庭抗礼,到唐末五代文坛终于形成整体性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6.
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时期,公私观念逐渐形成,最终"立公灭私"成为主流思想,并影响到后来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但深入分析此观念可以发现,"立公灭私"从形成之初,理论上就存在着逻辑矛盾,实践中也陷入解决不了的困境。公与私的纠结不清、逻辑混乱,对后来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进程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文道关系的阐说是古文家、道学家和时文家之间的重要分野。作为一名古文家,曾巩对于文道关系有着自己的独到阐说,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浅深徐急说,二是文章兼胜说,三是文须当理说。总体上,曾巩认为道德修养比文章修养更重要,但同时又文道兼顾,认为二者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曾巩对文道关系的阐说是对欧阳修文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重要理论构成。  相似文献   

18.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进一步密切、协调和发展农村党群、干群关系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重大而现实的问题。对新形势下农村党群、干群关系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搞好农村党群、干群关系相应的措施。从而有助于进一步把握农村党群、干群关系的内在规律,推动农村党群、干群关系的协调发展,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相似文献   

19.
以回藏贸易为重要内容的河湟地区回族传统商贸,不仅有力地促进了河湟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对边地藏区的开发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新世纪,随着现代通讯和交通的飞速发展、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和局势的变化,河湟地区回族传统商贸面临严重挑战。在简要分析发展形势的基础上,对河湟回族商贸的未来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儒家中庸、中和是"真善美"的统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庸、中和是儒家的最高哲学范畴,集中体现儒家的世界观,更体现儒家的人生观、政治、伦理观.中庸的精义在执中、时中,体现儒家的最高哲学智慧;中庸中和,是"真善美"的统一,是儒家追求的人生与社会的理想目标.经剔除糟粕,扬弃改造,儒家中庸中和思想有多方面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