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少数民族妇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实践与启示彭书贵今天的云南边疆,民族团结,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各少数民族妇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正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饮水思源,云南的少数民族妇女永远不会忘记,是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的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2.
历史跳跃与生产力跳跃异同说──云南少数民族发展理论探讨杜玉亭改革开放以来,云南少数民族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方面都有长足的发展,但与内地和沿海先进地区相比,云南少数民族后进地区又成了第三世界。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与内地...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村思想理论,是在中国广大农村如何建立、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是我们少数民族地区,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基础和根本指导方针。本文试图就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村思想理论的实践意义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以来,从社会主义改造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其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研究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可以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一项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创造性伟业。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经验,将对世界社会主义在新世纪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加快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缩小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这是各族人民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下面谈一点认识:一、稳定、发展与改革开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少数民族人口虽然仅占全国总人口的6%,但分布地区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一半以上。所以,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的组成部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依靠各族人民的紧密团结,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6.
王建 《学术论坛》2012,35(8):5-8,16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明确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性难题。伴随着历史性难题的破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形态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随之形成与发展。数往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这就使我们有必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演进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性成果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经验进行细致的梳理,从而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发展提供理论引擎。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和必然要求。它揭示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和规律,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唯一正确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中国发展进步的唯一科学的理论体系,我们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8.
研究中国社会主义问题的优秀成果──评《中国之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道路》李国梁《中国之路》是唐德武.富亚洲等同志撰写的研究中国社会主义问题的专著,它论述了中国革命的道路、社会主义改造的退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轮廓,突...  相似文献   

9.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同志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总构想,是中国改革、开放与发展的总目标.研究这一设计思想的总脉胳,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实事求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历史与现实的坐标点上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论纲》评介洪韵珊包心鉴研究员新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论纲》(以下简称《论纲》),1994年12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部25万字的理论专著,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  相似文献   

11.
我国国情和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正确认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及发展道路问题的认识,一直处于不完全清醒的状态。在此以后,我们党通过正确地分析国情,明确提出我国现阶段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在此基础上,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如何建设、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指明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从而实现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和发展道路认识上的飞跃。这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最近,由天津师范大学青年学者郭亚编著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一书,已由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一部比较全面地和系统地论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构想、探索、开辟、确立和发展的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著作。 第一,该书在论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历史轨迹的同时,对历史分期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和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经验性道路,也是一条规律性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破解了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巩固、建设、发展社会主义的"历史难题"。要实现中国的繁荣富强,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决反对走"回头路"和民主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4.
程浩 《晋阳学刊》2014,(3):87-9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历经革命、建设、改革与发展,开创的颇具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和中华民族复兴之路,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实现途径。从知识论视角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起源和范围,从理论层面剖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科学社会主义的相承关系、与当代资本主义的依存关系,从实践层面凝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经验与特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理论开创性地回答了"什么才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性的问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了新时期党的执政理念和指导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目标进行了科学定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境界;科学发展观发展了党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执政理论,创新了发展理论,是新时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16.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开辟,表示着党对科学社会主义运动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执政党执政规律的深刻认识与科学把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的历史逻辑、中国特色、成功实践问题进行理论梳理,有利于增强对道路的科学认识,坚定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与决心,提高他们进一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与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向新的更高境界。  相似文献   

17.
一、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979年3月,他指出“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1982年9月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他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始于毛”.毛泽东从实践哲学的基础、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科学的认识论与方法论等方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先导;同时,他在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及中国文化发展“走自己的路”的探索中成为先行者.毛泽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在当代依然启示着我们要认识到这是“马克思主义道路”,要坚持文化发展的这条“社会主义道路”,要实事求是地完善文化发展的“中国道路”.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名称及内涵的历史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名称及内涵的历史演进过程中,毛泽东在建国后提出"以苏联的经验为鉴戒",开始中国式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初探索;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初步形成;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不仅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且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20.
少数民族的教育,既是整个民族问题的重要内容之一,又是整个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值得研究和探讨。本文主要就少数民族教育的地位、实质及指导思想等问题谈一些粗浅认识。一、少数民族教育的地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就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实现这个理想的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