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农村人口素质问题,已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的密切关注。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我国尚有文盲、半文盲1.8亿人。我国人口有80%在农村,与此相应的是全国文盲、半文盲人口中有92%也在农村。为了改善和提高农村人口素质,这些年来,国家大力加强了农村的扫盲脱盲工作,然而效果却并不理想。1988年全国扫盲共144万人,而这一年新产生的文盲竟达到了200万人,扫盲进度远远赶不上成盲的速  相似文献   

2.
<正> 人口的文化素质是人口素质的重要内容,而教育又是提高人口文化素质的根本途径。近年来,我国为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口文化素质作了很多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1987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情况看,每万人中不同文化程度人口所占比例较1982年普遍有所提高。大学水平(包括毕业、肄业和在校)由1982年的60.1人上升到86.3人,高中程度由662.7人上升到687.8人,初中程度由1,775人上升到2,115人,小学程度由3,537.7人上升到3,612.4人。同时,文盲率也有所下降。1982年,文盲、半文盲人口占12岁以上人口的31.87%,1987年降至26.77%。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的文化科学素质有很大提高,主要表现于: 一、文盲和半文盲人口大辐度下降,有文化人口的比重大为增加。据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文盲、半文盲的比例由1982年的22.81%下降到15.88%。每10万人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全国平均为1422人,拥有中学文化程度的全国平均为32085人,拥有小学及小学程度的全国平均为69892人。  相似文献   

4.
<正> 在世界很多国家人口急速城镇化的同时,我国30多年来人口城镇化发展缓慢,乡村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一直稳定在80%左右。1982年人口普查时,我国市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20.6%,10亿人口8亿是农民。农村人口比重过大,不仅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农业生产率乃至整个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且不利于人口数量的控制和人口素质的提高。加速人口城镇化的速度对于贯彻我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人口政策是非常有利的。本文就这方面的问题发表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一、总人口文化素质显著提高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1990年7月1日,广东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共4634.08万人,与1982年相比,增加了1063.47万人,增长29.78%,大大快于同期总人口17.15%的增长速度;每万人口中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为7376人,比全国平均水平多390人;在全国大陆30个省、市、区中,按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高低排列,广东居第9位;全省15岁及15岁以上的文盲半文盲人口共656.28万人,与1982年相比,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我国农村发展差别扩大过程中,农村劳动力的差别是一个有重要影响的因素。本文试图比较我国各地区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以及与之相关的农村劳动力产业分布和纯收入状况。表11996年我国各地区农民家庭劳动力文化程度1996年,我国农村劳动力共有好288.0万人,其中东部地区18352.3万人,中部地区15354.3万人,西部地区1181.4万人①。从总体来看,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在提高。在农村劳动力中,文盲或半文盲的人数和小学程度人数相对减少,而初中程度以上的人数增加。1993年至1996年,我国农村平均每百个农村劳动力中,文盲或半文…  相似文献   

7.
人口素质的研究,在我国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我国人口政策的一个基本点就是要提高人口素质,如何提高全民族的身体健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宣教司陈剑同志所著的《人口素质概论》,对人口素质在理论上作了较系统的分析和研究。该书以人口素质内容的两方面作为主线,分析和阐述了人口素质不断提高的规律、人口素质与经济增长相适应规律,以及人口素质与教育、就业、收入、分配、消费、人口移动、计划生育、精神文明的相  相似文献   

8.
<正> 在人口的文化程度分析中,一项比较重要的内容就是对文盲半文盲人口状况的分析。考察和研究文盲半文盲人口状况,对于了解当前我国人口的总体文化素质,制定相应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及布置今后工作的重点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第三、四次人口普查和抽查资料,对我国文盲半文盲人口的年龄性别构成、城乡构成、地区差异等进行对比和分析。在我国,进行人口普查时所统计的文盲半文盲人口是指15周岁及15周岁以上的不识字或识字不足一千五百个,不能阅读通俗书报,不能写便条的人。据1990年人口普查10%抽样资料,我国15岁及其以上文盲半文盲人口为18,225万人,占总人口的16.10%,占15岁及  相似文献   

9.
<正> 从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到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发展教育和提高人民文化水平的政策和措施。各地区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积极发展本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同第三次人口普查数据相比,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中的全国人口文化程度有了较大的提高。文盲半文盲的比例也有了较大的降低。但是,由于城乡的地理、经济条件相差悬殊,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以及对文化教育事业所采取的措施不同,致使全国城乡、地区的人口文化程度有很大的差异,而且人口文化程度提高的幅度和文盲半文盲比例降低的幅度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0.
我国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地区差异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素质人口过剩,高素质人才不足,是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加速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尤其是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是全国上下急需共同努力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幅员广大,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口素质也具有很大差异,认清这种差异、成因及其发展趋势,对于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措施,无疑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反映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指标较多,在这里选用了6岁及6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每万人口中具有大专以上人数两项指标做为反映人口文化素质的指标,选用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在业人口中的百分比做为反映人口…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人口数量得到持续有效控制的同时,如何加强优生预防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 ?笔者就开展优生工作的必然性和可行性,结合山东省烟台市优生工作的实践,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和看法。 一、开展优生工作的必然性和紧迫性   1.人口素质的现状引人深思。我国经过近 30年的艰苦努力,人口再生产步入了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化类型,人口数量的控制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尽管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遏制,人口素质的形势和现状却令人忧虑,引人深思。就全国看,目前人口素质的状况有三多,一是文盲半文盲多…  相似文献   

12.
<正> 中国的人口问题在农村,中国人口问题的出路在于占全国80%以上的农村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和人口素质的提高。影响人口出生率的因素很多,关键因素是人们的生育模式。目前,农民的生育模式同计划生育的要求相去甚远,这是造成计划生育成为“天下第一难事”的根源所在。一、当代农民的生育模式人口生育模式是在一定地区、一定群体内进行的对人们生育子女数的行为规范。这种行为规范在一定文化结构的基础上形成,受人口规律的支配,以具体的人口生育率表现出来。中国农民要求子女数  相似文献   

13.
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是我国经济发展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素质,尤其是文化素质已有较大提高。据部分省市初步统计:1990年9月以来,全国有600多万文盲入学扫盲,其中300万人已脱旨。我国文盲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已由1982年的22.81%降到1990年的15.88%,青少年文盲数大大降低,全国扫盲工作出现了新局面。但是,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人口文化素质现状还远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数百万文盲脱盲的同时,一些新文盲却又在  相似文献   

14.
<正> 按目前国际通用标准,15岁及15岁以上的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为文盲、半文盲。文盲、半文盲人口占15岁以上人口的比例——文盲率的高低,不仅标志着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文化教育普及和发达程度,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也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盲率的高低对人口再生产也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将对西双版纳文盲、半文盲人口状况及其对妇女生育率的影响作简要分析。一、西双版纳的文盲人口云南省西双版内傣族自治州地处我国南部边疆,辖景洪、勐海、勐腊三县,其东南和西南与老挝、缅甸接壤。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州有人口796,354人,其中人口超过10万的有汉  相似文献   

15.
一、农村人口素质的含义与衡量标准 农村人口素质是指居住在县城以下的各行各业人口的质量,其中以农业人口素质为主体。其含义与衡量标准与一般的人口素质是一致的。目前,学术界对人口素质(包括对农村人口素质)含义的理解不一致。1987年春在北京大学召开的全国农村人口理论讨论会上,主要提出四种不同的看法: 一种观点认为,人口素质是指特质、特征。他们借助计算机语言来说明,从功能上  相似文献   

16.
文盲半文盲人口占总人口数的比重,从相反的方面反映了教育的普及程度。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的文化程度与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比较,有了明显的提高。受过各类教育的人口有了较快增长。文盲半文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由1964年的32.39%下降到1982年的24.08%,即下降了25.66%。但由于广西人口的增长很快,12岁及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大陆人口已超过11亿。人口的迅速增长对全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了巨大的压力,控制人口增长已经成为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的极为迫切的任务。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左右,农村人口控制得如何,对全国人口形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种种原因,农村的计划生育工作成为最复杂、最头疼的一件工作。本文结合山西省的实际,就如何做好农村计划生育的工作,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一、甘肃人口文化与生育的现状甘肃人口文化与生育,在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和19.87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中反映得很清楚,文化程度低于全国,生育水平高于全国,差距很大。1.人口的文化素质据1987年1%人口抽样调查,全省具有各种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1982年第  相似文献   

19.
亦工亦农人口与农业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亦工亦农人口是自六十年代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特别是农村社队企事业的发展而出现的新型人口类型。据统计,到1981年底我国农村从事社队企业和交通运输、建筑业、商业服务业等企事业的亦工亦农人口达3600多万人(尚未包括农村在城镇企事业单位工作和以自营形式从事非农业经济活动的亦工亦农人员,若把这两部分人加进去,我国目前其亦工亦农人口至少在4000万人以上),大约要占全国农村人口的4%,占农村总劳  相似文献   

20.
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是一项振兴中华民族的宏伟战略任务 ,对稳定低生育水平、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1999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 ,揭示出我国西部地区的人口特征 ,运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分析和比较了1999年西部地区的人口素质差异及在全国所处的地位。一、西部地区人口的特点我国西部地区疆域辽阔 ,人口稀少 ,是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虽然进入90年代以来 ,西部地区在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方面作出了努力 ,人口自然增长率呈现平稳下降的趋势 ,但西部地区的人口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