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陈建国,黄敏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如果说毛泽东思想是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如何革命、如何夺取胜利的一系列基本问题,那么,邓小平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正确回答了什么是社...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的第三次飞跃──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和世界意义韩敬迄今为止,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实践发生过三次具有历史意义和世界意义的飞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就是第三次飞跃的表现和标志。一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的第一...  相似文献   

3.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源流浅探李兴耕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①“这个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  相似文献   

4.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了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践结合六十多年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指的是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把革命引向胜利;第二次飞跃,指的是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两次飞跃,反映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客观规律性。  相似文献   

5.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同志第一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这一概念,并把它作为当前党和国家建设的重要任务。我们必须敏锐审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科学内涵,积极探索和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制度机制。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刍代中国宾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可珍贵的精神财富。名科学地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各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丰富和友袅了马克思主义。它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7.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饶子(暨南大学)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第一次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作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作了精辟的论述,这表明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报告明确指出,在全社会形成共同...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六十多年间,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前后相续,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次伟大的革命斗争,即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在这期间,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认识上实现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第一次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即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把革命引向胜利。第二次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即开始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出版发行所举行的学习报告会上发表讲话指出:“改革开放十五年来,我们党在理论上取得的最大收获,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中,创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党的十四大报告中高度评价说:“这个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本文拟就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与…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若干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启友 《阴山学刊》2006,19(2):104-111
自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正式使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之后,对它的研究渐成一个热点。研究重点集中在四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内涵和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和科学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党的指导思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试论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与作用张磊毛泽东同志的伟大业绩,主要在于他找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引导民主革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同时,又开拓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追求。他未能实现“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他的未竟之业...  相似文献   

12.
中共十二大是我们国家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后举行的第一次党的代表大会。大会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指针和组织保障。十二大因此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此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晚年的设想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思晚年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突破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初定的模式,第一次深刻探索了东方落后国家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的问题,是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的一次新的拓展。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则在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运动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新的综合,第一次系统回答了落后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本文从若干角度和方面对马克思晚年的设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了比较分析,揭示了邓小平站在时代高度继承、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科学社会王义的巨大意义,论证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期,胡锦涛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有其历史必然性。本文试就"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的提出条件从时代背景、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15.
1.思想解放与发展的历程证明:要有大的发展,思想需要大的解放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改革开放以来,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引下的一次次思想解放,都成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向前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第一次发生在1978年,以真理标准大讨论为标志,破除了“两个凡是”对人们思想和行为的禁锢,形成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共识,开辟了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实践,经历了70多年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的理论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中国革命成功与失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二次理论飞跃,发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胜利与挫折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继承和发展了  相似文献   

17.
试论邓小平的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邓小平的发展观余向军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设社会...  相似文献   

18.
《南巡旋风─—广东改革开放新趋势》序张磊1993年3月,我有幸参加了全国八届人大第一次会议。这次会议的主旋律是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指引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把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精辟地概括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三大纲领,指弓俄们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对比我们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纲领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政治、文化纲领,二者在基本思想上有着内在的继承和发展关系,仿佛是高级阶段向低级阶段的复归,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实际相结合所实现的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产生了以毛泽东思想为代表的新民主主…  相似文献   

20.
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一次高度凝练地用“六个必须坚持”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六个必须坚持”的六个方面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既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契合,又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不断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两个结合”的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