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语动结式的出现是汉语语法的一个重要发展,近年来学界对动结式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界定及分类、判定标准、形成机制上。动结式应当被界定为复合动词;判定动结式的形式标志应当是明确的、细化的;动结式研究中的一些焦点问题目前尚不具备作定论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动结式研究的核心问题和争论的焦点是前后次事件成分的蕴含,叠合和整合关系。通过澄清三种关系对动结式的解释优势,达到阐明句法理论,事件框架和概念整合理论在动结式研究上的互补关系,指出动结式构式语义多样性和构式方法用于跨语言对比研究的合理之处。  相似文献   

3.
4.
维吾尔族学生汉语动结式述补结构的学习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套用和回避是维吾尔族学生在汉语动结式述补结构学习中经常采用的学习策略。文章针对这两种学习策略的具体表现之一——空缺动词述语或补语这一现象进行分析,说明不清楚汉语动结式中动词述语的省略条件,忽略了“致使”义在汉维两种语言中表达方式的差异;不了解动词述语的语义限制,词语的理解和搭配难以把握是学生采用两种学习策略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长篇小说<儿女英雄传>采用的是19世纪中叶的北京话,在近代汉语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文章运用现代语言学中的分布分析法和语义指向分析法考察分析了<儿女英雄传>中的动结式.  相似文献   

6.
基于汉语词汇的同一性原则,上古时期汉语"败"应该是两个词,即"败1"和"败2"。清声母的"败1"表他动,句法表现为"NP1(施事)+败1+NP2";浊声母的"败2"表自动,句法表现为"NP(当事)+败2",二者具有不同的语义结构。随着语言从综合型向分析型转换,部分"败1"向"败2"转变,尤其是受事主语句中,演变的结果是"败1"和"败2"融合为一个"败"。这种类型的演变只能对"败"等原来靠清浊别义等语音手段来区分他动和自动的词起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动结式逐渐被语法化成表示致使—结果的特定语法形式,被语法化了的不是具体的词汇单位,而是一种语法结构或构式,即任何两个没有语义关联的动词只要并列出现在一个句子里就会形成致使—结果的语义关系。动结式里的两个动词各自表示一个事件,每个事件都能表述为一个独立的句子,通过移位和融合等句法操作合并在一起,临时构成独立的动词单位,从而在句法上把分别表示不同事件的两个句子合并为一个,实现表达的简约性。因为题元指派首先在底层结构完成,而动结式是表层句法操作的结果,所以动结式的语义关系仍需回到合并前的两个句子里确认。这种追根溯源的底层结构解释,清晰地揭示了动结式表层所呈现的复杂的句法和语义关系,是一种对于动结式的句法派生和形成机制提出的全新看法。  相似文献   

8.
Pinker(1999)的回环理论(The Loop Theory)以英语和德语为例,证明句法结构虽可以进入合成构词(复合或派生)但由于他们本身已经不是真正的词,所以难有曲折变化.运用回环理论这一假设,探讨汉语单音节动结式复合词的生成问题,从而证明运用模式联体记忆规则生成动结式复合词比句法说和词汇说更为经济.该生成方式对儿童来说较易掌握.  相似文献   

9.
动结式“追累”的语法和语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 0 4年 6月 2 6日至 2 8日 ,由中国语言学会和香港大学中文系联合主办、宁夏大学人文学院承办的中国语言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第二届国际中国语文学术研讨会在银川隆重召开。香港科技大学丁邦新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戴庆厦教授、东京大学平山久雄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沈家煊教授在大会上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大会会务组和宁夏大学学术期刊中心将五位教授的报告录音整理成文 ,摘要刊发 ,以飨读者。王宁、戴庆厦、平山久雄、沈家煊四位教授的整理稿已经本人审阅修改 ;丁邦新教授的整理稿因暂时无法联系 ,未经本人审阅 ,不当之处由整理者负责  相似文献   

10.
在<三礼注>和<毛诗笺>中有30多个动结式的确切用例,从而说明动结式在东汉时期确已产生,并指出早期动结式有两种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构式语法理论,通过对英汉语动结式的存在和语义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其共性和个性。  相似文献   

12.
动结式是汉语复杂补语结构中的一种重要类型,以往关于汉语动结式的研究大都着重考察特定的动词在不同组合中的功能演变,对动结式的内部类别缺乏充分的关注。在构式化的理论背景下讨论动结式的内部类别,汉语中典型的动结式V完、V却、V破、V醉可以分为由语法化而来的动结式和由词汇化而来的动结式两种类型。由语法化而来的汉语动结式中表达结果的补语的词汇意义基本消失,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表达完成意义的体标记的某些语法功能。由词汇化而来的汉语动结式中补语除了表达结果之外,其词汇意义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3.
动量词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量词研究是量词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然而近年来开始出现一些研究成果。本文就动量词的分类、动量词语义、语法功能研究、动量词的共时与历时研究,以及“同形动量词”的属性问题等几个方面对现有的研究状况作了较为全面的考察,从而勾勒出动量词研究逐步深化的轨迹。  相似文献   

14.
八十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对西方政治制度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西方政治制度史和当代西方政治制度两个宏观的层面对国内学者研究西方政治制度的概况进行总结和分析。在当代西方政治制度的研究中,又从国体与政体、国家结构形式、具体的各项政治制度包括立法制度、行政制度、司法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等具体层面进行阐述和分析。最后,总结了国内学者对西方政治制度研究中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基于绍兴文理学院中国汉英平行语料库以及AntConc软件从状态变化事件视角对《西游记》中动结式“V破”进行研究,发现:1)通过施事与受事的视角可将动结式“V破”分为致使状态变化事件、非致使状态变化事件和自变状态变化事件三类;2)《西游记》中“V破”共划分为致使类、非致使类和自变类,其中致使类所占比例最高;3)“V破”英汉表达上存在三类差异:显化、隐化和融化,其中致使类和非致使类以显化为主,自变类以隐化为主。这些结论为汉语动结式“V破”的理解提供了新的认知理据,为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英译提供了认知新角度。  相似文献   

16.
八十年代以来清代诗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十年代以来,清代诗学的研究工作开始得到了一定的关注,如诗学资料的整理、诗学史的写作、诗学理论的研究、研究视野的转换等,均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同清代小说、戏曲研究相比,诗学领域的研究仍显单薄与不足。呼吁新世纪应注意在基础研究与综合研究上加强力量,并注重研究视野的拓展、研究方法的转换,力争把清代诗学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南海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所谓“南海问题”,指的是南海周边的国家在南海各岛礁沙滩的归属以及海域划分问题上存在的分歧与争端。南海问题作为中国与其他南海周边国家关系中一个十分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由于其涉及国家主权、历史问题、法律问题及敏感的现状,使其成为历史学、国际法学、国际关系等学科专家学者共同关注的焦点。近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大量著述,从各个角度对南海问题进行了阐述。对近十余年国内南海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能够进一步推动南海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利用结式矩阵求逆矩阵的多项式快速算法,给出了具有结式矩阵块的分块矩阵逆矩阵的一种快速算法。该算法仅用结式矩阵的第一行元素进行计算,在计算机上实现时只有舍入误差,故在理论上是精确的。最后给出了应用该算法的数值例子。  相似文献   

19.
八十年代以来句群研究述评钱进0、句群研究的回顾句群研究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本世纪20年代,192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已提到“句群”的现象;“文学上段落篇章的研究,也不外乎引导学者去发现怎样’并’为什么,把许多句子结合成群,各群之间...  相似文献   

20.
魏晋六朝时期两种非使成动姑式得到一定发展:后项动词(形容词)的语义指向动作的“坐定”、部分“v+取”、部分“v+已”均可视为动姑式用例;后项动词(形容词)的语义指向施事者的动结式明显增多;总体来看。此期非使成动站式沿袭先豢两汉,井逐步扩大运用的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