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国语言学家F .M .Muller曾说过 ,比喻是一门艺术 ,比喻是人类语言中最有力的手段。没有比喻 ,语言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一般而言 ,比喻有三种成分 :一是需要描写刻画的事物 ,称为本体 ;二是用作比喻的事物 ,称为喻体 ;三是比喻词。汉语的比喻大体上可分为明喻、隐喻和借喻三种。而英语中的比喻主要是Simile(明喻 )和Metaphor(隐喻 )。这里仅就英汉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喻体及其翻译作一简要的分析。喻体 ,又称比喻形象。在两种语言中可用作喻体的事物是灵活多样的。冥冥大千中的万事万物 ,从山川河流到风雨雷电 ,从…  相似文献   

2.
浅析喻体的文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喻作为一种最广泛的修辞手段,如果运用得当,可以收到形象、鲜明、生动的表达效果。不同的民族在运用比喻时选用的喻体有许多不同,形成这种差异的是语言的“底座”——生活环境、价值观念、历史文化背景等诸多因素的总和。本文拟从生活环境、价值观念、历史文化背景这三方面研究喻体的选择和使用,分析喻体的文化特征。 一、喻体的选用多是“近取诸身”,人们往往选用眼前的事物作比,生活环境成为喻体的直接来源  相似文献   

3.
英汉喻体的文化认知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比喻喻体的比较与分析,可以进一步佐证语言是文化和思维的栽体.汉语和英语中的比喻喻体取向相似性,说明人类基本的认知活动具有普遍性和共性;但是,比喻喻体的取向差异性也反映出由于中西方的地理环境、民俗、宗教、生活习惯及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了中西方人在文化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对英汉比喻喻体的研究,有助于人们了解中西文化的异同和中西方人对世界认知方式的异同.  相似文献   

4.
比喻辞格在汉英两种语言中使用频率都比较高 ,文学作品中尤其如此。《红楼梦》是一座万紫千红的汉语言艺术的“大观园”,其中的比喻修辞确实为之添珠增玉。因此 ,在译文中成功地再现原著的比喻艺术对译入语的质量来说至关重要。文章试图从英译喻体对比的角度来评述《红楼梦》英译中比喻辞格的处理  相似文献   

5.
朱自清比喻的喻体美汪金科,丁全修辞是讲究语言美的。朱自清的散文,感情细腻。意境优美,使人感到清丽优雅,柔情一片,如同莱宰所说的有一种“媚的美”。形成这种美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朱自清运用了大量美的比喻。其比喻之美又主要在于巧设喻体,形成喻体之美。将本体设...  相似文献   

6.
浅析英语习语的比喻性修辞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语是语言中的重要修辞手段,是各种修辞手段的集中表现。而比喻则是主要的修辞手段,大部分习语都是利用恰当比喻的形象化语言。可以说,习语起源于各种比喻。在修辞上比喻可以分为明喻、暗喻、换喻、提喻和讽喻。  相似文献   

7.
比喻与中国现代新诗的修辞阐释李怡在人类的文学活动乃至一般的语言活动中,比喻是最基本的修辞方式,特别是对于格外讲究语言形式、推敲文法结构的诗歌艺术,情形更是如此。中国古人一向把“六诗”、“三义”作为诗的几大要素,其中就包括了作为语言修辞的比喻(比);即...  相似文献   

8.
在比喻中,喻体占据着主要位置.比喻的特色是通过喻体的选择显现的;喻体选择决定了整个比喻的语言特征和价值.从喻体的选择和喻体与本体之间的关系角度分析,可以把喻体分为外显性喻体和内隐性喻体、顺向喻体和逆向喻体、定式喻体和自由喻体等几种类型.本文分析、比较了老舍和王朔作品中对比喻喻体的选择上的差异.老舍比喻用例中的喻体倾向于用现实生活中时类似物,注重形象性、通俗性;喻体很干净,平淡中显示出匠心.王朔比喻用例的喻体有很多世俗性东西,特定圈子的词语较多,油滑中显现技巧,有一定的反英雄效果.  相似文献   

9.
比喻修辞的基本特征同类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1.喻体的内涵具有稳定性;2喻体具有通俗性;3.喻体要贴切。  相似文献   

10.
王尔德的童话在意象的运用和喻体的选取上与众不同。以王尔德的九篇童话为案例,采用文本细读的研究方法,分析王尔德童话中所使用的比喻修辞和喻体的选择,探讨王尔德童话中比喻修辞的作用和特点,最终发现王尔德的唯美主义文学理论存在着诸多矛盾之处,其童话创作并未全然契合他所主张的“为艺术而艺术”文艺理论。  相似文献   

11.
隐喻是比喻的基本类型之一,象征也属于修辞研究的范围.从认知的角度考察英汉习语可以发现,其中的文化词汇意义都是通过系统认知映像出的比喻意义.通过比较分析隐喻和象征两个概念内涵、外延的异同及其认知途径、联系功能,进一步能够发现,比喻性习语中的文化喻义包括隐喻义和象征义:隐喻义是语言使用者通过联想某一具体形象认知得出的;象征义是语言使用者通过联想某一代表本民族内涵和特定文化寓意认知得出的.包含隐喻义的比喻性习语属于隐喻习语,包含象征义的比喻性习语属于象征习语.隐喻习语是由心理感知或感官感知和心理感知形成的判断或结论,象征习语是由文化感知形成的判断或结论.二者虽然都是基于联想的语言表达形式,但象征习语在认知层级上高于隐喻习语.  相似文献   

12.
语义悖谬性结构,是汉语表达的传统,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比喻等修辞的思维模式。语义悖谬是词语组合所形成的语义关系与人的知识系统的悖谬,是一种能动的、反映语言智慧的言语结构,而非表达的错误。作为一种表达形式存在着语义学机理。本文着重阐释此类结构的语义学机理和认知尺度、以及在汉语修辞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比喻是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极为常见的修辞方式.但由于两种语言之间的种种差异,比喻修辞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本文从风俗习惯、生存环境、宗教信仰和历史典故四个方面论述英汉习语中比喻修辞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4.
周恩来同志曾经说过:“我们要学习毛泽东的语言,他的语言是我们学习的典范。”①这里我们鞠取了毛泽东语言大海中一朵小小的浪花——比喻的喻体加以考察。本文以《毛泽东选集》1—4卷合订本②和《毛泽东选集》第5卷③为材料来源,试图通过对语言材料的统计分析,探索毛泽东比喻喻体的个性,为现代汉语修辞学的研究提供一点资料。  相似文献   

15.
比喻是世界各民族语言中运用最为广泛的修辞手法。它不仅是一种语言中的修辞现象 ,也是人类对周围事物进行感知和形成概念的工具 ,它是通过一类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一类事物的重要手段。正是因为隐喻在语言中的大量存在 ,来自不同语言文化的人们在相互交流时必然会存在理解障碍。由于文化和地域不同 ,英汉两种语言中比喻所采用的喻体也不同。要真正理解隐喻的内在含义 ,光靠词语的语义特征分析不够 ,还必须从语用的角度理解。本文主要探讨如何确定隐喻的含义及其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6.
要想使语言生动、鲜活,修辞格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比喻是最常用的一种修辞形式。尽管不同国度的人们,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使用不同的语言,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有相同及相近之处。英语、汉语中的对等型及相似型的比喻由此产生。  相似文献   

17.
转喻喻体优先选择原则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转喻的研究经历了从传统的修辞学阶段到现代的认知语言学阶段。传统观认为,转喻属于修辞学研究的范畴,喻体与本体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替代关系,即“X代表Y”,而认知语言学的转喻观认为,喻体和本体之间的关系表现为“X加Y”,即喻体内涵大于本体。然而,当人们从认知的角度审视世界的时候,就会对喻体的选择产生困惑和疑问:为什么人们会选择该物体的一部分作为喻体,而不选择另一部分呢?文章就这一问题———转喻喻体的优先选择原则问题———进行了探讨,这一原则主要表现为认知、交际和动机冲突三个方面。通过对转喻喻体的优先选择原则的研究,可以揭示人类认识世界、感知世界的认知机制,并加深对语言现象及其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8.
颜色词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在汉、英语言中举足轻重,相关的修辞表达更是丰富多彩。文章对汉英色彩词汇的修辞文化差异,特别就比喻手法中的色彩词内涵进行了深入探讨,展示了颜色词在两种语言中的修辞魅力,并指出对英语教学与翻译实践极其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论比喻的喻体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喻是一个千变万化的范畴。从语意上讲,比喻可以因为部分属性相同而变化,也可以根据本体所处的情景通过情景转换,找到它的适当的客观对立物,形成带有中国比兴色彩的情景比喻,还可以把喻体的语意进行具体化和虚无化。在结构形式上,比喻可以通过把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进行伸展、收缩、倒置、反说、对等、比较、叠加、回绕,构成千变万化的各种比喻。  相似文献   

20.
李清照词作中真挚情感的成功表达与其对语言技巧的灵活运用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在语言技巧中突出的一点就是对辞格匠心独运的运用。辞格有多种多样,主要分为内容修辞辞格和形式修辞辞格,比喻、拟人、对比、用典是四种比较典型的内容修辞辞格,在李清照的词中有着广泛而灵活的运用,并取得了明显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