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已在司法实践中得以广泛运用 ,但对该原则尚存诸多认识不清。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历史起因 ,在于个体权利与社会利益矛盾激化 ,客观需要权利的限制。该原则为了权利而限制权利 ,其最终目标是保护和实现权利。但该原则授予法官自由裁量权 ,有导致权力滥用而减损权利之危险。为解决这一矛盾 ,使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扬其利而避其弊 ,应强调其有限使用 ,立法上要限定在必需领域 ,司法中要合法、公正运用。  相似文献   

2.
专利技术会给权利人及相关主体带来实际的或潜在的经济利益或竞争优势,因而成为市场主体争夺的目标。当今社会专利侵权诉讼频发,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为了追求其利益的最大化,不可避免地存在滥用其权利的可能性,既包括对专利侵权诉讼的滥用,也包括对诉讼中程序权利的滥用。无论是从完善专利制度的角度考虑,还是从促进经济发展的角度考虑,都不能轻视专利侵权诉讼中的权利滥用问题,应从法律上进行有效规制。  相似文献   

3.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发端于民法,并逐渐确立为民法的基本原则。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是指超出正当界限的权利行使为法律所禁止。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是道德准则的法律化;是衡平性规定;它源于诚实信用原则,并发展为独立的法律原则。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发挥着指导立法、司法以及权利制度实践的重要功能,而且通过对权利与利益关系的调整,在权利行使这一领域实现人际关系的整合。  相似文献   

4.
权利话语在司法裁判中具有不确定性,具体包括权利存在与否不确定以及权利与利益诉求之间的对应性不确定。为降低权利的不确定性,应在立法中尽量使用明确的词语,并通过法律解释细化权利的内容。权利冲突是权利话语在司法中局限性的第二个表现,区分权利位阶与利益衡量是解决此问题的两种主要方式。权利滥用是权利话语的又一种局限,可以通过举证责任倒置解决此问题。  相似文献   

5.
诉讼权利滥用是指当事人为个人利益而背离诉讼目的,非常态行使诉讼权利,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具体表现为盲目行使诉讼权利、恶意行使诉讼权利、不当行使诉讼权利三种情况。我国现有法律制度尚缺乏完善的对策制裁滥用诉讼权利者和保护被侵权者的诉讼权益,这在客观上纵容了滥用诉讼权利行为的发生。通过对诉讼权利滥用的含义与类型具体分析研究,总结其成因,尝试建构我国规制当事人滥用诉讼权利的体系。  相似文献   

6.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的要旨是要求民事活动的当事人在行使权利及履行义务的过程中,实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禁止权利滥用原则负载了“社会本位”权利观的价值,在民法上成为一般条款。基于法律基本原则的不确定性(模糊性)特征,故设立权利失效原则实乃必要。文章以权利的本质和禁止权利滥用原则为分析出发点,阐述权利失效的构成及功能。  相似文献   

7.
权利冲突既可在整体上属于疑难侵权案件,又可在局部内化为"正当理由"而阻却违法.本文认为,权利冲突既可在整体上属于疑难侵权案件,又可在局部内化为"正当理由"成为阻却违法事由.权利冲突与侵权行为代表着不同的法律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8.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是对权利行使的合理和适度限制;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是协调利益冲突和优化利益配置的重要方法和工具。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实为诚实信用、公序良俗、公平、合法等民法基本原则的下位原则,是有关权利行使方面的具体原则,为以上民法基本原则所包容。关于权利滥用的构成要件应采主客观相结合主义观点;关于权利滥用的具体法律后果可区分权利滥用的不同表现情形而分别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9.
权利推定是一个具有多层次含义的概念,它是由两个层面,四个层级组成的权利创造性系数递增的权利实践活动;权利推定是一个具有价值定向的概念,它以对人的权利关怀为价值立足点,以反映着这一价值立足点,进而反映着现代法精神的权利本位论为前提;权利推定是一个关联性的概念,包括推定权利与法律这一基础的制度性事实之间的法律自创生系统内部的关联以及推定权利与社会、经济、文化之又一基础性事实之间的法律自创生系统外部的关联。  相似文献   

10.
论权利冲突及其配置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在对传统的权利承认→保护→实现理论进行反思后认为:权利具有冲突性,因此其能否真正为其主体所实现并不在于法律的承认和保护,而在于行政、司法机关的配置。文章指出,对冲突权利进行配置时应遵循基本权利优先于非基本权利原则、利益衡量原则、衡平原则和公平限制原则。最后,文章就对冲突权利有权配置的主体问题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公司理论认为股东是公司的财产所有者 ,并以股东会为最高权力机构组成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但是随着公司内部和外部情况的变化 ,股东依据股权对公司的控制力越来越弱 ,甚至出现了股东会损害公司整体利益的现象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最根本的原因是对股权性质的认识上存在错误观念 ,单纯地依赖股权控制公司 ,忽视了其他权益主体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公民基本文化权利的范畴可以从几个基本概念入手进行规范分析。公民是宪法上的一般主体,这就意味着,公民基本文化权利是普遍性权利。基本权利是居于核心、基础和优先地位的权利,这就意味着,公民基本文化权利的高位阶性、固有性和不受侵犯性。文化权利是"年轻"的权利类型,二战后,世界各国对文化权利的性质、内容和重要性等方面的认识才得以深化和拓展,其核心内容才真正发展为公民基本文化权利。  相似文献   

13.
对照目前域名与注册商标权冲突的普遍性和多样性,首先通过对域名权的权利性质进行分析,得出域名权属于名称权的结论。其次,进一步分析名称权与商标权各自的权利范围,并结合法律对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具体探讨了域名与商标权冲突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4.
基于农民权益保护的倾斜性土地权利配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在设计制度与分配社会资源时,要考虑到各个利益阶层在获取资源时的前后顺序,使实质公平的价值要求在制度供给中得到优先体现。基于农民的弱势地位和当前土地利益分配不公的现状,提出在现有"多予、少取、放活"的基础上衍生出"促生原则",即通过组织促生、经济促生和主体促生来增强农民在土地利益博弈中的力量,以倾斜促公平,充分保障农民的土地利益,从而保证各个利益阶层能够平等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15.
我国颁布的《物权法》(草案)没有关于空间权的规定,民商法学界关于空间权的研究也不多见。随着现代工业尤其是现代土木建筑技术的发展,土地的立体利用越来越普遍,有关空间利用纠纷也相应增加,对空间权进行物权法方面的研究也就成为法学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作者试图通过对空间权的法理、含义、性质、体系等方面的研究,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效果。  相似文献   

16.
沉默权是一项刑事诉讼制度。目前世界大多数国家已经确立了这项制度。沉默权确立的基础是人权理论,它的价值在于保障和促进司法公正,我国应该结合国情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沉默权制度。  相似文献   

17.
矿业权是一种准用益物权。研究矿业权与土地使用权之间的关系,首先应当明确矿业权的准用益物权属性;矿业权和土地使用权之间是准物权与典型物权之间的关系。由于地理属性上的特点,矿业权与土地使用权密切相关,并且二者在权利归属、内容、流转和期限方面存在冲突。解决它们间的冲突,对于保护自然资源、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我国修改《矿产资源法》时,应当注意从权利的设立、流转方式、保护手段等方面妥善处理好矿业权制度和土地使用权制度的衔接。  相似文献   

18.
隐秘摄录行为是公众知情权、社会舆论监督、新闻自由的一种权利表现形式,是个体自由价值的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了公共利益的诉求。隐秘摄录行为虽具有一定的合法性基础,但也极有可能引发侵犯公民隐私的权利冲突。隐秘摄录行为可能引发宪法、行政法、刑法与民法范畴的权利冲突,我国相关法律虽对其进行了规制,但规制力度不大,且我国尚无禁止性法律规范约束隐秘摄录。建议遵循宪法原则指导法律规范,以宪法为上位统筹协调各部门法关于隐秘摄录行为的规定,同时,寻求宪法解释,以消解隐秘摄录行为引发的权利冲突。  相似文献   

19.
在现实中银行卡盗刷往往是表现为银行卡并没有离开真正的持卡人,但卡内金额却不翼而飞,由此引发的真正持卡人、银行、犯罪分子之间的纠纷也随之增多。对此类案件,在立法层面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也给司法审判实践带来了不少问题,出现了同案不同判现象。究其原因在于民事责任、举证责任分配等方面出现了问题,故而应从持卡人、银行、犯罪分子三者之间的法律关系入手,从合同法、侵权法、民事诉讼法角度,对三者之间的民事责任承担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20.
积极城市权利能够使市民平等的参与城市社会空间的生产和再生产,积极构建公正的城市空间,也产生出服从城市空间管制的道德义务。积极城市权利能通过“威尔曼公式”的检测,它是以道德理由为基础,至少包含了五种霍菲尔德状态的权利体系,应该将其视为真正的道德权利。积极城市权利也是最为基础和重要的权利类别——人权,是人的能动性与自治性的实现。要实现这项人权,就要从道德领域转向法律领域进行保护,同时不同于道德权利,法律规定的积极城市权利需要接受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