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邓小平在认识(含坚持、发展)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初步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它对于我们今后在实践中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的巨大历史价值最终只有通过不断实践才能不断地挖掘和显现。邓小平同志通过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不断地丰富和深化对社会主义历史价值的客观认识,逐步形成了其颇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观。其社会主义实践观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实践的基本理论,又把这一理论充分运用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创新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思路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 ,搞清楚社会主义本质。按照此思路 ,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科学体系 ,包括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搞清楚社会主义本质两个方面。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包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论、“三个有利于”标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等内容  相似文献   

4.
坚持生产力标准,确认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也是整个社会主义阶段的中心任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实践和发展,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重要支点,已经成为指导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科学解答了社会主义民生观的基本问题。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民生的问题,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民生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巩固,关系到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基;它的基本内涵就是要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它的特质就是共同富裕;它既是构成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方面,又是检验各项工作成功与否的根本标准。对于怎样保障和改善社会主义民生,邓小平强调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把"三农"问题作为基本切入点,把改革作为基本动力,把"三步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基本战略步骤。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可归纳为,发展生产力是首要原则,公有制占主体和共同富裕是根本原则,按劳分配是重要原则。社会主义原则与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特征分别从实现形式、性能和表现形式三个层面共同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除了要遵循和坚持社会主义一般原则外,还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7.
对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的理解 ,必须抓住社会主义的本质 ,从根本上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理论问题 ,这样才能有利于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贡献,不仅突出表现在社会主义本质内容的成功理论探索和如何在中国现阶段具体实现的成功实践上,同时也突出表现在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系统探究的基本方法上。邓小平运用生产方式探究说明法、实践综合比较鉴别法、社会主要矛盾探究分析法、人民利益标准探究判断法、综合设计试验探究法、发展趋势探究预测等方法,科学地更深入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因此,把握邓小平探究社会主义本质的正确方法和认识方式,同把握内容本身具有同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为了冲破 两个凡是 "的思想束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四个现代化建设上来,确定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第二阶段是针对人们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片面理解,揭示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在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第三阶段为了解答人们对姓 社"姓 资"的困惑,完整地概括出社会主义本质内容,为党的十四大最终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定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扫除了思想障碍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提出要在树立对资本主义全面而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大胆地借鉴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一些对加快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有用的东西,如借鉴吸收资本主义国家的文明成果;支持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坚持广泛团结一切积极力量的统一战线;在中国允许资本主义小范围存在等。这些都有助于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的解放思想观包含丰富深刻的内容:“三个必须”是解放思想的条件;“三个搞清楚”是解放思想的关键;“三个勇 于”是解放思想的途径;“三个有利于”是解放思想的标准。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在探索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过程中形成了系统完整的社会工程思想,提出了社会主义模式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完成了社会工程的目标设计问题;通过社会改革的路径选择、方法设计和操作逻辑等实践探索,回答出“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及完成了社会工程的过程设计问题。社会主义改革的目标设计和过程设计构成了邓小平社会工程思想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政治发展"这一政治学术语是20世纪50年代由西方发达国家的学者首先提出并阐述的,其含义是政治关系和政治结构的调整与变革。邓小平政治发展思想是由政治发展的目标、动力、途径和保障组成的严密科学体系,是中国特色政治发展观的集大成之作,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时代和个人条件。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这是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问题。邓小平同志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紧紧抓住这个首要的基本问题 ,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从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实践提高了新的科学水平。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和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发展问题上进行了不同的探索,并形成了他们各自相应的思想。从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任务,动力系统与推进方式三个方面比较,两者既相区别又有继承、纠正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政治发展思想的丰富内涵是由政治发展的目标体系、动力系统、发展路径和保障网络等组成的严密科学体系,体现了邓小平政治发展思想的中国特色,构筑了邓小平政治发展思想的理论框架,是邓小平政治发展思想的亮点所在。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的新社会主义观突破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填补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在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空白,使社会主义成为现代社会主义。新社会主义观创新了认识社会主义的视野,使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主题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对指导社会主义实践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人才对于当今中国的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邓小平创立了顺应新时代要求的人才激励理论 ,这一理论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从江泽民提出人才资源是第一战略资源的科学论断 ,到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决定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标志着有中国特色的人才激励理论日臻成熟和完善 ,在这一理论的指引下 ,中国的人才工程乃至整个现代化建设必将产生新的飞跃。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法制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它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形成和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通过对历史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总结,在对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世界经济状况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为总思路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邓小平经济发展战略思想以国情为依据,强调了"切合实际";落脚于为民、富民,体现了"以人为本";关注经济社会与人口、环境、资源的协调,突出了"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