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由于商业贿赂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反商业贿赂已成为现阶段反腐败工作的重点之一。为了更好地与国际接轨,反商业贿赂立法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是要准确界定商业贿赂的范围;二是要取消商业贿赂犯罪的构成要件——“为他人谋取利益”;三是要从提高商业行贿罪法定刑,明确商业贿赂罪起刑点的数额,以及完善对商业贿赂罪的财产刑与资格刑的设置等方面重构惩罚商业贿赂犯罪的罪刑体系。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当前我国商业贿赂犯罪侦查存在的问题,从法理上指陈商业贿赂犯罪侦查存在的相关缺陷,进而提出完善我国商业贿赂犯罪侦查举措:(1)建立统一的商业贿赂犯罪侦查机构;(2)建立商业贿赂案件侦查举报人证人保护制度;(3)明确规定商业贿赂案件侦查的初查程序;(4)赋予商业贿赂犯罪案件的特殊侦查措施。  相似文献   

3.
关于商业贿赂犯罪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贿赂犯罪是因商业贿赂行为触犯了刑法的禁止性规定而构成的犯罪,是一类犯罪行为的概括称谓,本身并非规范的法律术语.商业贿赂犯罪严重危害市场经济秩序的形成和发展,破坏公平竞争、平等有序的市场行为准则.商业贿赂犯罪与贿赂犯罪在外延、主体范围及犯罪目的等方面均有不同.准确界定商业贿赂犯罪的界限范围,厘清商业贿赂犯罪的构成特征和"贿赂"的内容,是认定商业贿赂犯罪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商业贿赂是商业领域内的贿赂犯罪.实践中,商业贿赂行为模式多种多样且以行贿为主,侵犯的是公平的市场经济竞争秩序,这就使商业贿赂刑事立法不能完全照搬贿赂罪的立法模式.透视商业贿赂刑事立法的理论基础,对于完善商业贿赂的立法模式和科学地规制商业贿赂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商业贿赂违背了WTO的基本精神,将商业贿赂犯罪置于WTO背景下进行考察,是一种新的视角。应对商业贿赂犯罪作广义界定。我国刑法采取以受贿主体为中心的规制模式。完善商业贿赂犯罪,重点在于完善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及刑罚配置。  相似文献   

6.
从犯罪学或刑事政策的角度,探讨对我国反商业贿赂之由来、商业贿赂现象之原因以及有效遏制商业贿赂的途径。研究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情世故”、我国垄断行业太多、追求最大化利益、供求关系不平衡是产生商业贿赂的社会、制度、心理、市场原因。而有效治理商业贿赂,必须借鉴国外反商业贿赂经验,综合治理,多管齐下。  相似文献   

7.
商业贿赂作为商业活动中的"潜规则"、单位发展的"润滑剂",使得一些资质良好、信誉较佳的经营者因害怕失去机会而不得不屈从这个潜规则,商业贿赂成为了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必须面对和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要从根本上治理商业贿赂,必须建立健全预防长效机制,从源头上不断铲除商业贿赂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相似文献   

8.
2006年,党中央重拳出击治理商业贿赂。然而,商业贿赂行为不但没有收敛,而是更深地侵入了我国社会主义肌体的各个领域。商业贿赂行为的猖獗,与我国现有的相关法律对商业贿赂行为的法律责任规制不严密有关。对商业贿赂行为进行民事、行政、刑事法律方面的全方位管制,必须要构建一张严密的商业贿赂法律责任规制之网。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行反商业贿赂立法及其完善探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已初步建立反商业贿赂立法体系,但还存在诸多缺陷和不足,不能适应当前反商业贿赂工作的需要,应予以修订完善,建立起比较健全的反商业贿赂法律体系。文章对我国现行反商业贿赂立法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完善反商业贿赂立法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为了有效惩治商业贿赂犯罪,笔者建议:将国家工作人员的经济受贿犯罪规定为纳入商业贿赂犯罪中的经济受贿罪;增设非营利性组织、中介组织人员受贿罪;适当驴大商业贿赂行为所涵盖的范围;对商业贿赂犯罪法定刑加以调整,以实现与公务贿赂犯罪法定刑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1.
本文指出高校商业贿赂的严峻形势,着重分析了高校商业贿赂的危害性,提出治理高校商业贿赂,必须从思想上加强教育,从财务制度上加强监管,从处罚力度上保持威慑力以及加快完善治理商业贿赂的相关立法等。  相似文献   

12.
论商业贿赂及其构成要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立法对商业贿赂的界定前后并不一致 ,学界观点也均有不同。本文从反不正当竞争立法本意出发 ,在针对不同认识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对商业贿赂作出界定 ,并以其构成要件为线索 ,揭示了商业贿赂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3.
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从多个角度分析各国商业贿赂犯罪立法、司法的特点,结合《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相关规定,分析了中国反商业贿赂犯罪法律实践存在的缺陷,得到了一些法律启示,为相关法律改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贿赂就是作为国家工作人员职务对价的不正当报酬。基于刑法的谦抑性品格和区别对待的刑事政策,应当坚持贿赂的物质利益说。  相似文献   

15.
从行贿方入手治理商业贿赂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理商业贿赂是我国反腐败工作的重点之一。但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一直存在重惩治受贿者而轻打击行贿人的现象,这直接影响了商业贿赂治理的效果。文章主要分析严惩商业贿赂中行贿方的重要性,剖析对行贿人惩治不力的原因,并提出了从行贿方入手治理商业贿赂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一种效用模型分析商业贿赂产生的条件及其原因,并提出反商业贿赂的具体措施:尽量减少或杜绝租源;完善和强化惩治机制;在政府职能领域"竞争"与"高薪"并行;保持政治经济稳定和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7.
为了弥补法律的缺陷,为预防和惩治受贿犯罪提供更加科学的理论依据,通过评述国内法学界学者的观点,并结合我国刑法的规定,对受贿犯罪有争议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受贿罪中“贿赂”的范围既包括财产和财产性利益,也包括其他不正当利益;“为他人谋取利益”,是指国家工作人员有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许诺,不要求有为他人谋取利益的客观行为与结果;已离、退休的国家工作人员可以成为受贿罪的主体;在斡旋受贿中行为人与被利用者的职务之间不存在制约关系。  相似文献   

18.
我国刑法第387条第2款规定的单位受贿罪须以"账外暗中"收受回扣为成立要件,但是,实践中已出现用规避"账外暗中"的方式来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反商业贿赂的现实已经凸现出我国刑事立法的局限.因此,取消单位受贿罪中的"账外暗中",使刑法第387条第1、2款规定的单位受贿罪构成要件趋于一致,无论是出于刑法理论的分析还是反商业贿赂的实际需要,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