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宗教在尼泊尔有着悠久的历史。印度教和佛教是该国传统的宗教。在长期的宗教发展历史过程中,印度教和佛教一直具有互尊互容的特点。这一特点对尼泊尔各族人民之间的和睦与社会的稳定一直起着积极的作用。 通观尼泊尔宗教的发展史,印度教和佛教自古代梨查维王朝时期即并行不悖地发展。即使在社会发生变迁,改朝换代的历史时期,两教之间仍然和睦相处。中世纪马拉人进入尼泊尔谷地(现称加德满都谷地)占据了梨查维人的祖居地,建立了马拉王朝。马拉人信仰密宗,从而使印度教密宗、佛  相似文献   

2.
一、印度教的三个发展阶段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吠陀教、婆罗门教和印度教只是同一种宗教演化的三个阶段。印度教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种宗教,它起源于古代吠陀教,中间经过婆罗门教时期,才逐步演化为印度教。虽然印度教和古代吠陀教和婆罗门教在崇拜的神灵、祭祀的形式、派的划分等方面有所变化和发展,但是它们的本质没有变,信奉的宗教经典和基本信仰基本上是同一的。吠陀教和婆罗门教的重要经典,如四部吠陀本集、梵书、森林书、奥义书等一直被印度教作  相似文献   

3.
尼泊尔主要流行印度教和佛教。此外还有耆那教、藏传佛教(喇嘛教)、笨教、伊斯兰教、锡克教等。但后几种宗教在尼泊尔从未占过主导地位,其信徒也较少。目前,在尼泊尔全国人口中,印度教徒占89.5%、佛教徒占5.3%、伊斯兰教徒占2.6%、其他宗教信徒共占2.6%。印度教是主导性宗教,在尼泊尔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领域起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柬埔寨文化是由印度文化、中国文化以及其自身的本土文化通过碰撞和融汇而逐渐形成的,印度教、佛教以及神王合一的崇拜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其发展。在此基础上,柬埔寨人创造出了辉煌灿烂、极具特色的吴哥窟雕塑与建筑艺术,其建筑与雕塑得到合理的运用和完美的结合。古代柬埔寨宗教文化的总体特征是印度教、佛教和神王崇拜相融并存,但总体宗教色彩较淡,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相似文献   

5.
马克斯·韦伯曾打算研究所有主要世界宗教的社会心理:印度(印度教与佛教),中国(儒教与道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他的意图是要建立一个结构模式,通过它可以将一种宗教取向与其他宗教取向相比较,同时可以使之与社会的、经济的以及文化的实在联系起来。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韦伯从一个较小的主题开始研究,即信仰清教的中产阶级内在良心的产生是其后欧洲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决定性的因素。为了检验这一假说他又研究了印度  相似文献   

6.
文化战略是一种资源性战略,以文化资源为基础,是整体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服务于国家的总体利益。宗教是印度文化资源的主体内容,对印度文化战略具有本质影响。印度宗教有印度教、佛教、耆那教、锡克教等本土宗教和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外来宗教两大类。因之,印度文化战略的宗教底蕴十分深厚,体现于形成和实施等各个层面。就当代印度而言,其文化战略的本土宗教色彩尤为浓烈,具有印度中心意识、独立自主意识、宗教大家庭意识和非暴力意识等特点,为印度政府和印度民间的"共识",成为印度凝聚国民情结、发展对外关系和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7.
印度教在世界的传播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明忠 《南亚研究》2000,(2):44-51,58
印度教文化绵延了四千余年 ,起伏跌宕 ;有其昌盛辉煌的时代 ,也有其衰落低沉的时期 ;但是 ,它历经沧桑 ,一直延续至今。在漫长的发展岁月中 ,印度教的信仰与文化 ,伴随着商贸往来和移民迁徙 ,也传播到世界各个地方 ,并对当地的社会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大约在公元前后 ,随着印度移民 ,印度教开始传播到东南亚各国。公元前 32 7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大军侵入印度后 ,印度教的思想流入欧洲。公元前后 ,伴随着佛教 ,印度教的思想与文化传入我国。到了近现代 ,印度教吠檀多思想已在欧洲北美广泛流传。2 0世纪六、七十年代 ,在美国还建立起一些…  相似文献   

8.
吠檀多哲学自古代至现代一直是印度占有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也是当前印度最有影响的哲学思潮。吠檀多和婆罗门教——印度教很多派别的信仰和实践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是这些派别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吠檀多在传入国外后曾发生过重要的影响。本文拟对吠檀多的起源和发展,吠檀多的基本派别及其在理论上的分野,吠檀多与印度教、佛教等关系,吠檀多的现代思潮和对西方的影响等等作一概略的评述。  相似文献   

9.
印度教社会中的婆罗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印度这个被称为“宗教博物馆”的国度里,生活着信仰世界上几乎一切宗教的人们,印度教占据着首要地位;在印度存在着的一系列传统社会制度中,种姓制度占据着主导地位。本文所要探讨的婆罗门,既是印度教的僧侣,又是种姓制度的最高等级,他们对于印度宗教和社会历史的影响之巨大,是世界上任何国家的宗教僧侣或社会等级都无法比拟的。 本文仅粗略地讨论婆罗门在印度社会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和这种地位的变化。笔者相信,对  相似文献   

10.
宋丽萍 《唐都学刊》2006,22(5):108-113
印度是一个多元宗教信仰的国家,不同的宗教集团在国家整合中的作用不同。其中,印度教多数派是主导力量,它的宽容与否决定了社会整合程度的高低。穆斯林少数派是对国家整合威胁最大的宗教少数派,它在国家整合中更多地是应对者,有时也会主动采取措施保护集团利益。针对印度多宗教的现状,印度政府选择了世俗主义政策,这是一种文化多元主义的选择,是适合印度国情的。从实际情况看,历届政府基本上都贯彻了世俗主义的主张,但由于选举政治等因素的加入也有一些不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古代汉文佛典对婆罗门教思想的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教与婆罗门教是古代印度的两大宗教。婆罗门教在中国的影响不及佛教的影响大。但中国古代汉文佛典中有着大量对于婆罗门教思想的记述。这些文献材料中保存了不少印度本国没有保存下来的内容,它们对完整准确地理解印度婆罗门教的思想有重要意义,对研究佛教与婆罗门教的主要差别或不同特点也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佛教哲学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在世界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把研究它作为了解古代印度文化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印度,佛教并不是产生最早的宗教。先于佛教而产生的是婆罗门教,佛教则是释迦牟尼等人在婆罗门教文化的背景下创立的。佛教虽有着完全不同于婆罗门教思想的理论,但在其理论体系中亦有不少吸收借鉴婆罗门教思想的成分。因而,在探讨佛教理论体系中许多思想观念的形成时,就不能不追溯到印度早期婆罗门教哲学。  相似文献   

13.
近几十年来,对泉州元代印度教寺庙遗址的调查以及对出土的建筑构件的研究都取得了不少成果。泉州的元代印度教寺庙是目前我国发现的规模较大的印度教文化遗存,它的发现引起了中印关系史、宗教美术史研究者的注目,特别是近十方辉绿岩雕刻的湿婆崇拜物的发现(现陈列于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为研究泉州印度教的传入、派属以及雕刻艺术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近几年来,随着整理研究工作的逐步深入,提出了不少新  相似文献   

14.
湿婆是印度教神殿中的重要神 ,对于他的赞美,亦遍见于印度教各典籍.赞美方式之一,即称颂名号.印度教在其发展过程中,曾将千余名号奉献给湿婆.本文首先就湿婆神的传说故事、他的来源、围绕他建立的有关宗教理论,以及对他的赞颂的一般情况,做一必要说明,然后将这些名号自梵文原典译出并加注释,以为未来印度教的深入研究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15.
王树英同志的《印度文化与民俗》一书已由四川民族出版社于去年底出版发行,这是作者继《印度各邦历史文化》(1982年3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捧读之际,不禁感叹:功夫不负有心人。《印度文化与民俗》凡26万余言,12章,涉及到印度的历史、地理、宗教、民族、语言、风俗、文学、艺术、教育等各方面内容,包罗之夥,可称为印度民俗的小百科。提起印度,国人大多都知道有此一国,但若问:印度人信什么宗教?(当然,这个问题本身是有问题的,因为印度人并非清一色地属于某一宗教的信徒)我们百分之八十的同胞都会毫不含糊地回答:“佛教!”其中包括一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能答出印度教的人为数不多,至于能同时说出印度教、伊斯兰教、耆那教、锡克教、基督教和佛教等印度流行的几个宗教的人,恐怕就少得可怜了。原因大抵有两个方面:一是印度传来的佛教对中国影响太  相似文献   

16.
印度是个多种宗教并存的国家。根据1998年《印度年鉴》,截至1991年3月1日,印度共有人口8.5亿,其中印度教徒占82.41%,穆斯林占11.67%,基督教徒占2.32%,锡克教徒占1.99%,佛教徒占0.77%,耆那教徒占0.41%,琐罗亚斯德教、犹太教等宗教信徒以及一些无法确定宗教属性的人占0.43%。显而易见,印度宗教主要有两大体系,即本土体系和外来体系;前者包括印度教、佛教、耆那教和锡克教等,后者包括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等。同样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17.
佛教于公元前六世纪起源于印度,后广泛流传南亚、东南亚、中亚和东亚地区。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经籍的数量远远超过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只是佛教于公元十二世纪在印度消亡,因而印度本国保存下来的佛教经籍并不多。迄今为止,绝大部分佛教经籍都保存  相似文献   

18.
一释迦牟尼的佛教在印度远古一切思想、宗教成果的基础上创立,并加进了众生平等修行学说。它强调自悟,排除婆罗门僧侣特权地位,大大简化宗教仪式,用大众化方言传道,在婆罗门教力量比较薄弱的地区发展起来。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统治时,佛教似乎获得了独尊地位,阿育王派子女率僧团出国(去斯里兰卡,还可能去过叙利亚、埃及、马其顿等地)。佛教随帝国的对外扩张与贸易活动,向许多国家传播,阿育王以后三四百年间,佛教取得了惊人的进展,逐渐成为最早的世界性宗教。  相似文献   

19.
一锡克教自创立至今已有近五百年历史。我们所说的古鲁时期,系指锡克教史的前二百年。具体地说,是以16世纪初到18世纪初末代古鲁戈宾德·辛格去世止。为了行文之便,我们姑且以第五代古鲁阿尔琼的卒年(1606年)为界,把锡克教的古鲁时期分为前后两个时期。锡克教是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北印度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和宗教矛盾十分尖锐的情况下产生的。其时,入主印度已有数百年之久的伊斯兰教对异教的不宽容态度使其与以印度教为主的印度其他宗教长期处于敌对状态。在此情况下,一些宗教大师致力于调和印度教和伊斯  相似文献   

20.
印度宗教的分期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是个宗教大国,其99%以上的国民信仰宗教。本文以时间为线,比较系统地探讨了印度宗教的分期问题。文章认为,印度宗教史可以分为五个时期,即“初期”、“古代时期”、“中世纪时期”、“近现代时期”和“当代时期”。同时,文章还对印度教和佛教等印度本土宗教进行了概括性和阶段性的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