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窦娥刑场"三愿",学术界向来褒贬不一,集中体现在"三愿"是否体现了窦娥的反抗精神。我认为,"三愿"谈不上是窦娥的反抗,应该是窦娥苦难善良性格的自然表现,是其悲惨命运深化的结果,不应大肆赞美其"反抗性",否则是牵强的。窦娥只是封建制度下的一个弱女子,她恪守封建礼教,孝贞认命,她的行为不可能形成一种自觉的反抗,而硬要说是反抗,显然是在"拔高",至少说明过高估计了她。  相似文献   

2.
明代传奇作家袁于令的<金锁记>是元杂剧<窦娥冤>的改写本.二者的主题存在明显的差异:在<窦娥冤>中,天性善良、守节守孝的窦娥遭遇了巨大人生不幸,作品对黑暗的社会制度给予了深刻的揭露和鞭挞;<金锁记>则通过窦娥历尽艰辛,恪守节孝,最终获得幸福团圆,作品表彰了至贞至孝的美德.主题思想的改变折射出元明两个时代社会文化的变迁.  相似文献   

3.
小娥子是我家的小保姆。 在小娥子之前,我家用过十二个小保姆,小娥子是第十三个。 小娥子来我家的那天,下着雪。她披着一身的雪花,出现在我的面前。事先,我已经从推荐她的人那儿,了解了一点她的情况,知道她家挺贫困。我打量小娥子,看到她的头上扎着红头绳,可以想到,这是为了出门,特意扎上的。黑黑的头发,洁白的雪花,鲜亮的红头绳给我的印象十分强烈。接着,我注意到了她的衣服,上衣好点,裤子上有几块醒目的补丁。她站在我的面前,脸上的神情局促不安,连手脚也显得慌张。 小娥子来到我家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洗澡。我把小娥子领到卫生间,打开热水器,让她洗。然后,给她从里到外换了身衣服。如此,我面前的小娥子一下子变得清清爽爽,利利索索。从这个时候起,自然而然地我喜欢上了她。 小娥子心细。她的这个长处,我很快就发现了。小娥  相似文献   

4.
王昭君初嫁呼韩邪单于,单于死后再嫁新单于雕陶莫皋,其婚姻反映了匈奴的收继婚习俗。作为西汉人的王昭君,其婚姻形态是当时异族通婚中的一种。同时,她的婚姻也反映了汉族与匈奴及其他少数民族婚俗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翻译作为一种语际交流活动,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中西两种不同的文化在多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这种文化差异直接影响着英汉习语的翻译.为使源语和目的语的之间的转换有一个标准,减少差异,尤金·奈达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著名的 "效果对等"翻译理论.  相似文献   

6.
人是文化的动物,文化它都存在着差异,各个地方的文化都不一样,所以各个地方的人都存在着差异,如果都千篇一律,包括经济发展也好,那肯定是没有生命力了.所以,人类应拥有自己选择文化方式的权力,这样也才有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着的。语言也是这样,它无时无刻不在发展变化。这种发展,这种随着时代而发生的变化,只是由于速度缓慢,往往不容易被使用语言的人们所觉察。但是,如果我们把不同时期的语言,加以比较,就可以看出语言的发展变化来,从而也能看出语言在不同时代的明显差异以及变化的趋向,更好地掌握语言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8.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恩施市芭蕉侗族乡枫香坡侗族风情寨的农民马苏娥……”2012年2月17日,湖北大学商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系阶梯教室.当马苏娥面带微笑在讲台上用流利的普通话进行开场白时,阶梯教室里的掌声足足响了1分多钟.  相似文献   

9.
契丹在10世纪初建立了强大的辽政权,对当时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游牧和农耕两种文明的碰撞下,契丹社会习俗中既留有本民族的特色,也蕴涵着中原农耕文明的文化内涵.婚姻关系作为契丹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在维系社会秩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契丹人的离婚与再嫁作为其婚姻关系的一种反映,对契丹女性的身心都产生了较大冲击.契丹人的婚姻中...  相似文献   

10.
由于民族不同,文化上就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词汇文化的蕴涵意义和词汇覆盖层面就显示出民族文化蕴涵意义的不等值性、非对应性以及零对应性.正是这些民族文化的差异性造成了异族文化理解的偏差,这种偏差现象就是对非本族语言理解上的文化盲点.  相似文献   

11.
一 家庭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从第一批完全形成的人出现在地球上时,它就伴随着人类自身的生产,也就是说伴随着各种群婚形态而存在着,发展着。它起初曾是人们唯一的社会关系,后来由于私有制的产生,才逐渐降为从属的关系。把婚姻与家庭割裂开来,认为有了仪式才是婚姻的开始出现,这种理解是未必妥当的。  相似文献   

12.
唐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繁盛的一个朝代,这一时期经济繁荣以及文教昌盛导致唐代社会风气开放。在婚姻关系中,无论是社会上层妇女还是社会下层妇女,因为法律给予了妇女一定的婚嫁自由,所以社会上存在很多妇女再嫁的现象。虽然从总体上讲,整个唐代社会的妇女仍然处于男尊女卑的礼法约束下,其社会地位没有得到根本上的改观,但是从皇室态度的变化对比分析,唐代前后期妇女的社会地位有所变化,唐前期较唐后期女性社会地位较高。  相似文献   

13.
寨神勐神崇拜是傣族原始宗教的重要形式,虽然这种祖先崇拜已经脱离了图腾崇拜的原初形式,但是图腾制度的痕迹还是无可争辩地存在着,具备了涂尔干对图腾崇拜阐述的各种特征.寨神勐神崇拜作为傣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从其诞生起,就承载着一种道德功能,具有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而作为一种道德资源,傣族寨神勐神崇拜的意义不只是外在的,而且也具有了某种程度的内在特征,以伦理价值的方式渗透于人们的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14.
我们的民族宣传工作中,存在着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那就是宣传报道中,讲汉族帮助少数民族的多,讲少数民族帮助汉族的少;讲国家对民族地区扶持的多,讲民族地区对国家的贡献少.这种宣传上的片面性,给人造成的印象是:在我国的民族关系中,只存在汉族帮助少数民族,不存在少数民族对汉族的帮助.这种片面性尽管是无意中造成的,但它毕竟不符合客观事实,不利于民族团结.新中国成立后,汉民族无私地帮助、支援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15.
“七五”期间,民族地区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的差距呈拉大的趋势. 对于这种差距,我们需要认真分析和高度重视.这种差距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差距,而不是私有制条件下的两极分化的差距.它是前进中的差距,具有可调节性.只要我们采取有力措施,这种差距是可以逐步缩小的.从经济  相似文献   

16.
作者认为,在当今市场化和都市化的进程中存在着族群歧视问题,这种歧视往往是主要 或多数民族对少数民族的歧视。而歧视对族群交往的影响是双方的,在经济上,族群甲对族群乙的歧 视,不仅会减少族群乙的收入,同时也会减少他们两者的收入。现实中存在着少数族群的报复性歧视, 这种歧视的结果使少数族群的境况更加恶化。作者认为少数族群是数量上的少数,更是经济上的少数, 并对解决歧视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浅议英语学习中的文化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西方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西方文化不了解,势必造成英语学习的障碍乃至交际的失误。  相似文献   

18.
唐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繁盛的一个朝代,这一时期经济繁荣以及文教昌盛导致唐代社会风气开放。在婚姻关系中,无论是社会上层妇女还是社会下层妇女,因为法律给予了妇女一定的婚嫁自由,所以社会上存在很多妇女再嫁的现象。虽然从总体上讲,整个唐代社会的妇女仍然处于男尊女卑的礼法约束下,其社会地位没有得到根本上的改观,但是从皇室态度的变化对比分析,唐代前后期妇女的社会地位有所变化,唐前期较唐后期女性社会地位较高。  相似文献   

19.
中英文化历史悠久,由于民情风俗、地理环境、思维方式、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等文化背景以及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差异,各种颜色对于不同民族在视角和心理上所引发的联想、象征的意义、蕴涵的寓意既有相同之处,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作者以中英文颜色词汇的不同内涵为重点,揭示了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通过研究它们的异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及其文化.  相似文献   

20.
关于止贡赞普父子的事迹藏文史籍中有着丰富的记载。总的看,这些记载的基本情节较为相似。但详加比较和甄别则可发现这些史籍记载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并且耐人寻味的是,透过这种差异我们似乎可以看到藏文史籍中存在着两个不同的传承系统。为此,本文将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并以此对藏文史料的演变与传承系统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