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说写文章应讲求文采。语言干瘪,不生动,不彤象,缺乏美感,就不能很好地表达出你的思想与情感。反之,语言生动优美的文章,使人读来如饮醇酒,久而弥笃。那么怎样使自己的语言有文采呢?从以下方面努力,定会收到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传达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文采飞扬的语言固然能令读者赞叹,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而得体的语言也能给你的文章增色,形成你文章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3.
俗话说“人靠衣裳马靠鞍”,同样,一篇好的文章也要靠一件漂亮的“时装”来打扮,这件“时装”的主要制作材料就是语言。选择语言,加工语言,创造语言,使文章具有鲜活的词语,灵动的修辞,多变的句式,还有深厚的意蕴等,即让语言具有飞扬的文采,也就做好了这件“语言时装”。  相似文献   

4.
段和句是语言分析中的一对辩证关系。首先,要从对段的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去分析句子。规范段要抓住段中主句来分析语言。不规范段说了几方面意思,一段文字因此也可分几层。其次,要注重对个别段中典雅优美文句的欣赏和诵读,而对段中某些关键词句的理解是否正确,却会影响到对这段及至整篇文章内容和结构的把握。  相似文献   

5.
在十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应试作文中,中心不是那么明确,结构不是那么严谨的,仅仅因为语言华美有文采就得高分的为数不少。而中心明确、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文采飞扬的文章一定是高分中的高分。近年来,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的发展等级也明确要求文章语言必须有文采。那么,怎样才能使作文语言富有文采呢?聪明的,我告诉你,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表情达意的重要载体,语言表达是文章的基本功,也是评判一篇作文的重要项目。精彩的语言能使文章富有感召力和吸引力,从而更有效地表达思想内容。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由此看出文采对于文章的重要性。高考作文在“发展等级”中明确提出“有文采”的标准,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指导学生习作时,应更加自觉地重视作文语言“有文采”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7.
我们只要浏览一下历年中考满分作文,便会发现,这是一个多么丰富的语言海洋:有的意气风发,大气磅礴;有的激情荡漾,独抒性灵;有的庄谐并出,充满机智;有的委婉柔美,生动形象……语言有亮点.有文采,是这些作文受到阅卷老师青睐的重要原因。孔子说:“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意思是文章要讲究语言美,没有文采的文章,就难以传播。如果说丰富的思想内容是一篇文章的灵魂,那么优美的语言就是它美丽的面庞了。新颖的素材,精巧的构思,高深的立意,都要以语言作为载体。反之,如果语言苍白.势必使文章黯然失色。  相似文献   

8.
孔子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里的“文”即“文采”。优美的语言毫无疑问是作文的一道风景。然而,在我们同学作文时,语言表达往往存在着词汇贫乏、句不达意、平淡无味等问题。究其原因,与平时语言材料的积累不无关系。古诗文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瑰宝,如果平时多诵读些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你会发现里面的内容丰富精彩,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曾经说过:"厚积言有物".没有丰富的词语积累就言之无物,也就很难写出生动有文采的文章来.所以,积累词语是学生一项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作文语言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作文的成功与否。“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就是文采、文饰.也就是讲求语言的艺术和美感。语言运用得好.能增强作文的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和鲜明性,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给人以美的享受。那么如何“美化”作文的语言呢?根据多年的教学和创作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1.
制作新闻标题是一门艺术。好的标题常常能打动读者 ,感染读者 ,扩大新闻的传播效果。本文以《楚天都市报》为考察对象 ,从七个方面分析了该报新闻标题的语言特色 :一是简洁凝炼 ,醒目引人 ;二是巧用动词 ,精当传神 ;三是质朴平实 ,明白如话 ;四是抑扬谐韵 ,字音优美 ;五是委婉含蓄 ,耐人寻味 ;六是情真意切 ,文采飞扬 ;七是妙用辞格 ,新颖别致。  相似文献   

12.
文化差异与语言学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文化的产物,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它反映着民族的全部文化,揭示该文化的一切内容,语言的构造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它的使用总要遵循一定的文化规约。在不同的文化里,相同的词语可有不同的含义,不同的词语可有相同的含义。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对语言运用及理解的正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有关文化的理解。本文拟从文化差异与语言学习之间的关系入手,揭示文化差异对语言学习的影响,进而探讨语言学习中克服文化障碍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在一般人的印象重,议论文总是刻板有余,轻松不足;严肃有余,活泼不足;枯燥有余,文采不足。不少学生认为:议论文不必锤炼字句,不需讲究文采。于是,夫子说教语言,枯燥呆滞的文字就充塞议论文中。殊不知,在确保论点正确、语言严密的前提下,议论语言文采斐然。  相似文献   

14.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学生们都羡慕文采斐然的文章.读起来琅琅上口,流光溢彩。许多学生总是抱怨自己没有妙笔生花的才气,缺乏闪闪发光的语言功底。其实不是学生们不具备这种能力,而是缺少靓化作文的技巧,缺乏靓化作文的练习。让作文闪亮起来的方法有许多种,这里仅想谈谈如何巧妙使用词语扮靓作文的几种常见的方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写考场作文如同一次时装秀。时装不仅要衣料舒适,更需光彩照人。光彩对于作文来说就是文采。高考《考试说明》在写作的发展等级中有一条明确规定:文章要有文采。它要求考生有较高的语言驾驭能力,语言要有特色,有一定的文学性,能给人语言上的美感和享受。古人讲:“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章如果语言干瘪,不生动,不形象,  相似文献   

16.
汉语熟语的民族文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熟语是经过汉民族人民在长期的语言活动中反复加工锤炼而成的语言精华,其内涵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充实,熟语比普通词语包含更大的信息量.而词语的信息量越大,其文化的负载量也就越大,也就更能完整地体现其民族文化特征.汉语熟语的文化特征主要是其思维的具象性、语义的隐喻性、内涵的人文性、语言风格的文学性和产生的理据性.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课堂上师生间交流的主要工具,教师主要通过语言向学生授业解惑,而学生则主要通过教师的语言理解和接受知识,所以教师的语言在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随着现代教育媒体的运用,教学语言的纽带作用会随之减弱,但无论用什么样的现代教育媒体也不能完全取代教师的教学语言,在数学课堂上,教师优美的语言也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下面以“圆的认识”一课中的语言为例,谈谈数学课堂的语言美。  相似文献   

18.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报刊课既要教授留学生语言知识、培养其语言透用能加,又要帮助留学生了解当今中国文化。那么,如何处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则成为报刊课的关键所在.文章认为应牢牢把握语言训练为主的原则,将文化传授纳入语言教学过程中。报刊词语是语言与文化的结合点,也是教学中的重点。文章结合教学原则和实践,对构成报刊文体特色的各类词汇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9.
老舍也曾说;“我们最好的思想,最深厚的感情只能被美妙的语青表达出来。”由此可见,语言与内容完美结合.才会赢得读者的青睐;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只有借助于精美的语言才会意蕴无穷。那么,怎样才能使我们的作文语言准确生动、富有文采呢?以下方法供大家借鉴:  相似文献   

20.
《考纲》写作要求:“语言通顺”,“有文采”,“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采,指神采,精神;蕴,指蕴藏,蕴涵,蕴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