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城镇居民中的“集体户”是一种特殊住户,并非全是过集体生活的居民,还包括尚未按家庭户户籍安排了的“非农业人口”。这其中,虽然相当多的人是在其户籍所在地生活,但也有一定数量的人已远离原本的城镇社区,本该是已经移居了的“迁移人口”,但仍算作原户籍所在社区的居民。由于 这个集体户口是其“非农业人口”身份的合法证明,中国独有的城镇居民户籍管理办法又限制了农村社区居民进入城镇作为家庭户的机会。所以不少努力进城的人们,常常把“集体户”作为一种过渡,即欲改变自已“农业人口”身份时,必须首先把自己的户籍由农村转入“集体户”,等条件成熟以后,再从“集体户”转出户籍,建立自己的户籍簿,成为城镇市民户。正因为如此,在中国人口城镇  相似文献   

2.
《南方论刊》2011,(8):I0036-I0036
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和一社区现由两个居民小组组成,住户277户,户籍人口761人,暂住人口4万多人,旧村及建成居民区占地34万平方米。现有一个图书馆,两个篮球场,一个建筑面积为350平米的社康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3.
蒙古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主要成员之一,据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蒙古族人口已达3,411,657人,其中内蒙古蒙古族为2,489,780人,占全国蒙古族人口的73%。虽然蒙古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例很小,但是他们分布的地域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0%左右。这里有广阔的牧场、农田、森林以及丰富的矿藏资源,在我国四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人口增长必须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控制人口增长对国家与民族的长远利益与四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祖国民族大家庭中一员的蒙古族,也同样存在着人口增长如何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几次北方游牧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大融合时期,元朝就属于这样一个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由于蒙古统治者的支持与倡导,理学在全国各民族中,尤其是在蒙古族中得到了迅速传播。它推动了蒙汉民族的思想文化交流,促进、深化了蒙古的封建化。与此同时,受蒙古入主中原的影响,理学自身在元代也得到了补充,从而为理学的进一步发展起了重要的承递作用。 蒙古汗国建立之后,随着军事上的胜利,便日益多地接受了周边被征服民族的文化。尤其是蒙古奴隶主统治者的统治范围扩大到已经具有高度封建文明的中原地区后,中原地区封建的政治、经济体制以及封建文化开始逐步地注入蒙古奴隶制生产关系中,进而使蒙古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变革更加深刻、急剧。蒙古统治者刚进入中原,就被中原的封建物质文明所吸引。由于传统儒家学说的影响,蒙古统治者不断调整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政  相似文献   

5.
人口分布是人口的空间存在形式。反映一定地区范围内人口的空间分布状况,是人口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区域性的人口科学的组成部分。探讨内蒙古蒙古族人口分布的现状,分析其规律,阐述其特点,将有助于区内蒙古族人口发展的预测,也将对有计划地发展蒙古族的经济和文化事业提供重要依据。蒙古族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主体民族。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内蒙古蒙古族人口为2,489,378人,占全国蒙古族人口的72.97%,占内蒙古自治区总人口的12.92%。内蒙古自  相似文献   

6.
我国厄鲁特蒙古的名称、分布及其人口的演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民族兴起、发展和变化的一些情况,可从一个侧面来探索厄鲁特蒙古的历史,进而深入研究蒙古史也具有一定的意义。厄鲁特蒙古,是我国蒙古族古老的一个支系,是蒙古族的组成部分。元代称它为“斡亦剌”,明代称它为“瓦剌”,清代称它为“额鲁特”或“厄鲁特”。元朝灭亡后,蒙古诸部从中原地区退居到大漠南北,称“漠南蒙古”和“漠北蒙古”。  相似文献   

7.
五户丝制是元代特有的一种赋役制度。它产生在蒙古统治者入主中原的初期。本文从它的确立、内容、执行情况和历史作用等方面,对这一制度作了简要的叙述。指出了它的妥协性、过渡性;肯定了它在缓和中原地区各类矛盾、保护和发展农业经济、促进蒙古社会封建化和加速元朝统一诸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是探索游牧民族统治者治理农业区的规律的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8.
杨富学 《兰州学刊》2006,3(1):55-59
13世纪初,成吉思汗西征,高昌畏兀儿政权归顺蒙古。由于当地统治者未对蒙古实行抵抗而免遭蒙古征服者的洗劫和破坏;又由于亦都护政权曾帮助成吉思汗进行过对中亚、伊朗、西夏的征服,立有战功,因此长期受到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的优遇。大批畏兀儿人入居中原地区和蒙古高原,或出任元政权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或从事宗教文化活动,为蒙古帝国的统一、元朝的建立、巩固与发展贡献颇多。蒙元时代,由于受到蒙古统治者的推崇与扶持,藏传佛教盛行全国,于是畏兀儿人中也出现了一大批修习藏传佛教的僧徒。他们有的作为高级僧官,参与对全国佛教的管理;有的代帝出家,成为皇帝的替僧;更多的则是充当翻译人员,以沟通皇帝与蒙古贵族与西藏喇嘛间的联系与交流,为元代宗教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曾节 《南方论刊》2009,(6):20-22
1.当前深圳市流动人口及出租屋问题分析 1.1流动人口及出租屋规模大 据2008年的人口统计数据显示,深圳目前总人口已超过1412万人,其中户籍人口212万,非户籍人口超过1200万,流动人口居中国大陆各大城市之最,约占全国流动人口总量的10%。  相似文献   

10.
《南方论刊》2011,(6):I0011-I0012
长圳社区位于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办事处中心区东部,总面积约为5.17平方公里,总人口数约为4.5万人,其中常住人口为2.2551万人。户籍人口699人,共297户。整个社区现有企业160家,集体总资产24040万元。  相似文献   

11.
唐河北藩镇时期人口问题试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藩镇军额、散见诸文献中各府州实际户与口数及相关材料、本区经济发展状况三个方面对河北藩镇时期的人口进行考察,可知藩镇时期的实际民户未必大减于天宝盛时。由于唐后期户籍自身的重要性减弱,藩镇向中央申报的户籍并非实际征税的户籍,藩镇隐匿户口尤甚等方面的原因,实有民户不能在户籍上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上鞑靼一称有三个涵义,随着时间的差异和内容的不同:第一,唐、五代、宋、辽、金各朝兴起于蒙古之前,后为蒙古所灭的塔塔儿(tatar)部;第二,元朝以来蒙古人的异称(元朝的蒙古人并不十分讳言“达达”一名);第三,与瓦刺、兀良哈齐名,以元顺帝后裔为统治者的蒙古本部,这三种人构成了明代蒙古历史的全体。须知,三种涵义上的鞑靼乃是彼此联系的:没有塔塔儿部的强盛便没有蒙古人的兴起,蒙古人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对外借用塔塔儿的名义;因为蒙古人借用了塔塔儿的名义或者因为人们对塔塔儿与蒙古的混同,所以蒙古或与蒙古近似、与蒙古有关的异族人,无不被概称为鞑靼;既然中原地区的人习惯地  相似文献   

13.
明王朝建立后,为控制人口、掌握土地、巩固政权,开展了大规模的户口调查登籍工作,逐步建立起户籍和管理制度.具体做法主要有:开展户口调查、推行户帖制度、制定赋役黄册、划分黄册种类、建立里甲制度、发挥里甲作用等.明代的人口管理制度体现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高度发展和自然经济结构内部发展变化的特征,同时这套管理制度又具有由严到宽、由紧到松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4.
元代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大一统时期,民族、宗教、文化异彩纷呈,西藏地区也正式归为祖国大家庭的一域,出于各方面的考虑和需要,蒙古贵族统治阶层尊喇嘛教为国教,封西藏高僧为帝师,大肆举办佛事活动,一时喇嘛教在中原地区高居人上、盛极一时,同时在政治、文化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杰出的吐蕃人才。但是这种繁荣只是建立在蒙古皇室贵族的支持上,在民间缺乏深厚的根基,甚至不少喇嘛僧人倚仗特权,作奸犯科,丧尽人心。随着元朝覆亡,蒙古人北还,喇嘛教在中原地区也失去了生机,不得不返回高原。这种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焉的发展轨迹,耐人寻味,值得认真思考和总结。  相似文献   

15.
苏红彦 《阴山学刊》2005,18(6):83-86
蒙古王公的年班制度作为清朝对蒙政策的一项内容,对巩固满蒙联盟、稳定边疆、促进蒙古与中原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开阔蒙古王公的眼界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加速了蒙古王公的腐化、加重旗内属民的负担和经济困难等。  相似文献   

16.
2001年以后,上海新出生人口已经取消了农业户籍,统一登记为居民户籍;同时由于土地资源紧张,上海已经10余年未分配宅基地;集体资产也已经以农龄股加土地股的方式实施了股份化。在此情况下,宅基地资格权的判定不能单纯以农业户籍为标准,应该首先尊重已有集体产权股份确定的效力,结合户籍、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享有等进行确定。其资格权的实现条件包括分户、不存在资格权消灭情形等,其实现的方式也不限于简单的一户一宅,而是包括宅基地的共有、货币化折价等多元方式。  相似文献   

17.
1.当前深堋市流动人口及出租屋问题分析 1.1流动人口及出租屋规模大据2008年的人口统计数据显示,深圳目前总人口已超过1412万人,其中户籍人口212万,非户籍人口超过1200万,流动人口居中国大陆各大城市之最,约占全国流动人口总量的10%.深圳市共有各类房屋租赁总面积3.2亿平方米,约占全市房屋总面积的一半左右,其中,住宅出租屋362.5万套(间).  相似文献   

18.
在出土的敦煌悬泉汉简中,有"使户籍民迎天马敦煌郡"的简文。汉代"户籍"上登记的人,就是"户籍民"。悬泉汉简中记载的"户人"以及记载有籍贯、名字、爵位等情况的人员,应属于"户籍民"。悬泉汉简中记载的刑徒、奴属于非"户籍民"。  相似文献   

19.
蒙古人民共和国现有居民人口约186.63万人(据1985年统计),平均每平方公里有居民1.17人。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居民现在统称为社会主义民族(HAUHH),民族成份比较单一,全国居民的80%以上是喀尔喀人,或称喀尔喀蒙古人,他们是蒙古人民共和国的主体民族。蒙古人中除了喀尔喀人之外,还有一些人数不多、历史上曾属于统一蒙古民族的部族及族体。如杜尔伯特人、拜特人,达里甘加人、扎哈沁人、额鲁特人、土尔扈特人、布里亚特人等等。这些人大都操蒙古语,与喀尔喀方言略有区别,是蒙古语的各地区方言。现代蒙古标准语是以喀尔喀方言为基础构成的,据符拉基米尔佐夫的划分,喀尔喀方言是蒙古语的东支。不属于  相似文献   

20.
《南方论刊》2012,(4):122-I0022
深圳市大鹏新区大鹏办事处下沙社区辖区现有总人口1266人,户籍人口627人,共208户,下沙社区辖区有上围、下围、高屋围、油草棚4个居民小组。下沙社区综合党委属下现有5个党支部(下沙股份合作公司、下沙社区工作站、上围、下围、高屋围居民小组),共有党员40人。社区现有工作人员50人,其中党员11人,团员8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16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