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者按: 两岸经济贸易在大陆改革开放后有了长足的进展.仅1995年至2000年,短短六年间,两岸间接贸易额1300多亿美圆,2001年,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由于祖国大陆经济仍保持快速增长,台湾同胞来祖国大陆投资大幅提升,两岸间接贸易320多亿美圆。这说明两岸经济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也反映了两岸民心所向。 祖国大陆对于发展两岸经贸往来的太度是一贯  相似文献   

2.
海峡两岸之间存在一种"特殊的安全困境"。两岸安全困境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其根源在于双方不对称的安全认知:一是双方对台海安全威胁来源的认知歧异,二是对维护台海和平手段的认知不同,三是对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前提的认知差异。两岸在安全问题上的相异认知直接影响到两岸各自安全战略的制定,以及双方对台湾对外军购和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的立场和看法,同时影响到台湾民众的安全心理等。唯有台湾放弃把祖国大陆视为假想敌甚至是唯一假想敌的错误认知,在"两岸同属一个国家"的基础上与祖国大陆共同维护整个中国的主权及领土完整,两岸不对称的安全认知才能得以解套,两岸特殊的安全困境才能得以消除。  相似文献   

3.
从台商农业投资与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现状入手,分析台商农业投资对两岸农产品贸易依存度的影响,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台商农业投资使台湾地区对祖国大陆农产品进出口依存度提升,而祖国大陆对台湾农产品进出口依存度未升反降。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1)促进两岸农产品贸易深度发展;(2)引导台商在祖国大陆农业投资向纵深方向发展;(3)台湾方面应进一步放宽农业资本赴祖国大陆投资限制。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及其所带来的区域经济一体的发展趋势 ,必然使祖国大陆和台湾的经济关系在世界经济及亚太经济的整体框架中运作、联系、互动和发展 ,因此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把握两岸经济关系的走向。祖国大陆与港澳台在经济发展上的互补互利性 ,互促共生性 ,以及在亚太中的既互相联结又互相依托的区位优势 ,使两岸四地的经济联系 ,在客观上存在着一种整合的趋势 ,因此要在祖国大陆与港澳台的经济整合中把握两岸经济关系走向。两岸的经济关系发展状况 ,一直与各种政治因素的影响紧密相联。积极的政治因素促进着两岸经济关系的健康发展 ,而消极的政治因素则阻碍着两岸经济关系的健康发展 ,因此要在各种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的互动中把握两岸经济关系的走向  相似文献   

5.
对台湾学界评祖国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之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祖国大陆对台湾文学的研究起步迄今已20多年,台湾学界始终关注着祖国大陆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发表了很多批评文章.诸多分歧的视角,展现了两岸学界因相隔所凸显的不同的政治文化想象,以及研究方法和研究理念的差异.通过对台湾学者的学理叙述位移的考察,一方面可以展现出两岸学界学术风格的多维向度,繁富的思想内涵和问题意识;另一方面可以促进两岸学界的良性互动,有助于世界华文文学学科的发展建设.  相似文献   

6.
两岸经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峡两岸的经贸往来是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及两岸关系改善的结果,尽管两岸间的经贸往来尚存在许许多多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展望未来,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将对两岸经贸关系及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两岸要抓住这一机遇,顺应形势,调整政策,促使两岸经贸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7.
自 1 949年国民党逃台以来 ,台湾与祖国大陆一直处于分离状态。 5 0多年来 ,两岸关系经历了军事对抗、和平对峙、民间交流、分裂与反分裂等几个阶段。当前的两岸关系有两条相反的主线 ,一条是两岸民间往来与文化交流持续扩大 ,两岸经济互惠互补并走向一体化 ,两岸科技交流与合作全面展开 ,台湾民众对祖国与“一国两制”的认同增多 ,但另一方面两岸直航与完全“三通”仍未能实现 ,两岸政治僵局持续 ,台海潜伏着新的危机。未来的两岸关系一方面取决于台湾当局的政策走向 ,另一方面受经济客观规律及两岸人民反对“台独”、赞成统一血缘情感影响 ,加上祖国大陆强大综合实力产生的震慑力 ,台湾当局不敢公开宣布“台湾独立”。不过 ,两岸政治僵局短期内难获突破 ,不排除两岸发生小摩擦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贸易成本对于分析海峡两岸贸易乃至促进两岸构建更加紧密的经济共同体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采用改进了的引力模型和普莱斯—温斯登FGLS估计法,可对1979-2010年32年间祖国大陆与台湾的贸易成本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测度和分析.结果表明,两岸贸易成本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并且下降的幅度趋缓.海峡两岸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和“三通”的实现有效降低了贸易成本,但汇率的波动以及台湾当局所制定的“戒急用忍”和“积极开发,有效管理”等针对祖国大陆的限制性经贸政策提升了两岸贸易成本.因此,海峡两岸可以搁置政治争议、继续挖掘贸易成本下降的途径,降低两岸经贸往来中的障碍与壁垒,促进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以实现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9.
台湾和祖国大陆在产业上具有很强的互补互利性。1978年以来,两岸经贸交流成果颇丰,为了进一步发挥互补优势,更好地发展两岸经济,双方均应积极创造条件。祖国大陆要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切实保护台商利益;台湾当局则必须抛弃'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这是稳定两岸关系,充分发挥各方经济潜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2000年以来两岸投资关系的新发展及其效应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2000年以来,在国际国内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台商对中国大陆的投资快速扩张,呈现出规模大型化与层次高级化的趋势。目前,祖国大陆已成为台湾最大的对外投资地区,台商在中国大陆的发展已进入本土化经营的高级阶段。台商对大陆投资已成为推动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取代两岸贸易成为两岸经济合作的主流。两岸投资关系的新发展符合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反映了两岸经济融合的强劲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中央的政策优惠与地方政府的积极配合为两岸农产品贸易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台湾农产品进入祖国大陆市场对促进台湾农业的战略升级和提高祖国大陆农业竞争力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着重根据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后对农产品的特殊要求,将农产品品质学与市场营销原理相结合,提出了台湾农产品拓展大陆市场的七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台商是指20世纪80年代出现到祖国大陆进行投资、经商的台湾企业界人士.关于台商概念、性质、两岸贸易与台商投资的关系、台商在祖国大陆投资分期、台商在两岸关系中作用等方面的学术界最新研究状况,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两岸贸易不平衡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9年以来两岸贸易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不断取得新进展。而自1980年开始,两岸贸易出现失衡,呈现出一种不对称、不平衡发展的态势,祖国大陆对台湾地区贸易逆差不断增长。在分析两岸贸易不平衡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两岸贸易不平衡增长的原因,提出了促进两岸贸易平衡的思路:(1)提高产品生产能力及产业内贸易水平;(2)利用双方形成的新经贸关系扩大对台优势产品出口;(3)建立"大中华经济圈"。  相似文献   

14.
"共同体感"是推动一体化的强大力量,对推动两岸和平发展与和平统一具有重要意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台湾当局的"去中国化"政策等原因,台湾民众的两岸共同体感严重流失,两岸共同认同被割裂,对祖国大陆的疏离感在加剧,这种情形严重制约了两岸关系的深入发展。在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背景下,要重视对台湾民众的社会心理建设,尤其不断强化台湾民众"共同体感"的建构,培养其对两岸共同家园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不断强化"两岸一家亲"理念,为两岸和平统一奠定心理基础和情感支持。  相似文献   

15.
正一、海峡两岸产业的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产业分工的基本形态包括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由于祖国大陆产业结构同台湾地区有着明显的层次差,在许多行业上能够而且容易形成垂直的分工体系;同时,祖国大陆的产业体系比较完整,具有水平分工的潜力。海峡两岸应当采取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相结合的混合分工模式,整合两岸经济。①(一)海峡两岸产业的垂直分工这里所指的垂直分工,包含两层意义:其一,产业内垂直分工,一方面,台商在祖国大陆的工厂与台湾母厂之间形成垂直分工关系,属于产业上游的原料,主要机器设备等由台湾母厂或关联厂提供,属于下游的产品加工装配则  相似文献   

16.
海峡两岸在蔬果物流中需要面对和解决的相似问题,是实现小规模分散农户与市场的对接,而且在两岸蔬果物流体系的发展演进过程中,批发市场都发挥着突出作用。但与此同时,由于两岸的农民组织化与市场发育程度有所不同,蔬果物流运销各环节也都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本文通过对两岸生鲜蔬果物流运销体系的对比分析,提出了祖国大陆可以从台湾地区借鉴经验与做法。  相似文献   

17.
自20世纪80年代开放台商赴祖国大陆投资以来,台商在大陆投资规模、投资领域日益扩大,两岸经济交流日益紧密,双方的合作层次日益提升.随着两岸关系发生积极重大变化,两岸经济交流合作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8.
连宋大陆之行,政党交流取得的积极成果,表达了祖国大陆发展两岸关系的诚意和善意,也反映了台湾“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的主流民意,海峡两岸关系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将对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文章分析两岸经贸政策调整对福州对台经贸工作的影响,探讨榕台经贸工作的政策思路与走向。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两岸开放交流20周年。“悠悠万事,统一为大。”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祖国的完全统一一定能够实现”。纵观两岸分离的这58年历史,实力对比其实一直是两岸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目前,不管是从军事实力、经济实力,还是从政治、社会环境、人心向背等方面来说,祖国大陆都较台湾居于优先地位,两岸实力对比开始并将继续朝向祖国大陆这边倾斜,两岸关系的主导权操之在我,祖国的完全统一充满光明前景。只要我们顺势而为,牢牢把握机遇期,进一步发展、壮大自己,增强向心力、吸引力和凝聚力,不断战胜统一之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祖国的完全统一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20.
祖国大陆即将加入世贸组织,台湾也将随後加入。“入世”後大陆有五年的缓冲期,而台湾只有两年。“入世”後多种行业面临的压力迫在眉睫,两岸应当怎麽办?两岸及香港是否有更大的合作空间? 学术界一般认为,两岸将於明年初先後加入WTO,无疑将对两岸现行以间接、单向为主的不正常经贸关系造成冲击,两岸经贸发展关键看“三通”。这是两岸同胞利益之所在,完全应当采取实际步骤加速推动其早日实现。 如果台湾当局以政治理由援引WTO的互不适用条款,继续拖延两岸“三通”,则两岸经贸将无法正常发展,对双方都将造成重大损失。而如果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