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创立以来,有代表性的教材型现代文学史编写的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显著的变化。20世纪50年代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秉承的是新民主主义文学史观;20世纪80年代钱理群等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是一种启蒙现代性文学史观。进入21世纪,丁帆主编的《中国新文学史》体现了民国文学史观的初步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20世纪中外文学关系研究当中,现代文学史被片面认为是一部"模仿史"。从影响研究的视角出发,以传承与独创为文学维度,论述《子夜》与中、外文学作品影响研究的现状,对《子夜》的影响研究作一个简要的概述,以求还原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创作的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3.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香港沙田学者群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成果卓著。他们以开阔融汇的中西学术视野为背景的细读方法,以严谨细致的史料考订和活泼清新的文风,自成一种学术流派。沙田学者群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穆旦是近年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的一个热点人物,是公认的20世纪最为重要的诗人、翻译家之一。关于穆旦的研究论文非常之多,但总体说来,研究的系统性与历史深度还比较欠缺,穆旦的历史形象及其与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内在关联还没有得到非常有效的透现与建构。不过,现在这一状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中国文学史断代与分期应当根据文学发展的内在逻辑,这种内在逻辑主要体现于文学叙事结构的发展变化.本文认为,中国古典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在叙事结构上的断裂是20世纪初的1903-1905年,中国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在叙事结构上的断裂是1985年,据此提出中国现代文学始于1903-1905年,中国当代文学始于1985年.中国古典文学具有前现代性,中国现代文学具有现代性,中国当代文学具有后现代性.  相似文献   

6.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 ,存在着一个现象 :不能充分利用现代文学的学术资源甚至将之搁置。表现在 :一是语文教材现代文学作品的遴选与现代文学的文本资源脱节较大 ,二是中学教师教授文学作品的教法与教授内容与现代文学的学术资源脱节严重。原因在于教育理念的陈旧和教师人文素质的低下。对现代文学研究界而言 ,难使研究的当代性得到充分发挥。解决学术资源与语文教学相结合的问题 ,策略应是做到“两合作”、“两指定”、“一提高”。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学科点是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也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的主干专业。 该学科点源于原中央大学文学研究室,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陈中凡、方光焘、吴梅、卢冀野、孙席珍等一大批学术大家,以他们杰出的学术成就,奠定了本学科点的雄厚基础。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陈瘦竹、陈白尘、叶子铭、董健、邹恬、许志英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对现代文学的历史发展、思潮流变、作家作品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学界普遍认为始于五四文学革命,但是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学者通过多方面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见解。纵观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的历史进程,处在世纪之交的戊戌变法运动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它的出现对于文学的变革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探究这一时期文学变革中所蕴含的现代因素不难发现,将现代文学的起点前移至维新变法是有依据的,并且能更进一步拓展现代文学的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9.
20世纪40年代抗战时期的文学越来越受到研究界的重视,然而对于抗战时期文学的一些基本概念,研究界缺乏细致地考察和明确地界定."抗战文学"及其"解放区文学"、"国统区文学"、"大后方文学"、"沦陷区文学"等这些概念内涵外延不清,表述上有些混乱.这势必将影响抗战文学研究的进一步拓宽和深入.从现代文学三十年整体来看,重庆和北京、上海一样曾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中心,从重庆之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来看,也_一样可以命名一个文学派剔"渝派".笔者就是在考察并指出现存的抗战文学研究诸多概念的缺陷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概念,希望基于此能展开对抗战文学更进一步的研究并增深我们对于整个现代文学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文学史实用教程》暨山东省高师现代文学教学改革研讨会于1999年12月12日在山东师范大学举行,来自曲阜师大、聊城师院、青岛大学等高校的近20位专家、学者及山东省教委高教处、齐鲁书社、山东师范大学的领导参加了会议。《中国现代文学史实用教程》是山东省教委"九五"立项教材,被列人"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该书由山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朱德发教授任主编,齐鲁书社1999年8月出版,现已被数所高校列入教学改革的试验教材。与会学者就该教材在内容和体例的创新,结合现代文学教学现状…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国现代文学学术界对学科建设和意义重建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针对其中的"新国学",通俗文学、旧体诗"入史","重绘中国文学地图"和"中国现代文学教学"等问题给予了具体分析和积极回应,认为中国现代文学近年来所出现的意义重建和学科反思的学术思潮,与20世纪80年代初的方法论突围不同,而是在全球化背景中对文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全面反思和焦虑,有着扩大意义空间、重建新的学科地位、重申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学术责任和社会价值的多重意图和目标.  相似文献   

12.
危机意识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精魂,有此起统帅作用的精魂,20世纪前半期中国文学不仅实现了现代化,产生了众多杰出的作家和作品,贡献出以鲁迅为代表的文学大师,也使中国现代文学一起步就于世界文学接轨。而20世纪后半期中国当代文学50年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从紧跟政治到追逐商品化大潮,自始至终缺乏一个像现代文学那样能起统帅作用的“精魂”。因而既未能出大师,也未能出精品。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经过70年代末的拨乱反正、80年代的解放思想,发生了剧烈的变革。90年代平静了下来,开始追求独立的学术品格,要求遵循学术规范。研究内容从政治向文化大规模位移,给现代文学作文化的定位,内在外在批评同受重视,拓展边缘课题,提出新的理论视角.“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进展,本学科学术史的创建——这些方面的成绩说明现代文学研究,开始了从“学以致用”向着“分析整理”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问题主要是文化问题,文化多元主义是当代全球状况的一个构成特征。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知识分子一直在探讨中国文化的命运问题。中国现代文学是在民族危亡和中西文化碰撞中发生的,现代文学的这种发生语境决定了现代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有着密切关系,其具体表现和发展趋势主要有两点,一是对文学进行文化批评,一是文学研究走向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15.
王明科 《东方论坛》2005,(5):127-128,F0003
已著作等身的朱德发先生近年著作连连,从<五四文学新论>到<中国文学由古典向现代转换>,从<评判与建构>到<世界化视野中的现代中国文学>,从<20世纪中国文学理性精神>到<穿越现代文学多维时空>(2004年12月山东文艺出版社),对中国现代文学做了全景的与聚焦的透视与解读.尤其是新著<穿越现代文学多维时空>,其对中国现代文学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在榛木苦丛生的现代文化深山大泽中与沧海滉漾浩瀚澎湃的现代文学研究格局里,始终拓宽自己的研究视界与加大研究的理论深度,笔者认为,这具体表现在三大方面.  相似文献   

16.
学科关键词研究,是学科研究走向精细化的一种努力。新世纪以来,在文学学科方面,尤其是在20世纪文学及其理论研究方面,关键词研究对于推动该学科研究和建设,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当代文学关键词》《关键词:文学、批评与理论导论》(译著)《中国现代文学理论范畴》《当代文学理论范畴导论》等。盖生教授新近出版的《20世纪中国文学原理关键词研究》(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以下简称《研究》)是这一研究趋势的新进展,是在文学原理层面展开关键词研究的一项重要收获。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兼及"近代文学"问题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中国新文学与现代文学不是等同的概念.新文学始于1917年的文学革命,而现代文学则始于20世纪初,因为从20世纪初至1917年文学革命以前的文学中已经出现了与新文学的主要特征相通的因素.与此相关,本文对于把1840年至五四运动前夕的文学作为"近代文学"的文学史分期法也提出了商榷.  相似文献   

18.
作为20世纪20年代北京大学开始的歌谣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潮州歌谣研究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和现代文学研究密切相关。它立足于乡邦文献和地域文化,伴随时代发展不断展开和深入。近百年来,潮州歌谣以地域文化的姿态,介入现代学术潮流,而其研究亦具有了学术史、社会史和思想史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文学古典主义源流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古典主义发展源流的论述,大致梳理出中国古典主义文学思潮的渊源:源自17世纪法国的古典主义,经过白璧德新人文主义思想的整合,在20世纪形成了一种淡去古罗马政治理性而更强调古希腊道德理性的古典主义。白璧德的这种古典主义实际上脱离了政治的目标,是一种以批判现代性、重建古典审美人生为旨趣的文艺。这种古典主义在20世纪20-30年代经由学衡派与新月派的先后努力,终于汇成一股不小的潮流,在现代文学思潮史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20.
黄修己独著的《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和由钱理群、温儒敏等人合著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是20世纪8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个人文学史和集体文学史著作,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编写做出了杰出贡献。在集体编写文学史的时代背景下,黄修己个人文学史的编写具有特别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