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人文精神:理想与现实──“市场经济与人文精神”讨论会综述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部分中青年学者,近日以“市场经济与人文精神”为主题举行了一场小型讨论会。讨论中,一种观点认为,人文精神的失落、遮蔽及其重建,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现代化导致了工具理性与价值...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 ,中国文坛出现了一批触及现实问题的力作。围绕这一文学现象 ,学术界提出了许多观点 ,其中有两种不同的观点颇具代表性。其一极力称颂这种文学现象为“现实主义的复归”或“新现实主义” ;其二是对这种文学现象持反对态度 ,并认为这是文学的堕落 ,“人文精神的失落”。针对这些观点 ,本文认为这种文学现象既不是“现实主义的复归” ,也不是“人文精神的失落” ,而是现实主义按照历史的逻辑 ,在关注人类命运 ,祈盼人的意义与价值的过程中走向自觉与成熟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人文精神和文人的文化良知正在经受着严峻拷问。文学大面积地反映了这种拷问,这种拷问也大面积地影响着文学创作。 (一) 在文化、文学和文字的神坛上,王朔首先撕破自己,而后撕破文人和他们的人文精神。这种撕破,几达全裸。他对所有一向被认为是神圣的东西唾上一口唾沫。他布设亚文化的弥天大雾全面包抄主文化并行消解。他将逸出人文精神圈外的边缘人作为  相似文献   

4.
元代文人在经历了政治的变迁和文化的断裂后,他们的处境失落而窘迫、心境惨淡而灰冷。但从文学代兴的意义上来说,元代文人之不幸,不仅刺激了他们的创作冲动,同时也改变了他们的创作风格,成就了“一代之文学”。  相似文献   

5.
末世文人的女性自拟心理,导致了宋玉的文学创作在选材与书写上的独具风格,即对女性的从艳羡到逃离。宋玉对女性的认同,成就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艳情文学始祖的地位,也给后人留下了诟病的口实。宋玉对美女的逃离实际上是追求理想的失落。在女性自拟心理影响下,这种失落散化为浓郁的伤感,强化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审美主题的自觉,并形成了中国古代文人女性化的审美意味。  相似文献   

6.
在文人圈子中颇具魔力的《读书》杂志。从今年第三期起每期刊发称为“人文精神寻思录”的系列文章,上海《文汇读书周报》于第三期《读书》杂志尚未与读者见面时已对此作了介绍,而且该报也曾发表有关人文精神的讨论,于是顿呈轰动之势,以至于在第八期《读书》上已有海外学人参与争鸣。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一场讨论?到底失落了没有?失落的又是什么?如果失落了,能不能寻回来?诸如此类的问题,成为理解这场讨论的关键。 这场讨论似突兀而来,其实关于人  相似文献   

7.
末世文人的女性自拟心理,导致了宋玉的文学创作在选材与书写上的独具风格,即对女性的从艳羡到逃离。宋玉对女性的认同,成就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艳情文学始祖的地位,也给后人留下了诟病的口实。宋玉对美女的逃离实际上是追求理想的失落。在女性自拟心理影响下,这种失落散化为浓郁的伤感,强化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审美主题的自觉,并形成了中国古代文人女性化的审美意味。  相似文献   

8.
明清性灵小品以其丰富性和独创性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其体现的人文精神反映了明清文人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对封建传统人生价值观念的叛逆精神。该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并适当与西方文艺复兴进行比照,来梳理性灵小品的人文精神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发展、影响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9.
大众传媒与人文精神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文化的兴起本是一种文化的进步,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与人文精神并不违背。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的重要载体。当前,媒介大众文化的生产与传播过分注重市场价值和商业价值,弱化甚至消解了文化产品特有的人文价值,造成人文精神的失落。为此,大众传媒应在建构当代人文精神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前学术界专门心态史研究的专著较为少见。特别是揭示特定时代背景下的文人心态演进历史的著作。近读徐子方教授的《挑战与抉择 :元代文人心态史》(河北教育出版社 ,2 0 0 1年 5月 ) ,获益颇多 ,眼界大开。元代文学纷繁复杂。屈原、司马迁、辛弃疾等那种执著用世的追求已经失去了意义 ,元代文人空前失落 ,在寻求精神空隙的无奈中存活。元代文学有一种不同于中国传统文学的“异质”。因此剖析元代文学的新特点需要相适应的方法 ,而由“心态史”入手能够透视文人的心灵深处的隐秘 ,无疑是解析元代文学“异质”的科学途径。《元代文人心态史》…  相似文献   

11.
前苏联的计划经济是计划与行政命令的结合,用行政手段贯彻计划。我国上个世纪的"计划经济"基本是前苏联模式。60年代经济界对苏联模式进行过反思,但由于把计划经济看成是社会主义独有的,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讨论没有进行下去。也就是说没有摆脱前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影响。实际上,恩格斯早在1891年《爱尔福特纲领批判》中就指出:资本主义已经向计划性发展;1918年列宁再次指出:"现在资本主义正直接向它更高的,有计划的形式转变。"30年代凯恩斯主义出现后,西方那种指导性计划(宏观调控和一系列规则的建立、创新的产业政策)逐步形成。但是,前苏联和我国都把凯恩斯主义当做帝国主义辩护士进行批判。上个世纪70年代,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流行,开始了指导性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方向转变,但是又被当做是"修正主义",到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理论界开始重新评价凯恩斯和东欧模式。90年代,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讲话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理论界真正达到了思想解放,中国真正走向了市场经济,这个大方向应该肯定。但是,要真正理解邓小平的"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要上升到哲学高度,进行辩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文学的近现代转型,与形成于晚清民初上海的出版市场,为文化人提供了一个有别于传统仕途经济的生存空间有着很大关系。其中近代稿费、版税制度的建立,为文人独立、自由人格之养成,提供了必要的社会经济土壤。自1905年科举制度废止前后始,上海庞大的出版产业及其市场,吸纳了大量从封建仕途上退下来的“知识劳力”,“卖文为生”遂成为当时文人公认的一种生存法则和职业标志。近代稿费、版税制度,不仅在催生所谓“鸳鸯蝴蝶”式的市民文学,也在催生以“国家、民族、阶级、人生”或“纯文艺”为精神旨归的现代精英文学。  相似文献   

13.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现代社会的核心问题。关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各国经过长期的实践已形成共识:政府与市场协同发挥作用。在资源配置中,市场应当发挥主导作用或决定性作用,但并不等于市场决定一切,因为市场经济中客观存在的市场失灵、市场缺陷,正是需要政府发挥作用的领域。中国围绕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认识逐步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仅成功指导了中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创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引导这一体制逐步完善,而且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形成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认识。通过明确经济发展的内涵、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与市场发挥作用的边界和政府履行职能的手段,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系统、全面、深入地阐释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为政府职能的全面转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指明了道路。  相似文献   

14.
市场原则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历史的逻辑的联系。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实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形态与市场经济形态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坚持历史辩证法,具体分析市场原则的矛盾趋向及其价值理念,在引导、升扬的基础上使之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结合,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5.
不同的文化形态决定着不同的市场风貌 ,而市场经济的形成 ,正是特定文化形态作用的结果 ;“理性文化人”的组合与文化形态的优化配置 ,将会从根本上促进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与市场经济的紧密结合 ,必将为特定的文化形态注入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在计划经济的年代里,企业不是完整意义上的企业,企业信誉得不到应有的张扬,不被人重视。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被还以本来面目。无论是企业自身的快速发展,还是社会经济的健康运行,都客观地要求企业构筑良好的企业信誉。  相似文献   

17.
东汉时期以文仕儒生为代表的思想家当中,涿郡安平崔氏一门,出现了一批具有很深文学造诣的名士.在他们的文学作品和为官之道中,体现了当时燕赵士大夫阶层的思想文化特征,特别是崔骃、崔琦等人的"士节"思想、崔寔的爱民忧国意识等,彰显了燕赵文人在封建政治背景下,对传统思想文化的继承、反思与发展以及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18.
新意识形态是在旧的官方意识形态逐渐退出当代的中国社会生活之下应运而生的。它认为人是首先需要满足眼前物质利益的生物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必由之路 ,现代化需要通过市场经济来实现 ,通过平等竞争来进行。新意识形态分散在无数的形象、文字、图片当中 ,充斥在所有的媒体之内 ,已经是当今社会的主流 ,但却在一定程度上标榜着它的异端性 ,这就是新意识形态的双重性所在。  相似文献   

19.
文学与经济的关系研究不仅在建国以后长期被腐俗化、简单化了,而且在强调文学自律性、自主性的新时期几乎也被忽略。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对此重新加以探讨,可望成为文学研究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当下的文学与经济关系研究,不仅应当在本文之外作家的经济生活状况对文学创作的掣肘和传播方式对版本真伪及文本内容的影响等文学创作的外部维度上加以拓展,而且应当在主人公的经济生活如何成为情节转换和推进的关捩等形式层面上加以深化。同时应当注意到,经济元素对文学的渗透,既可以导致文学成为经济的奴仆,也可以给文学创作更多的自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学日益走向大众化、审美日益走向功利化的今天,文学与经济的关系是文学研究者无法回避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20.
信用是市场秩序扩展及深化的产物,与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横向比较,缺乏信用的问题在任何国家或地区都程度不一地存在着.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演进来看,传统社会中的诚信具有空间和行使对象等方面的高度有限性,这种"高"信用水平恰恰是市场空间有限、市场发育程度低、经济不发达的主要表现之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领域中的高信用程度与个人选择集合和市场交易的空间狭小、不诚信无利可图、官方意识形态等密切相关,而如果放眼整个社会,尤其是政治领域,就会发现种种不讲信用的现象.认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信用水平比过去低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眼下的信用问题不是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引致的,相反,它恰是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