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买车后最重要的事之一就是给车买保险,这也是车主们必须要做的一件事。车就像人一样,难免会有个磕磕碰碰或是发生意外,给车买保险图的是买个踏实,买个放心。但有不少朋友抱怨,头一次给车上保险时搞不清楚状况,面对繁杂的险种还有各色的投保渠道,有些茫然,不清楚自己买的险种是否合适,付出的保费是否合理。  相似文献   

2.
一句话     
今年春节是去海南过的。一家人在机场候机时,我习惯性地提醒妻子去买保险。妻子不假思索,说了一句话:买什么保险!我们三个人在一起就不要买保险。  相似文献   

3.
《人生与伴侣》2011,(6):48-49
普通人买保险,要么为了生命,要么为了财产。比如坐飞机买保险,是为了一旦飞行出意外,用生命换赔偿也算给家人留一笔钱;给汽车买保险,是在汽车被盗抢或者出车祸时对自己有所补偿。而女明星买保险通常大都专保身上最值钱的部位,因为那是她们出来混的资本,征服世界的宝贝。那么.明星们到底哪个部位最值钱呢?  相似文献   

4.
女儿上初一后。最大的困扰就是班里大半同学家里都挺有钱的,而且更有好几个回学很爱吹嘘自己家里有钱,父亲开的什么车,姐姐买LV的包有几个等。这让自我感觉甚好的她有些自卑:因为我们家不过是普通工薪阶层,房子才买了没几年,而车,我可是坚决反对买。因为我与孩子爸都是上班族,并不太需要,供车花费又太大。  相似文献   

5.
失踪的钻石     
世界珠宝店员王文,于黄昏时分带着钻石盒到洒店的123号套房,顾客是一名高雅的绅士。绅士表示要买一枚高质量的钻戒给妻子作结婚周年纪念礼物,但因妻子有事外出,要晚上才回来,  相似文献   

6.
骑车     
我生性活泼,爱运动,尤其爱骑车。我今年虽然只有七岁,但已经“淘汰”两辆车子了。第一辆车子是我三岁时,爷爷给我买的,后边有三个轮子,这样骑着不会摔跤。我就是在它身上学会了骑车,去年它已经“退役”。爸爸接着给我买了一个儿童车。  相似文献   

7.
穷人富马     
《人生与伴侣》2013,(12):40-40
朋友说,我们知道的一位画家发达了,标志性的事件是,他花了580万元买了一匹赛马。光听名字就很吓人,是西班牙的什么什么品种。而且这马只是养来玩的。你想想,买一匹赛马,还得搞一个马厩,雇一名马夫。这可不像买个车停在车库里。  相似文献   

8.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意识到买保险的重要性。可不少人总是把保险费交给保险业务员就完事。殊不知,买保险也有很多事要您亲自做。否则,出了险也许会索赔无门。仔细阅读保险条款保险条款是由保险公司制订,经过保监会核准(备案),组成保险合同的主要文件。仔细阅读保险条款,您可以确认保险条款中的表述与保险业务员的讲解是否一致,是否满足您购买该保险的真实意愿,尤其要弄清保险责任、责任免除、保险费缴付标准与缴付方式、保单现金价值等问题。如果保险公司业务人员的讲解与保险条款的真实意思表述不一致的,一律以条款为准,必要时要向保险监管…  相似文献   

9.
记者:又是五四青年节了,我们这期的话题就是国外的中国青年人的生活状态和感受。永辉,你有什么感想——在五四青年节?永辉:也可能是因为远离祖国的缘故,在美国感觉五月四日也就是个很普通的日子了。那一天到来的时候,我可能是上课了或是去给车买保险了,这个日子就那么溜走了。美国人好像也没有自己的青年节。记者:还记着在国内时是怎样过的吗?永辉:记着呢。从小就开始了吧,有演讲比赛、歌咏比赛,还组织爬山什么的。最一般也是发张电影票。 当然也听过有关五四运动的学术报告。记者:国内的朋友特别想知道你们留学生的生存状态。和在…  相似文献   

10.
我经常听叔叔、阿姨们议论,个体商贩爱骗人,他们把土豆包上土当松花蛋,给鸡肚子充水卖给人,卖一斤香蕉只给七两。我对个体户没有好感,我也从来不去买他们的东西。但是,有一件事却改变了我对他们的印象,让我至今难忘。  相似文献   

11.
寒假的一天,妈妈带我到大福源超市去买英语复读机。那天天气很冷,风也很大。等了足有十多分钟,车终于来了。车还没停稳,一个中年人第一个冲到车上,把仅剩的一个座位给占领了。  相似文献   

12.
《社区》2008,(5):4-5
蓝天野并不是出生在书香门弟,家里的大人大多不看书,最早的文学方面的熏陶来自他的祖父和父亲,“祖父念过书,他每天晚上给我讲,讲的多是《西游记》,还有一些公案,但是讲得多了,就不知道再讲什么了。”于是,蓝天野上小学后不久,有一次书店拉了一车书去学校卖,蓝天野的祖父就吩咐孙子买几套书回去,“他看完给我讲,当时买了《水浒》,还有一些民间的说部,都是说书人传下来的书,有《三侠五义》、《小五义》等。”除了祖父,蓝天野的父亲也识字,“我印象中他很聪明,家里很多东西都是他自己做的。”  相似文献   

13.
英子 《今日南国》2010,(1):36-36
问个小问题,你是否愿意花6000元去买一台收音机?疯了吧,在如今MP3、MP4、Ipod等数字产品横行的年代,谁会花6000元就为了买一台破收音机,买个Iphone都不用这么贵啦。  相似文献   

14.
侯宝林先生有个段子,说有一人买桃酥,出了店门不留神撒了,桃酥滚到马路中间被车碾过,嵌到地里面撬不出来.最后来了个商店售货员,愣是用店里的江米条给起出来了.相声是夸张了点,不过确实反映了上世纪80年代点心业的境况:质量差、品种不丰富.  相似文献   

15.
木子 《社区》2010,(15):52-54
不听话表现:丕断要新甄县下班回家,儿子第一句话就问:给我买玩具了吗?他爸爸出差,从外地打来电话,他抢过话筒就叫:给我买玩具!弄得家里玩具成堆,可儿子还是不断地说要买。专家解密:这样的孩子有很强的探索欲,喜欢新鲜的东西,这也是孩子普遍的心理。但孩子真正在意的不是玩具是否“新”,而是一种“新”的玩法,这是孩子探索的需要。此外,这与父母购置玩具的特性也有关,如漂亮的玩具汽车只能开来开去玩,孩子玩两天就厌了;  相似文献   

16.
选择崇高     
陪朋友去商店买助力车,车的品牌很多,价格也不一。不少在造型、规格和颜色上看似相似的车,价钱却相差四、五倍。朋友说:同是车,一辆可以买那五辆,不如买五辆。于是,朋友就选了一种价格较低的车。 串亲访友,周末郊游,上班下班,刚买来的那阵子确实给朋友带来很多的方便,然而没过多久,那辆车就不再乖顺为她工作了。早上,正急着上班,却打不着火了,眼看着就  相似文献   

17.
旧书有真味     
徐成文 《社区》2008,(32):59-59
旧书不同于旧物,譬如要买个旧车铃,径直去车摊买,不会扑空。旧书就不一样,谁要是抱定要买哪部书,十之八九是白跑,这颇像交友的道理,为交友而去结识人,简直是一种笑话。朋友,尤其是知心朋友,绝对是可遇不可求的。淘旧书亦同此理,你最好是无主题、无目的地随意翻捡,说不定什么时候、在哪个摊上,便碰上一本特别值得收藏而又特别便宜同时还特别难寻的好书!  相似文献   

18.
王海 《市民》2006,(6):69-69
虽然自己就是房地产开发商,买过若干别墅,但我至今没有理想的房子。我希望在花都、增城的小山下买200亩地,修个大庄园。每次进庄园大门,得先在林中蜿蜒小路开几分钟车,经过大片芳草地,尽头才是我家。房子一定要有大书房,有宽大的写字台和沙发。此外,还须配有精心设计的后花园,有小河,树林,草地……  相似文献   

19.
世界上令我感动的事有许多许多,可要我说我最感动的事只有一件。 记得那是个夏雨滂沱的星期天,中午,爸爸带我去姥姥家吃饭。雨很大,我们只好穿着雨衣来到车棚。我在外面等爸爸把车拿出来。忽然,我听见里面“啊”的一声惨叫,是爸爸!我立刻冲了进去。  相似文献   

20.
大学教授容先生偕夫人赴美旅游,一开始因为没付小费得了场尴尬。容先生随旅行社的团队去拉斯韦加斯两日游,第一天游览结束时,大家纷纷掏出4美元送到导游手里,嘴里说声:辛苦了。导游淡淡一声:谢谢。大家各自回旅店休息。容先生虽然不觉得有必要,但也想随大流给个4美元算了,无奈事先没准备,袋里装的美金最小面额是10块,又有点舍不得,只好挎了夫人就走。谁知第二天一开门,导游小姐立在门外,专程来请教是否工作中有什么失误,是否有什么不愉快的事发生,是否……弄得教授一头雾水,直说“没有”。上了车把这事同一位台湾老太讲,老太一听就笑了,是小费在作怪。入乡要随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