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三次工业普查已基本结束。通过对本次普查中的杭州市大中型企业科技活动情况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表明企业的技术投入与企业的利税息息相关,并且技术投入的回报要大于资产投入的回报。从而给中央关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决策做了一个很好的佐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指由以粗放型扩大再生产为主的增长方式,转变为以集约型扩大再生产为主的增长方式。也就是说,从重复建设、铺摊子为主的增长方式转变为提高企业技术档次、练好内功为主的增长方式。我们通过以下的分析来说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原因。首先,分析一下企业技术投入与企业利税的…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实现今后十五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所在。笔者认为,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的精髓,就是要从目前的主要依靠增加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投入,铺新摊子,靠“外延”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即速度型),转变为挖掘现有企业生产潜力,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发挥科学技术在生产和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从而提高企业微观经济效益,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道路,来加速经济增长的方式(效益型)。在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是市场的基本单位和经营主体。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否…  相似文献   

3.
企业统计工作与增长方式的转变鞍山钢铁集团公司石金贵刘恩正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于企业来说,就是将以往依靠粗放经营和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实现经济总扩张的方式改变为依靠集约经营和内涵式扩大再生产来实现经济总量增长及质量提高的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企业统计工作,...  相似文献   

4.
集约型经济增长的内涵界定及其定量测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转变,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因此,文章探讨和论证了集约型经济增长的内涵内容与把握好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的定量界限。  相似文献   

5.
从统计数字看如何转变广东外贸增长方式朱慧强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我国未来必须实现两个全局性转变,也即经济体制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以及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据此,广东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以及外贸...  相似文献   

6.
《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今后十五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所在。”诚然,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任务是艰巨的,但如何衡量经济增长方式是否实现了根本性转变,也并非是轻而易举的,这是当前亟待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一、粗放型和集约型的概念问题要衡量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首先需要统一什么是粗放型、什么是集约型的认识。当前在工业生产上对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理解,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相似文献   

7.
怎样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关键的问题在于努力提高“要素生产率”,提高产出量对投入量之比,即提高投入产出效益。一、粗放型与集约型增长方式粗放型和集约型这两个概念,放到生产领域或国民经济整体的增长上来说,粗放型增长方式指的是产出的增长主要靠扩大资本、劳动的投入,而不主要靠技术的改进,从而产出的增长与投入的增长比,是相对低下的一种增长方式;这意味着在这种增长方式下,资源消耗大、资金周转慢、损失浪费大、生产效率低、经济效益差。而集约型的增长方式指的是产出的增长主要靠新工艺、改进设备、挖掘…  相似文献   

8.
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三大涵义1.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2.从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内涵型指眼光向内,主要依靠技术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而实现经济增长。3.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八大现实意义高投入、高消耗、低...  相似文献   

9.
由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今后十五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目标,关键是要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转变,一是经济体制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作为认识和描述社会现象有力武器的统计,必须在定性认识的基础上,解决对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进行定量评价的问题。本文拟就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评价指标设计问题,作一粗浅的探讨。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涵…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一项科学的正确的有战略远见的重大决策。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性采取什么方式来实现经济的增长,是一个国家经济建设的十分重要的问题,它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体现国家的经济实力。发展经济,实现经济增长,可以有两种思路,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在基本保持原来的低效率和利用程度条件下,主要是靠增加生产要素…  相似文献   

11.
经济增长方式的规律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震葆 《江苏统计》2000,(2):18-19,22
本文在考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沿着由绝对粗放型、相对粗放型、准集约型、集约型、高度集约型演进的基础上 ,首次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六个规律性特征 :递进性、整合性、渐变性、质变性、波动性和非均衡性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实行"两个转变"(即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实现我国跨世纪奋斗目标的关键。作为服务于并服从于经济工作的统计工作,毫无疑问同样存在着统计体制和统计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问题。本文拟就政府统计工作如何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谈点粗浅的看法。一、政府统计工作粗放型发展的若干表现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统计发展的历程,不难发现,我国的政府统计工作在发展过程中呈现了明显的粗放型特征,表现在:其一,统计报表负多求细。长期以来,全面定期统计报表制…  相似文献   

13.
要下大力量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那么,用什么统计指标来衡量判断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怎样算是集约型,怎样算是转变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程度如何来量化?这些问题亟待政府统计部门早日解决,尽快建立科学统计指标体系,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4.
转变增长方式具有深刻的经济背景。多年以来,产值报喜、效益报忧,产量增加,质量下降,根子就在于我们把主要精力用于搞外延扩大再生产,忽视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显然。转不转变增长方式,是能否克服经济瘤疾,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抓住了增长方式转变,就抓住了经济工作的牛鼻子。(一)发挥第一生产力作用,依靠科技促转变转变增长方式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科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举国上下抓转变的  相似文献   

15.
定量研究经济增长方式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具有实际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本文把目前常用的定量测度模型分成要素贡献率比较法和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法两大类进行分析比较,并应用AHP、主成分分析法和ANN等方法对经济系统的增长方式作定量测度。  相似文献   

16.
依托科技进步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锡山市工业企业技术利用状况分析□文/锡山市统计局缪志刚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增长方式逐步向以依靠技术进步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从而达到扩大再生产的目的为特征的集约化方向转换。企业的科研开发能力、技术装备水平、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7.
建筑业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文/江苏省统计局投资处建筑业是我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建筑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如资源消耗高、资金周转慢、损失浪费严重、经济效益低下等等。因...  相似文献   

18.
胡笑梅 《浙江统计》1997,(10):17-18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潜在的生产能力的扩大以及商品和劳务的实际增加量或增长率。经济增长方式则是指生产要素投入、组合和使用的方式。我国"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提出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质上就是要求经济增长由单纯依靠生产要素的数量扩张来实现的粗放型经济增长向依靠科技进步、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提高生产要素的产出效率来实现的集约型经济增长转变。目前,我们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它不仅是遵循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适应国际经济和科技发展大趋势…  相似文献   

19.
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提高我区综合经济实力的根本途径,也是内蒙古实现2010年“走进全国前列”宏伟战略目标的关键。通过对1980年以来我区经济发展集约化水平的综合应量和分析说明:八十年代以来,我区经济发展的集约化水平经过“六五”、“七五”两个时期的徘徊反复后,“八五”时期呈现较快上升的趋势。预计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区经济发展集约化水平仍将保持上升态势。一、对我区经济发展集约化水平的应量经济增长方式是通过生产要素的组合和利用,促进经济发展的方式。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以追求产量、规模和速度为目的,主要…  相似文献   

20.
论科学技术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增长方式一般有两种方式;粗放型和集约型。所谓粗放型,是指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数量,在新的空间和场所扩大生产规模而实现的经济增长。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对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作用,但制约了要素的比较优势.使得要素利用效率低下。所谓集约型经济增长,是指主要依靠优化生产要素的组合,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效率,在原有空间和场所扩大生产规模,实现经济增长。这种经济增长方式由于主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因此是一种低投入、低消耗、高效益的经济增长方式。这种经济增长方式有利于实现国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