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考察东汉的人口状况,其重要依据是《续汉书·郡国志》以及刘昭的注。刘昭的注又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即应劭的《汉宫仪》、皇甫谧的《帝王世纪》和伏无忌的户口、垦田材料。从东汉建立到永寿年间的人口演变可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从光武帝至和帝元兴元年(25~105年),二是从和帝元兴元年至桓帝永寿年间(105~158年),前者是人口的恢复和增长期,后者是人口的徘徊和波动期。东汉后期(157~220年),是人口锐减的时期。及至三国,人口数已降到东汉初年的水平线以下.值得注意的是,东汉人口数的升与降,与社会的稳定程度有很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东汉初年和末年人口数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延胜 《南都学坛》2004,24(3):10-15
东汉初年和东汉末年的人口数量,史书没有记载,但这又是研究东汉人口史的重要问题。东汉初年和东汉末年,是社会剧烈动荡和人口锐减的时期。具体而言,造成东汉初年人口锐减的原因主要有战争死亡、严刑苛法死亡、灾荒和饥馑死亡、疾疫死亡等。东汉初年的人口数量只有西汉末年的约30%,即约有户367万、口1800万。东汉末年,人口再次大幅度减少,原因主要有黄巾大起义、董卓之乱、李郭汜之乱、军阀混战等战争因素引起的人口大量死亡,多次发生疾疫导致的人口大量减少。东汉末年的人口数量大约只有东汉永和五年的32%,即约有户310万、口1572万。  相似文献   

3.
袁延胜 《南都学坛》2007,27(1):15-18
根据有关记载推算,东汉和帝永元年间,南北匈奴的人口总数约有140万,这是我们所能推知的东汉时期匈奴人口的最高数。东汉前期北匈奴居住在漠北,南匈奴主要分布在并州、凉州、幽州的缘边诸郡。东汉中后期,匈奴人口逐渐内徙到今天的山西中部一带。东汉末年,一部分匈奴人被迁居到魏的邺城。  相似文献   

4.
北魏地方官吏考课制度述论杨钰侠(宿州师专历史系)北魏地方官吏考课制度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四个阶段。1.从道武帝拓跋到文成帝拓跋时期,为制度的草创阶段早在道武帝拓跋时,史籍上就有了对地方官吏考核的记载,拓跋在天兴元年八月曾“遣使巡郡国,举奏守宰不法者,亲...  相似文献   

5.
有关十六国北朝人口问题,王育民同志先后发表了《十六国北朝人口考索》、《十六国北朝人口再探》,对自己的四个观点作了较为充分的阐述。即一,十六国时期的人口数量是前降后升;二,北朝我国北方户口已恢复到东汉时期的水平;三,东西魏户口发展趋于停滞;四,北周的户口数字是前人误植,不是实际数字。袁祖亮同志在《十六国北朝人口蠡测》中提出了相反的看法:一,十六国时期人口发展是马鞍形,两头低中间高;二,北朝时期我国北方人口数量并未恢复到东汉的水平;三,东、西魏的户口数量仍有增长;四,北周的户口悬案是在于户平均人口不高。袁的这篇文章,是前一篇文章的姊妹篇,对王的观点再度提出质疑,并对自己的观点作进一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宋孝宗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爆发的李金起义,是一次少数民族和汉族饥民联合起来反对苛斂、争取生存的斗争,在南宋农民战争史上占有一定地位。但是,关于这次起义,史籍记载不一,存在不少疑问,有待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汉代河北陆路交通发达,南部以邯郸为中心,有纵贯南北和横穿东西的三条道路:北通燕、涿,至辽西碣石;经中山国西北部至代;东西方向的道路,连接今山东和山西。北部交通道路随着长城防御系统的建立和完备而发展起来。由于黄河在河北泛滥和平原地势低洼、湖泊遍布,河北平原东部和中部虽有南北纵贯的陆路交通,但偏僻难行。河北平原水路交通的发展,以东汉末年曹操开凿白沟渠、利漕渠、白马渠、平虏渠、泉州渠、新河等运河为转折点,这些运河工程奠定了后来南北大运河的基础。与交通路网的分布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吻合,汉代河北郡国的设置由西向东递减,城市南密北疏。  相似文献   

8.
建国后,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十余年来坚持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我国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均大大降低。我们知道,出生率降低,可以减缓总人口增长速度;死亡率的降低,则使人们的平均预期寿命延长,其中特别是老年人口死亡率降低,则使老年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延长,老年人口数量增加,而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一旦超过总人口的增长速度,那么,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就要上升,即人口年龄结构趋于老龄化。自六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所发生的变化,正属于老龄化趋势。请看下表: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史籍中,记载着大量尊重母权、崇拜女神的遗俗,这些民俗显示了北方民族妇女较高的社会地位。众多北方妇女在兴邦立国、治理天下中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和影响,从而使北方民族在政治、经济、化上迅速崛起和发展。北方妇女社会地位的保持与社会作用的发挥与其民族经济基础──生产方式有关,同时女神崇拜观念的延续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邯川,分东邯和西邯。这一地名的最早出现,是在东汉永平元年(58)由于马武追击羌人滇吾至西邯而载入《后汉书》的。顾炎武认为邯川之名是为纪念东汉建武九年(33)曾任护羌校尉的牛邯而取的(《天下郡国利病书》)。此说有理,但未见史记书载。马武以后,护羌校尉侯霸奏置在今青海境内的黄河两岸屯田,其中就有东西邯。十六同时的前秦、南凉置有邯川戍、邯川护军。从《水经注》中还可看到在邯川曾设过邯亭。邯川或东西邯,从东汉至十六国一直延续存在了近四百年(以后以另外的地名出现),可见其地位之重要。  相似文献   

11.
一从西汉后期开始,在地主阶级内部,逐渐出现了占有大量土地和财富的豪强大地主阶层。东汉以来,随着豪强地主势力的继续发展,使以外戚、官僚、宦官为主要成分的豪强地主集团恶性膨胀,成为当时社会上最反动、最腐朽的反动势力。所以,东汉将近二百年的统治,只有光武、明帝、章帝三朝维持过一段稳定的局面。在这以后,社会经济常处在动荡不安之中。由于对羌族连年用兵,赋税不断增加。由于豪强地主势力迅速发展,土地兼并日益剧烈。由于外戚宦官两大集团的争权夺利,政局日趋腐败。加上连年灾荒,大量的农民破产逃亡。到了桓帝、灵帝时候,流民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凶年继之以灾荒,桓帝永兴元年(153年),全国有将近三分之一的郡国遭受蝗灾,河水泛滥,  相似文献   

12.
运用产业-行业人口密度和区位商指标,分析了产业、行业人口省区间和区域间分布现状.中国产业-行业人口分布不但省区间存在显著差异,而且东中西部、南方与北方区域间差异明显;三次产业和16大行业在省区间和区域间差异程度不同.定性和定量探讨影响产业-行业人口分布的因素,认为中国产业-行业人口区域分布差异性是由区域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性而导致.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我国人口的发展趋势分析,得出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正由咸年型向典型的老 年型过渡,并且就学的青少年人口数量也在减少.体育教育水平虽然由经济发展水平决 定,但也和一定的人口比重、数量有密切关系,因为一定的体育教育总是适应一定的人口 年龄构成的人口总体的。因此,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对体育教育中的课程改革有 诸多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正淮安自古有"一方水土养八方人"之说。两千多年来,淮安大地以最大的热情和爱意,拥抱、呵护与哺育了一批又一批儿女。早期有战国末年的楚韩等国遗民,汉初的中原人等。汉武帝时,曾将东瓯闽越之民悉徙于江淮间。东汉末,避董卓之祸,洛阳人家大举迁淮。西晋永嘉之乱,北方士族纷纷南下,祖逖率亲党数百家避地淮泗。北宋与元初,都有大量北方人口涌入。规模最大的是明洪武年间,迁苏松杭嘉湖诸府十四万多户来淮垦荒,不少都是整族迁徙。又迁广东番禺东莞降民二万余人于泗州屯田。淮安成了名副其实的移民城市。八方汇  相似文献   

15.
1 四川的历史是一部移民的历史.据可靠的历史记载,大大小小的称民活动发生过许多次,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后,举秦民万家入川,开垦荒地,兴修都江堰;东汉末年,群雄争霸,南阳、三辅居民数万家入川避乱;西晋时,雍、秦大旱,两州流民数万逃荒到川;西晋灭亡后,当时在蜀的陈汉李氏政权鉴于巴蜀因战争而人口减少、都邑空虚,从(片羊)柯引僚人10余万家入川;南宋初年,金灭北宋,北方居民南迁,大批陕甘居民入川,导致四川人口增长,1223年,总人口首次超过600万;蒙古自蜀攻宋,使得这一地域的人口大大下降,  相似文献   

16.
现存明代及清顺治时期刊行的五种方志,记载了洪武、嘉靖时期两组陕西行都司人口数据,洪武时期人口数据较为可信,经校正后可知陕西行都司洪武末年人口在六万户、十六万口以上。嘉靖时期人口数据较洪武时期有明显下降,不符合明代中后期陕西行都司人口增长的历史趋势,难以采信。陕西行都司人口构成中,军籍人口占据了绝对数量,卫所代管的民籍户口、归降蒙古部众等其他人口,并不都包括在人口统计范围内,所占比重较小。以陕西行都司为例,如果我们认为军户有原籍的多数都被登记到黄册系统之中,则卫所代管的民籍人口和其他归降、寄住等人口数量,相对于明代洪武年间"两京十三省"数以千万的户口数据而言,几乎是微乎其微的。在进行明代人口总数的探索时,似乎也不必过分纠结军事系统(都司卫所)人口数量。  相似文献   

17.
王充的唯物主义思想许锦义王充,字仲任,生于公元27年即东汉光武帝建武三年,死于公元100年即东汉和帝永元年间。他出身于破落的小贵族家庭,后逐渐沦入劳动人民的队伍。他一生做过几次小官,但从不对恶势力妥协,所以终生仕路不通。一王充有朴素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相似文献   

18.
利用江苏省历年统计年鉴、全国第三、四、五次人口普查资料中1980—2008年江苏省各类产业和职业的人口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和特化系数法,对江苏省人口职业结构的空间分布现状及变化趋势进行探讨。研究表明:江苏省三大产业的人口结构遵循全国的一般规律,即第一产业人口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人口比重提高。其中,第三产业人口比重上升幅度不断加快。人口产业结构类型由正三角型,经过鼓型过渡型,向倒三角型转变。与产业结构的变化相适应,从事农业人口比重有所下降,从事服务业人口比重显著上升。  相似文献   

19.
独立后哈萨克斯坦的人口和社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数量下降、劳动就业困难、犯罪案件增多、民族构成的重大变化是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独立后的主要社会问题。哈萨克斯坦人口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为大量人口外流、自然增长率下降、人口寿命缩短、性别比例失调、婚姻不稳定。由于新旧制度衔接不上,法律管制盲区或空白点导致社会犯罪犯罪率上升。大批俄罗斯人、德意志人和乌克兰人的迁出及大批哈萨克人的迁入,使哈萨克人从占总人口的少数变为多数。  相似文献   

20.
1239年蒙古军队深入到西藏,在拉萨北面的杰拉康发生了一次规模不算很大但是对青藏高原的历史进程具有重大影响的战斗。本文依据史籍的记载和在西藏的实地考察,对导致凉州会谈和西藏纳入元朝统治的杰拉康之战做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