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阙岳 《甘肃民族研究》2005,(2):91-94,90
藏区的丧葬礼俗类型多样,主要以天葬为主,间有火葬、水葬、土葬、塔葬、二次葬及多次葬中的复合葬等,以及残存的少量楼葬、罐葬、壁葬、野葬等遗俗。藏族丰富的丧葬礼俗作为历史、民族、地域性行为模式,透射出藏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不少学者对于藏族丧葬礼俗的研究,多从宗教的角度探入,认为藏族的丧葬习俗是受到宗教信仰的渗透与制控,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过去一些学者将此种葬俗定名为“天葬”并不科学,也不能反映其基本特点,建议今后在学术研究上宜以“鸟葬”统一命名。文章还对西藏的鸟葬分别来源于印度和中亚的说法提出了质疑,指出鸟葬的分布面相当广,东南亚、印度次大陆、中亚、非洲东部和我国的东北地区、台湾。西藏、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贵州都曾有过;因此鸟葬产生的地域并非是一源,而是多源。  相似文献   

3.
天葬,是藏族地区流传至今的一种较为普遍且又具有独特性的丧葬仪式。本文主要讲述甘南藏区殡尸习俗、出殡、葬后习俗等一系列天葬习俗。  相似文献   

4.
天葬,是藏族地区流传至今的一种较为普遍且又具有独特性的丧葬仪式.本文主要讲述甘南藏区殡尸习俗、出殡、葬后习俗等一系列天葬习俗.  相似文献   

5.
浅谈藏族丧葬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先后存在着火葬、石葬、墓葬、天葬、塔葬、灵葬、树葬以及水葬等丧葬形式.由于受到历史、地理与宗教的交互作用,藏族的丧葬仪式逐渐发生变化,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具高原特色的丧葬文化.  相似文献   

6.
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或动植物体器官、组织构造的科学。藏族古代解剖尸体,是从天葬开始的。天葬是我国藏族聚居区最普遍、最流行的一种殡葬方法。它既不同于现代美国开始实行的“天葬”,即通过火箭将死者骨灰盒送入天空;也不同于芬兰的拉斯丁人将死者遗体装在大木笼内,  相似文献   

7.
西藏丧葬风俗的演变及其原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天葬主要盛行于我国西藏地区。这种独特而神奇的葬俗的发生、发展,不仅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而且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对它的研究无疑会加深我们对藏族历史的理解和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兹欲藉近年考古工作所提供的材料和调查所得情况,结合一些零碎文献记载,就有关天葬的几个问题作些肤浅探讨。不妥之处,尚希宏达指正。天葬,藏语称“杜垂杰哇”,意为“送(尸)到葬场”,又称“恰多”,意即“喂  相似文献   

8.
中国第一部系统深入研究悬棺葬的专著──《中国悬棺葬》评介陈启新(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悬棺葬是我国古代岭南方少数民族诸种葬俗中最为奇特的一种。它不但葬地选点和葬具形制独特,而且葬式和礼仪也别具一格;加之其时空跨度大及民族之间的关系复杂,年代不易判断,族属...  相似文献   

9.
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清朝统治者在西藏地区发起了一场旨在变天葬为土葬的所谓开化民风的丧俗改革运动,但是,旋即以失败而告终。为了探究其失败的原因,借鉴历史,本文不揣浅陋,仅就这一丧俗的改革作一述略。天葬有的地方称鸟葬,也有的地方称风葬,是流行于藏族地区的一种较为将遍的主  相似文献   

10.
青海藏族婚俗文化青海藏族不论贫富,都实行血缘外婚制。父系亲族间严禁通婚。母系亲族间,有些地方也禁止通婚,但有些地区在经过几代之后允许通婚。这与有些兄弟民族的“姑妈女,)顺手娶”、“舅舅要,隔河叫”(舅父有绝对优先权娶甥女为儿媳)等的姑(姨)表婚俗完全...  相似文献   

11.
论藏族的丧葬风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什么全民信仰藏传佛教的藏民族,其丧葬的主要类型不是佛教所推崇的火葬而是天葬?为什么最高级的葬法是塔葬而不是最流行的天葬?为什么土葬的兴衰史与苯教的兴衰史相一致?文章从藏族的地理环境、宗教文化与民族史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藏民族葬俗双因素决定理论:地理环境与宗教交互作用决定了藏民族葬俗,地理环境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宗教的决定性影响,特别是苯教所推崇的土葬和佛教所推崇的火葬的影响;而宗教又削弱了地理环境对葬俗的限制和束缚。  相似文献   

12.
论地理和宗教在藏族丧葬风俗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什么全民信仰藏传佛教的藏民族,其丧葬的主要类型不是佛教所推崇的火葬而是天葬,为什么最高级的葬法是塔葬而不是最流行的天葬,为什么土葬的兴衰史与苯教的兴衰史相一致?文章从藏族的地理环境、宗教文化与民族史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藏民族葬俗双因素决定理论地理环境与宗教交互作用决定了藏民族的葬俗,地理环境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宗教的决定性影响,特别是苯教所推崇的土葬和佛教所推崇的火葬的影响;而宗教又削弱了地理环境对葬俗的限制和束缚.  相似文献   

13.
洲塔  刘嘉尧 《中国藏学》2013,(1):161-163
藏族天葬习俗是在自然因素、游牧生计方式与宗教思想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帕·当巴桑吉及其弟子玛久拉仲将藏传佛教中观论的思想引入藏族葬俗,他们提倡的宗教修持成为天葬普遍流行的主要原因.天葬蕴含的生态文化价值对“回归自然”人生观形成、维护藏区良性生态循环和对藏区未来生态开发的伦理支持等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黎族支系之一的美孚黎丧葬习俗可从葬式和葬仪两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传统美孚黎的葬式分为"远葬"和"近葬"两种,随着社会发展,家族墓地的"近葬"葬法成为现代美孚黎的主要葬式习俗。文章以海南省西方村美孚黎的"近葬"为个案,对其丧葬仪式从入殓、出殡、下葬、引魂、做七、封土、同望等几个方面进行调查记录,揭示黎族文化中灵魂不死,鬼无处不在;祖先鬼最大;人鬼两界的二元对立统一等独具特色的鬼魂观念。  相似文献   

15.
关于天葬     
天葬是我国藏区民众中普遍流行的一种丧葬方式,本文初步探讨了藏族天葬和古代西亚流行的天葬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青海蒙古族丧葬文化青海蒙古族在丧葬方面有些习俗与青海藏族完全相同,或者相近。当病人垂危、弥留之际,有可能的亲人朋友都要尽快前来,与将要离世之人遇活面诀别,而聆听遗嘱;人亡后要及时将亡人的姓名、年龄、性别、属相及亡故时辰等报告给寺院,并请占卜滨葬时日及...  相似文献   

17.
青海藏族饮食文化青海藏族,由于居住地域、生活环境及从业性质的不同,形成了独具特色而又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牧业区的饮食以肉乳为主,辅以面食、大米及茯茶等。肉食,主要食用牛、羊肉。食用法有煮“手抓”、做香肠及储干肉等。“手抓”是将大块生肉放进冷水锅里,加...  相似文献   

18.
青海喇嘛教义国文讲习所概述嘎玛·侃本青海喇嘛教义国文讲习所,创设于1942年2月11日。创始人是我国著名的藏族爱国老人喜饶嘉措大师,校址在循化县古雷寺(今道帏乡人民政府所在地)。本文就讲习所的基本情况作一扼要介绍。一、对藏族教育的思考1936年(民国...  相似文献   

19.
我国藏族人口自50年代初以来数量的变动乃是国内外藏学研究者较为关注的论题。在全国几个主要藏族聚居区内人口迁移量(即机械变动量)极少的状况下,由人口出生和死亡引致的人口自然变动往往决定人口总的规模及其变动。为此,本文试以四川、西藏、青海等三个主要藏族聚居省区(1990年这三省区藏族人口占全国藏族人口的89.2%)50年代以来不同时期人口出生、死亡的户口统计或曾耷资料为依据,对藏族人口近40年来自然变动特点·地区差异及相关的人口学或社会经济原因作一分析、比较。笔者希望本文将有助于对藏族人口发展状况的系统研讨。尽…  相似文献   

20.
民和土族丧葬习俗之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和土族的丧葬形式共有土葬、火葬、水葬、天葬四种,以土葬为主。其土葬程序分为备丧、治丧和出丧三个阶段,对年高而葬者兼有闹葬习俗。它们集中反映出土族古老的氏族观念、灵魂观念和巫术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