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股票期权制是建立和健全我国国有企业激励约束机制的重要措施之一.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通过建立和健全股票期权制度,全面认识股票期权制在我国实施的现状和作用,认真分析实施股票激励机制在企业中的范围主体、对象、方式和所需的外部条件,对深化企业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企业的发展,对经理人激励也在不断演变,由价值激励为主转向财产激励为主。现在,占主地地位的激励方式是股票期权激励。股票期权作为现代企业激励方式的一种更深层次、更为有效、更能体现现代企业特点的激励形式正在被广泛推行。1996年《Fortune》杂志评出的全球500家大工业企业中,89%的公司实施经理人股票期权制度。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改革分配方式以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实行董事会、经理层等成员按照各自职责和贡…  相似文献   

3.
完善国有公司制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军田 《东岳论丛》2002,23(1):22-23,49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 ,国有公司制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否完善 ,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国有公司制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主要有 :股权过分集中 ,政企不分的现象依然存在 ;公司治理结构失衡 ,“内部人控制”严重 ;缺乏合理的约束机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我们应认真总结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优化国有公司制企业的股权结构 ,完善国有公司制企业的内部权力机构 ,完善对高级经营管理者的选聘、激励、约束监督机制 ,尽快建立和完善适应中国国情、规范有效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以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经营者股票期权作为一种衍生性金融工具,是所有者激励企业高层经营者的一条重要途径,它能把对经营者的激励和企业的长远发展有效地结合起来,使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利益最大限度地趋于一致。 90年代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开始了股票期权的试点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尚未最终完成、有效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还没有建立起来,以及股票期权的外部环境如证券市场、企业家市场等很不完善,由此,我们认为,目前还不宜在国有公司中广泛推行股票期权制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探讨完善我国国有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有效办法。从制度层面分析 ,我国国有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存在着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 ;组织模式与企业的制度创新密切相关 ,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 ;国有企业的制度创新十分重要 ,应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和国际惯例相适应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6.
我国国有企业与西方公司制企业的产权制度不同,但在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这点上是共同的,他们都是通过委托代理制来实现的。比较两类企业的委托代理制在委托主体、客体、委托代理目的、对代理者的激励约束机制以及制度环境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有助于完善我国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制。  相似文献   

7.
唐玉峰 《兰州学刊》2005,(4):174-176
股票期权制度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是一项有效的激励制度,但在我国的实践运作中发生一些变化.法律环境的缺失是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我国应完善法律环境,分层次的推行股票期权制度.  相似文献   

8.
早在100多年前的山西票号经理人激励制度,是以“顶身股”为核心、多种有效激励方式的较为全面的激励制度。它对我国公司制企业建立有效的经理人激励制度极具有借鉴与启示作用。因此,我们引入西方经理人激励制度的同时,更应从山西票号的激励制度中寻求可资借鉴之处,科学地继承这一根植于我国本土的经验,并将中外成果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探索适合国情和现有制度环境的有效的股权激励制度。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绝大多数国有企业实行的是以工资、奖金为主体的薪酬制度,激励作用确实不理想。而经理股票期权作为一种金融衍生工具,在长期激励经营者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我国企业实行经理股票期权薪酬制还是个较为新鲜的事物,还存在不少问题。重视目前国企实施“股票期权”中存在的问题,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改进对国企经营管理者的激励行为,对我国的国企改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论国有企业领导制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群慧 《河北学刊》2001,21(1):61-64
企业领导制度是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然要求改革现有的横向分权的国有企业领导制度,建立纵向授权的企业领导制度──现代公司制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领导制度的类型、特征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改革我国国有企业领导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富有时代意义的新课题,为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适应这一新的形势,德育激励机制既要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发挥重要功能,同时又要在与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相适应的前提下进行整体构建.  相似文献   

12.
道德是一种稀缺资源,需要合理的开发与利用。把握道德资源的需求、供给与消耗规律是合理开发与利用道德资源的前提。合理开发与利用道德资源必须刺激道德需求的增长、扩大道德供给、遏制道德资源的不合理损耗,其中的关键是要建立公正的、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道德规范体系和以合理的道德赏罚机制为主的社会干预机制。  相似文献   

13.
农村资金外流原因及其回流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和农业自身弱质性的特点,客观上造成农业农村资金严重外流。创造条件建立资金回流机制,以提升农村对资金的有效需求、增加农村金融有效供给,无疑是当前的合理选择。有效引导资金回流,应完善信贷投入机制,推进金融创新,提供产业支撑,调整农村金融体系,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建立多元监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4.
高校和谐校园激励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和谐校园,核心是要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理念.在激励机制的构建中应遵循与激励主体需求相一致、组合激励和公平原则;应明确激励机制构建要与和谐校园的发展目标任务紧密结合、明确界定激励主体、发挥激励作用.在教师激励机制构建中,要体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满足教师成就感需求;建立合理的教师薪酬激励机制与绩效考核制度;加强师德建设;关心教师成长、发展教师能力.在学生激励机制构建中,应加强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以及思想教育、学风建设、校园文化、心理健康、资困助学和队伍建设的"一个中心、六个平台"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5.
陈俊生 《学术探索》2013,(8):126-128
高校科研评价结果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高校对各项科研活动实施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然而,我国高校当前的科研评价制度在质量导向、评价标准、评价过程等方面存在诸多失范现象,对高校科研产生了不少负面影响。文章在充分认识和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就改进高校科研评价工作提出了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实行分类科研评价、建立中长期考核制、完善科研评价机制、逐渐实行代表作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把广大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此,必须正确运用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成才意识.通过对激励机制类型的分析,可以看到它在大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现状与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是我国城乡差距的根源和表现,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是政府解决城乡差别的现实途径。近年来,山东省积极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与农民需求尚有一定的差距;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单一,供给效率低下;转移支付资金利用效率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资金短缺。其原因主要在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缺少有效的农民参与机制、长效筹资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界定不清;地方政府公共财政能力与公共服务职责不对称。当前,建立与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体系及其路径包括:建立与完善公共服务需求表达机制、公共服务供给分担机制、资金保障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8.
"大司局"视野下大部制改革内部运行机制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行政体制改革使大部制改革的框架日趋清晰.为更好地实现中央政府部门行政体制的高效协调运转,学界将目光聚焦于部门间协调机制的构建与地方政府的行政改革试点,探讨部际关系的互动与地方政府职能整合的大胆探索,但却较少从部内司局的层面探讨其内部的运行机制.本文尝试性提出"大司局"的概念,并从该角度对大部制改革进行解读和探讨,阐述目前部门体制改革所面临的内部困境,探索经由部内治理结构的优化来对业务协调、职能整合和司局融合三个命题的破解之道.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前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本文提出了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思路 :明确高校德育工作的领导体制 ;建立高效有序的德育工作运行机制 ;改变德育工作模式 ;实现德育工作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刚从大学毕业进入企业工作的新员工的特点与需要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有针对性地提出新员工的激励方法,从而留住新员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