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取1993-2017年数据,以H股在香港证券市场上市为研究对象,运用DCC-MVGARCH模型、线性回归模型和事件研究法等多种组合方法,考察来自新兴市场的公司上市对目的地市场发展和目的地既有上市公司影响。结果表明:第一,H股在港上市扩大了香港市场的市场规模和交易活动,吸引了更多的国际资本流入;第二,H股在港上市提升了H股与香港市场既有股票的收益相关性,以及香港市场与大陆市场及全球市场的联动性;第三,H股在港上市对既有股票的估值影响是积极的。总之,来源于新兴市场的公司上市对目的地市场和既有上市公司的综合影响是积极的,溢出效应大于"质量传染"效应和分流效应,促进了目的地市场质量提升和市场发展。本文结论有助于丰富跨境上市对目的地市场影响的研究,对于基于"一带一路"新兴市场国家开放资本市场战略构建国际金融中心的我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在中国金融业进入受到政府管制的情况下,民营企业家的政治身份通过传递民营企业质量信号降低了民营企业进入金融业的壁垒,提高了民营企业的资本获得能力,促进了民营企业的发展。以浙江省2004年民营百强企业为样本,通过研究民企创始人政治身份与民营企业进入金融业可能性之间的关系,本文提供了支持上述理论假说的证据。  相似文献   

3.
香港联合交易所已在今年推出创业板市场 ,第一批股票于11月上市交易。新的融资渠道的开通令国内民营企业 ,特别是民营高科技企业情绪高涨 ,期望借此促进国内民营企业更新、更快、更合理的发展。一、香港创业板简介创业板市场 ,又称第二市场 ,是相对于主板市场而言的。它是专门为中小型企业募集资金服务 ,在服务对象、上市标准、交易制度、监管内容及方法等方面不同于主板市场的新型资本市场。“创业板”这个词准确地表达了第二板市场的作用 :让中小企业到资本市场融资 ,帮助其创业。一方面创业板市场帮助中小企业融资 ;另一方面 ,创业板市…  相似文献   

4.
苏庆赐 《领导文萃》2012,(10):138-139
今年1月30日泉州市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大会召开,民营企业"二次创业"从此踏上新的征途。一、如何看待民营企业"二次创业""二次创业"是民营企业历经30多年高速发展之后面临的一道必解之题。改革开放以来,鲤城的民营企业走出了一条以市场为导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渐发展的"一次创业"道路,在完成企业资本原始积累的同时,也支撑了整个鲤城经济的腾飞。目前,鲤城民营企业有5200多家,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几近百分百,其中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298家、产值282.33亿元,超亿元企业51家,上市  相似文献   

5.
从"非公36条"到"新36条",再到2012年"两会"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鼓励民营资本进入电信等领域,可见政府打破行业垄断、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决心越来越强。2012年6月27日,工信部发布《关于鼓励引导民营资本进一步进入电信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鼓励民营资本以参股方式进入基础电信运营市场,鼓励基础电信企业在境内上市,以降低上市公司的国有股权比例或增资扩股的方式引入民营资本。  相似文献   

6.
吴小节  谭晓霞  曾华 《管理科学》2018,31(4):120-134
  海外市场进入模式是跨国企业实现国际化战略目标的重要战略决策。虽然国内外学者已经意识到制度因素对新兴市场跨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的影响,但大多集中在对东道国制度环境影响的研究,很少考虑母国区域制度环境的复杂性,且缺乏相应的实证检验。         在此背景下,基于制度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探讨母国区域制度质量对中国民营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的影响机理。以规制差异和文化差异为调节变量,以社会资本为中介变量,构建母国区域制度质量与民营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之间关系的概念模型,并以2015年进行海外市场投资的210家中国民营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①母国区域制度质量与民营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呈正相关关系,即所处的母国区域制度质量越好,民营企业更倾向于选择独资的海外市场进入模式;②母国与东道国间的规制差异和文化差异负向调节母国区域制度质量与民营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的正向关系;③社会资本对母国区域制度质量与民营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的关系起部分中介作用,即民营企业获得的社会资本越多,对市场信息等方面的把控能力越强,越倾向于采用独资的海外市场进入模式。         研究结果展现了中国市场分割情景下民营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的独特性,拓展了国际商务领域对新兴国家制度环境的理解和认识,促进了制度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在国际商务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在管理实践中,民营企业在进行海外市场进入模式决策时,应充分考虑其所在的区域制度环境,同时也要善于构建不同类型的社会资本,以提高企业战略决策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国际经济环境压抑的情况下,资本成了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本文选择在沪、深A股市场上市的浙江民营企业为研究对象,以2003-2007年为研究期间,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浙江民营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和经营绩效的特点以及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展开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资本结构逐渐从过度依赖股权融资转向负债融资,但负债结构不合理,短期负债比例过高,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因此,建议浙江民营上市公司应在提高企业经营绩效的前提下发挥负债融资的杠杆效应,调整负债结构并提高营运资金利用效率,充分利用资产重组等机遇改善资本结构.  相似文献   

8.
经济危机后,民营企业伴随资本市场的复苏,获得了进入资本市场、做大做强的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治理结构调整方面的诸多问题,本文以一个家族式民营企业为例,探讨基于上市冲动下家族式民营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9.
军工行业组织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革,民营企业、民营资本的进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民营企业进入的条件:一是社会资本的流动性;二是发育成熟的资本市场。民营企业进入军工行业,不是要求国有企业完全退出。民营企业进入军工行业改革必须坚持制度创新、机制转型、管理规范、治理科学四个方面的体制转型和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10.
<正> 在信息化软科学研究方面,中国有了可以与国外大公司相抗衡的力量。近日,由信息产业部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作为大股东的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创业板上市,成为国内首家在港上市的咨询公司,这也是国内咨询行业企业首次进入国际资本市场。信息化软科学主要是指对信  相似文献   

11.
杨志荣 《经理人》2014,(6):24-24
在沪港通之下,香港离岸人民币中心乃至全球金融中心地位将进一步确立,并将带动点心债市场繁荣,企业有望从中获得低成本融资,并依托香港资本市场进行资产配置。增强资本市场的综合实力、巩固上海和香港两个金融中心的地位、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正是沪港通的三大目标。  相似文献   

12.
<正> 国际金融公司(InternationalFinance Corporation)是世行集团中负责私营部门投资的成员。其宗旨是促进发展中国家民营部门的可持续性投资。国际金融公司在国际资本市场筹措资金,为发展中国家的民营部门融资,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技术援助和咨询。迄今为止,IFC在中国的融资达12亿美元。其中在四川的项目有7个,投资额达1.27亿美元。 国际金融公司在中国青睐的公司主要有四类:一是单纯的民营;二是上市非国有控股的企业;三是改制后的国有企业;四是三资  相似文献   

13.
国家经贸委副主任蒋黔贵在日前召开的香港上市中国公司研讨会上,对已经和即将进入境内外资本市场的国有控股大型企业制度创新提出了要求:要进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就必须遵循资本市场规则和要求,取信于市场,取信于投资者。 蒋黔贵说,近年来国企重组上市步伐明显加快。 1998年以来,国企重组改制到境外上市共有 22家,筹集资金 267亿美元,在境内上市 307家,筹集 2723亿人民币,筹集总额折合人民币 5000亿元。加快股份制改造步伐,推动企业在境外上市,是今后几年国家经贸委要突出抓好的几项工作之一 ;而推动国企境内外上市,必须高度…  相似文献   

14.
《经理人》2014,(6)
正在沪港通之下,香港离岸人民币中心乃至全球金融中心地位将进一步确立,并将带动点心债市场繁荣,企业有望从中获得低成本融资,并依托香港资本市场进行资产配置。增强资本市场的综合实力、巩固上海和香港两个金融中心的地位、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正是沪港通的三大目标。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政治成本假说考察民营企业家的"原罪"嫌疑是否会影响其所控制的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选取2003~2012年间上市时实际控制人为个人或家族的民营企业为样本,本文追溯了样本公司产权的初始形成方式,将其划分为创业型民营企业和国有转制型民营企业。其中,国有转制型民营企业在向私有产权转变过程中可能涉及诸多问题,更容易被公众认为具有"原罪"嫌疑,因此有动机降低信息透明度以减少外界关注所带来的政治成本。实证检验发现,与创业型民营企业相比,国有转制型民营企业的会计盈余信息含量显著较低;并且,这一现象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更为显著。进一步地,本文还发现,当民营企业家首次登上"胡润百富榜"以及《国有资产法》颁布之后,国有转制型民营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显著下降更多。总之,本文的研究表明,民营企业家背负的"原罪"嫌疑会降低其所经营的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两年前与刘梦熊初次会面时,他的身份是香港金融专家、"买壳教父",正在国内演讲,游说企业赴港买壳上市,对媒体甚少言及政治。  相似文献   

17.
两年前与刘梦熊初次会面时,他的身份是香港金融专家、"买壳教父",正在国内演讲,游说企业赴港买壳上市,对媒体甚少言及政治。  相似文献   

18.
周泽将  罗进辉  李雪 《管理世界》2019,35(11):193-208
民营企业身份认同问题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社会和制度问题,深刻地影响着民营企业家精神的发挥。本文以中国资本市场2003~2012年间上市时实际控制人为自然人或家族的A股民营企业为研究样本,手工搜集并整理了样本企业的初始产权获取方式,将其划分为具有严重身份认同问题的国有转制型民营企业和不具有严重身份认同问题的创业型民营企业,重点考察企业身份认同问题是否以及如何影响民营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本文实证分析发现,由于企业合法身份认同不足问题容易引致企业产权和个人财富面临潜在的法律安全风险,身份认同问题显著降低了民营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而且这一负向影响关系在《国有资产法》颁布之后显著减弱。上述研究结论在经过PSM倾向得分匹配、Heckman两阶段回归以及Placebo安慰剂检验等稳健性测试后仍然成立。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身份认同问题促进了以慈善捐赠活动衡量的民营企业非生产性活动。此外,本文还发现具有严重身份认同问题的国有转制型民营企业市场价值更低。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加深关于民营企业风险承担行为问题的认识与理解,从而对如何更好地鼓励和发扬民营企业的企业家精神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领导决策信息》2013,(40):12-12
近日,武汉针对8000亿城建项目,向民营企业伸出橄榄枝,然而,多位民企表示没信心投资。民企没有信心投资的主要原因,一是相关政策缺乏细则和规范,民间资本进入城建等公共领域,仍是"玻璃门"。二是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依然欠佳,很多民营企业家认为,跟政府合作或有一定风险。兰世立案、曾成杰案,任何一个案子对于国内的民企来说都是负能量。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荆门市民营企业数量迅速增加,规模逐渐扩大,产业结构逐步升级,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初步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过程。随着21世纪的到来,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已经不同于民营经济发展初期,前所未有的挑战已把民营企业逼入了一个不进则退、非优则汰的激烈竞争之中。民营企业如果不抢抓机遇,实行“二次创业”,将难以生存和发展。江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为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带来了新的契机。我们认为,推进民营企业“二次企业”,应着力在五个方面取得新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