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文学大师,鲁迅与福克纳以犀利的批判性眼光,对故乡大地一贯被视作弱势群体的女性形象,进行了饱满而鲜活的塑造与再现.他们的作品不但丰富了文学人物画廊中的女性形象,而且引发出关于社会与人关系的思考与探讨.主要就他们创作的短篇小说《祝福》与《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的女性形象--祥林嫂与爱米丽,从文学审美角度比较两位女性悲剧性命运,探讨她们存在的文学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2.
《诗经》中的女性形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其中不少诗篇向我们展现了那个时期的女性形象,她们或浪漫痴情,或缠绵哀婉,或刚烈决绝。《诗经》中的女性形象体现了周代对于女性的审美,对于后代文学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女性主义审美观照下的男性文学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男性形象是女性文学中相对次要的人物形象,但是选取男性文学形象作为研究对象并加以解读,会发现女作家对男性形象的塑造与男作家在文化观念和性别立场上有着很大的差异,它解构和颠覆了男性形象在男性话语中的主体地位,男性形象扮演着女性反叛传统文化、消解男权意识的对立面的尴尬角色。妇女解放在女作家那里已经成为审美想象的话语形态而存在。  相似文献   

4.
论解放区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文化和审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解放区文学中大批出现的女性形象是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与解放区独特的政治、制度、历史和文化环境密切相关,同时也与政治和制度文化支配下解放区文学观念、审美观念的巨大变移和创作主体的自觉追求密不可分。由于上述因素的决定和渗透,导致解放区文学中大批女性形象的出现,也导致解放区文学的女性形象具有较丰富的政治、历史、文化和审美蕴涵,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通过对解放区文学中女性形象及其文化与审美价值的分析开掘,会加深我们对解放区文学及其成就的认识,从而丰富和扩大我们对中国新文学中女性形象的整体性审视  相似文献   

5.
文学和史学的差异,造就了周瑜形象的褒贬不一。这种褒贬不一恰好反映读者对周瑜形象接受的差异。这不仅有读者思想观念、审美趣味的影响,还和社会共同的审美心理有关。要解读周瑜形象的接受,就要从文学与史学、雅文学与俗文学等各方面来考察。  相似文献   

6.
“三言”中妓女形象的审美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言”中塑造了许多光彩照人的妓女文学形象。这些形象之所以受到读者喜爱,主要是由于其自身丰富的审美内涵,即鲜活充沛的外貌美、真诚善良的心灵美、火热奔放的爱情美。这些女性形象,正是我国传统审美习惯所普遍赞赏的那种身心兼美、情貌如一的文学艺术典型  相似文献   

7.
在宋代,柳永以男性词人的身份创作了大量包含女性形象和女性物事的词作,在开拓文学创作的题材范围、丰富词的艺术形式之余,又作为文学—文化形象传达出那个时代的文化语境。基于柳词女性视角的艺术表现和宋代社会文化心理的互济,对柳词中的女性物事、女性形象进行探析,从而展现宋代社会的时代风貌、考察其文人的审美旨趣、访寻其日见浓厚的市民意识。但柳词的性别文化意义,不在止于为我们提供了批判男权文化的素材,而在于它在文学领域中展示了性别融合的理想模式,并造就了词的"婉约"正统风格及其要眇宜修的主要审美特质。  相似文献   

8.
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妇女一直处在社会的最底层。在文学里,从《诗经》到《红楼梦》,女性总是以弱者,以悲剧形象出现,更不用说女性文学的存在。班昭虽有满腹经纶,李清照固然才华横溢,但她们仍是受封建思想束缚的女性,没有真正意识到女人自身的价值。“五四”运动后,中国文坛风云变幻,一代女作家群崛起,女性文学有了很大发展,作为女性文学重要特征的女性意识也得到空前张扬,所以客观上要求对中国现代女性文学这一发展脉络予以梳理。 游友基教授的专著《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审美论》,是他十几年潜心钻研女性文学的结晶。这部书从独特的审美视角切人女性文学,从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审美历程、审美价值、审美形态三方面分析女性文学。每一方面,作者都用大量严密的论据论证自己提出的不同见解,表现了对女性文学研究深厚的功底。  相似文献   

9.
贾平凹在他的作品中,塑造了各种类型的女性形象,体现了他对女性的体悟、思考和关注。从早期商州文学中的传统农村女性的形象,到《废都》中的世俗化的欲女形象,到《高老庄》中的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理想型女性形象,在这个嬗变过程中,贾平凹努力追求抒写女性的本真生存状态。但是贾平凹始终无法摆脱根深蒂固的男权思想的束缚,致使其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无一避免地打上男权思想的烙印。所以这些女性形象只是男权思想的产物,是贾平凹审美理想的再现,而非女性的本真形象。  相似文献   

10.
文学翻译中女性形象身份的构建主要取决于主流意识形态,而这些女性形象对本土文化身份又起到了塑造作用。中国内地19世纪末至20世纪末文学翻译中的代表性女性形象就清晰地反映了这种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不少诗词作品,要求达到使学生“具有初步文学鉴赏能力”的教学目的,我们就应当将视界放大,除了必要的作品解读,还应当比较理性地看看文学鉴赏的心理过程。懂得这个过程也是文学鉴赏的基本要求之一。文学鉴赏是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一种审美认知活动。读者在鉴赏诗词作品时,总是通过语言媒介来把握诗词中的艺术形象,得到审美感受,从而领会诗歌蕴含的精神内涵。诗歌鉴赏过程大致可分为感觉、感染、感触三个阶段。第一,感觉阶段。这是读者对诗的形式或诗的形象的外在反映。由于读者所把握的诗词形象,是具体、感性的知觉形象,…  相似文献   

12.
明清闺秀在赋中的“自我”书写促使花卉赋新的品质达成,在花卉赋中的女性形象塑造中完成朦胧感与明晰化的辩证统一,构筑女性文学的审美体系。“女性写女性”的明清闺秀花卉赋是家族文人群中女性创作范式的具体表现,展现出明显区别于“男子而作闺音”的男作家“凝视”传统的“清慧”美学品貌和雅致心境。明清闺秀花卉赋者在赋题选取上的花卉种类之孤寒特质、在具体的花卉描写中的纤细语言材质以及在花卉观察中的“自我”代入,体现出明清女性文学新的思想境界。  相似文献   

13.
从《晋书》女性形象的塑造上我们可以看出它是一部颇具文学色彩的作品。它语言朴实却笔法传神,看似普通而实则逼真,人物虽着墨不多却活灵活现;从作品中我们还能一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风气,尚清谈,对人物进行品评,使我们可以了解到魏晋时期士大夫们所标举的风度与审美趣向;同时从符合人物个性的语言中,让我看到了不同的人物群像;从细节描写上又能体会出编撰者的良苦用心,看似信手拈来却恰到好处的反应出人物的个性特征;而记载神怪轶事则为作品蒙上了一份神秘色彩从而增添了作品的可读性和文学性。从诸多富有个性的女性形象塑造上,体现出《晋书》不仅是一部历史著作,更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晋书》中的女性形象,作为《晋书》众多人物形象中的一部分,它的文学成就以及对后世文学产生的深远影响,有待进一步的发掘及整理。  相似文献   

14.
文学与其他艺术最本质的区别正是语言——文学意义上的语言。诗歌中的语言形象为“语象”。在艺术作品中,在物象、心象、语象与意象这个序列中,心象是主客体结合的产物,而语象一旦作为客体存在便有超越主体的多义性。意象产生于读者对客体的审美感知之中,意象具有本质上的不可言说性,把意象用语言、符号具体地表达出来就成为一种阐释,对语象的语言阐释。  相似文献   

15.
摄影与文学的联姻对艺术意味着综合性的某种复兴,它为读者提供视觉与心灵上的美感和愉悦。摄影文学作为一种自在的边缘文体具有其独特的审美个性,创作主体用情感的链条将抽象符号与具象符号加以熔铸和化合,或传达情思,或营造意境,或寓含象征,从而构成具有内质生命的新的完整形象,展现出特殊的艺术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6.
“美国梦”一直是美国文学中的经典主题。19世纪后期以来的“美国梦”文学中,女性形象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她们或传统顺从,成为了“美国梦”悲剧的牺牲品;或独立自强,在追梦过程中实现了自我价值。对“美国梦”文学中经典女性形象的分析,可看清一个多世纪以来女性发展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7.
文学翻译中的译者兼具读者、创作者的双重身份,因此文学翻译中的审美心理是一种复合多元的过程。译者的审美趣味、审美期待、审美能力,以及在审美再现时对目标读者审美期待的满足,都将决定译作的品位和水平。研究译者的文学翻译中的审美心理构成,有助于从传统的对结果导向的翻译标准的研究转向对过程导向的翻译主体研究。  相似文献   

18.
论语感在文学鉴赏中的作用李希运,孙云广所谓语感.是指对语言的敏锐感受和领悟。而文学鉴赏是读者或听众在阅读或听讲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人类凭借语言来传达思想、交流感情;文学以语言为艺术.把审美意象融铸其中.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因此....  相似文献   

19.
美国当代文艺理论家玛丽琳·佛兰奇认为,多少世纪以来,西方文学,艺术及语言中众多女性形象尽管反映了现实或代表着生活中女性形象,但她们的形象几乎已被模式化地固定下来。这种传统的为众多文艺作品表现的模式化了的女性给人们以如此强大的影响与深刻的印象以至于我介)常常无法把生活中的女性与作品中的女性分辨开来,使得人们常常让生活中的女性去模仿作品中的女性,而忽略了真实的  相似文献   

20.
近30年来,对竹枝词的研究开始成为热点,但总体来说,研究视域仍局限于对竹枝词的民俗学、城市文化价值、民族史志材料的分析为主,对竹枝词文学审美性的深层次挖掘和探究并未得到拓展。从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视角来看,竹枝词中涵盖了从唐到民国时期的异国异族形象,包括少数民族形象、都市文化形象、西方形象、近世女性形象、异域形象、学生形象等。文章在梳理这些形象在中国风土诗歌中形象演变的基础上,厘清竹枝词中各类形象生成的根源,分析其跨文化交流的心理诉求及底层书写,探究出一条与竹枝词相对应的审美话语体系,从而建构起中国文学地方书写中他者视域下的审美认同。这在研究视域上深入拓展了比较文学层面上的竹枝词研究,动态地呈现了竹枝词的审美意识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