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字以通词,词以通道,道以承教。“道”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具有异常丰富的内涵,武汉大学李建中教授的著作《元典关键词研究的理论范式》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文化元典关键词研究”的重要成果暨“中国元典关键词研究丛书”(六种)和“中华字文化大系丛书”(八种)的基础和纲领,通向元典之“道”,又以元典为“道”,开辟了中华元典关键词研究的通变范式,同时,又根植学术,耕耘讲坛,赓续传统,指向未来。  相似文献   

2.
宁波大学学报编辑部徐定宝教授撰写的《黄宗羲评传》不久前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这部学术专著是我国已故著名学者、原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主编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中的一部 ,属中宣部、教育部联合组织的国家重点社科研究项目。包括《黄宗羲评传》在内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被海内外学术界誉为本世纪初“规模最大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研究工程”。《黄宗羲评传》对三百年前的这位文化巨子进行了全方位观照 ,重在表现其传奇般的生命历程与博大宏阔的学术胸怀 ,着意凸显黄宗羲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理性思考与具有时代意义的人文情结 ,…  相似文献   

3.
被海内外学术界称为世纪之交“规模最大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研究工程”《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重要阶段性成果,其中150部装帧精美的评传著作,日前已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并向社会发行。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由中国著名教育家匡亚明教授晚年创意并亲自主编。该《丛书》根据毛泽东同志于1938年提出的“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的指示精神而组织撰著。  相似文献   

4.
山东大学徐传武教授在其主编的《中国文学新论》丛书总序中说 :“有自己独到的理论、独创的观点 ,有较高的质量、较高的学术品位……这是我们这套丛书名之为‘新论’的初衷 ,这也是我们这套丛书编纂的主旨。”作为该丛书的一种 ,李平的《文心雕龙综论》(中国文联出版社 1999年版 )正充分体现了“新论”的这一主旨。该书汇集了作者 1989- 1999年十年间的主要“龙学”研究成果 ,这些成果从不同角度对《文心雕龙》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主要内容分为三类 :一类是关于《文心雕龙》文化思想方面的研究 ,一类是关于《文心雕龙》创作论方面的研究 …  相似文献   

5.
2005年5月28日下午,湖北省古代小说专家与应邀前来武汉大学讲学的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副主任韩瑞亚(Rania Huntington)教授在武汉大学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就中国古代小说举行了一场学术研讨会,会议由武汉大学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文新教授主持。陈教授介绍了韩瑞亚  相似文献   

6.
乐黛云先生主编的“跨文化沟通个案研究丛书”,是近几年来最重要的比较文学研究成果之一,也是凸显比较文学学科成熟性的一套丛书。这套书的编撰不再停留于“显示”比较文学的观念与方法,而是把目光很专注地落在对“20世纪中国现代文化景观”的细致分析上,即如丛书《总序》所言:是“从学术史的角度出发,对沟通中西文化、对中国文化发展卓有贡献的中国学术名家进行深入的个案研究,在古今中西文化交汇的坐标上,完整地阐述他们的生活、理想、事业、成就及其对中外学术发展的贡献。特别着重探讨20世纪一百年来他们如何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西方文化,形成完全不同于过去的20世纪中国现代文化景观。”  相似文献   

7.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是南京大学已故校长匡亚明教授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组织编撰的一套大型学术丛书,在从孔夫子到孙中山2500年的历史长河中,遴选出了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形成、发展具有突出贡献和重大影响的270余位代表性人物作为传主,以评、传结合的形式,勾勒出中国传  相似文献   

8.
高有鹏教授是一位可遇而不可求的巨匠,一切都可以用事实说明、证明。他曾经出版“我国现代学术体系建立以来第一部中国民间文学史著”——《中国民间文学史》,出版影响广泛的《中国庙会文化》等论著,当年振臂高呼“保卫春节,守护民族传统文化”,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在巴黎国际广播电台,  相似文献   

9.
2008年11月11日至15日,由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中国明代文学学会(筹)、武汉大学文学院、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武汉大学出版社联合主办的“明代文学与科举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隆重召开。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台湾地区及日本、韩国、加拿大、美国等海内外近80所高校200余位学者与会,大会收到会议论文共计170余篇。武汉大学校长顾海良教授、日本神奈川大学校长辅佐(助理)铃木阳一教授、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冯天瑜教授、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黄霖教授等应邀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致辞。研讨会开幕式由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文新先生主持。  相似文献   

10.
去年六月,美国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夏威夷大学哲学教授、英文中国哲学季刊主编、国际中国哲学会荣誉会长成中英先生来沪讲学。临行前,他对国内有些青年学者把他的观点误解为“新儒家”表示担忧,并希望我有机会替他澄清。近来,朱维铮先生在论文集《断裂与继承》的前言中,提到当前国内学术界的这样一种文化现象:李泽厚先生否认自己倾向于现代新儒家,但他强调儒学传统是中国文化心理的现实存在,强调儒家已侵入中国人无意识的深层等,这也被某些青年学者看作是转向新儒家的表现。  相似文献   

11.
文理学人     
高强,男,陕西佳县人,1965年2月出生于兰州,1985年7月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1991—1992年在复旦大学历史系学习硕士研究生课程。现为宝鸡文理学院历史系副主任,教授,院学术带头人,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汉民族学会理事,陕西省历史学会理事.中国先秦史学会会员,中国现代史学会会员,宝鸡炎帝研究会副会长,周秦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高强教授长期讲授史学概论、中国现代史等课程,曾多次荣获学院优秀教师、优秀教学质量奖、优秀教学成果奖,中国现代史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主持并完成一项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项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参与一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著有《炎黄子孙称谓的源流与意蕴》,参编《简明中国现代史》。发表各类文章100余篇,在《安徽史学》、《理论导刊》、《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烟台大学学报》、《贵州文史丛刊》、《炎黄文化研究》、《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尊崇黄帝现象论纲》、《“重黄轻炎”现象及其文化透视》(合作)、《革命派与改良派关于“黄帝子孙”称谓的歧争》、《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新论》等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和中...  相似文献   

12.
武汉大学陈文新教授主持编纂的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十八卷本《中国文学编年史》,共计1400万字,于2006年9月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由武汉大学等10多所高校30余位学者精诚合作,历时6年,才告完成。2006年11月29日至30日,“中国文学编年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文  相似文献   

13.
湘军平定太平天国的事功在湖南绅士中激起了一种“湘军情结”。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湘军志》的编修及其被毁版,与这种“湘军情结”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湘军志》被毁版,也反映了湖南绅士的“正统湘军观”。  相似文献   

14.
张振军同志的新著《传统小说与中国文化》一书,近期已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该社“国学丛书”之一种。  相似文献   

15.
“侠”作为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早在《史记》和《汉书》中就专门列出“游侠”的范畴关注这一现象。但由于所谓的“雅俗”之分,当前专门研究侠文化的专著并不多。陈平原在2002年为其《千古文人侠客梦》新版写后记时还说:被人看作武侠小说研究专家,不是一件很舒心的事。20世纪80年代以来,除了如曹正文《中国侠文化史》、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等少数著作外,侠文化研究专著并不多见。韩云波教授由重庆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的《中国侠文化:积淀与承传》可以说是当代中国侠文化研究领域的一大收获。在侠文化一直并不被学术界怎样认同、…  相似文献   

16.
一、出版《扬州文化丛书》之缘起《扬州文化丛书》由苏州大学出版社于 2 0 0 1年 12月出版。这是该社继《苏州文化丛书》之后推出的又一套文化丛书。这套丛书的出版 ,是苏大出版社重视地域文化类图书出版、注重文化积累的一项具体成果 ,也体现为在出版理念上一种自觉的文化追求。作为苏南地区唯一的一家高校出版社 ,苏大出版社本着“依托百年老校 ,发挥学科优势 ;立足文化名城 ,体现地域特色 ;注重学术积累 ,服务广大读者”的出版理念 ,重视对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研究 ,努力发挥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出版社在指导思想上明…  相似文献   

17.
材料·视野·方法——杨义学术访谈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杨义先生的《重绘中国文学地图——杨义学术讲演集》出版后,《中华读书报》曾发表一篇题名为《学术演讲与“杨义现象”》的文章,对他演讲中的大家风采和深厚的学术含量大加赞叹,并使用了“杨义现象”这样的词。的确,把学术演讲作为学术表达的一种形式,也是现代学术发展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一个学者只有对自己的专业烂熟于心才能够控制和把握不同的对象和现场,甚至会在演讲中迸发出许多在正襟危坐写就的论文中被“平面化”、条理化遮蔽的思想火花。最近几年,杨义先生的多篇学术访谈也在学术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赵稀方关于治学问题的访谈(《东南学术》2003年第1期)、邵宁宁关于“重绘中国文学地图”的访谈(《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袁盛勇关于“重构现代中国学术方法”的访谈(《学术月刊》2005年第11期)等等,可以说作为学术演讲的变体——学术访谈也已经成为杨先生的一种新的述学文体,由于访谈是在问答对话中完成学术表达,他的许多学术思考获得了更为及时的、鲜活的呈现,如果写一篇《学术访谈的“杨义现象”》大约也不为过吧!尽管即便是谈同一个内容,时间和场合不同,杨义先生兴致所致也总是新意叠现,但我们这次的访谈的着重点并不是他现在具体在做什么样的研究?有什么样新的学术思考?我们希望通过访谈,把他多年治学的经验介绍给大家,能够对研究者有所启发。当然所有的话题都是从他的新著、新文章中生发出来的,因为离开了具体的学术,任何的方法都会显得飘忽。(安文军)  相似文献   

18.
辽宁大学文化传播学院与《文学遗产》、《文学评论》杂志于9月12日—14日联合举办了中国古代文学“从学科传统走向学科创新”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20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40余人会聚沈阳,就“传统”与“创新”这一中心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北京大学费振刚教授指出,我们的学科建设会目的明确,就是要通过百年学术研究回顾,找出新时期古典文学研究方向。《文学评论》副主编胡明先生强调首先要认清我们的“传统”  相似文献   

19.
被学界泰斗季羡林先生称为“作者多半是著名的专家,学有素养”,“以大专家写小书籍,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再辅之以插图,更能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众美集中于一书之内”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小丛书”,年初由春风文艺出版社隆重推出。“小丛书”收书100种,举凡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著名作品皆网罗无遗,可谓中国古代文学的小百科全书。其论述则如国学大师程千帆先生所评:“厚积薄发,深入浅出,即小见大,以故为新。”“小丛书”之三种系苏州大学教师所著:杨海明教授的《李王景与李煜》、王永健教授的《洪昇》、王英志编审的《袁…  相似文献   

20.
梁西教授新著《国际组织法》已由武汉大学出版社以“国际法系列丛书”、“武汉大学学术丛书”和“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三种版本出版发行了!这是一部发展我国国际组织法的力作。概括起来有如下五大特色:一、博采欧美学者之长,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组织法学体系国际组织法学是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兴起的一个年轻的学科。作者在构架中国国际组织法学体系的研究中,既肯定和吸收欧美学者的长处,但又去粗取精,力求有所发展。《现代国际组织》及其增订版《国际组织法》,都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