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代苏州文学见证了苏州的城市变迁,陆文夫、范小青、叶弥等作家留下了不同时代的文学记忆,有政治、经济乃至个人化的不同印迹,但以普通人为视点的人性关怀成为他们持久关注和思考的主题。人性丰富和生动的内质,温润着城市粗糙和生硬的外在表象,这也是文学为苏州这座城市在历史进程中留下的最堪回味的内在表情。  相似文献   

2.
怪诞手法在美国文学中极为常见。处于不同时代的三位作家爱伦.坡、麦尔维尔和安德森均娴熟地使用了怪诞描写,且各具特色。爱伦.坡着力塑造一个怪诞与恐怖交织的畸形世界,麦尔维尔用怪诞手法来凸现人类理性的有限和人性的复杂,安德森笔下的怪诞人物则是集"扭曲"与"甜美"为一身、在工业化进程中无所适从的梦想者。这三位作家通过怪诞描写,深入地剖析了人性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探讨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给两个世纪以来的众多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3.
就当代文学中的苏州形象而言,陆文夫的创作具有标志性意义。朱文颖、荆歌、叶弥和戴来代表着20世纪90年代后新一代苏州小说家的成长,他们在创作中对苏州形象有着不同向度、不同程度的书写,呈现较大差异性。但整体而言,新一代小说家与苏州城市文化的亲源关系较为疏远,城市形象在他们的创作中不具有突出的位置。小说家个人的成长背景以及这20年来的苏州城市变革是形成这种情形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人性是支撑文学发展的重要基础。人性应该包括它的社会性、自然性两个重要方面,完美的人性是两个方面的和谐统一,如何使两者达到统一,是文学实现其本质特征的重要表征。由于人性是受社会各种条件制约的,所以它在不同时期,在文学中呈现为不同的形态。考察人性在中国文学中的流变过程,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审视中国文学的历史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自省意识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表现,这种表现是围绕“人性”展开的。但由于社会背景、政治局势和文学语境不同,中国当代文学中这种围绕“人性”的自省话语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色:十七年文学主要自省人性与政治性、革命性、无产阶级的阶级性的冲突;新时期文学自省的是人性在非常政治境遇中的扭曲、异化和负面爆发;后新时期文学自省的主要是作为人性极端化形式的欲望与知识分子精神的背离,以及欲望造成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6.
文学与人性     
文学反映人性具有普遍性,文学要多侧面地反映人性就要为人性寻找不同的载体;文学要深刻地反映人性就要深刻地观察、思考,并辅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文学要概括地反映人性就要善于积累、概括和表达。  相似文献   

7.
陆文夫的文学创作为苏州城市形象塑造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泛政治化的年代,他凸显了"天堂"的人间性,让人性的温暖流淌在小巷深处;他以民间立场将叙事的中心定位于城市中的小人物,百姓生活的烟火气让城市变得感性和柔软。是他让苏州变成了一个被阅读的城市,当代文学中的"苏州形象"是他塑造出来的。  相似文献   

8.
苏州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自春秋时代吴国建都于此,至今已达二千五百年。在漫长的岁月中,这座文化古城虽历经沧桑变迁,但它始终是江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巍然屹立在碧波荡漾的太湖之滨。苏州作为吴国都城的历史,前后不到一个世纪,但它却为苏州城市历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历代营建苏州城,无论是城市的规模和布局,还是城市的设施和交通,都只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改造和发展而已。春秋时代吴国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在历史的长河中,转瞬即逝,但它却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苏州的山山水水,几乎  相似文献   

9.
文学与人性     
文学是人学。文学要表现人,当然要描写人性。所以人性与文学便结下了不解之缘。但是,多年来,人性却成了文学的忌讳。许多阐发人性的文章,许多表现了人性的作品,都被冠以“地主、资产阶级人性论”的恶谥。在一些批评文章中,人性与文学倒成了互相排斥的异物。二者真好像出生在两个不同门第家庭里的一对情侣:一方面情意  相似文献   

10.
美国华文文学由生活在美国的以华裔为主要构成的作家群和他们用华文为书写载体所创作出来的作品所构成。美国华文文学中的留学生题材小说,指的是美国华文文学中的那些以留学生生活为创作题材的小说。通过对於梨华、查建英、严歌苓这三位作家在“内容”上(由展示表层的受挫经历,到深入的历史文化思考,再到普遍的人性探寻)和“形式”上(由情绪叙述,到冷静叙述再到洒脱叙述)的发展过程的考察,可以大致勾勒出美国华文文学中留学生题材小说在主题上不断深入和技巧上新质迭出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1.
重复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现象,解剖重复的含义是理解小说整体内容的一个重要途径。麦尔维尔的作品带有明显的重复现象,重复同一性和差异性的特点恰恰彰显了其社会、种族、宗教、人性等主题的多样化,在不同的文学背景中呈现出的意义也不同,而这正是真正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2.
毕淑敏洞察人性幽微的散文,体现作者崇高的文学理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精神层面:始终坚持用文学去发掘人性中的真善美,表达对理想人性的寻觅与呼唤;敢于直面各种社会问题和人的精神问题,对人性中丑陋的一面予以深入的揭露和批判;大胆解剖人性中的弱点,为疗治精神痼疾提供良方。她的散文在意蕴上体现了鲜明的批判意识和炽烈的人文关怀,对重塑民族灵魂、提振民族精神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近代以来,中国大多数城市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落,这种衰落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但不同类型的城市,其衰落原因也各有所不同,本文主要分析了清代中期以来相对发达的工商业城市苏州、杭州、扬州三城市在近代以来衰落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战争小说是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战争小说中的动物意象应用频繁,种类繁多.这些动物意象反复出现,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战争是残酷的、战争使人性扭曲、使人际关系变形的主题,充分展示了作家的反战、厌战思想,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5.
圣洁的母爱本是文学永恒的主题,但却被张爱玲在《金锁记》中冷峻地解构了。作者以悲悯的情怀阐释了母爱缺席、亲情沦丧的残忍,更深刻地透视出人性裂变的因由。这不仅是叙述视角的转移,也是女性真挚的呼吁和呐喊。留下解读不尽的苍凉与震撼。  相似文献   

16.
西南联大抗战文学是西南联大文学的一部分。由于西南联大与抗日战争相始终,西南联大文学往往投射着抗日战争的影子,因此,研究西南联大抗战文学不能局限于“抗战”内容,而应顾及西南联大的全部文学。为了叙述的方便,本文把西南联大直接描写抗战和投射着战争影子的作品都称为西南联大抗战文学。西南联大抗战文学的特点是以人为本,表现为关注战争中的人,揭示人与战争的关系,描写人性在战争中的状况、地位和作用,从而形成了这样三种内容:一、描写战争中人的生存状况;二、寻求救国的力量——人性;三、揭露军队中的人性状况。笔力所至,战争对于中国人生存的影响,对于人性的摧残和扭曲被深刻地描绘了出来。这与通常叙写战争过程,鼓舞战斗情绪,歌颂胜利功绩,宣扬英雄主义的抗战文学不同,呈现出抗战文学的别一种风姿。这种风姿的形成与西南联大作家的人道主义思想、平等自由意识和文化创造觉悟等精神特质大有关系。  相似文献   

17.
所谓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与人性发展同步”这一中国文学发展规律,实际上不过是对欧洲文学发展规律的套用。把“人性”仅仅归结为人的个性、人的个性的解放、个人意识、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等等,就把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批优秀作品排除在外。把作家人性自由的表达和感情的浓烈度作为衡量作品艺术力量的标准,认为人性的发展制约美感的发展,都经不起中国文学实践的检验,理论上也站不住脚。中国文学发展有其特殊规律。  相似文献   

18.
梁实秋与鲁迅之间的论争长达八年之久,《新月》月刊自始至终都是梁实秋表达观点的重要阵地。梁鲁论争双方以对文学属性的不同理解为基础,围绕文学的普遍人性与阶级特殊性"、少数"的天才论与"大多数"的大众性以及翻译等问题展开,其中虽不乏情绪宣泄的成分,但对于拓展文学理论的多元认识、提高文学批评实践的科学性和提升文学翻译的水平等都具有重要意义,这在当时的文学环境下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现代中国文学中的人性书写经历了20世纪的历史变化,中国古典意义上的人性书写向现代意义上的人性书写转化。这个过程既与中国古典人性意向相悖,又在某种程度上向其回归;既移植着西方人性话语,又修正着其与中国传统人性话语不相融合的部分。但20世纪中国文学始终没有弄清中国古典人性话语和西方人性话语两者之间的关系,所以一直陷于两者的困惑和牵制中,至市场化年代,走上被利益化和欲望化所控制的极端。在中国市场化意识形态与现实生存紧密一体化的语境中,文学仍然迷失在现实中,没有形成独立的文学人性空间和书写意识。  相似文献   

20.
学界当前关于“诗性正义”“审美正义”、文学道德价值等问题的探讨,或隐或显存在着关于文学介入公共生活的路径、方式及原则等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的地方.沈从文、梁实秋在其文学思想中穿越式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们都赞成文学参与公共生活,都采取了包含当下学者观点在内的文学介入公共生活的两种基本路径;他们都通过书写健康人性的方式使文学产生正能量,但对人性的界定及侧重点不同;他们都主张在坚持文学自主性的原则下,依靠文学特质实现文学的功用目的,但他们所关注的文学特质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