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试论“传媒假事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丹尼尔·布尔斯廷提出的“假事件”概念的基础上,本文将由传媒公开策划并作为新闻进行报道的事件或公共关系活动称为“传媒假事件”。“传媒假事件”具有以下基本特征:消息来源和报道者的重合、隐藏的动机、导演事件、事件媒介化、暧昧的真实。从理论上厘清“传媒假事件”的面貌,有助于在这方面形成新闻工作的职业规范。  相似文献   

2.
一门新兴学科:媒介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传播媒介的迅猛发展,昔日人与人的互动关系逐渐变成了人与信息环境的关系,传媒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使广大教育者认识到:要求传媒为学子们提供纯而又纯的蒸馏水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与其一味抵制,不如正确面对!于是,一门旨在使学子们认识传媒真面目,学会正确理解和评析媒介产品、增强使用和驾驭传媒能力的新兴学科——媒介教育便在一些发达国家应运而生了。对该学科内容、特点、地位的研究,有助于媒介教育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媒介素养教育:中国教育发展的新动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届中国媒介素养教育国际研讨会的召开势必引起中国传媒教育研究和中国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热的升温。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媒介素养教育或传媒教育已经步入实质性阶段,取得了可喜成绩,中国的传媒教育及其研究正处于奋起直追阶段。在中共中央及全社会力量的共同关注下,相信媒介素养教育必将很快在中国大陆提到议事日程,以适应和满足媒体时代未成年人道德建设、媒体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公民道德建设与健康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论新闻发言人的媒介素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媒介素质使新闻发言人懂得什么是新闻,应当发布什么样的新闻,怎样适时、适当、准确地发布新闻,从而提高新闻发布工作的质量;其次,媒介素质使新闻发言人懂得怎样与新闻传媒打交道,怎样回答记者提问,与新闻传媒和谐相处、正确交往,使新闻发布工作事半功倍;第三,媒介素质还能帮助新闻发言人不断总结经验,从新闻传播理论的高度,去正确总结和分析新闻发布工作的具体案例,不断提高,反复实践,把新闻发布工作越做越好。作为一位新闻发言人,在媒介素质方面必须符合以下基本要求:一是熟悉新闻传播理论和新闻传播史的主要知识;二是掌握新闻传媒业务知识和技巧;三是树立新闻法制意识和具有较高的新闻职业道德素质。加强学习、努播人员广交朋友,是提高新闻发言人媒介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虚假新闻泛滥已经成为一个事实。在蜂拥而至的信息大潮中,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从传媒人的媒介素养、受众的媒介素养、政府公民的媒介素养等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指出公众媒介素养匮乏是虚假新闻泛滥的一大诱因。  相似文献   

6.
当前新闻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 ,优化媒介生态环境 ,赋予媒介充分的自由裁量权 ,使传媒拥有自主选择信息和发布信息的权利 ,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对信息需求和社会进步需要。而媒介享有充分的自由裁量权的根本保证则必须靠立法。  相似文献   

7.
传媒员工职业生涯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实现传媒人自我价值与人生理想,也能大力提升组织的整体竞争力。传媒员工应该根据自己的专业技能,择取适合自己的职业锚,探索自己的职业定位。传媒单位通过培训,把员工职业生涯与组织目标有机对接起来。完善的职业生涯包括职业准备、组织、早期、中期与晚期五个连续的阶段。要克服传媒业的弊端,传媒人还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传媒单位积极加以引导与指点,努力使员工能力与岗位相匹配,传媒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勇于担当"伯乐",使手下的"千里马"迅速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8.
智能媒体传播格局使得新技术日益成为关注热点,但媒介伦理对于技术的规制依然关键,新闻价值观的理性回归是新闻传播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技术变革和传媒格局重构的时代背景下,让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实践中焕发生机与活力,创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势在必行。以红色新闻资源在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个案研究法等方法,从价值引领创新、专业培养创新、教育平台创新三个维度,创新红色新闻资源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相融合的教育模式,为新时代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开拓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在"市场强势"下,传媒生态极其脆弱,随时可能严重污染而失去平衡。传媒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有助于建立更加健全、健康的舆论生态机制,为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和谐的舆论环境。总体上看,传媒生态补偿机制是一项综合的制度全息安排,国家需要建立一整套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传媒框架。建立传媒生态补偿机制必须遵循整体原则、差异原则、适度原则、互动原则,并将这四个原则有效地运用到政府与媒介的良性互动、媒介与受众的协同进化、媒介与媒介的共存共进及媒介内部协调平衡之中。  相似文献   

10.
大众传媒与司法公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介作为新闻传播工具,其主要功能是收集、处理和传播信息,而其他功能都是由此功能派生而来。媒介系统作为社会系统的一部分,具有维护社会秩序的任务。当社会制度存在着局部不公和不合理之处时,媒介可以对其提出质疑。虽然大众传媒有责任揭露和监督司法审判程序,但媒介在其中到底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如果媒介无法维持自身的公正性,无法摆正其位置,无法控制自身造成的影响,其结果不但无法作为维护社会公正的利器,甚至有可能成为造成不公平的凶手。单方面的传递必然造成不平衡,司法部门认为媒介煽动民众,影响正常司法程序,民众则认为媒介无能,无法为自己发出声音,争取权力。媒介的前行,困难重重。而传媒人首先需要的是保持自己的立场,传递最客观、最真实、最全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职业健康权是劳动者的法定权利,是健康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是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基本人权、实现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伴随着工业化进程,职业健康权日益受到关注。尽管我国已付出很大努力,但职业病发病率仍居高不下。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需付出长期艰苦努力。政府须强化监管职责,用人单位须担负起"第一责任人"责任,劳动者须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多管齐下,职业健康权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2.
农民工劳动群体是职业病高发群体,他们在得了职业病后往往不知道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通过分析我国目前农民工职业病防治存在的现实困境:农民工对职业病缺乏了解;农民工处于"双重体制外",劳动关系比较松散;用人单位缺乏责任意识、法律意识;行政机关监管不力等。据此提出相应的措施:加强职业病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宣传;建立职业病救助基金;简化职业病鉴定程序;对不遵守《职业病防治法》的单位严惩不贷等,以期改善农民工劳动群体职业病防治现状。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公益广告的公民道德教育功能的发挥逐步具备了现实必然性,但由于公益广告数量、质量以及社会团体、企业、媒体等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价值观的缺失,公益广告的公民道德教育功能发挥还处于一种自发状态。因此,必须从公益广告的数量、质量和社会团体、企业、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价值观方面着手,优化公益广告的公民道德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子女就学政策的十年演进及重大转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随着进城务工农民数量的增多而逐渐凸显.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在近十年颁发了一系列的政策.政策的演进不仅使我们在客观上认识到了我国亟须解决的户籍制度、职业制度等问题,也使我们体察了政府在解决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上的责任意识和保障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上的坚定态度.无论是对进城务工农民身份的确认还是对其子女受教育权的保障,均是宪政精神的要求和体现.然而,在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学政策表现出重大转变的同时,仍然不能忽视我们正面临的实际困难,因此,解决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还需付出更多的努力.  相似文献   

15.
电视传媒是当代影响力巨大的第一强势媒体,也是农民工接触和使用的"第一媒介",但是目前电视媒体不仅对农民工的关注度严重不够,而且不无偏颇地把农民工的形象构建为刻板的、无力无助的弱势群体。这种媒介呈现扩大了城乡二元对立的矛盾,阻碍了农民工融入城市文化的步伐,电视媒体应该肩负社会责任和体现人文关怀,开辟更多的农民工频道或栏目,全方位地服务于农民工群体;而且政府有关部门应组织社会力量,注重对农民工电视媒介素养的培养,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电视媒介文化实践,以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养成,帮助他们完成角色转换、文化认同和文化融入。  相似文献   

16.
媒体传播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是价值导向与价值选择的过程,这种选择使媒体和传播者时时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造成这种情形的主要原因是现代传播的双重属性、多样性、多渠道性和传播者责任和自律意识的缺失。破解困境的途径是弘扬受众意识,对受众要有最诚挚的道德责任感,遵循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规律,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协同发展,守住自己捍卫社会良知的道德底线。  相似文献   

17.
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的大众媒介供给缺失现状,从成本收益、社会阶层、公共产品、城乡二元结构等角度深入剖析其深层次原因,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1)挖掘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需求价值,把握媒介经营成本与收益的张力;(2)履行大众媒介应有的社会责任,增强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意识;(3)加大社会投入,为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接触提供便利条件;(4)以政府为主体,建立涉农传媒产品的供给投入模式。  相似文献   

18.
环境教育:由来、内容与目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想有效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必须进一步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而环境意识的养成有赖于环境教育的实施。搞清环境教育的由来、内容和目的是实施环境教育的重要一步。环境教育的内容包括环境科学知识、环境法律法规知识和环境道德伦理知识。环境教育的目的是通过环境教育,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唤醒生态伦理良知,培养审美情感。  相似文献   

19.
对农民工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现状的调查表明:整体而言,农民工缺乏心理健康服务需要意识,倾向于选择医院为自己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生活压力和生活质量对农民工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影响较大,经济状况和文化程度对其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影响较小。两代农民工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现状有所差异,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意识略强于第一代农民工,且对由互联网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需要明显强于第一代农民工;两代农民工最关心的心理健康问题存在差异。调查结果说明,农民工的心理健康问题属于可通过预防解决的一般心理问题,如及时发现并给予预防,则可以妥善解决,相关机构应致力于提高农民工心理健康服务需要意识,加强他们对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的理解;并依据两代农民工的特征,通过多种渠道为其提供心理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20.
公民意识诘难青年农民工及其培养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年农民工由于传统文化消极因素的影响和教育的缺乏及权益屡遭侵害而得不到有效维护等,使得其遭遇公民意识的诘难,即存在着与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要求不尽一致的诸多公民意识问题,主要表现为主体意识不足,权益意识不强,责任意识不高.青年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青年农民工公民意识的形成,就难有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顺利实现.为此,探讨影响青年农民工公民意识存在的问题及不良因素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给予培养就具有了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