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匡超人父子在微观的时间维度上体现了"一代人不如一代人"的社会现象,昭示封建社会末期宗法血缘关系已无法抵御功名富贵冲击、伦理道德沦丧的现实。匡超人的籍贯设置别具匠心,流动开放的活动空间、频繁的地域转换和漫长的空间位移,实现了士人个体与士林群体的盘根错节的交往,为展现其腐化堕落的过程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可能,呈现了士人个体在群体影响下不可捉摸的命运走向,还原了士人在八股科举制的引诱下四处奔走的实况和生存困境。匡超人"乡村—城市"的生活轨迹和"乡下人进城"的叙事模式,实现了文本中城乡交流、对立的完整空间叙事模式。  相似文献   

2.
目前对于《儒林外史》的研究成果有很多,而对匡超人形象的解读一直受到学者们的重视。许多评论者甚至一些权威的学者认为匡超人一步步从一个敦厚、淳朴、孝顺的青年逐步堕落为贪图富贵、背信弃义的势利小人,他的堕落恰好反映了当时社会黑暗、官场腐败以及人性沉沦的现实。本文主要是在这些已有观点的基础上以一种辩证的态度重新分析匡超人形象,分别从他的才学、德行、处事智慧这三个方面,提出对这个人物的新解,即匡超人并没有蜕变,更没有堕落,他本性未泯,凭着才学和智慧一步步走向富贵发达,以一种"超人"的哲学智慧在社会和官场中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3.
《儒林外史》中多处描写了士子选刻举业范文的活动,如马纯上、匡超人等选家为我们所熟知。明清科举考试内容、考试文体的程式化,使得士子们探寻到了钻研时文的规律,刻本也就为他们学习举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商人刊刻程墨所派生的经济效益推动了选刻活动的发展,而与科举相关的文人结社更是起着重要作用。小说中的选刻活动既反映了选刻风气在明末清初的盛行,也折射出明清科举文化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4.
<镜花缘>中的天朝女试是李汝珍理想的科举:不以八股取士,而以诗赋选才且不论官职,考生博学多才,考官清廉识才,考规宽厚优遇,充满人性化的色彩.女试以康熙朝博学鸿词科为蓝本,表现出作者对博学鸿词科的向往和呼唤.  相似文献   

5.
朱熹主张以经义取士,倡导文行一致的应试动机并身体力行。这种应试动机影响了南宋以降科举社会中相当一部分有识之士。顾炎武、吕留良等人均肯定作者潜心儒家义理境界、砥砺身心、应试时以所学接受挑选的八股文。今人不顾及他们对八股文的总体认识,列举其抨击庸滥八股文的言论作为他们全盘否定八股文和八股取士制度的依据,不符合其原意。  相似文献   

6.
  明代科举与文人结社的关系极其复杂。科举对文人结社的影响巨大,而文人结社发展到一定规模和水平的时候,也会反作用于科举。科举对文人结社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登科士子的结社促进了结社风气的形成,科举制度直接催生文社并推动文社发展,三年一次的科考为士子结社提供了契机,而科考的内容和方式对文人结社也有很大的影响。文人结社对科举的反作用直接体现在科举考试的录取上,间接体现则是在八股作文的文风上。  相似文献   

7.
范进是《儒林外史》中影响最大的典型形象之一 ,从文化层面解读以范进中举为中心的“范进现象” ,深入剖析明清八股科举对士人的毒害 ,具有一定的文学批评和社会文化批评意义。  相似文献   

8.
《骈文类纂》在晚清科举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选本刊刻成书于光绪二十七年七月清政府宣布废除八股制艺之时。王先谦选编《骈文类纂》反思以“古文为时文”给士人带来的思想僵化,提倡以科举策论代替八股制艺。《骈文类纂》指导士人通过广泛涉猎经、史、诸子以开阔视野,提高科举策论水平。王先谦突出选本教育的功能,把守身持正、勤俭养德的思想渗透骈文,倡导士人读书的非功利性。王先谦从自身经验出发,通过科举教育探索,在书院体制下进行选本思想渗透,解决了传统教育与科举制度捆绑问题,从而实现了教育的真正目的。在晚清科举制存废问题上下举棋不定的情况下,王先谦的教育探索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戊戌维新一百周年。在一百年前的短命的百日维新中,维新派虽极力攻击已经延续千年之久的科举制度的毛病,但并未提出废止科举的要求,只要求废止八投而已。这是为什么?比起其他维新措施来,废止八股似乎只是鸡毛蒜皮的事,然则西太后政变以后,就立即明令恢复八股,显然视之为大事要事。又过了七年,清廷却下谕彻底废弃整个科举制度。这个根本的转变又是如何发生的?如果要而言之,可以认为科举制度的存在不但只是官方统治的需要,而且也是官绅双方维持社会稳定和自身利益的共同要求。因此废除科举并不是朝廷一纸命令可以顺当解决的,而要经过双方的默契才能行之有效,清末的废科举与兴学堂的实现实际上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背景的变迁。  相似文献   

10.
<正> 匡超人与拉斯蒂涅,是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两个知识青年。最初,他们都处于社会的中下阶层,后来,由于种种内在的和外在的因素,他们的社会地位逐渐升高了,然而与此同时,他们早先还算是纯良的灵魂却随之堕落了。沿着他们的足迹——由于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它们各自具有自己的特点——我们不难看出这两个人物形象有许多相似之处。首先,让我们看看他们生活的社会土壤。匡超人出现在18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中国封建社会,这是一片在深厚的封建土壤上萌发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土地:一方面,封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