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准噶尔是我国西北厄鲁特蒙古族的一部,是明代瓦刺之后,在清代,厄鲁特也称“卫拉特”或“额鲁特”,是一个“逐水草,无城廓(1)”的游牧民族。明末清初,厄鲁特蒙古分为绰罗斯特即准噶尔、杜尔伯特、和硕特和土尔扈特四大部,游牧于天山以北,阿尔泰山以南,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广大地区。厄鲁特四部“虽各有牧地,而皆  相似文献   

2.
一六九○年(康熙二十九年八月初一日),清朝军队与蒙古族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战于乌兰布通(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多伦县西北九十里的沙布尔台),历史上称为“乌兰布通之战”。战争的结局,是以清军的胜利和噶尔丹的失败而告终。—前者何以胜?后者何以败?究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战争的双方有如下互相反对的许多特点。 噶尔丹方而:(1)噶尔丹夺了厄鲁特准噶尔部的汗位,兼并了厄鲁特四部,而且占据了西北地区的广大草原,“控弦之众百余万,驼马牛羊遍山谷”,并与西藏分裂割据势力的头子第巴桑结嘉错狼狈为奸,又在沙皇俄国唆使和支持下,占据喀尔喀蒙古扎萨克图汗部,接着向土谢图汗部发动进攻,并分掠车臣汗部牧地。噶尔丹与沙俄侵略军钳形夹击下,使喀尔喀蒙古腹背受敌,被迫南迁。噶尔丹“踞喀尔喀王庭,征诸属国控弦之士数十万”,一心要成为大蒙古的汗。这是噶尔丹掀起割据战争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3.
托忒文蒙古历史文献《和鄂尔勒克史》(qo urIug unteuqe)主要记载了四卫拉特联盟,汗位交替,黄教传播,土尔扈特部和鄂尔勒克西迁伏尔加河、乌拉尔河流城,和硕特部顾实汗占领青海、西藏地区,以及后来准噶尔部同和硕特部、土尔扈特部的关系,卫拉特四部对清朝和沙俄所采取的政策等重要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4.
固始汗应格鲁派领袖之请,于1641年底出兵西藏,消灭第悉藏巴政权。从此,西藏地方开始在和硕特汗王的直接统治之下。随着固始汗的病逝,由于种种原因,和硕特汗王对西藏的统治权逐渐转移到格鲁派领袖身上。和硕特部最后一位汗王———拉藏汗尽管在1705年重新夺回西藏统治大权,但由于其举措失当,最终导致1717年在与准噶尔部的战争中兵败被杀。拉藏汗的被杀,标志着和硕特蒙古对西藏75年统治的结束。  相似文献   

5.
近十年来,我国关于卫拉特蒙古史研究的专著、译著、资料集已出版14部,论文、译文、考察报告、研究总述、书评已发表300余篇。可以说,它是当今我国民族史研究中成果最丰硕的领域之一。马大正、蔡家艺同志合撰的《卫拉特蒙古史入门》(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出版,以下简称八《入门》)一书,正是这一研究成果的审视和回顾性的小结。卫拉特蒙古即西蒙古,是我国蒙古族一支,其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元明时期的斡赤刺惕、瓦刺。在清代前期一个多世纪中,卫拉特蒙古的准噶尔部崛起于天山北路并称霸中亚,和硕特部进据青藏高原,而  相似文献   

6.
(三)乌里雅苏台清代以漠北为外蒙古,旧称喀尔喀,初为三部,即土谢图汗部,车臣汗部,札萨克图汗部。康雍间土谢图汗部所属之三音诺颜抵抗准噶尔入侵有功,清廷于雍正三年(1725年)分土谢图汗西境,晋授三音诺颜为大札萨克,乾隆中加汗号独立为三音诺颜汗部,于是遂成为外蒙古之四汗部。清制喀尔喀分四盟,共八十三旗,附三旗,实为乌里雅台将军辖境。四盟即克鲁伦河北巴尔和屯盟,会车臣汗部二十三旗;土拉河南汗山盟会上谢图汗部二十旗;札克河源毕都哩  相似文献   

7.
黑龙 《北方论丛》2011,(6):90-93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清朝理藩院尚书阿喇尼出使准噶尔汗国,意在了解准噶尔汗国噶尔丹博硕克图汗对喀尔喀问题的态度,更为重要的是,说服噶尔丹承认清朝对喀尔喀蒙古的管辖权。随后清朝对准噶尔汗国的政策由"限制、笼络"到"武力平定"的转变与此次出使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西套阿拉善蒙古族的由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套之名,由其位于河套之西而来。“贺兰山厄鲁特者,俗称阿拉山蒙古也,阿拉山即贺兰山亦名阿兰善山,皆语音之转,地在河套以西。”(《圣武记》卷三) 西套蒙古族,原属新疆乌鲁木齐的和硕特和青海和硕特部落。“游牧河西套,称西套厄鲁特。” 西套额鲁特,其“始视为元太祖弟哈布图哈萨尔,七传至阿克萨噶勒泰”(《清史稿》藩部五)。元时为斡亦刺,后发展为明代瓦刺,清代的厄鲁特或卫拉特。明末,瓦刺分四大部:和硕特部,准噶尔部、杜尔伯特和土尔扈特部,“号四卫拉特,统称额鲁特”(《西域图志》卷首一)。四部之间虽“分牧而据”“部自为长”,却“以伊犁为会宗地”结成松散的部落联盟,设有盟主,以调解四大部之间的纠纷。从十六世纪末到十七世纪中期,担任盟主的是和硕特部首领拜巴噶斯。 十七世纪初期,游牧于伊犁地区的准噶尔部逐渐强大起来,不断向邻近部落发动掠夺战争,迫使土尔扈特部首领和鄂尔勒克率领五万余帐,离开塔尔巴哈台,于1630年左右逐步移  相似文献   

9.
《卫拉特法典》中民法内容初探包红颖明清之交,由于后金兼并漠南蒙古,漠西的卫拉特各部和漠北的喀尔喀受到了后金的直接威胁;在北部,沙俄又不断吞食蒙古领土,试图将卫拉特和喀尔喀蒙古置于其统治之下。为加强蒙古各部之间的团结,调整和巩固蒙古内部的社会秩序及防御...  相似文献   

10.
由成吉思汗之弟哈撒儿后裔统治的蒙古和硕特部是四卫拉特之一。1637年该部的一支在顾实汗的率领下,由今新疆地区迁至青海,继而统一青藏高原,建立了和硕特汗廷。1717年和硕特汗廷被准噶尔所灭,1725年青海和硕特部被清朝划分为二十余扎萨克旗。和硕特汗廷统治青藏地区长达八十多年,时间上与清崇德、顺治、康熙三朝相当,在清初历史上曾起过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本文拟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就和硕特汗廷建立和巩固的历史过程,作进一步的考述。  相似文献   

11.
<正> 固始汗(1582——1654)本名图鲁拜琥,据史书记载是成吉思汗之弟哈布图哈萨尔的第十九世孙,卫拉特汗尼诺颜洪果尔的第四子,是十六世纪末至十七世纪前叶我国厄  相似文献   

12.
<正> 经历了显赫一时的固始汗时代之后,雄据青藏高原的和硕特蒙古便开始走向下坡路。从1654年固始汗在拉萨殁世至1723年罗卜藏丹津叛乱前夕,这近七十年的时间,正是青海和硕特蒙古由盛向衰的转变时期。本文就所能接触到的史料,对和硕特蒙古这一盛衰转变的过程作一些粗浅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中国藏族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的拉卜楞寺,始建于藏历第十二个甲子的已丑年,即公元一七○九年(清康熙四十八年)。当时,清统一了中国,而位于西北的蒙古各部则互争权势,争战频繁。其中信奉佛教格鲁派的厄鲁特蒙古素与西藏有着密切联系。继而厄鲁特四部之一的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统治了西藏之后,广泛地与周围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统治阶级相结合,扩展其势力。当时,清政府为了稳定广大藏族地区的社会秩序和牵制散居在新疆、青海一带地区的厄鲁特蒙古诸部,积极采取“兴黄教以安蒙古”,“以教固政”的政策,扶植达赖、班禅两大活佛系统,分封了五世达赖和固始  相似文献   

14.
喀尔喀活佛札雅班第达罗桑称勒(Ja yapandi ta Blo bzang’phrin las.1642—1751年)①所著的《受法录·明镜 》(Thob yig gsal bai me long)第四卷(第102页下—111页下)②里,载有吉雪活佛·阿旺丹增称勒曲旺扎巴(Skyid shod sprul skuNgag dbang bstan’dzin’phrin las chos dbang grags pa)的受法录.据此记载,这位活佛“诞生于被称为第十一饶迥具醉(myos ldan)的己卯年.其父是在四卫拉特(0’i rod tsho ba bzhi)准噶尔(G—yon ru)部中,以骁勇与笃信著称的大诺颜楚琥尔乌巴什(Chos khur u pa shi),其母是具有很多高尚德性的喜饶卓玛(Shes rab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论述了蒙古法律文献对研究蒙古历史的重要性,追述了蒙古法律及其机构产生、发展的过程,阐述了札撒、《蒙古—卫拉特法典》、《喀尔喀法规》的版本、性质、内容、特点及其效用。  相似文献   

16.
一、蒙古固始汗统治西藏掌色藏政权1637年固始汗据青海后,把青海作为和硕特部根据地,以康区赋税供给他的部众。1642年固始汗灭西藏地方藏巴汗政权后,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实力,控制了整个西藏,成了西藏的汗王。固始汗又将西藏地区赋税赠给达赖喇嘛作为对黄教的供养。其所赠供养正如《五世达赖喇嘛传》所载:首次于日喀则的桑珠孜大厅中聚有蒙藏人士,按忽必烈皇帝向八思巴大师奉献三次大布施之例,汗王在八思巴座前,领受五世达赖授予三次金刚乘密法甘露,初次,汗王以西藏十三万户作供养。①固始汗将十三万户献给达赖作黄教供养,可看出其…  相似文献   

17.
一、十七世纪初前后卫拉特的迁移 蒙古大汗也先死后的相当一个时期内,卫拉特的中心仍位于杭爱之西,唐努岭以南的空奎、扎布干及扎拉马罕一带。仍不时地参与东蒙古的社会政治活功,时而得势,时而失势。但其传统的四卫拉特联盟始终未能得以恢复。 十六世纪四十年代,察哈尔部迫于土默特阿拉坦汗不断膨胀的势力,东迁辽河,减少了对卫拉特的控制。趁此机会,卫拉特人召集和硕特、辉特、绰罗斯、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巴尔忽及巴图特,恢复了昔日的卫拉特联盟。以“黄金家族”支系为旗号,共推哈市图哈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重点分析<内秘书院内翰林院蒙古文档簿>所收清太宗与喀尔喀蒙古扎萨克图汗素班第三次往来文书,利用其他同时期档案资料和相关史书,论述了1638年至1640年扎萨克图汗与清朝的关系以及喀尔喀一卫拉特联盟形成的背景.文章认为,在清朝征服浪潮面前,素班第与宿敌卫拉特握手言和,准备联合卫拉特人,以求喀尔喀的安全.1638年清太宗以武力阻止素班第与明朝的贸易,是素班第与清朝公开对抗和同卫拉特联盟的直接原因.扎萨克图汗素班第是倡导和实施建立喀尔喀一卫拉特联盟的最主要的领袖人物.该联盟大致在1639年底1640年初形成.1640年喀尔喀-卫拉特联盟的形成是历史的必然,但是,如果没有扎萨克图汗和清朝的对抗,喀尔喀-卫拉特联盟就不-定成立得那么迅速和顺利.  相似文献   

19.
沙俄在尼布楚谈判期间,企图威胁利用哲布尊丹巴胡土克图,以攫取外交上的好处和吞并蒙古的阴谋破产之后,其利用喇嘛教侵华的图谋,并未稍有收敛,在清中央政府平定准噶尔前后,沙俄使出了更为阴险的一手,这就是阴谋策反哲布尊丹巴胡土克图,以图达到吞并我喀尔喀蒙古和我西北广大地区的罪恶目的。 准噶尔是我国厄鲁特蒙古四部之一。康熙年间,噶尔丹以阴谋手段夺取汗位之后,准噶尔势力逐渐强大,凌驾于其他各部之上,并征服了维吾尔族各部,称雄于新疆,与  相似文献   

20.
1502年额鲁特部从征西迁,过去一直被卫拉特历史学看作是早期四卫拉特联盟瓦解和中期四卫拉特联盟建立的界限。那么,据托忒蒙古文献记载,中期四卫拉特联盟的构成是:和硕特部为一个卫拉特,绰罗斯部为一个卫拉特,土尔扈特部为一个卫拉特,杜尔伯特部为一个卫拉特。实际上中期四卫拉特联盟是由大四卫拉特时期的第一卫拉特,小四卫拉特时期的第四卫拉特,即由绰罗斯部的一部分和土尔扈特郁、和硕特部构成的。它同早期四卫拉特联盟相比,无论从部落成员或地域上,都大为缩小。除了小四卫拉特时期的第一卫拉特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