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荒原”诗派是日本战后诗歌的起点,继艾略特的《荒原》之后,对诗歌史中的“荒原”母题又有东方式的贡献。艾略特的《荒原》对一战后的欧洲乃至全人类的荒原(他认为)作了超越其上的哲学思考。荒原的出现被认为是个普遍的轮回,荒原的拯救需要甜蜜的宗教;“荒原”诗派则寻求着自己对二战后日本出现的荒原的一种价值效应。为此他们在荒原中跋涉,在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中寻找解脱荒原的路径。艾略特采用的是神话与现实相呼应的结构,“荒原”诗派则运用“物哀怜”的抒情体制结构诗篇。  相似文献   

2.
T.S.艾略特不仅是西方现代派的代表诗人,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理论家。他的“历史意识”、“非个人化”理论、“客观对应物”等一系列观点,在西方现代文学批评上具有开创和先导作用。而带给他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荒原》则很好地体现了他作为诗人的才华和作为理论家的睿智的结合。从艾略特的文学观念出发,以《荒原》为例证,粗略建构对艾略特的认知框架。  相似文献   

3.
艾略特的《荒原》是欧美现代主义诗歌的先锋之作.本文试图通过结合艾略特对他早期偶像多恩的态度及其态度的转变和他对《荒原》的评价,来分析理解《荒原》的实质.  相似文献   

4.
荒原意象是美国文学的母题之一,既象征自由,也象征险恶,具有二元性;而T.S.艾略特的《荒原》描绘的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们造成的灾难和精神创伤,影射西方现代文明的堕落、精神生活的枯竭和一代人的幻灭感。通过两种荒原意象的比照,昭示了美国文学传统荒原意象的异化和战后西方社会的信仰危机。  相似文献   

5.
“我既不是活的,也未曾死”——论艾略特的《荒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读和评价艾略特的著名长诗<荒原>的路径很多,但有一条既不难走,又有意思,这就是将长诗的题辞当作入门的钥匙.该诗的那句拉丁语题词,概括或浓缩了全诗的主旨:即现代西方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就是那种"西比尔式"的"不生不死、即生即死、生不如死,死即是生"的荒原状态.诗人自己对长诗歌的解释和注释是必要的,但也不是最可靠的;最可靠的理解和解释应当到文本本身去寻找,而艾略特的文本又进一步证实了长诗题词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荒原>是西方现代派文学大师T.S.艾略特的惊人之作.在诗中,艾略特刻画了一幅现代文明颓废的图景,深刻揭示了现代社会精神的"荒原".这首诗成功之处并不仅仅在于象征手法的运用,而是整首诗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从不同侧面、全方位地展现了主题.  相似文献   

7.
反讽不仅仅是一种修辞学概念,更是西方文论中诗学的关键词,它是现代诗歌重要的一种创作和结构原则。《荒原》的诗体特征和结构方法体现了现代反讽结构诗学中的矛盾性、张力性、对立统一性等重要特征。从《荒原》的主题、意象、人物、时空结构各个层面的意义生成阐释了T.S.艾略特诗歌的反讽结构诗学,探究了艾略特的创作特点和诗学主张。  相似文献   

8.
拼贴和色彩运动是立体主义绘画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绘画特点和技巧,它体现了20世纪初艺术家们从根本上重新理解世界的要求.对人类零碎生活经验的重新整合同样也是诗人艾略特的美学追求,在《荒原》中得到了完美再现.《荒原》的拼贴手法主要通过剪辑和内嵌材料两种方法来实现;色彩从另一个侧面展示了《荒原》的象征魅力.  相似文献   

9.
艾略特的<荒原>运用了大量的意象.这些意象看似纷繁复杂,凌乱无序,其实是自成一体的.艾略特的"客观对应物"诗歌创作理论使得这个体系有迹可循,以神话典故为框架 ,以诸多二元对立的元素为脉络,从各种混杂的声音和视角,构建了一个独特而完善的象征体系.  相似文献   

10.
文章结合艾略特本人生活经历与思想探索,以及他最终对基督教的皈依,来系统研究他在其代表作《荒原》中表现出来的拯救意识。艾略特在《荒原》一诗中,认为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洗礼的西方现代社会,进入了一场没有理性、没有信仰、没有秩序的精神文化危机之中,而只有重建基督教信仰维度才能加以拯救。但他宗教救赎的思想是有局限的,终因基督教观念无法把握现代荒原世界而宣告失败。然而艾略特的努力并不是没有价值的,也许正是他无路可走的处境告诉我们应该开辟一条新路,去救赎现代荒原世界,这即是我们站在艾略特这个巨人的肩膀上的继续探索。   相似文献   

11.
《荒原》表达了艾略特个人与文化的双重迷惘。说它是"个人"的迷惘,因为它是一部艾略特个人的"心灵史";而它所反映出的文明的危机、世界的幻灭和人的绝望,正是对"文化"迷惘的体现。文章从艾略特本人的生活状态、婚姻状态和宗教思想等方面入手,在对《荒原》所折射出的人的生存状态和社会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挖掘出艾略特创作《荒原》的根源。  相似文献   

12.
产生在20世纪的现代主义给学术界留下巨大的研究空间。艾略特的《荒原》就是这一思潮的里程碑。多视角地探索它的人文思想和艺术方式将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那场深刻文化运动一些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3.
托·斯·艾略特的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几乎是共生关系,将《荒原》研究与他的文学理论相结合,能够进一步发现这位天才作家的作品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话语蕴涵与文学魅力。《荒原》是个互文性的文本,在这一文本中,艾略特以重复的手法一方面激活了由《圣经》所开创、约翰·弥尔顿所继承的"沉沦与拯救"模式,弘扬了基督教人文主义精神;另一方面通过对经典的引用、改写和戏拟在续接传统的同时,又彰显了文本差异,从而使《荒原》成为现代文学史上不朽的经典。  相似文献   

14.
艾略特的《荒原》被公认是一篇难懂的伟作 ,诗中大量神话、典故和文学作品的引用给解读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同时大量象征、意象变形和通感等表现手法的运用 ,使得诗歌更加晦涩朦胧。本文从《荒原》中体现出来的艾略特对人类生存状况的反思、波德莱尔对艾略特的影响、通感的使用和意象的变形粘贴等方面探讨了《荒原》永恒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5.
借用音乐中的曲式分析这种独特方法去分析 T.S.艾略特的《荒原》,可以看到这首长诗貌似杂乱实则清晰的发展脉络 ,看到西方现代文明的荒原 ,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人们精神的幻灭 ,更可以看到这首长诗的旨意所在——信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陌生化手段的运用增加了诗歌《荒原》的美感,同时也增加了读者理解该诗歌的难度。艾略特在《荒原》中主要采用了两种陌生化手段,一是寓其意于神话故事,二是寓其意于宗教故事。艾略特借助神话故事和宗教故事中描述的世界生动描述了一战后濒临崩溃的荒原式的西方文明,表达了他对西方现代文明发展的忧虑。探究诗人在《荒原》中引用神话故事和宗教故事的真意,可以突破陌生化手法给该诗歌设置的理解障碍,让读者在欣赏该诗歌形式美的同时准确把握该诗歌的真实内涵。  相似文献   

17.
空虚与荒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略特 (T .S .Eliot,1888- 196 5 )是 2 0世纪具有重要影响的现代诗人和文艺评论家 ,于 194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长期研究哲学 ,对人类自身 ,特别是人的本质、命运和人与社会的关系都有深刻的思考。他的诗主题比较集中 ,主要表现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尤其是人的精神带来的灾难性的后果。本文通过《普鲁弗洛克的情歌》和《荒原》两首诗分析了西方现代社会的空虚与荒原这一主题。《荒原》中引用了大量的文学、人类学、哲学等多种学科的著作 ,有的诗行用原文写成 ,意象看起来没有联系甚至是支离破碎的 ,内容上也有较大的跳跃。但是诗人的寓意正在于此 ,读者一旦读懂了它们 ,便会对西方社会枯燥和无力的现代文明感到担心和震惊  相似文献   

18.
T·S·艾略特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诗人和文学批评家之一。在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中,他提出了著名的"非个人化"与"客观对应物"理论,他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中强调诗歌流露的情感,应该是"非个人化"的,具有一种人类共通的智性和理念;在《哈姆莱特和他的问题》中,艾略特进一步提出,"表现感情的唯一途径"就是客观对应物,并且成功地将这两种理论运用在他的代表作《荒原》中。  相似文献   

19.
从象征形象创作、时空顺序的错位与跳跃、意识流等三个方面解读了艾略特的长诗《荒原》的主题和艺术手法 ,分析了《荒原》新异、独特的现代主义表现手法 ,丰富的象征意蕴和完整的意象体系。  相似文献   

20.
《荒原》(The Waste Land,1922)是艾略特最著名的、最有代表性的诗作,1919年开始构思,大部初稿写于1921年秋季,当时艾略特正处在精神崩溃的边缘,向伦敦银行告假休息,先是在马加特,后来又转到瑞士的洛桑疗养,在此期间他同庞德保持通讯联系。1922年初他返回伦敦时路经巴黎,把手稿交给庞德,庞德对原稿作了大量的删减和改动(修改后稿子不到原稿的一半),使之得以定型。为了表示感激之情,艾略特把这首诗献给了庞德。《荒原》是按现代主义模式创作的一部划时代作品,它的问世标志着一种激进的新诗的出现,这种诗充满试验性的节奏,交织着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在结构上不属于任何一种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