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语言共性理论为依托,对英语中的malapropisms辞格和汉语中的飞白辞格从类型、生成因由、构成格式及修辞效果等多维视角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共性梳理'和探讨.我们认为,虽然英文里的malapropisms和汉语中的飞白之间存在一些细微的不同 '之处,但从总体上看它们之闻的共性是本质的、核心的;而个性是非本质的、边缘的.  相似文献   

2.
在司法实践中,我国法律文书写作呈现出格式化、公式化风格,法律文书的共性特征成为法律文书的突出特征,文书写作普遍缺少个性,这与司法改革的内在需求不相符.一份好的法律文书应该是一份显示司法公正、有理有据、形象生动的公告书,它不仅具有规范的格式、特定的写作事项、完备的内容等共性的特征,同时也要具备丰富多彩的个性特色.因此,体现法律文书的个性化是法律文书改革的必然要求,我们需要建立多元化保障机制,以提高法律文书写作的个性化风格.  相似文献   

3.
音乐指挥和文学翻译这两种不同性质的艺术种类,在艺术特征方面有许多相似或共通之处,包括综合性的专业性质、对作品的精心选择、演绎过程、演绎者和原作的风格等。  相似文献   

4.
人类有史以来,技术就逐渐地介入了人类社会生活,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社会的生活内容,甚至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反过来,人类社会形态的嬗变,也显著地促使技术的作用范式转变。事实上,人们一直都在反思技术的本质是什么,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如何,技术到底是自治体系还是由社会历史建构,这就涉及技术的哲学根基问题。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深入剖析了技术之基的演变历程,即技术的朴素整体论、构成系统论和生成总体论之间的演变,辨析了技术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内在关系,探讨了技术在自在状态、自为状态和自在自为状态的转变,最终揭示了技术的本质是一种实践性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5.
事物具有两层次规律,即表层的事物客体的外部联系规律和深层的事物内在联系规律。表层规律包含客体本质、外部相互作用及其形成的组织结构等方面的规律,是关于世界如何由独立客体构成的构成论规律,它们描述了事物的外在运动及其结果,但不能解释这些客体本身是从何而来。如果将表层规律绝对化为事物的本质规律,将会形成错误的形而上学世界观以及建构主义方法论。在构成论规律的背后存在着关于事物如何通过内在联系而生成的生成论规律。实践是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内在联系过程,是社会事物的生成根源。自然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则是人类实践的前身,是整个自然界的生成根源。正因如此,以发现事物客观规律为主旨的科学,以其发现的规律的层次不同而分为不同类型。当代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正经历从表层的构成论规律观向深层的生成论规律观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以加拿大多伦多市部分公示语为样本,通过网络让中国译者进行试译和推敲,发现英语公示语与汉语有很多共性,具有意合、主动、具体、后重心、无主句、多分句、多短句等特点,英译汉时需根据其特点采用不同的策略。这些特点为公示语的汉英翻译带来了启发。  相似文献   

7.
技术的哲学之基发生了由朴素整体论向构成系统论,再由构成系统论向生成总体论的转变,技术发展也完成了由自在阶段到自为阶段,再由自为阶段到自在自为阶段的升华。由于实践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技术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加深,技术不再被看做绝对的、僵化的形态,而是被看做实践的、生成的形态。  相似文献   

8.
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是承载中华民族历史记忆、记录中华文明发展脉络、综合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动载体,具有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内在价值共同性和文化行动共建性。从节日起源、发展变迁和表现形式等方面阐释中华传统节日文化蕴含的共同价值,从加强组织动员、营造公共空间和增强共享体验等方面实现传统节日庆典的共建共享,对于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爱与怨:宁夏“花儿”的对立修辞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爱与怨”构成了宁夏“花儿”的对立修辞论。其主要表现为“肠断未忍收,眼穿不欲归”的爱情悲歌;以泪示爱的生命痛感;旷男怨女的生命哀歌。  相似文献   

10.
中俄社会经济体制改革政策的共性与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俄作为从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大国,两国都面临着调整中央与地方利益关系和国内区域发展差距问题,制定国家层面的宏观调控政策是中央政府的重要任务。中国诸多长期战略政策,如“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振兴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等更多关注的是经济目标,而俄联邦改革政策的首要任务是维护国家完整性这一政治目标。中国经济的管理模式倾向于发挥地方积极性的分权模式,而俄罗斯在经济发展模式上倾向于中央权威下的集权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12.
苏联教科书哲学是现代版的旧唯物主义,以物料实体为世界本体.它将世界视为自动服从预定规律的分离的既成事物的集合体,由此产生的“原像—镜像”关系将哲学引入了困境.当代马克思主义用“实践生成论”走出这一困境,开拓了全新的鲜活的物质世界图景.它以开放的“物质过程”作为世界本体,每一事物过程通过他物而存在,由此构成普遍的相互联系,使整个世界成为“物质过程集合体”.它以取代“构成分析”的“过程分析”作为主线,将事物发展视为随机自由趋势与在相互作用中生成的规律的对立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这一思想一脉相承,用发展观取代对事物“定性”的形而上学,用在实践过程中生成的规律取代预定的先验规律,是当代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3.
“生”是一个世界性的哲学话题,中国哲学几乎可以说就是一种围绕“生”而展开的哲学智慧。从生成论的角度看,古希腊哲学致力于探讨世界万物的终极本原,并将终极本原归结为一种或者多种元素,这种思维容易体现为“一”和“多”的关系,容易走向对于创生者、第一因的追寻。受到西学中对于“第一推动者”强烈关注的影响,二十世纪的中国学者们更为注意寻找中国哲学关于终极本原的描述,在生成模式上,更为关注“他生”类型。但在儒道两家这里,即便存在着“他生”类型,其最终目的也是实现万物的“自生”,即通过道(或者天地)的功德,使万物充满活力,让万物自己能够创造自己,从而建立起一个连续不断的、生机勃勃的世界。因此,古代中国更为重视的是“自生”类型,作为中国文化主要代表的儒道两家,虽然内容有别,但都有强烈的“自生”意识,最终目标都是要让万物自作主宰、自为动力,亲身参与到“生”的过程中去,从而焕发出持续的、勃勃的生机。如果我们使用西学的框架来比照中国哲学,那么“自生”就很容易被遮蔽,而这恰恰是中国哲学中最值得继承的部分。  相似文献   

14.
本论文尝试对周敦颐的《太极图说》进行平冤昭雪,以便解除长期以来人们对其的误解。为此,本论文认为在东亚哲学史上最初论及宇宙生成问题的学者为老子,到了汉唐时期,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太极及元气概念,并开始了正式的深入研究,这就是所谓的"太极元气说",这一脉络一直延续到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但是,到了南宋时期,朱熹对此进行了歪曲、改编,进而主张"本体论"。本论文还重点指出:如果立足于朱熹的本体论去理解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将会造成众多难点,其中明显的例子出现在朝鲜哲学史上。因此,笔者根据朱震的《汉上易传》所收录的《太极图》,尝试对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所蕴含的原义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叙事性片断在战国时期的诸子散文中占据很大篇幅,这种服务于说理的叙事,具有寓言性。与着眼于文本细部处理的“春秋笔法”不同,寓言性叙事着眼于事件自身的离奇性与文本结构的营造,以譬喻或象征的方式传达故事背后的寓意,属于“宏观修辞”。这种修辞方式与来源于历史叙事的“春秋笔法”都对后来的汉语叙事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方面,中国古代的小说文本普遍具有“藉外论之”、“譬喻取义”的寓言性修辞指向;另一方面,诸子散文叙事中“故事+议论”的模式,深刻地影响到后来汉语叙事文学的文本结构。宋明话本小说头尾呼应的议论性诗词,把夹在中间的叙事变成了显示某种意义的“事象”;章回小说游离于主体叙事的“楔子”与“结尾”也具有同样的功能。《韩非子》的《储说》、《说林》两章,更是与后世文人笔记小说有太多“家族相似”的特征。对故事的寓意性解读,是破解汉语文学叙事文本意义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6.
优选论 (optimalitytheory)是 90年代出现的一种新的音系学理论。其首创者是McCarthy&Prince (1 993)和Prince&Smolensky (1 993)。优选论是后SPE音系理论发展到目前的一个理论高潮。优选论否定了传统生成音系学中的某些重要的假设 ,属于当代生成音系学的理论框架范围 ,并为生成音系学今后的发展扫清了障碍。1 .当代生成音系学与优选论所谓当代生成音系学是指以TheSoundPatternofEnglish(SPE) (Chomsky&Halle,1 968)为代表的经典生成音系学及以后的发展。SPE这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奠定了当代生成音系学对自然语音研究认识论和方…  相似文献   

17.
《太一生水》作为一种有着明显道家特征却又独异于先秦典型宇宙生成论图式的篇章,其风格的迥异与逻辑上的缺陷使之饱受质疑。通过《太一生水》与《黄帝内经》等相关医学文献的关联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二者在理论构建、概念的使用乃至一些细节方面有着高度的相关性。进一步推论,这种相关性背后的可能真相是:《太一生水》是一篇关于生命的生成论图式而非典型的宇宙生成论图式。沿着此图式出发,许多矛盾和疑惑也可以得到合乎逻辑的解释。而道家哲学养生学如何开出中医学脉亦在此篇章中找到承启的枢机。  相似文献   

18.
中国学界近年来关于Being与西方哲学传统的讨论仍在持续.在这一讨论中,柏拉图是重要的一环.美国学者卡恩运用他的语言学研究成果处理希腊哲学文本,提出了若干结论,强调了希腊文动词be的三种基本用法和三重含义(是/在/真),可供我们研究柏拉图的本体论思想时参考.柏拉图的本体论之所以能发挥长远的影响,不在于他提出了"型"和"相"这样的本体,而在于他确定了一个求真和求实的基本思维模式.现代西方分析哲学家的反形而上学,没有从根本上驳倒柏拉图.  相似文献   

19.
本文考察汉语二语习得与一语习得过程,发现这两类不同的习得过程存在明显的语言特征相似性和习得顺序相似性.并从普遍语法、人类认知角度解释这些习得共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