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原有石英砂滤罐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陆续出现内部结构损坏、滤料流失、滤后水质变差等不同程度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正常生产和污水站的水质达标。针对石英砂滤罐改造后的效果及适应性进行技术研究和对比,提出了适应目前水处理的过滤工艺,可改善其过滤效果,满足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2.
该文针对建在盐田上的供水厂地面库,库水氯化物含量过高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提出工程技术措施,用土工膜进行防盐,经处理后,库水中氯化物含量从7000kg/l~8000 kg/l降到40mg/l,达到工业和生活用水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3.
通过实地调研重庆秀山地区电解锰生产企业生产现状,结合相关电解锰生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经验,得出以下两点结论:首先生产电解锰的制液氧化工序采用双氧水代替投加二氧化锰粉作氧化剂,具有成本低、去除Fe2+效率高、减少污染来源等优点;其次采用离子交换法代替传统石灰中和法净化含锰废水,避免处理后的回用水中钙离子浓度偏高,影响电解锰产品品质以及钙离子在输液管线板结、沉淀的弊端,达到有效回收利用锰资源的目的,同时处理后废水能达到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4.
莲花水库是厦门市的新建水源,在原莲花溪河道的基础上扩挖而成。为了解其底泥受锰污染的程度及对水体水质的影响,我们于2018—2019年对库区不同位置的底泥进行了采集,分析了总锰及不同形态锰的含量,同时对污染较严重区域的上覆水体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水库底泥平均总锰含量为1374mg/kg,属于中~强污染水平;其中可提取态所占比例较背景土壤增加24.81%,更易释放进入水体;原河道的底层水体已受到严重影响,泥-水界面锰含量高达3.2mg/L,且随时间呈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5.
地表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引起广泛重视,研究其水华治理技术具有重要的环境和生态意义。该文以高锰酸钾和三氯化铁为基础药剂,研究其复合除藻剂对藻类的去除效果。以蛋白小球藻为实验藻种,以叶绿素浓度为考察指标,进行了两种药剂的复配,确定了用于藻类去除的最佳复配比。以厦门某农村富营养化水体为基础,考察了复合药剂对藻类长时间去除效果,以及残余重金属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高锰酸钾、三氯化铁复合浓度比为0.8∶50时,蛋白核小球藻96 h内叶绿素去除率高达90%,去除效果明显。复合药剂对地表水体藻类接触反应6 h后,叶绿素a浓度降至3.08μg·L-1,叶绿素a去除率为96.4%。复合药剂投加96h后,水中残余的Fe3+、Mn2+浓度趋于稳定,水中残留铁含量约为0.13~0.19 mg·L-1,水中锰的残留量约为0.13~0.25 mg·L-1。  相似文献   

6.
张玲 《科学咨询》2008,(3):48-48
文章研究了分光光度法测定锰硅合金中硅含量的方法.在硝酸和氢氟酸溶液中硅以正硅酸存在,加入钼酸铵形成硅钼杂多酸显色,在660nm波长处测吸光度.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0.4 μg/mL(指含硅量),精密度(RSD)为0.65%,加标回收率为102%,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师学明 《经营管理者》2013,(2X):395-395
2008年3月笔者作为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主持完成山后小﹝一﹞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施工全过程。具体施工时因坝基软卧土层较厚,开挖量大,清基困难。基础处理方案改为机械成孔,碎石或块石回填置换,改变地基土壤结构,提高软卧土层抗压缩性,适当提高地基稳定性。基础面按设计中粗细砂、碎石垫层反滤。实践证明其地基换置处理措施是切合实际的,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8.
文章研究了分光光度法测定锰硅合金中硅含量的方法。在硝酸和氢氟酸溶液中硅以正硅酸存在,加入钼酸铵形成硅钼杂多酸显色,在660nm波长处测吸光度。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0.4μg/mL(指含硅量),精密度(RSD)为0.65%,加标回收率为102%,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论文以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为研究对象,采用了生物膜反应器处理低氨氮的出水,以达到火电厂循环冷却用水的要求(NH3-N小于1mg/L)。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水力负荷、容积负荷对脱氮影响的试验,具有独创性和前瞻性。  相似文献   

10.
崔月岭  董健  李毅  刘捷 《科学咨询》2007,(23):52-52
在油田普遍采用聚合物驱三次采油新技术的同时也产生了含聚丙烯酰胺(PAM)污水的处理问题.含聚污水粘度大,含油多、乳化油稳定,传统的废水处理方法及设施难以使该污水处理达到回注水质的标准.利用聚结式溶气气浮装置在胜利孤岛油田进行了含聚污水除油工艺试验,在进水含油在1980.0mg/1~3720.0mg/1之间时,出水含油能稳定保持在5.0mg/1以下,达到了相关注水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介绍采用絮凝沉淀工艺处理石材加工集中区初期雨水及地面冲洗废水的设计和调试,在进水SS为1400~2500mg/L的条件下,经处理后出水SS为10~20 mg/L,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工程实践表明该处理系统具有运行稳定、管理简单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城市污水处理厂水解+CASS工艺二级出水(中水)为研究对象,采用了生物膜反应器,研究通过生物膜法处理低氨氮的二级出水以达到火电厂循环冷却用水的要求(NH3-N小于1mg/L),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水力负荷、容积负荷对脱氮处理效果影响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T=29℃、pH=8.3时,生物膜法对二级低氨氮的出水氨氮去除效率可达85%以上,能够达到预期的NH3-N浓度1mg/L以下,满足火电厂循环冷却用水要求,实现中水循环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以福建省三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污泥中重金属的种类及含量,以及重金属的形态分布情况。重金属全量微波消解结果表明,三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含有Zn、Cu、Pb、Cr、Ni、Co、Cd等7种重金属,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Zn>Cu>Pb>Cr>Ni>Co>Cd,其含量分别为2513.91 mg/kg、438.62 mg/kg、152.3 mg/kg、81.28 mg/kg、35.08 mg/kg、14.43 mg/kg、1.58mg/kg,其中Zn超过污泥农用(酸性土壤)时的标准限制(2000mg/kg)。BCR形态分析结果表明,污泥中重金属Zn、Cr和Ni主要以残渣态为主,Cu、Pb、Co和Cd主要以还原态为主。Zn和Cd的不稳定态含量较高,具有潜在的污染影响,在污泥利用时应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14.
为准确测定饮用水中苯并芘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分析,采用液液萃取方法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分别改变流动相、荧光检测器波长、流速等参数,在优化检测参数条件下,苯并芘在0~1000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7,样品加标回收率为78.6%~89.4%,精密度为2.5%~5.1%,效果良好,适用于饮用水中苯并芘的定性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15.
谭力 《科学咨询》2008,(9):62-62
水厂的设计中选择水处理工艺是首要问题,合理的净水工艺要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和发展的需要进行研究.本文就水厂设计方面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总平面布置 净水厂总平面布置的要求是功能分区合理,各构筑物布置紧凑、流程合理、管理方便,同时尽可能利用地形,并适当留有发展的余地.在具体布置时要注意几点:①加矾间应靠近反应沉淀池进口;②加氯间一般宜靠近滤池与清水库;③沉淀池和滤池尽量靠近;④在厂区道路布置上,各生产构筑物之间如:沉淀池、过滤池、加矾加氯间等处,必须道路便捷,除地面交通外,池与池之间也应设置架空桥,以便巡回检查管理;⑤加矾用料往往品种多样,不易整洁,最好避开厂主干道两侧,将加矾间设到较为隐蔽的地方;⑥滤料堆场应尽量靠近滤池布置,并合理利用厂区空地砌筑堆砂池,以使厂区整洁,环境优美.  相似文献   

16.
在实验室条件下,应用厌氧-缺氧工艺与常规活性污泥工艺的处理效果进行了对比.实验证明:采用A-A/O工艺处理后,出水COD、NH3-N钧能达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叶黄素对于核因子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 related factor 2,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 O-1)表达的影响,从而研究叶黄素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叶黄素(20、40、80、120、160 mg/L)和空白对照组(0 mg/L)处理HT29细胞24、48、72 h,用CCK8法检测叶黄素对该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RT-PCR检测Nrf-2和HO-1RNA表达水平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Nrf-2和HO-1的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叶黄素能够抑制人结肠癌HT29细胞的增殖,160 mg/L叶黄素作用72 h后,抑制率可高达78.09%,且具有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显示:叶黄素作用于HT29细胞48 h后,G0/G1期细胞显著增加.表明叶黄素可阻滞HT29细胞生长于G0/G1期.RT-PCR检测和Western b l o t检测的结果共同显示,经过不同浓度的叶黄素处理后,Nrf-2和HO-1 RNA的表达水平以及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未经叶黄素处理的对照组相比明显上调,且具有剂量依赖性(P<0.01).结论:叶黄素可显著抑制H T29细胞的增殖,使其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同时诱导Nrf-2和HO-1 RNA和蛋白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抑制HT29细胞增殖、发挥保护作用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辣椒粉中罗丹明B的方法。样品用80%酸化甲醇提取后,正己烷净化,以甲醇和0.2%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C18柱进行分离,正离子模式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罗丹明B在2.3μg/L~115μg/L范围内符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相对标准偏差小于6.8%,该检测方法的回收率为84.7%~92.8%。建立的检测方法灵敏度高,处理简单,适合分析辣椒粉中罗丹明B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丁酸钠(sodium butyrate,BTR)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后小肠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肠I/R 1 h组和4 h组(I/R1组和I/R4组),BTR干预1 h组和4 h组(BTR1组和BTR4组),每组10只.丁酸钠组和肠I/R组夹闭大鼠肠系膜上动脉30 min,恢复灌流后观察4 h,制备肠I/R模型;假手术组仅开腹不夹闭动脉.BTR组于术后立即行皮下注射BTR(400mg/kg),假手术组和肠I/R组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I/R 1 h和4 h后,测定小肠黏膜血流量,取血浆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和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活性,取小肠组织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 D A)活性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 a s c u l a 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含量,检测小肠微血管通透性和含水率,HE染色观察小肠病理变化.结果:肠I/R致小肠损伤组血浆T N F-α、D A O及小肠组织含水率、微血管通透性、M D A、M P O、V E G F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小肠黏膜血流量明显降低(P<0.05),小肠损伤明显.与对应时间点I/R组相比,B T R治疗后血浆T N F-α、D A O及小肠组织含水率、微血管通透性、MDA、MPO、VEGF明显降低(P<0.05),小肠黏膜血流量升高(P<0.05),小肠损伤减轻.结论:BTR减轻大鼠肠I/R后小肠微血管通透性、组织水肿,增高小肠黏膜血流量,具有一定的小肠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与清除氧自由基,减轻炎症反应和降低小肠VEG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牡蛎壳粉资源丰富,采用高温700℃煅烧方法对其进行热改性,进一步提高其吸附性能,可以实现变废为宝。该文以刚果红吸附方法考察不同条件对热改性的牡蛎壳粉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改性后的牡蛎壳粉在不同粒度下均较相应的常温牡蛎壳粉对72.00mg·L~(-1)低浓度刚果红溶液吸附率高约10%,当粒度大小为300~350目时,吸附率可达到99.48%±0.06%,接近100%。热改性后的牡蛎壳粉(过300目,粒径约小于48μm)产品最佳吸附条件为:对初始浓度为500.00mg·L~(-1)刚果红水溶液100mL,吸附时间12.5h,pH为7,吸附温度38℃,转速200 r·min~(-1),投入量0.1500g,其最终吸附率可达97.82%±0.10%,吸附量为326.06±0.32mg·g~(-1)。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牡蛎壳粉具备很好的吸附性能及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