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于金富 《决策探索》2014,(24):48-4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大力推进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全面发展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与企业经营方式。笔者认为,根据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与农业生产方式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我们应当积极发展农业合作经营方式,构建新型农业合作经营体制。  相似文献   

2.
由于耕地撂荒、粮食需求量增大等因素导致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突出,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成为了保障粮食安全的核心环节。近年来,在国家的政策指导下,各省市陆续开始推行种粮大户补贴政策,对种粮大户进行扶持,在促进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了使补贴政策进一步地发挥对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的促进作用,种粮大户补贴政策还需通过加大投入力度,建立监督与评价机制,发挥基层政府的社会化服务功能,完善其他相关政策等途径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农业企业化是指使各个农业经营主体按照或逐步按照企业特点与要求进行生产和经营的过程。它是农业经营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党和政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推进。  相似文献   

4.
农业产业化是把农业的产加销、贸工农等环节有机结合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的重大创新,是对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充实、完善和发展。发展农业产业化,由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千家万户建立多种形式的联合、  相似文献   

5.
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企业和生物一样,需要在自然界中不断进化,其经营机制也应不断调整和转换,使其发挥最佳效用。诚如英特尔总裁葛洛夫先生所言,当一个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就会面临一个战略转折点。当时,各种因素的平衡在结构、经营方式、竞争方式上都出现了变化,如果没有新的战略转折点。此时,各种因素的平衡在结构、经营方式、  相似文献   

6.
国外是如何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共同趋势。各国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内容,都已经或正在发生着变化,而变化的共同指向,就是构建并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增强农业发展动力和活力的需要。英国、丹麦、瑞士的做法或许会给我们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7.
当前,辽宁省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但农业现代化明显滞后,面临着自然灾害多发重发,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减灾能力较低,产业化水平低等挑战,必须倍加重视我省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的同步推进和协调发展,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方式推进农业,努力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辽宁省经济发展规律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趋势。针对中国人口众多、耕地等资源较少、以小规模农户经营为主体的经营方式将长期存在的基本现实,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在农户自愿和保持土地等自然资源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的前提下,推进产前、产中、产后的有机联合,有效解决小  相似文献   

9.
崔宝玉 《决策》2024,(1):70-73
<正>农业“大托管”是推动农业规模经营、衔接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重要路径,是新阶段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重大创新,解决了“谁来种地、种在哪里、怎样种地”的难题。“谁来种地、种在哪里、怎样种地”一直是三农工作的焦点。作为农业大省和第四大粮食主产区,安徽省委、省政府强调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施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种业振兴行动,建设高质高效农业强省。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农行重庆市分行针对重庆大农业、大农村、大量贫困农民三大特点,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市委市府关于“三农”问题的各项方针政策,在支持“三农”上实现了“四大转变”:即在思想观念上,由支持小农业向支持大农业转变;在政策取向上,由单纯支持农业生产向支持改变农村基础设施、农民生存条件转变;在经营方式上,由支持分散经营的农户生产向支持集约化经营的规模生产转变;  相似文献   

11.
如何围绕市场来发展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传统的发展思路已经不能适应这个要求,新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呼唤新的组织形式,呼唤新的经营主体,公司制农业作为一种全新的农业经营方式便应运而生。公司制农业是在农业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的过程中出现的必然产物,按规范的公司制运作是其主要特征,市场机制是其合理内核。结合襄樊市襄阳区的实践,我们认为公司制农业具有如下内涵和特点:  相似文献   

12.
<正>产业化扶贫是近几年贫困地区实践的一种新型扶贫方式。所谓的农业产业化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它实质上是指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过程。这种经营模式从整体上推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  相似文献   

13.
刘奇 《决策探索》2014,(20):28-29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赋权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逐步摆脱了"权力贫困"的尴尬,各项合法权益陆续得到保障。时至今日,本来不成问题的"经营方式选择权"却成了迫在眉睫的大问题,成为事关农业成败的根本。  相似文献   

14.
细小化的小农户经营在面对国际化的大市场的时候,逐渐凸显出其缺陷。农业产业化的提出,将创新农业新型经营组织形式提上日程。而与此同时,阳澄湖大闸蟹作为极具代表性的区域特色农业,正因其没有规范的市场,统一的品牌而受到外来蟹的冲击。对此,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大闸蟹养殖中现存的经营方式:散户、合作社、产业园(农业企业),在经营规模、市场销售、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建设等方面的差异,得出小农经营将越来越受到挤压,农业企业形式将会是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公司+农户”流通模式的创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加快农产品流通的关键在于制度创新农产品流通是包括市场体系、组织体系、管理制度、产权制度、技术手段等内容的一个系统工程。对于我国小规模生产、大规模市场需求的国情,如何通过制度创新把农民的小规模生产组织起来进入市场,是加快农产品流通的根本问题。加快组织创新的根本出发点是通过组织创新减少交易成本,规范交易行为,提高生产的市场目的性。90年代初,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加快了农业的市场化和专业化进程。随着农业内部专业化分工的发展,各地出现了集产、供、销为一体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16.
集约农业是农业中的一种经营方式。是把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集中投入较少的土地上,采用集约经营方式进行生产的农业。同粗放农业相对应,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通过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措施来增加农业品产量的农业,称“集约农业”。集约经营的目的,是从单位面积的土地上获得更多的农产品,不断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一、农业集约化种植与管理是必然趋势1.机械化水平提高,决定了集约化种植。在大面积土地上利用农业机械,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获得更多的粮食,更好满足人们生活需求。2.农民水平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个体种植,遇到自然灾害,使农田大面积受损,增加了农民的负担,遇到天灾  相似文献   

17.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一些农民为了生存,以“托孤”的决心,分田到户[1],由此拉开了后来被称为“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改革的序幕。“承包”,这一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特有的自生制度跨越了人民公社的解体、乡镇政权的重建、村民自治?..  相似文献   

18.
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途径。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促进农业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的变革,可以说,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食物安全是现代  相似文献   

19.
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途径.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促进农业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的变革,可以说,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  相似文献   

20.
陈彬 《当代秘书》2000,(8):33-34
1999年5月17日,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在主题为“电子商务”的世界电信日致辞中指出:“电子商务意味着人类经济活动的本质的发生变化,意味着世界将经历一场巨大变革。”而企业无疑是这个巨大的经济舞台上的主体,它对于新的商务模式产生组织结构和经营方式的适当变更。处于电子商务中的企业秘书的素质职能,较之于传统商务模式下的企业秘书也会有所变更与拓宽,以适应企业在组织结构和经营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