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来澳门文学的整体风貌展现出都市文学形态日渐成熟的姿态,在创作方面,无论从澳门文学本土创作的规模上还是从题材布局上,无不显示着本土创作力量愈发坚实的趋势;文学研究方面,澳门学者和各地学者一致将目光转向了澳门文学的跨语言特征,以此论证澳门文学与汉语新文学的关系以及澳门文学特殊性所在,显示出较为鲜明的时代特色;澳门文学一贯善于从多元文化背景和丰富多彩的文学周边活动中汲取发展的养分,一年一度的澳门文学节以及各类纷繁的活动,为这座城市不断增添文艺气息。  相似文献   

2.
在“五四”文学革命期间,周作人提出了“人的文学”的重要文学命题,与此同时,周作人还创作了诗集《过去的生命》中的诗歌。《过去的生命》主要体现了周作人“人的文学”观中的三方面重要内容:“人道主义为本”、“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求生意志”和“求胜意志”。  相似文献   

3.
山西电影的繁荣,植根于山西文学的传统与发展。依附于文学的滋养,山西电影形成“主旋律”式的创作风格与特色,山西的电影工作者坚执于此,在建国以来的文艺发展中长期代表着全国的“主旋律”创作方向。从文学到影视,不同文艺样式的转换使它们在发展中双向关照,引领山西文艺走向辉煌。  相似文献   

4.
在王安忆创作的初期,有两件事成为她文学道路的关节口:一是到“文学讲习所”学习,把她带进了时代的文学生活当中。另一件是参加“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带给她一个宽阔的视野和背景。这两个关节口上的经历和接触的人事,对她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蛇蝎美女”的文学形象古而有之。与各种文学体裁融合,“蛇蝎美女”在不同时期体现了不同的性格、行为和特色。关于她的创作随着时代的进展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同时,这些形象也反过来影响了社会价值导向与行为。她的形象貌似简单刻板,实则充满二元对立的张力。卡特作为一个女性作家,她笔下的“蛇蝎美女”与众不同,她们既有着这个类型的共性,又体现了独特的个性。她们颠覆了女性作为“被凝视的客体”这个概念,打破了表演性,从而改写了命运。此外,卡特在她的作品中表达了对这个类型创作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西方文学中的基督教文学有着强有力的传统,中国文学中的基督教文学只是一股文学支流。中西基督教文学在追求审美与宗教的统一、采用"浪子回头"式的写作模式等方面有着相似之处。中国基督教文学既受到西方基督教文学的影响,又在基督教本色化思潮中的本色化创作及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灵性品格塑造等方面保留着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文学观,体现了作家自身对文学认知的基本观念,深刻影响其创作审美价值的取向。由于文学观的不同,两类“右派”叙事作品在艺术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两类右派叙事作品文学观的比较,其实质仍然反映了文学与现实的关系问题,而虚构是建立文学与现实联系的唯一手段。正是由于作家从小说的虚构本质出发,在充分想象的空间里对人的存在境遇给予热切的关注,才使作品达到了较高的艺术真实。由虚构到真实,这是艺术文本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8.
柳永不仅是词史上的大家,而且是曲史上的先导,被后人尊称“曲祖”,这反映了词、曲前后承续的历史关系。宋人批评柳永,多强调批评柳词之“俗”,这在客观上预示着或证明着柳词对后世曲体文学将产生重要影响。其后果然如此,故明末清初的李渔明确指出柳永“堪称曲祖”。而后清人批评柳永,多支持赞同这一“曲祖”的说法,在当时学界的批评证说中,柳永“曲祖”的地位逐渐得以确认。柳词创作与元曲创作多有其同似性,主要表现在创作路径、文体特征、文学的接受与传播三个方面。柳永“曲祖”说,其来有自,其来有据,值得当代学界对其多予以探讨、支持与使用。  相似文献   

9.
博客文学以网络为载体,立足于博客,自由创作,没有任何格式限制,是网络文学中一种较为高级的文学形态。博客文学的特点是:审美性;平民化和自由化;开放性及有机互动性;娱乐化。大的时代背景、新型媒介、市场、作者、读者及大众心态都是博客文学娱乐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博客文学表面的繁荣之下,隐藏着种种危机。博客文学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我们应以宽容之心对待它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沈从文在他的文学创作中常流露出一种孤独的情绪。作为沈从文基本思维模式的“情绪的散步”,既影响他文学创作的整体面貌,彰显着他的创作意蕴和文学风格,又制约着他对于社会人生的认识深度,并从心理深层决定着他的孤独情绪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诞生于文学革命的“五四”新文学 ,以其全新的价值观念、表现形态和审美品格 ,显示出鲜明的现代特质。在这一文学历史的巨大变革中 ,周作人以其对新文学理论的倡导、对外国文学的译价、以及他在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等方面的实绩 ,参与了新文学基本特质和大致走向的规范与制订 ,为“五四”新文学的现代化 ,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以"双百"方针的提出为背景,1956年的小说创作新潮确立了"干预生活"的批判现实主义姿态,从而打破了50年代初以颂歌为主调的文学创作模式,开辟了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新维度和新思路.这一创作新潮的出现既是"五四"启蒙主义文学精神的再生,同时也是建国以来重新确认知识分子角色的一个重大尝试.  相似文献   

13.
章学诚在其小说观中表现出两难抉择的矛盾心理:既轻视小说,又看到小说所具有的作用;既要求小说创作应遵循史家的"实录"原则,又承认小说创作中运用虚构手法的合理性;既为小说突破史家固有的传统观念而哀叹,又认为小说的嬗变非人力所为。这种矛盾心理,是由其史家固有的传统观念与其进步的文学观相互冲突造成的。解决矛盾的出路在于:编写史籍、方志时,应对小说加以整理著录;小说创作要虚实显豁,泾渭分明;阅读者应了解文学创作富于想象、虚构和夸张的特点,做到"知其意"和"意会"。  相似文献   

14.
纳兰性德生于贵胄之家,少年得意,文采风流,无论事业、创作皆得天独厚,均想有一番作为。无奈天妒英才,其三十一岁而逝。纳兰词作为其文学创作之代表,与其人格品性如分开来看,确可作为文未必如其人之典型,而其独特词风的形成,又确定是其自觉追求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被文学史遗忘的《小说季报》集中彰显了民国初年鸳鸯蝴蝶派文学的嬗变.基于鸳鸯蝴蝶派作家的“共和”语境体验,他们将“导世牖民”作为办刊宗旨,与此同时,却又认同于传统小说观念和娱乐化的写作方式,这使其创作呈现出多元面相.《小说季报》中的老派鸳蝴作家在现代语境的压力下,悖论式地解构了他们营建的古典文学世界,而新生代鸳蝴作家则构建了一个全新的艺术世界.这些嬗变特征的发掘可以修正民国初年鸳鸯蝴蝶派唯娱乐化的笼统印象.  相似文献   

16.
大江健三郎在接受诺贝尔文学奖的同时,出人意料地发表的“挂笔”宣言,其实这是他后期小说创作的新策略,其目的在于从根本上摆脱渐趋僵化的“大江式”的小说模式,重新寻找自己的“后期作品的风格形式”。大江后期创作的风格形式主要表现为:确立“灵魂”主题在创作中的核心位置;创作前以宣布“挂笔”的方式,清空自己的心灵;构思上努力打破时空界限,以寻求“可以从全方位来表现”灵魂主题;叙事上则表现为一种结构与解构并举的风格。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沈从文是为数不多、纯粹意义上的“乡土文学”作家之一。其文艺创作以“本真的存在”为元话语,采用我思主体对本身的思考使其文艺作品成为社会公认的经典,而他本人却始终站在社会的对立面。在文艺作品具有社会性与作者本人站在社会对立面的悖论中,沈从文“本真”的生存方式消减了后者的独立存在,保留了前者在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反思性,捍卫着反思主体的独立存在,这正是反思主体“本真”的存在方式在文艺创作实践上和思维范式上的体现,也是沈从文文艺创作的膨胀力和张力所在。  相似文献   

18.
蒙古族作家苏赫巴鲁的文艺创作不但数量巨大,艺术体式涵盖范围广阔,而且成就也甚高。其文艺创作不但具有鲜明的民俗意味,而且对于丰富当代少数民族文艺创作与华文文艺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杨万里十分重视作家的创作动机 ,注重研究作家的兴趣和创作欲望。他既重视现实生活对创作的重要作用 ,也特别强调作家对生活的选择、提炼、创造和独特感悟。同时 ,他还认真指出了文章结构的重要性 ,提倡诗味说 ,推崇凝炼概括、内涵丰富、言简意深的诗歌。缘于此 ,杨万里大力称道晚唐诗。认真研究杨万里的创作论 ,对深入研究杨万里的诗歌创作 ,对全面研究宋代文学批评史都是很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20.
西汉时期,文学思想尚未独立,但已随着文学创作的发展,依附于社会思潮的文学思想,逐步发展了起来。作为西汉后期的一名博学大儒,刘向亦在继承前代文学观念的基础之上,于其著述中体现了明确的文学思想,对于文学的性质和作用,作了进一步阐释。他还提倡“文学有别于经学”以及妇女文学的文学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