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历史上大凡比较进步的、明智的思想家,都把人们的知识积累与道德品质的培养视为一体。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了“知识即道德”的著名命题;我国古代素有“文以明道”的说法。从中外思想史上看,每一个时代的思想家大都注意到“知识”对道德的积极作用,因而十分重视人的知识,把知识作为培养人的道德品质的前提条件。但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剥削阶级思想家,由于受时代、阶级地位及唯心史观的局限,他们对“知识”以及知识对道德的作用的理解往往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其中一个很错误的观点就是把“知识”理解为道德的知识,而把大量的社会知识、自然知识视为与人生目的无关的东西,排除在“知识”之外。譬如,苏格拉底就说,“我和物理学的探索是毫无缘分的,”知识就是一切美德的普遍概念。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们又往往把知识对道德的促进作用夸大为知识就是道  相似文献   

2.
公认的“有私无私”境界论是以“私”的有无多少区分人的道德境界。这种观点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无法对现实人的道德境界进行层属鉴别,二是由它提出的最高道德境界让人无法企及。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它将在特殊情况下才需要加以提倡的道德选择当作了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人们努力去追求的道德目标。另外,即使在特殊情境中,用“有私无私境界论”划分人的道德境界也不适用。鉴于道德境界是个人道德素质的综合,伦理学应为人们提供多方面的道德修养指标,这才是研究道德境界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本文所评述的三种资产阶级伦理观,虽都是一些陈旧的货色,但在今天仍然有着一定的市场,特予发表,以供批判。“主观论”是一种彻头彻尾的主观唯心主义伦理观,其反动性一目了然。既然仅仅以一个人的主观信念和感觉作为道德评价的标准,那就必定要否认道德的社会基础和客观标准。宣扬这种伦理观的目的无非是为极端个人主义行为辩护,企图替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罪行作出“合乎道德”的解释。“相对论”把道德看做是相对的东西,认为个人行为要服从他所属社会统治集团的利益。在“相对论”者看来,“一个属于纳粹集团的成员,如果他的社会相信他有责任去协助拷打和杀害犹太人的话,他就有责任这样做。”按此推论,岂不是过去封建统治阶级和现在帝国主义国家统治阶级的道德标准都应该肯定了吗?这当然是荒谬绝伦的。“客观论”一方面虚伪地承认“客观责任”,另方面又“同意一个人的主观责任总是照他相信是对的事情去做”。而这里所谓“客观责任”却是人和社会所不可知的,因此这种“理论”归根到底是用“主观责任”代替了“客观责任”。由此可见,这三种“理论”都是错误的,它们的说法不一,但同样都脱离了社会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关系来看道德,都抹煞了道德的阶级性和客观标准。本文作者在标榜对“相对论”和“主观论”批判的同时,鼓吹把“相对论”和“主观论”的一些“洞察”同“客观论”结合起来,这表明他的伦理观不过是各种资产阶级伦理学说的杂烩而已。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社会,拥有知识即意味着拥有权力和财富,但知识人应负起相应的道德责任,而非用知识去向社会索取,关键是我们为社会奉献了什么!这种道德责任决定了知识是否拥有未来。  相似文献   

5.
《庄子·德充符》用六个肢体残缺的形象象征完美的道德,寓"全"于"不全"之中,用"不全"、"无完"来表现全能的、无边无际的道。庄子运用寓言去传达其后的不言之意,寓"不言"于"言"之中;让人领悟言外之意的唯一方法就是"忘"。  相似文献   

6.
道德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我国现阶段,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社会道德?道德建设怎样才能起到推动两个文明建设的作用?怎样搞好道德建设?所有这些,从理论到实践,一直是我们党和国家长期未能解决好的问题。三十多年来,由于主观唯心主义的影响,极“左”思潮泛滥,一些人脱商社会历史实际,把那些带有浓厚空想色彩的“大同”思想,“平均主义”,当作共产主义道德准则强制推行。“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把个人正当的  相似文献   

7.
让爱来牵手     
老师,是一个多么神圣的称呼,他之所以受人尊敬,不在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而在于能够“传道、授业、解惑”。如果用现代新的解释:教学生认识世界是“传道”,教学生怎样去改造世界是“授业”,在教学过程中和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想作斗争是“解惑”。那么,老师在教学工作中不但要  相似文献   

8.
道德作为人们社会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惩恶扬善的软标尺,在人类历史上与人朝夕相伴、如影随形。尽管中国志代礼仪典籍浩如烟海,道德律令比比皆是,但却没有一部真正注明什么是道德责任;“文革”十年,我们又使人性政治化了,“政治是统帅,是灵魂”,乃至是生活的全部。在那样的环境下,每个人都力图寻找他人的所谓“政治错误”,以显示自己的“革命立场坚定”;同时又担心他人抓住自己的某些“把柄”去“表忠心”、去“献茶”。于是人心慌慌,造成了上下之间、同志之间、家庭内部各成员之间人人自危、个个诚恐、貌合神离、互相防范,从…  相似文献   

9.
康德至善论中有一个颇具争议的核心观点,即每个人都负有“促进至善”的道德义务。而为何“促进至善”是人的道德义务,他并未清晰地阐明。对此,许多批评者不仅明确质疑“促进至善”是人的道德义务,而且质疑它在康德伦理学中的实践意义。通过深入分析至善与道德法则紧密的义理关联,可以发现,康德之所以将“促进至善”设定为人的道德义务,根本原因在于至善是人的理性道德意识潜在映射的一个理想的道德世界,后者构成人的道德实践必须预设的一个背景性条件。基于此,康德认为,当至善以道德法则为基础,就能够且应当完成对纯粹意志的完整规定,而一旦至善获得规定意志的合法权利,也就存在着“促进至善”的道德义务。这项义务的特殊性在于,“促进至善”本质上是一个与“义务的后果”相关的实践命题,充分发挥着对其他义务的范导性作用,即通过“一个目的之整体的理念”,使所有道德性的义务能被系统化为一个统一整体,共同致力于理想道德世界的创建。  相似文献   

10.
民族文化素质是一个民族的知识、道德和情感感受力综合发展的总体水平。民族文化素质的基本标志就是民族个体的个性发展程度。当前我国民族文化素质尚存在许多消极面。现代美育学把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的个性,作为美育的终极目标。审美修养与民族个性、民族文化素质有着内在联系。美育能够弥补知识教育、道德法制教育、环境教育等在培养人的个性发展中所力不从心的欠缺。美育是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不可替代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休谟认为,道德与知识的真假是有本质区别的。因为道德的核心道德感不能从两类知识中的任何一类而来,也不在于知识及对象之间的关系,而源于人的意志和情感。休谟用同情来架起知识和道德之间的桥梁无疑是失败的。这导致了后世哲学家们关于知识和道德之间关系形成截然不同的两派。康德的思想表明了只有从形而上学的整体论出发才能克服休谟基于原子主义基础上的知识和道德的二分对立错误。  相似文献   

12.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人们的道德生活似乎失去了久已习惯的秩序,呈现出一种“无序”状态。改革开放的实践向人们提出了校正道德生活座标系,建立道德生活新秩序的迫切要求。不论是自觉还是不自觉,在每个人的头脑中都有自己的道德生活座标系。人们的道德生活座标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人们所接受的道德教育和自身道德实践经验长期积淀的产物。它有着极高的稳定性和极大的广泛性。人们用它去评价社会道德生活,去确立对待社会道德生活变化所采取的态度,去指导自身的道德言行。因而,人们对待道德  相似文献   

13.
文化教育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知识的积累 ,二是智慧的开发。而智慧的开发 ,就是人格的塑造 ,也叫“素质教育”。近年来 ,我们在教育方面提出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问题。素质教育是让学生得到能够受用终生的道德理念的教育 ,是最根本的德育。考试只能测定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而道德水平贯穿一个人的全部生活 ,不是简单的考试就能测定的。无数实践证明 ,知识水平的提高不一定必然带来道德水平的提高。科学本身没有善恶之分 ,这把钥匙可以开启天堂大门 ,也可开启地狱大门 ,究竟打开哪扇大门 ,取决于钥匙掌握者的素质以及他…  相似文献   

14.
关于儒学中"历史文化优先"意识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学思想有一种原则,就是崇尚历史文化。历史文化是多个世纪累积而成的精神尺度。儒家相信人不应受动物属性和快乐欲求支配,而应在大的精神尺度上成为一个“人”。这个大的尺度就是由历史文化累积而成。现代社会的主流道德是从自然人权的初始假定引申出来,与从“人禽之别”引申的儒家道德有很大不同。前者可称为“权利”道德,后者可称为“教化”道德。中国现在尤其需要落实“权利”道德。但“教化”道德也应纳入学术界的视野。  相似文献   

15.
论灰色道德     
“灰色道德”是一种不求善不避恶,抛弃善恶两极,而走中间道路的道德中立观,它把妥协作为价值标准,容易导致人们同情邪恶,反抗美德,因失去道德标准、原则和目标而变得麻木,进而导致一个非理性社会的产生。崇尚选择灰色道德的人,不是不能够选择完全善和完全恶,而是不愿意选择完全善和完全恶。他们在心理上存在一种逃避心理,即追求道德责任的逃避,怕被烙上道德“黑”的污名。  相似文献   

16.
试析知识与道德的联系冯文全古今中外,许多进步的教育家、思想家,都把人们知识的积累与道德品质的形成看作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世界上没有不包含道德的知识,也没有不具备知识的道德。正是因为如此,古希腊三大哲人的苏格拉底提出了"知识即道德"、"知德合一"的著名论...  相似文献   

17.
人类道德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有羞耻之心。荣辱与廉耻,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力量。早在26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政治家管仲提出“衣食足而知荣辱”的精辟见解,表明荣辱观的形成与人的生存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人是否有羞耻之心始终是评判其行为好坏的道德标准之一,寡廉鲜耻被看作道德沦丧、世风衰微的明显标志。孟子说:“无羞耻之心,非人也。”宋代哲学家陆九渊在《人不可以无耻》一文中说:“不善之不可为,非有所甚难知也,人亦未必不知,而至于甘为不善而不之改者,是无…  相似文献   

18.
在传统哲学中,哲学家们常常花费大量时间去探究一个概念的本质规定性,如“真理是什么”、“正义是什么”、“美是什么”、“道德是什么”等等,并长期围绕着这类问题争论不休。他们认为,这些概念都各自代表着某种抽象的、不依赖其实际用法的、具有本质规定性的独立的存在物,而哲学的研究则是透过语  相似文献   

19.
在修身过程中重视“力行”是我国儒家修身理论的一个重要传统。孔子是最早明确提出“力行”的修身方法的。他认为道德修养不仅要获得道德知识,提高自己的道德是非辨别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化为行动。身体力行。儒家“力行”德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对于我们今天人格的完善有重要启示。对于现代人摆脱日常生活的沉沦之苦,解决人生意义迷失,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道德力”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中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主体“道德力”的培养和开发问题。“道德力”是主体活动的一种能力。是主体调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能力;“道德力”是主体的“内得”和“外施”能力,即道德修养力、实践力和影响力;“道德力”是主体的“道德选择能力和道德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