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否定之否定法則的实質 唯物辯証法的法則反映物質运动發展的基本規律,其内容除了說明發展是对立面的斗爭和量变到質变的轉化以外,还有發展是否定之否定这一重要的原理。恩格斯在“反杜林论”里指出,否定之否定法則,乃是自然界社会和思維發展的非常一般的,因之非常廣泛地生效的、重要的法則。馬克思在“资本论”里对資本主义的產生和消滅作了輝煌的科学论証,曾明確指出,这是否定之否定法則在起着作用。唯物辯証法的否定之否定法則,正象列宁在“卡尔·馬克思”里說的,給我們一内容丰富的發展观,發展“不是按直线式而是按所谓螺旋式行進”,事物在前進中“好象是重复着已往的階段,但却是  相似文献   

2.
否定之否定规律解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事物从总体上看是发展着的”的说法是一种缺乏事实分析的笼统的哲学概括;以静态的“存在”概念作为逻辑起点,是不能揭示变动不居的客观世界的;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不完全是事物进行“内在否定”的结果,而是“外在否定”同“内在否定”协同促成的结果;事物发展的单线式、循环式的“三段式”道路是与现实不相吻合的;发展不是决定论式的,而是取决于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具体情况的。  相似文献   

3.
事物发展的实际过程存在着两类不同性质的曲折。一类曲折是事物前进运动所固有的周期形式,表现为新事物从旧事物中诞生出来时必然会遵循的否定之否定的规律。其间会周期性地重复出现原来被否定阶段的某些特性和特征,仿佛是一种“回复”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科学地把人的认识发展分为“两半”过程:从实践到认识的前半过程和从认识到实践的后半过程。可见,在认识发展的前、后两半过程之间,存在着一个导致认识走向反面的“转折”过程。列宁指出:辩证法的要素之一是“仿佛向旧东西的回复”①。显然,本文说的走向反面的“转折”,就是列宁所说的辩证法的要素之一的“回复”。这是一切事物矛盾运动过程中,也就是一切事物发展过程中都普遍存在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认识中的这个转折或回复是怎样实现的,其内在机制如何,其性质又如何,至今尚未见到有论著作专门的论述。因此,本文试就这个…  相似文献   

5.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运动所引起的自己发展、自我完善的辩证过程。实现这一辩证过程的形式,就是构成事物的矛盾统一体,经过两次否定,使事物在高级阶段上重复第一阶段的某些特征,产生仿佛回到出发点的运动。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运动。  相似文献   

6.
否定之否定是一条怎样的规律,长期以来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和解释,争论的焦点主要围绕着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本质、作用、形式等问题而展开,就此谈几点自己的看法、意见。一、究竟什么是否定之否定1.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本质把否定之否定规律仅仅归结为是一个通过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由低级向高级前进  相似文献   

7.
1.谈事物发展的动力,首先必须承认事物是发展的,而不是仅仅承认事物一般的运动和变化。若否认发展,也就不存在探索事物发展的动力的问题了。2.事物的发展即是事物自身的否定过程。马克思说:“一切发展,不管其内容如何,都可以看作一系列不同的发展阶段,它们以一个否定另一个的方式彼此联系着。”恩格斯也说:“每一种事物都有它的特殊否定方式,经过这样的否定,它同时就获得发展。”为什么说事物的自身否定即是事物的发展呢?这是因为第一,“在发展的过程中,以前的一切现实的东西都会成为不现实的,都会丧失自己的必然性、自己存在的权利、自己的合理性;”事物经过自身否定,就会发生根本性的质变,否定了旧事物的过时的、腐朽的、衰亡的东西,而代之以“一种新的、富有生命力的现实的东西。”第二,事物的否定不是抛弃,而是扬弃,批判地吸取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新事  相似文献   

8.
<正> A.引言。如何理解否定之否定规律,这一直是一个充满争论和疑惑的问题。争论和疑惑的焦点之一就集中在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表现形式——“两次否定三个阶段”上。有人因觉得很多现实事物并未按“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周期发展而怀疑乃至否定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普遍性客观性;也有人在觉得很多现实事物并未按“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周期发展时,为了维护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普遍性客观性而反对把这一规律的表现形式概括为“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王满同志的《“两次否定三个阶段”不符合否定之否定规律》一文(载《东岳论丛》1990年第6期,以下简称王文)就属于后一种情况。这两种观点,虽然具体表现各异,但实质和根源却是相同的:就是不能辩证地理解否定之否定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哲学界在关于辩证否定的理解上,存在着一些简单化的倾向。如简单地认为“肯定包含否定”,回避“逆转性”的否定等。因此,辩证否定范畴急待进一步精确。一、事物的否定方面应该包括旧事物的残余及其影响关于事物的否定方面,李达主编的《唯物辩证法大纲》曾经指出:“至于事物的否定因素,则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情况是,事物的否定因素代表着新的更高级的事物。……例如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无产阶级,就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具有革命性的否定因素。另一种情况  相似文献   

10.
“文史哲”1957年10、11期連載了魏明經先生的“论否定之否定”。这篇文章在理論上有严重錯误:(一)作者修改了经典作家的提法,不以对立之統一和斗爭的規律为辯証法之本質与核心,而代之以否定之否定;(二)与此相联結,作者不是从对立之斗爭去理解发展,而是把“发展的本質秘密”归結为否定之否定,又进而把否定之否定法則的“实質”归結为“向端初的复归”的神秘观念;(三)作者把这一法則当作“妙化无穷” (原文如此!)的先驗原則来使用;而(四)在使用时又往往歪曲了历史、現实与党的政策。今即就此四点評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 在一般通行的哲学教科书中,把否定之否定规律中的每次否定表述为: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这是值得商榷的。在唯物辩证法中揭示事物的变化和发展的概念有三个,即转化、质变和否定。它们虽然都是说明事物的变化和发展的,但是却各有自己的含意,并不等同。转化是对立统一规律的一个基本概念,反映了事物内部矛盾着的双方同一和斗争达到极点时,旧的统一体被破坏,一方克服或消灭另一方,表现为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质变是质量互变规律的一个基本概念,是指事物性质的变化,是事物某方面量的变化突破了其原有的度的界限,因而使事物某方面的性质发生根本的、显著的变化。它有时表现为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有时表现为同一事物不同发展阶段的更替。而否定之否定规律中所揭示的“每次否定”,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转化和质变,但是它还有自己特定的内涵。它是指同一事物由  相似文献   

12.
哲学界流行着一种观点,认为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总的趋势是螺旋式上升的。例如有的文章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的总发展过程,所以具有一种不断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粗糙变为完善的趋势,其根本原因,就是由于有否定之否定这个规律的存在。” 这一观点似未能正确反映宇宙一切事物的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有简单化和片面性的缺点。  相似文献   

13.
在教学中,当我们讲到辩证的否定就是扬弃,也就是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时,不少学员在讨论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既然辩证的否定是扬弃而不是否定一切,为什么对“文化大革命”必须彻底否定呢?我们起初认为,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是从政治意义上讲的,这里的所谓否定并不是一个哲学范畴,但后来经过深入  相似文献   

14.
学术论坛1981年第6期发表了娄永清同志的文章《唯物辩证法规律新议》(以下简称《新议》),读来启发思想,颇受教益。但文章中对新陈代谢规律及其与肯定否定规律关系的看法,是值得商榷的。文章“不赞成”哲学界流行着的“认为新陈代谢只是肯定否定规律的一个侧面,而不是一个有独特内容的普遍规律”的观点,认为新陈代谢规律是与肯定否定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并列而且“有着原则的区别”,同为对立统一规律的“派生规律”。其根据有三: 首先是“内容上的区别”。文章说:肯定否定规律的任务是“揭示事物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路线”,而新陈代谢规律的任务是概括出“新旧斗争,新陈代谢是事物发展过程的实在内容”。肯定否定规律只揭示事物发展的路线吗?不是的。这一规律不但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路线,而且揭示了新陈代谢的根本内容。第一,辩证的否定是对事物中过时的、腐朽的东西的否定,事物的否定,即是从旧事物到新事物的根本性质变。第二,事物的发展,在于事物内部对立双方的矛盾性,而事物内部本质的差别,即对立的最根本内容是肯定因素  相似文献   

15.
毛主席在一年以前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是运用辯証的思维方法去观察問題和处理問题的典范,是馬克思主义辯証法在当代的重大发展。恩格斯在“費尔巴哈論”中曾經指出,承認辯証法的基本思想是一回事,“而把这个思想运用于每一具体場合和每一具体研究部門却是另一回事。”毛主席在这篇論文中也强調指出懂得辯証法的基本原理和具体应用这个原理之間的区别。說作为辯証法核心的对立统一規律,懂得的人逐漸多起来了,“但是,对于許多人说来,承認这个規律是一回事,应用这个規律去观  相似文献   

16.
是否把辯証法的核心——对立统一規律应用于唯物主义的認識论——反映論,是区别辯证唯物主义認識論与旧唯物主义認識論的一个重要标志。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之一,就是不能把辯証法应用于反映论,它否認思維和存在的既对立又統一的辯証关系,因而把思維符合存在当作絕对的、不包含矛盾的符合。世誠等同志反对思維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理由之一,就是認为思維之反映存在只能是不包含矛盾的、絕对的一致与符合,凡是有矛盾的、有差别的东西,就不能说是同一的。他說:“思維和存在毕竟是有差別的,毕竟是不同一的”。反对把矛盾的同一性应用于思維和存在的关系中去。最近,强立群同志在“錯誤思想和存在有同一性嗎?”一文中虽然承認思維和存在有同一性,但是他的具体观点却又和世誠同志一样,把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当作是不包含矛盾的、絕对的一致与符合。否定了辯証法的对立統一规律的普遍性。他認为:“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就是‘一致性’的同义语,就是指思維和存在,主观和客观能不能一致,能不能  相似文献   

17.
<正>否定之否定问题长期被人们当作“哲学之谜”而争论不休.近年来哲学界的争论再度活跃,随着系统论、耗散结构论等理论研究的深入,对传统的否定之否定观点的质疑越来越多.笔者认为.传统的否定之否定观点是对复杂事物否定发展的一种简化和抽象,还停留在“具体一抽象”的认识阶段,还不是对客观对象和过程的综合和统一,有待于“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深化.事物的发展内因提供了主体性、基础性、可能性的依据,外因起着合成、影响和择向作用.否定是在内外因交互作用下由多种可能性向一种现实性转化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实现是事物内部矛盾、外部矛盾、内外矛盾非线性作用的结果.1、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它自身的辩证否定实现的,事物在肯定自身的同时也在否定自身.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方面矛盾,这两方面矛盾运动的结果,事物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一也从按比例发展規律談起 馬寅初先生在“联系中国实际来談談綜合平衡理論和按比例发展規律”、“联系中国实际来再谈谈綜合平衡理論和按比例发展規律”、和“我的经济理論哲学思想和政治立場”中,提出了他的“平衡論”。随后为对批判进行答辯,馬氏又連续发表了談“平衡論”和“团团轉”的两篇文章,仍坚持其所提出的“平衡論”为“顾仆不破,无法动搖”的。 馬氏認为“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平衡是事物发展的規律”,“我們实际生活正是在平衡和不平衡的矛盾中发展的”,“一定可以在較高的水平上平衡起来,这就是进步,就是辯証的发展,就是螺旋式的团团轉”。 馬氏“平衡論”的要点就止于此;除此之外,在先后的几个长篇大論中,便都只是拉扯的一些统計数字和别人的談話,并沒有什么能自圓其說的論証。  相似文献   

19.
<正>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否定都是自我否定。那末,又如何看待由于外力的作用而造成的对事物正常发展秩序“中断”的否定形式呢?这种否定形式同事物的自我否定形式的关系是什么呢?弄清这个问题,对于坚持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客观普遍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門研究人类社会的生产关系即經济关系发展規律的科学。它以深刻的科学分析教导我們:資本主义社会一定要灭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必然要取而代之,这是不以人們意志为轉移的客观規律。它教导我們,无产阶级是資本主义的掘墓人,也是建設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决定性的力量。因此,馬克思主义政治經济学是无产阶級进行革命、实現无产阶級专政、建設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銳利的理論武器。政治經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这是馬克思列宁主义創始人早已明确解决了的問題。但是,平心先生在他論述生产力性质的文章中,和在社联召开的座談会的发言中,却認为这不是已經解决的問題,而提出了修改政治經济学对象的建議,認为政治經济学的对象应該“包括生产力”。他说:“我不認为这个問題可以这样簡单解决。不论从馬克思主义經典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