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台湾和大陆两岸经济的不平衡发展状况 ,以及两岸各自经济在新世纪的国际竞争中要保持持续快速增长所面临的障碍。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两岸同时加入WTO将对两岸经济增长的作用和影响。并指出 ,两岸同时加入WTO将是克服两岸经济增长障碍、保持两岸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新契机。两岸在WTO框架下 ,推进两岸经济的互补互利 ,形成合理的分工与合作结构 ,实现两岸经济的一体化 ,才是两岸经济进一步持续快速增长的基础所在  相似文献   

2.
以签署ECFA为契机 加强台海两岸税收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收制度作为基本经济制度,对经济发展起着推动或阻碍作用。ECFA的签署为台海两岸(下称两岸)经济合作开创了新局面,也使两岸税收协调更为迫切。文章从两岸税收协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出发,针对两岸税收协调的现状和需求,对两岸税收协调的路径和措施进行了大胆探索,力求推进两岸税收协调的步伐,为进一步促进两岸经济合作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3.
随着两岸经贸文化关系的日益紧密,建立两岸文化"共同体"的观念在海峡两岸逐渐形成深刻共识,,探讨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制度化、机制化发展成为后ECFA时代两岸社会的重要课题。现阶段的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在合作模式的探索和对话机制的完善上积累一定成就,但也存在诸多局限与难点。未来两岸更需凝聚共识,以中华文化作为两岸文化创意产业最大的"公约数"与合作利基,正视现实,积极对话,推动两岸文化创意产业的对话合作机制,努力实现两岸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4.
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已成为目前两岸经济合作中最引人关注的问题之一。为实现两岸农业资源优势互补,加快两岸农业合作,两岸需要超越政治障碍与狭隘的经济利益意识,站在惠及两岸、共同发展与造福人类的高度,共同努力,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两岸农业合作机制与合作模式,将两岸农业合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5.
随着两岸相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两岸经贸交流出现各种机遇与挑战。在新的政治、经济形势下,建立“两岸共同市场”,加速推动两岸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配置,促进两岸之间形成互补、互利的经济合作机制,对推动两岸经济的持续和稳定发展,提高两岸人民的福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6.
海峡两岸金融一体化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推导了海峡两岸金融一体化的模式。文章首先阐明金融一体化概念 ,接着介绍两岸金融开放的现行政策和两岸金融交流的现状 ,并进行两岸金融短期到中期交流与合作的展望。然后 ,更为一般化地探讨了金融开放过程中的一般方法、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落实到两岸金融交流与合作过程中具体的步骤上 ,目前首要任务就是建立起两岸金融交流渠道和两岸金融基础设施。同时 ,分析了海峡两共同市场的特性———较欧洲共同市场更具流动性、也更具经济一体化的本质特征 ,以及分析人民币与新台币从目前间接通汇到将来两岸货币一体化的必然性和发展历程 ,并指出两岸货币区较欧洲经济货币联盟为更优的货币区。最后 ,两岸货币一体化带来两岸金融市场与金融业各种形式的差别的彻底消失 ,从而实现两岸金融一体化  相似文献   

7.
当前,两岸直航问题已成为影响两岸经济关系和台湾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加快推动两岸直航,不仅是两岸经济关系发展与人员往来的迫切需求,也是两岸主流民意的共同期待。两岸直航目前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与条件,海峡两岸应本着务实态度和采取切实措施,加快推动两岸直航进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两岸关系运行中“经济热、政治冷”,人们开始反思并怀疑两岸经贸关系的作用,主张修改或调整大陆现行积极推动两岸经贸关系的政策。这种思考实际上是对两岸经贸关系的本质及作用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两岸经贸关系本质上是互利互惠的经济行为,有利于两岸经济的共同发展,有利于两岸合平统一。  相似文献   

9.
两岸协议是唯一能够对两岸同时产生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是两岸治理的重要工具。因政治立场的差异,大陆和台湾地区在两岸协议法理定位问题的认识上存在一定分歧,有关讨论所得出的结论,或无法为两岸共同接受,或无法解决协议实施中的现实问题。针对这一困境,以经过改造后的软法理论和欧盟共同政策理论为分析工具,通过对两岸协议的效力、创制与实施方式等的分析,可以认为,两岸协议应当被定位为一种具有软法特征的两岸共同政策。  相似文献   

10.
由于两岸长期分离造成的社会制度和思想文化背景差异,两岸的女性文学写作的发展历程有所不同,但到80年代,两岸女性文学的创作从主题到人物设计出现了趋同之处,对两岸女性文学进行比较研究,既可以探究两岸文学有着中华文化的悠久传统的共性,又可分析两岸由于长期分离所造成的文学殊异性,从而达到更好的互相理解、互相交流,进而推动两岸文化互补和融合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1.
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与"两岸共同市场"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两岸经济在贸易、投资、分工或在经济联系其他方面,都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2005年4月26日-5月3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国民党大陆访问团访问大陆,胡锦涛总书记与连战主席共同发布了“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其中第3条提出“促进两岸经济全面交流,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并促进恢复两岸协商后优先讨论两岸共同市场问题”。本文从贸易、投资角度对两岸共同市场的构建提出了设想,并对共同市场建立后对两岸贸易与投资的效应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贸易的自由化,海西经济建设区域发展,促进两岸经济往来更频繁。但伴随着经济交往多的同时,商标的纠纷也频频发生,对两岸经济合作之下,如何保护两岸的商标权提出严峻的思考。故本文结合我国目前的政策导向探讨两岸商标权的保护,更加促进两岸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直接通邮是多年来海峡两岸同胞的期盼.随着全面"三通"的实现,加强两岸邮政业务合作、为两岸民众提供高品质的邮政服务为两岸邮政部门共同关注.基于"三通"下的发展背景,分析"通邮"所带来的两岸客观环境条件的积极变化,提出了方便两岸民众用邮、促进两岸经贸交流、深化两岸邮政合作的中国邮政发展对策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两岸金融合作: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和其它民间交往的日益频繁,两岸金融合作和交流虽有所发展,但由于两岸政策性和技术性的限制,两岸金融合作存在很大的局限.随着两岸关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两岸金融合作显露出良好的发展前景.未来,两岸应集中致力于两岸的金融监管合作,完善人民币与新台币的兑换与流通机制,鼓励两岸金融机构的相互参股和投资,积极做好台资企业特别是中小台资企业的金融支持,并适时建立两岸金融合作实验区.  相似文献   

15.
ECFA与两岸产业合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CFA是两岸签订的具有自由贸易协定性质的框架协议,它开启了两岸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深化发展的进程。协议中的,尤其是第六条"经济合作"议题中的适应了大陆经济影响力的变化对两岸产业合作的影响,改变了之前的合作状况,开创了两岸产业全面深化合作的新局面,并提供了深化两岸产业合作的可能路径——形成若干个有利于两岸产业提高竞争力的产业联盟,在此基础上"扩溢效应"进一步发挥,两岸经济合作逐渐深化。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两岸党际交流的不断深化,两岸经贸关系正朝着紧密化方向加快发展,而两岸"三通"则步履维艰,成为继续深化发展两岸经贸关系的重大障碍.福建沿海与台湾金、马、澎地区的海上直航取得很大成效,当前应进一步扩大闽台两岸海上直航效应,助推两岸"三通"进程.  相似文献   

17.
两岸经贸关系经过20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互补互利、日益紧密的经贸合作格局。进人世纪之交,随着世界和亚太地区经济景气的强劲回升,特别是两岸即将加入WTO,海峡两岸经贸关系面临新的发展机遇。虽然新上台的台湾新“领导人”一再回避“一个中国原则”,继续干扰和阻碍两岸经贸关系和两岸“三通”进程的发展,使未来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面临新的困难与变数,但发展两岸经贸关系是不可阻挡的客观趋势,新世纪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将乐观可期。  相似文献   

18.
海峡两岸以共同市场为纽带实现的经济合作机制化,对祖国大陆和台湾具有重大的经济现实意义,从长远看,“两岸共同市场”建设必将推进两岸经济一体化。同时,建立两岸共同市场也是一个渐进过程,福建具有对台的独特优势,具备推动“两岸共同市场”的区位条件和整合两岸经济的基础条件,特别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构想的提出,使福建作为“两岸共同市场”试点的设想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9.
ECFA签订之后,两岸货币的清算汇兑需求明显加大,现有的货币清算汇兑机制无法满足经济金融合作的要求.选择以海西为两岸货币清算汇兑机制建设的先行先试地区,研究海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两岸货币清算汇兑机制建设势在必行.海西可率先扩大新台币兑换对象、种类,建立两岸货币兑换的定价机制;海西试点两岸贸易项下以新台币计价结算,建立两岸货币的间接清算汇兑机制;在两岸货币间接清算汇兑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海西试点两岸货币直接清算汇兑机制.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两岸经贸往来和金融合作的不断深入,两岸经济主体之间涉及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业务快速增长,客观上要求双方在征信领域开展更加广泛深入的交流合作,构建深化两岸经济金融合作长效保障机制。鉴于此,文章以《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签订为背景,比较分析两岸征信业的演进和发展历程,探究两岸征信业合作的现状与动向,揭示深化两岸征信业交流合作的路径和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