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资本主义社会的“形式上的平等、实质上的不平等”意味着人们在权利上的平等、在后果上的不平等,在政治上的平等、在经济上的不平等.马克思和罗尔斯都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学说.马克思认为形式上的平等具有虚伪性,而强调实现实质上的平等,即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为此,他提出了以改变生产方式来改变分配方式的社会革命的道路.罗尔斯提出,首先保障形式上的平等即所有个人在基本自由和权利上的平等,然后在社会经济领域内采取照顾社会弱势群体的特殊政策,因而主张通过收入再分配来解决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的改良主义道路.在理论实质上,马克思注重社会集体利益的价值取向与罗尔斯注重个人自由权利的价值取向可以互补.  相似文献   

2.
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公正现象,马克思和罗尔斯均提出了不同的改革方式.马克思提出通过改变生产方式,将生产资料集中在大多数人民手中,从而改变分配方式的社会革命道路.罗尔斯则提出,首先应该保障个人在基本自由和权利上的平等,然后通过收入再分配来照顾社会弱势群体,缓和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的改良道路.此二人对正义的理解方式虽然不同,但是却殊途同归,都是想要通过改变社会底层民众疾苦来创建和谐社会.探讨马克思的公平观和罗尔斯的正义论,对我国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以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施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马克思的研究视域中,自由概念兼具建设性与批判性双重意蕴,不仅是一种理想价值追求,更是一种社会批判的规范性构思。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强调劳动是实在的自由的实现中介,并将自由概念作为一种社会批判的重要手段,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所谓个人自由的虚假性、片面性,强调真实的自由建立在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上,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前提。正确认识和把握马克思自由概念的批判维度,对于回击西方“自由主义”、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话语权,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自由是现代西方哲学最重要的主题之一,现代自由主义的思想史上,人们普遍认为密尔和罗尔斯代表了两种不同的自由观.罗尔斯也在其<正义论>中专门针对密尔的自由现进行分析和批评,文章通过分析比较密尔和罗尔斯的自由理论,从而得出他们都坚持自由是受限制的,强调消极自由;所强调的限制中,只考虑了法律责任、公众舆论和社会压力,.没有考虑经济因素;两者都是价值多元主义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王庆华 《云梦学刊》2008,29(3):74-76
马克思主义基于人的现实性提出,自然性是人性的基础,社会性是人的本质规定,主体性是人性中最有价值的属性.马克思人性理论扬弃了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理论,强调了人的社会本位,同时主张要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6.
人的现代化发展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核心.马克思人学理论的逻辑内涵以人的本质为逻辑起点,强调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实践性、发展变化性,是人的现代化发展的理论基石.马克思人学理论的价值追求是人的价值,体现了人的现代化发展的功能导向;人的发展是马克思人学理论的核心问题,在全球现代化背景下,“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确立的人的发展的终极目标.立足马克思人学经典,重新梳理和再认识马克恩人学理论的逻辑内涵、路径与现代价值,对于推动人的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阿伦特对革命传统的梳理把她和马克思明确地联系起来,但她对革命的理解与马克思有着根本的不同.她认为,革命的真正目标是自由,确切地说,是构建自由、构建自由得以呈现的空间,即以自由立国.由此出发,她激烈地批判马克思把自由与解放相混同,从而背离了以革命争自由的根本意图.但问题在于,她有意无意地忘记了自己也承认的如下事实:自由必须以解放为前提.而马克思的革命理论之所以重视社会问题,强调解放,正在于要为自由的实现寻求现实的前提和道路.他们之间的区别显示出政治立场的不同:阿伦特所持的是“精英”立场,而马克思的立脚点则是“全人类”.  相似文献   

8.
正义的张力:马克思和罗尔斯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和罗尔斯在探讨社会政治问题之时有共同的出发点,即现实的社会环境。探讨正义的基准包含两个问题:一是谁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二是他们在哪些方面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马克思和罗尔斯都表达了关于自由和平等的理想,但二者对自由的接受程度不同、对平等的理解不同。正义与社会制度所体现的政治价值相关。在当代中国,从制度方面探讨正义,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由霍布斯开启,经过洛克和卢梭直到康德的契约论传统,开辟了西方政治的现代化时期,它旨在实现以个人为目的、以普遍性立法的市民社会理想。马克思基于唯物史观认为,由于契约论政治立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之上,其承诺的普遍主义的人道理想具有抽象性和形式化的特征,结果不可能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础上,马克思把契约论的政治模型创造性地改写为社会领域内自由生产者联合的理论构想,从而为现代性的人道理想奠定了现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关切人的存在、探究社会发展的理论结晶.共同体是人的集合,直接或间接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处于一定交往关系并不断发展的“现实的人”是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逻辑起点.马克思从人的实践性、社会性、发展性出发,立足人的生存状况、社会交往形式以及所有制关系对市民社会中人的异化现实进行了反思,揭示了市民社会中人与物的价值倒错、私有财产的二重性、分工的片面固化、自由平等人权的虚假本质.基于对市民社会从人本维度、辩证维度、生成维度到价值维度的批判,马克思将其共同体思想的逻辑归宿指向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并指出消除强制分工的异己束缚、以社会所有制扬弃资本主义私有制的“自由人联合体”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外在依托.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给出了在一般实环上一个极大实理想成为极大理想的条件,另外在实仿射k-代数上给出了A-根理想的几个重要性质  相似文献   

12.
共产主义理想和共同理想之间是阶段目标和长远目标的辩证统一关系。我们既要树立共产主义理想 ,更要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不能说共同理想教育的内容体系要以为人民服务思想和集体主义精神为核心。也不能笼统地说邓小平理论是现阶段共产主义理想教育的核心。大学生理想教育的重点应该是职业理想教育。要用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共同理想指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相似文献   

13.
大学的理想     
关于大学,很多教育家、思想家都对其深广意义进行过探讨。笔者汲取各家思想的精华,从大学本身、大学之于个人、之于社会的基本意义中,探寻大学更深层次的价值观念和实践模式,提出了大学追求自由与真理、关注生命的成长以及推动社会发展的本真意义和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4.
总体性意味着主体与客体、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等二元对立的范畴最终克服走向统一。理想人格是自由自觉的人格状态 ,体现出不断对给定性的否定 ,人的有限性的超越。总体性和理想人格二者互相包含 ,都是人向往、期待、憧憬和追求的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15.
中国知识分子的理想人格--《论语》理想人格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入研究<论语>文本可以发现,孔子所追求的理想人格,其实并不是后世儒者所称道的"圣人"而是"君子"."君子",既是孔子<论语>言说的主体,也是孔子<论语>的理想人格追求.而"君子"作为一种区别于"圣人"人格的理想人格类型,主要相对于知识分子而言.知识分子人格问题的提出,既与知识分子阶层在这一时期的迅速崛起有关,又与对其作为社会和谐与发展中的中坚力量的充分显现有关.君子人格的理想构建,既基于对"礼"的合理性与"仁"的主体性的价值认同,又是对通过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使知识分子在思想和行动上达到对"礼"的自觉维护的一种预期.立足于现实性生活实践,完成对君子人格的模式设计和对知识分子的现实人格的价值提升,既是孔子<论语>思想的基本点和着力点,也是其所以能够引领儒家乃至中国思想文化和民族精神前进方向的深层原因.科学地继承孔子人格理论的合理内核,发扬中国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始终保持中国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和崇高追求,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文化的主干,对中华民族的心理和精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对中华民族的心理和文化影响至深。它构建出由“君子”到“圣人”的丰富立体的理想人格模式,并从多方面探讨成人之道的思想,对现代人的人格完善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陈界 《北方论丛》2004,(4):108-112
孟子的经济思想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为恒产学说,主张使封建小农有百亩田,五亩宅,树木家畜的私产学说,其目的在于发展生产,稳定封建统治;二是小农经济理论.从战国社会发展中,孟子认识到封建个体小生产农民经济,是封建国家赖以存在的支柱,因此他构想出一个封建小农经济模式,希望当时的统治者采取有利于这种经济发展的政策,如"薄赋敛"、"勿夺民时"等,使封建经济得到发展;三是孟子的财政赋税观.孟子主张单一农业税,反对当时的"粟米之征,布帛之征,力役之征"三税同时征收的制度.孟子反对重税,但也反对过轻的赋税,主张在"取民于有制"的同时,也要保证国家的财政税收.他主张征收生产税,对于不创造财富的部门和人不征税.  相似文献   

18.
孔子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产生了无可估量的影响.儒家的理想人格就是孔子提出的"君子"人格.以"仁"为核心的君子人格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休闲教育的实践理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休闲教育是教导人们实现圆满生活和完美人生的教育,使之"成为人"的过程.休闲教育的实践理想是:从生活世界入手,提高生命的质量与生活的品位;从人生实践着眼,培养健康优雅的生活理念与方式;从生命价值定位,引导全面、平衡发展的人生追求.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在青年时代就树立了救国救民、改造社会的人生理想,他的人生理想经历了从崇拜圣贤英雄到教育救国、从探索真理到社会革命的转变过程;他性格倔强,不畏强暴,勇于抗争,渴望变革,不断挑战自我,重视主观意志作用;他承认个人价值,追求个性解放,但又讲求实际,强调身体力行和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