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家族的衰落是《红楼梦》内容的一条主线.曹雪芹给我们展示了一幅世家大族贾府从赫赫扬扬的钟鸣鼎食之家沦落到合府抄检、家破人亡的末世图景,这是他从自身的生活体验出发进行创作的.面对家族衰落这无可挽回的悲剧,曹雪芹表现出来的不仅是浓重的悲哀,更有理性的思考.他从现实视角出发,剖析贾府走向衰落的原因,并从科举入仕和土地管理两个方...  相似文献   

2.
在《红楼梦》中,家法礼制随处可见,二者在维持贾府的日常运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抽象的礼制规范并不代表具体的生活,女性执掌家庭权力,盖过男权的现象并非个例,礼制异化在《红楼梦》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从小说中能看出在礼制等级下家法执行的不平等,冠冕堂皇的礼法之下贾府主人们的虚伪面目与糜烂生活,连同家法的日益松弛,从而贾府的衰落也就成为了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3.
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解读《红楼梦》,可以见出刘姥姥三进贾府的历程,清楚地体现出刘姥姥人格特点的发展过程及其意义:刘姥姥一进贾府为认亲,主要是满足其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刘姥姥二进贾府为探亲,是在其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体现的社交需求即对归属、爱的需要的实现和满足;刘姥姥三进贾府是在贾府衰败之后,她接受病危凤姐的嘱托,最后义救巧姐,从而使她的尊重需求和自我价值实现需要都得到了满足与升华。  相似文献   

4.
《阅读与作文》2014,(11):36-38
一两银子值多少钱 在《射雕英雄传》里,郭靖初遇黄蓉,被她宰了一顿,结果“一会结账,共是一十九两七钱四分”。《红楼梦》里的刘姥姥看到贾府上下一餐螃蟹24两银子,感叹说小户人家可以过一年了。要知道刘姥姥家当时也算中产阶级,有房有地有工人丫头,第一次上贾府打秋风,得了20两银子,干恩万谢。《明史》里也提到七品知县一年的正当俸禄是45两白银。那么,中国古代的一两银子到底值多少钱呢?  相似文献   

5.
妙玉其人质疑周廉明《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十二位女子,有十一位,不是贾府的人,就是贾府的亲,与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荣枯紧密联系在一起。唯独妙玉是例外,与贾府非亲非故。妙玉究竟是什么人?作者为什么要把她作为全书重点人物加以着力刻画,同时又把...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一部大书 ,书中吸烟描写仅有两处 ,但《红楼梦》中贾府人物其实是吸烟的。书中没有对吸烟作太多描写 ,其中既有主观原因 ,也有客观原因。弄清个中原因 ,有助于加深对《红楼梦》理解。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第五回,作者精心安排了一首反映贾府末世统治者阴暗遭遇和悲剧结局的《红楼梦十二支曲》,其中“昏惨惨似灯将尽”一句,具有很深刻的意义。“昏惨惨似灯将尽”,不仅是写王熙凤这个封建末世的统治者的末路厄运,同时也是对整个地主阶级未来命运的形象描绘。“赫赫扬扬,已近百载”的贾府,表面上庄严肃穆,富贵荣华,骨子里却早已矛盾重重,内囊空虚,爆发出无可救药的政治危机、经济危机和精神危机。“昏惨惨似灯将尽”,正是贾府这种衰败趋势的生动写照,它同时也画出了一切没落阶级趋向灭亡的暗淡前景。  相似文献   

8.
文学巨著《红楼梦》中的贾府是一个庞大的家族。这个钟鸣鼎食之府,赫赫扬扬,历经四世,到了宝字辈时,才开始衰败。文章试结合现代管理思想和方法,通过解读《红楼梦》中王熙凤、探春、薛宝钗、秦可卿四位女性家政管理实例,探析贾府衰败在家政管理方面的原因,其中有正面的经验,但更多的是反面教训,值得借鉴和深思。  相似文献   

9.
名著断感     
读《林黛玉进贾府》觉得与《鲁提瞎拳打镇关西》《失街亭》中的特点有诸多不同,忽发奇想,想来谈谈我对四大名著的一点感想。  相似文献   

10.
张雷远 《南都学坛》2007,27(6):44-47
《红楼梦》文本中,宁国府弥漫着浓烈的道教气氛,是道教在现世中的象征;荣国府充满着强烈的儒教氛围,是儒教在人间的折射。儒教、道教文化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占主体地位的文化,儒道并举,儒教为主,道教为辅,统一于中国"家天下"的封建文化体系,共同塑造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民族性格和文化心态。贾府家族文化是中国封建文化的凝缩;贾府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缩影。家是缩小的国,国是放大的家。由家文化到国文化,由贾府到中国封建社会,家国一体,这就是《红楼梦》的家国同构思想。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中披露出来的腐朽“八旗遗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楼梦》是一部反映清代满族贵族之家生活的小说。清代旗人社会腐朽的“八旗遗风”,在贾府俯拾即是。这些描写使小说充满了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强烈的批判意识。  相似文献   

12.
根据《红楼梦》十二──十六团里重在写贾瑞、秦可卿、秦钟三人死的现象及其奇特的审美效果,提出几点疑问,归结为一点,即设置这样三个人物用意何在?文章认为:用意一,为使贾府纳入小说环境而役,表现贾府的鼎盛、社会地位、贾府门风等,用意二,为刻画王熙民的性格、表现宝玉而巧设,贾瑞、秦可卿重在刻画王熙凤,秦钟重在表现宝玉。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是一部整体的家族悲剧,在这个悲剧中,女性的悲剧命运是最为打动人心的,也最为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家族对人性摧残。本文将贾府的太太、奶奶们分为四个类型,通过她们悲剧性的命运来分析《红楼梦》的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14.
探春简论     
作为"改革家"的探春,既是一位个性独特的人物,也是一位悲剧性的人物.她有识有胆有能,敢于在矛盾重重的贾府实行改革.但因客观诸原因,其改革不过是贾府衰微的一曲挽歌而已.她是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5.
封建国家是地主阶级的专政机器,是地主阶级维护封建剥削制度,统治和压迫农民阶级和其它劳动者的工具。《红楼梦》里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互相勾结、联络有亲,形成了一个以贾府为首的封建统治集团。他们凭借手中掌握的政权,在政治上对广大劳动人民进行血腥镇压,在经济上对广大劳动人民进行疯狂掠夺。贾府的孔老二们,一不做工,二不种田,  相似文献   

16.
编读往来     
《新少年》2008,(10)
编者说:阜新县富荣镇鲁家荒小学一位小读者来信,为看谁想得妙一连提供了五种可能的答案,同时又给我们指出了一条认为错的地方:第5期《新少年》第40页《了不起的小不点》开头的‘书声郎郎'的‘郎'好像是错了,我查了好多资料是这个‘琅'。  相似文献   

17.
贾宝玉是《红楼梦》的中心人物.作品用了上古神话,使之具有神话色彩,借助神仙下凡故事,使之具有神仙色彩,加之贾府继承人的叛逆色彩,因此带来贾宝玉人物形象的多重性.作品凭借天才之笔,将贾宝玉的丰富、复杂圆融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8.
<正>《红楼梦》堪称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深远影响力无与伦比,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它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精湛的艺术手法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后世研究和学习的典范。而《林黛玉进贾府》则是此书中最为精彩的片段之一,在整部小说中,林黛玉进贾府的情节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标志着林黛玉正式踏入了这个封建大家族的生活,开始了她曲折而悲惨的命运。  相似文献   

19.
关于《红楼梦》的本事研究,自从胡适先生“自叙传说”问世,学术界多认同曹家即贾府原型一说、然而,以雪芹生平思想及曹氏家世而论,这种观点实在无法解释小说中的诸多矛盾,如果仅川“艺术虚构”为遁词,似乎过于简单草率.《红楼梦》与作者曹雪芹的矛盾其实指向一个引人注目的焦点:即小说明人痕迹太浓.即使经过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改创加工,这痕迹仍然掩饰不了也抹煞不去.也许,曹雪芹根本无意掩饰.《风月宝鉴》可能本是明人旧稿,《红楼梦》主体故事——贾氏故事可能源出明代.  相似文献   

20.
在《红楼梦》中,贾府主人们在家庭中的相互关系很复杂。贾赦的地位就是个难解的谜。身为长子,袭着荣国府世职的贾赦住在“花园隔断过来的”、“小巧别致”的院宇内,而轩昂壮丽的荣府“正经正内室”却被他的弟弟贾政占去了。并且,在整部《红楼梦》中,贾政俨然是贾府的正宗主人,在贾政面前,贾赦显得黯淡无光,处处不如乃弟。其中的奥秘何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