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雅斯贝尔斯把现代西方人失去精神家园的状态称为"精神危机",并且将现代西方人的精神危机归因于"技术时代"的到来对人的精神生活世界所形成的巨大冲击和负面影响。雅斯贝尔斯对现代西方人所陷入的精神危机状况所作的深刻分析对当代人类认识精神的重要性、化解精神危机的可能性等具有一定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2.
雅斯贝尔斯把现代西方人失去精神家园的状态称为"精神危机",并且将现代西方人的精神危机归因于"技术时代"的到来对人的精神生活世界所形成的巨大冲击和负面影响.雅斯贝尔斯对现代西方人所陷入的精神危机状况所作的深刻分析对当代人类认识精神的重要性、化解精神危机的可能性等具有一定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3.
对生态危机实质的认识是解决生态危机问题的基本前提。生态危机从表面看是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恶化,但透过表面现象深入到本质层次不难发现,它所反映的是人性的危机,是人对自然的恶和人性的迷失。造成人性迷失的深刻原因则是人被"欲望"所奴役。将生态从危机中拯救出来,就必须首先将人从危机中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   

4.
一、对象化劳动与人的审美感受力的生成人类对自然美的感受和认识,经历了漫长的孕育和发展的过程,而这个漫长的孕育和发展过程,又正是人的生成的过程。人对自然美的感受和认识,是随着人的逐渐生成而萌芽、生长的。人类对自然美的感受和认识,是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关系中产生的;而人对自然的审美关系一经产生,它就又成为人和自然相互关系中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所以,人对自然美的感受和认识问题,必须在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这个总问题中才能得到正确而深刻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世界观、认识论与价值论不仅是构成哲学的三大主要领域,而且反映了人类思维的发展历程:古希腊人对世界本源的探索反映了人类对认识世界的渴望;近代理性派与经验派的哲学探究是为了找到认识世界的最佳方法;现代人对人自身的研究兴趣反映了人类价值观念的困惑与迷茫。因此,探究环境危机的哲学根源,需要找出人类在世界观、认识论与价值论上存在的问题。人类在世界观、认识论与价值论上存在的问题就是:世界观上的机械论、认识论上的主客二分和价值观上的人类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6.
在哲学史上,列宁第一次用明晰的语言提出了人类对事物本质认识的梯级性问题。他在《哲学笔记》中郑重地指出,“人的思想由现象到本质,由所谓初级本质到二级本质,这样不断地加深下去,以至于无穷”。“人对事物、现象、过程等等的认识从现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的深化的无限过程。”1 本文试就人类对自然界本质认识的梯级性问题作初步探讨。自然界这本奇妙的大书,不仅现象是错综复杂、丰富多彩的,而且它的本质也是具有  相似文献   

7.
人依赖于自然,又能动地作用于自然,既是自然的一部分,又是自然演化发展的新因素、新力量。生态环境问题不是一个纯粹的自然灾害问题,而是由人的活动引起的自然生态的大倒退、大毁灭,是社会生产与自然生产、社会生产力与自然生产力矛盾尖锐化的表现,其实质是人的危机、文明的危机,是传统价值观念、自然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危机。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直接缘于人类未能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自身活动的双重效应,深刻原因却在于私有制度的长期存在和发展,在于导致并支撑这种制度的错误价值观和片面自然观。解决生态环境问题,首先要树立人与自然的整体现念。其次要解决好人类社会的自身问题,再次要依靠先进的科技成果,合理实现人与自然的物能变换,同时还要合理调整社会价值观,这是有效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基础、必要前提、主要途径和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8.
当今哲学面临着深刻的危机。危机的产生并不仅仅由于哲学体系、观点相内容的陈旧,更重要的是古老的哲学在现代科学广泛发展和繁荣的今天,还有没有独立的认识对象和认识功能,还有没有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存在的必要。要合理解释这一问题,首先的任务就是对哲学和科学两种学科进行比较研究,对哲学认识和科学认识的区别作出恰当的分析,对两种认识的特征达到深刻的把握。本文就试图在这方面作些粗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本文概述并分析了各种形式的自由观及其缺陷,介绍了马克思主义自由现,认为自由首先是人类主体区别于动物界的类本质,是人对必然的认识、利用和驾驭;其次,作为主体能动性和自主性的体现,它是在人类实践认识活动中逐步实现、逐步发展的过程;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类及其社会制度,是人类自由追求的最好理想和奋斗目标,但自由的发展永远不会完结人类自由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从自然界和动物界中分离出来——从对人和物的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最终达到“自由王国”这样几个有机联系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正说明了自由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种趋势;但自由若作为真正人人平等的各种个人权利,则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0.
当今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日益完善,而人类对自我的认识却陷入了困境。为了解决这种困境,卡西尔把人界定为"符号的动物"。符号催生了人类的自我意识,维系了人的社会生活,推动着人类的认识发展、促进了人类的实践活动发展。但符号产生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它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一种工具。要深刻地理解人的符号本质,我们必须要找到符号的实践性基础。  相似文献   

11.
奥特加·加塞特分析“信念”体系在人类生活和社会文化中的具体作用方式,强调“信念”对人类生活变迁和技术历史演化的决定作用,并指出“技术进步”信念是现代社会中最具活力且影响最为深刻的信念之一。他深入反思“技术进步”信念给现代人类生活带来的危机,认为人们对于技术进步的信仰根源于对人的本质和人类现实生活的错误认识,指出了修正人们对“技术进步是确定无疑的”信念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西部世界》提供了一种让人类认识自身的情境,即对照与真人无限接近的仿生人,反思人之为人的本质与世界的终极意义,但这只是一个哲学的迷宫。剧中所表现的对人工智能科技的忧虑,与其说支持了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不如说是围绕自我意识如何可能的问题,将以心灵为关键词的哲学话语的危机揭示出来。  相似文献   

13.
自19世纪以降,现代性危机的意识就幽灵般地纠缠着现代人。哈贝马斯对现代性危机有着独特而深刻的理解,认为现代性危机的症结在于“生活世界的殖民化”,以及由此导致的自由的丧失。哈贝马斯还认为,可以通过对法律自我理解的重建来寻求拯救之道,并在新的时代语境中对自由主义和法治问题进行了深刻的论证。  相似文献   

14.
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劳伦斯的短篇小说<潜鸟>蕴含着深刻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反映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统治与征服的生态伦理危机,批判了危机背后的强权意识形态,强调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以及人类不同性别、种族和阶级平等发展的新型生态伦理社会.  相似文献   

15.
人类对语言本质的认识已是非常深刻了,但是随着人类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语言的认识也在不断的深化.还有许多问题还需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社会,大众普遍感到深刻的精神危机,虽然物质文明繁荣,但缺乏人文的科学技术对此无能为力。文章通过分析人类的精神危机与精神价值取向,探讨与求索摆脱精神危机的思路,以期重建人类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7.
环境的实质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是人对自然改造、认识和价值的关系 ,是人如何对待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即发展观的问题。环境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认识自然能力 ,特别是价值取向的变化而变化。环境问题“古就有之 ,于今为烈”。片面追求物质财富增长的传统发展观 ,及其在环境观念上的一系列误区 ,是现代环境问题产生的最深刻根源。以人为中心综合协调发展观的确立是当代人类走出环境困惑的关键 ,用新的发展观重新审视环境价值、正确认识环境问题、合理改造环境 ,将把人类未来引向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18.
科技的迅猛发展给人类带来了许多便利,也解决了人类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但是,科技中的还原主义也使人们的生存陷入了新的困境。这不仅表现在客观的物质环境,还表现在人的精神世界。作为认识思维方式的还原主义将科学和人的发展孤立起来,这日益凸显出消极的阻碍作用。由于还原主义将导致科技的异化,这将使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为了使人类摆脱生存危机,并使科学技术回归生活,需要吸收中国哲学家庄子的"道"的思想,使科学技术顺应人的发展,形成一种和谐的科技观。  相似文献   

19.
人类由自然的奴隶逐步上升到主人,并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自然进行了无节制的征服,造成了严重的环境破坏和人类生存危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尊重自然,关爱生命,就是尊重关爱人自身。人对自然界的破坏是人对自然界道德的缺失,人类在拯救自然的同时,必须用道德来认识和约束人类对大自然的行为,建立起伦理道德规范体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深入剖析人类中心主义导致人类生存危机的认识根源 :个人主义的泛滥、理性主义的盲目崇拜和集团利益的狭隘性。指出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的错误在于割裂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关系 ,单方面强调人类征服改造自然的主体性 ,忽视了自然环境、自然规律对人类自身活动的制约和限制 ,过分追求科学技术在征服改造自然的功利性实用价值 ,忽视了科学技术在解决适应自然 ,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地位和作用。提出用马克思主义的全新视野来考察和分析人类今天面临的认识困惑和生存危机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