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反抗命运和人物的追求适得其反两点来看,老船夫与俄狄浦斯的悲剧行动非常相似,这说明《边城》具备了悲剧的基本要素,《边城》的“悲剧说”是有根据的。《俄狄浦斯王》悲剧人物的行动或情节紧凑、激烈,《边城》悲剧人物的行动或情节则委婉平缓,曲尽其意;《边城》不如《俄狄浦斯王》那样能引起巨大的恐惧、强烈的怜悯,产生的是轻微的恐惧、悠长的怜悯;俄狄浦斯属于“灭亡于英雄的特别悲剧者”,老船夫则属于“消磨于极平常的,或者简直近于没有事情的悲剧者”;《俄狄浦斯王》和《边城》是善的悲剧,亦是命运的悲剧,“宿命”意识渗透在两部作品中;《俄狄浦斯王》悲剧处理,浓墨重彩,悲伤惨烈,《边城》的悲剧采用的是低调陈述法,似有似无;《边城》与《俄狄浦斯王》都表现了对命运的矛盾态度--既相信命运和命运的威力,又强调人的坚强毅力和积极的行动。两个作品又一次证明古今东西方作家对命运与人为的矛盾思考不断在延续。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离婚》、《伤逝》主人公爱姑和子君的悲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提出她们的悲剧分别是“熟睡国民”的悲剧和“梦醒女性”的悲剧。上升到美学范畴 ,本文把这两个悲剧分别归入命运悲剧和性格悲剧 ,并在此基础上把鲁迅的悲剧作品作了大致划分 ,肯定了鲁迅在中国思想史、文学史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榆树下的欲望》是美国多产作家尤金·奥尼尔的早期悲剧作品,反映了物质主义和清教主义异化下人物的悲剧命运。根据黑格尔悲剧冲突理论,冲突双方是两种对立的伦理力量,只有通过一方退让或双方同归于尽才能达成和解。基于黑格尔悲剧理论,通过分析剧本《榆树下的欲望》中的悲剧冲突,,探讨了人物不可避免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4.
《静静的顿河》中葛利高里的悲剧蕴含了西方悲剧的三个历程,即命运悲剧、个性悲剧和社会悲剧。社会悲剧是葛利高里悲剧的第一个层面,也是最根本的。  相似文献   

5.
哈代的小说中存在浓厚的宿命论和命运观,《德伯家的苔丝》充分体现其悲剧般的命运观。通过对意象及其特征的描述,解读哈代在《德伯家的苔丝》中如何运用不同意象更加真切、形象地表现苔丝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6.
玛格丽特.米切尔在《飘》中以美国南北战争带给南方的深重灾难为背景,讲述了女主人公斯嘉丽的悲剧命运。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对《飘》的数位女性人物的悲剧命运的解读使我们认识到,父权制文化是斯嘉丽和其他数位女性人物的悲剧的根源。因此我们要关注女性生存和生态危机,尊重女性,热爱自然,构建一个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相似文献   

7.
《日出》塑造了一系列散发着独特魅力的悲剧女性形象。曹禺以对中国女性的同情和理解,用深沉哀婉的笔调描绘了在"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背景中,陈白露、翠喜和小东西等女性形象的悲剧命运,揭示了她们复杂的矛盾心理及其悲剧命运的根源。这些女性人物的悲剧增添了作品控诉的力量。  相似文献   

8.
剧本《毛猿》中主人公扬克由人变猿的过程多被理解成为工业文明造成的人的异化。借助福柯的权力规训理论的空间、目光、身体等维度作为理论关照,本文分析了扬克悲剧命运的成因。本文还探寻了福柯权力规训理论与奥尼尔悲剧思想的相同之处,从而确定了扬克悲剧命运的必然走向。  相似文献   

9.
从悲剧命运、悲剧情绪、悲剧氛围等方面分析了《台北人》的悲剧意识,并阐释了悲剧意识产生的原因,认为它既与作者独特的生活环境、人生体验以及与之俱来的美学追求密切相关,又是特定时代、社会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唐传奇《霍小玉传》所引诗句“开簾风动竹,疑是故人来”与原诗文字有出入,是作者蒋防有意为之。引诗改字为与小说实景及情节相照应,造成诗谶线索,暗示主人公命运,由此可深入认识《霍小玉传》命运悲剧思想。由引诗可进而思考《霍小玉传》所受《莺莺传》之影响,《霍小玉传》反思当时中唐士人婚宦问题,对人性与社会之矛盾有更深刻表现,小说将主人公遭遇归委宿命,悲剧精神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小说《白鲸》中的男主人公亚哈船长不信神、不信命,集伟大与病态于一身。为了向白鲸莫比·迪克复仇,亚哈精心策划并带领裴廓德号船只走向毁灭。从命运的视角剖析了亚哈拒绝一切外界劝诫,操控并设计自己的命运,展示了其不受命运摆布的非凡姿态。  相似文献   

12.
格雷厄姆·格林是英国当代久负盛名的小说家,他的作品赢得了文学界广泛的赞誉和世界范围内读者的喜爱.<问题的核心>是他最有争议的宗教小说.文章通过分析小说主人公的悲剧命运来论证小说中的人文主义特色及其对作品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依据格莱斯的会话合作原则,人们在言语交际中总是互相合作,遵守一定的合作原则,以达到相互了解、彼此配合,从而使谈话得以顺利进行;而当人们不遵守合作原则时,则可能出于某种目的或原因,话语隐藏了一定的会话含意。本文根据艾米莉在对话过程中对合作原则的遵守与违反,综合时代及个人背景来解析主人翁复杂性格、悲剧命运的成因,加深对作品深刻意蕴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多丽丝&#183;莱辛的《又来了,爱情》是一部将爱情作为主角展现在人们的面前的书:陷入爱情的男女是怎样被社会历史所左右,而他们又是怎么改写自己的以及社会的历史的。作者通过自己的关照和自己的亲身经历娓娓道来:历史可以左右人类,同时个人也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和历史。  相似文献   

15.
玛格丽特.劳伦斯是二战后加拿大文学的主要缔造者,她的代表作《潜水鸟》立足于加拿大本土,通过人物的外表、语言及外在环境的直接描写来体现人物性格、命运。《潜水鸟》的最大特色就是象征手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杰克.伦敦在他的代表作《马丁.伊登》中描写了一位功成名就的奋斗者自取灭亡的悲剧。作者通过对主人公的命运及其与现实的冲突的描写,通过揭露资产阶级文化的庸俗和价值观念的虚伪以及资本主义社会中种种丑恶现象,揭示出了这位主人公的真正悲剧性所在。  相似文献   

17.
虹影的<上海王>是她声称"重写海上花"系列的第一部,她以"虚构自传"的形式来叙写了筱月桂在上海急剧现代化的过程中,在起伏跌宕的命运中洞彻了梦魇般的人生繁华.筱月桂的"上海王"经历只是"女性白日梦"一场,在"原乡"的模式下渗透出的也只是失乡的困惑,在女性自我发现的旗帜下却遮蔽了作为人的个体价值.  相似文献   

18.
巴金《寒夜》中曾树生形象历来有褒有贬,如果把她放到中国女性人格特别是“五四”以后新知识女性人格历史发展的长河里,放到她所在的特殊家庭氛围中,放到她所处的特定时代社会背景下,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考察,可见她是个复杂的有血有肉的新女性形象,她的命运是可以理解的,值得同情的。  相似文献   

19.
《西关小姐》的女性话题中包含了20世纪文学的一个主题:女权。作者梁凤莲通过女主人公的生活命运表达了开放、独立、创新的女权观念,并对女权思想中涉及的人格独立和经济独立、女权与人权等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出发,对福斯特的自传体小说<最漫长的旅程>中主人公里基的人生轨迹进行剖析,里基在成长过程中所遭遇的父爱的缺失和俄狄浦斯情结,导致了他对自我的迷失和独立行动能力的丧失.他对逝去母亲的依恋和病态的想像与混淆使他无法认同自我和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他将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如剑桥、妻子和兄弟都幻想成了母亲的化身.他以牺牲自己的生命换取了母亲的生命线的延续.他对母亲的回归被证明是一次最乏味最漫长的旅程,其结果唯有自我消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