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玩伴,让孩子在玩中自由快乐地成长。"为了养育女儿,他们制定了一套快乐成长方案—●葛冰,儿童文学作家。发表数百万字童话作品,其中《小湖涂神》、《蓝皮鼠和大脸猫》等被改编成系列动画片。《小糊涂神》获1998年金童一等奖、金鹰奖。●葛竞,北京电影学院教师,儿童文学作家。9岁开始发表作品,迄今已出版长篇童话和短篇童话集等作品三十余本,近两年创作的《魔法学校》《猫眼小子包达达》等系列作品深受小读者的欢迎和喜爱。  相似文献   

2.
以画说世     
捐赠与尊严 某次赴乌干达的国际志愿者活动中,热情真挚的中国志愿者下车便给“苦孩子”们发东西,却被外国队友严厉喝止。后来中国志愿者看到:外国队友组织孩子们有序地卸车,然后和“村支书”一起,把码放整齐的捐赠物品作为劳动奖励分发给孩子们,没有“干活”的孩子则要给大家唱支歌才能得到“奖品”。见此状况,中国队员似有所悟。  相似文献   

3.
徐云华 《老年人》2010,(2):28-29
对于一些爱好上网的孩子来说,如今又多了个学习、交流的好去处:一个名为“中华原创儿童文学网”(网址:www.zh61wx.com)的网站,就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发表原创作品、接受老师指导的平台。  相似文献   

4.
许军娥 《职业时空》2008,4(1):39-40
郭沫若先生在《儿童文学之管见》一文中论述到:“文学于人性之熏陶,本有宏伟的效力,而儿童文学尤能于不识不知之间,引导儿童向上,启发其良知良能……。”儿童文学作品伴随着滋润着一代又一代的儿童的健康成长。儿童文学文本比较贴近儿童的心理,着力于表现儿童真实的情感世界。在新时期,儿童文学的本质及其儿童文学与新课改、  相似文献   

5.
杨纯 《金色年华》2007,(4):17-17
“一定有些东西是永远争不到的,一定还有些东西会不期而至。”艾未未眼中,童话就是把生活状态极端化。  相似文献   

6.
儿童文学翻译在中国已有长久的历史,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发展到现阶段仍存在许多问题,无法满足中国儿童阅读汉译的外国儿童文学的要求.为了保证广大中国儿童通过译文理解和接受外国儿童文学作品,并能得到与原文读者类似的感受,并受到启发和教育,本文将通过介绍儿童文学翻译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发掘特点,找出不足,并将目的论应用于儿童文学的翻译,把它作为儿童文学的翻译的理论基础,使西方儿童文学更能为广大中国儿童接受,从而更具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安子 《女性天地》2008,(4):48-49
郑渊沽,对于出生于70年代、80年代,乃至90年代初的人来说,都是一个标志性的名字:27年前,郑渊沽创作了一部3万字的童话——《皮皮鲁外传》,从那以后,他就成了中国童话界的“大腕”、虽然他的最高学历只有小学四年级,可他却单枪匹马创办了《童话大王》杂志,从写刮印再到发行,他统统拿下。郑渊洁的童话影响了整整一代中陶少年儿童。就是这样一个“童话大王”,在教子过程中也创造了一个新的教子童话。  相似文献   

8.
周斌 《职业》2006,(6):31
眼下新浪博客借名人造势,有“男看郑渊洁,女看徐静蕾”之说。对于这位京城“童话大王”,许多人并不陌生。他创办的月刊《童话大王》,由他一人的作品支撑长达二十多年,在出版史上颇具传奇色彩。他笔下的皮皮鲁,  相似文献   

9.
李琼 《现代交际》2012,(4):35-36
文化翻译学者们认为,翻译作为最明显的改写形式,会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正是在意识形态的影响下,从19世纪中叶到"五四"之后一段时间,中国出现了三次儿童文学翻译浪潮。在这股浪潮的直接影响下,诞生了现代意义上的中国童话。  相似文献   

10.
张松梅 《现代交际》2014,(4):147-147
本文旨在论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儿童本位的若干途径,主要包括: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增加儿童文学作品;教师转变角色,教学中以学生为本;倡导教师多读儿童文学。  相似文献   

11.
“舞蹈里有个动作,一只脚踩在地上.一只脚蹬在天上,叫朝天蹬”,再次因为变性人身份成为舆论中心的金星用这个舞蹈姿势比喻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在任何一个环境下我都能找出我的美感、释放点。我可以上到天上去,我也可以在地上待着.你把我所有东西拿走,没事,只要我孩子健康就可以.“生活中,她是三个领养孩子的妈妈:舞台上,她是受邀前往美国巡演的中国现代舞创始人:  相似文献   

12.
不少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过于老实,因为老实人容易吃亏受骗,但又不想让孩子沾染“社会浊气”;也有一些家长有意识教导孩子学成人的“成熟”,宁愿孩子“聪明点”;还有些家长让孩子吃一“亏”长一智,让孩子在吃点小“亏”中做个高尚的老实人。到底哪种教育是正确的呢?镜头一:老实的小轩小轩今年已经上一年级了,在他的成长中,世界仿佛童话般和谐无瑕,一切都是单纯、安全的。小轩的母亲非常重视孩子品行的培养,也很珍视孩子的纯真世界,害怕成人的复杂浸染了小轩,从小就教育他要正直做人,诚实守信。小轩很听话,稍动点撒谎的念头就憋得满脸通红…  相似文献   

13.
童话因满足儿童极富想象力的天性而深受孩子们的欢迎。而儿童期是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时期。利用极富教育意义的优秀童话故事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优秀的童话能跨越国界,让不同国家的孩子接受教育。越南的童话历史悠久,其中不乏许多优秀的作品。本文总结了越南童话故事的德育特点,并选择越南童话大师苏怀的代表作《蝼蛄历险记》来赏鉴,以期使读者对越南童话有着较为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孩子的心灵是一部天真的童话,那里面充满了对美好世界的向往,一草一木都是可爱的卡通形象。他们希望永远生活在自己的理想国度里,然而现实却往往打破他们的美好。父母因为心情不好说出一句“我怎么生了你”,可能会让孩子认为自己是个多余的人;老师因为育人心切说出“你怎么这么没用”,可能会让孩子感到自己不行,产生自卑。这样的家长和老师不懂得对孩子言爱,只会粗暴地修理他们身上所谓的“杂枝”。  相似文献   

15.
<正>少数民族儿童文学是我国儿童文学发展体系中十分关键的构成部分。不管是立足当前我国儿童文学整体发展视角,还是单纯从少数民族儿童文学发展视角,显然少数民族儿童文学始终都处于不断发展的态势。在新世纪背景下,少数民族儿童文学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呈现出更为出色的发展成绩和发展态势。为此,本文在观点论述的过程中,立足新世纪的时代背景出发,针对当前少数民族儿童文学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分析。基于此,促使我们在更好了解少数民族儿童文学的同时,也为更好推动少数民族儿童文学在新世纪背景下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6.
快乐的苹果     
小时候听过一个童话,爷爷讲的。 有个乞丐外出乞讨。第一天,他碰到一个王子。乞丐说:“行行好吧,我一天没吃东西了。”王子说:“我要赶回王宫拯救王权。”王宫发生政变,大臣们杀了国王,王子正赶回去平定叛乱。侍卫们赶走了乞丐。 第二天,乞丐碰到一个富商。乞丐说:“行行好吧,我两天没吃东西了。”富商说:“别挡着我的路,我要赶紧去谈一个大生意。”随从推开了乞丐。 第三天,乞丐碰到个书生。乞丐说:“行行好吧,我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书生是乡试的第一名,他正要赶着去京城参加殿试,他觉得自己一定能得状元。书生厌恶地…  相似文献   

17.
《泥土里的想念》是一部书写犹太人在中国历史的儿童文学作品。作者宋安娜潜心研究天津犹太人历史近二十年。她的这部作品已被翻译成15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18.
大鱼和小鱼     
小鱼问大鱼道:“妈妈,我的朋友告诉我,钓钩上的东西是最鲜美的,可就是有一点儿危险。要怎样才能尝到这种美味而又保证安全呢?”“我亲爱的孩子,”大鱼说,“这两者是不能并  相似文献   

19.
精神病的幽灵在校园徘徊文/王珂图/赵华狼来了!后果不堪设想?我很小就听到一则“狼来了”的童话:有一位爱撒谎的孩子大叫“狼来了”来戏弄大家,最后,狼真的来了,大家却不再去救他了。如今,在大学里面呆了十多年,先当学子后为人师,才发现我也应该大叫“狼来厂!...  相似文献   

20.
笑话     
《中国社会导刊》2012,(17):62-63
会修理 几个妇女在一起聊天。A:“我家的电器经常被我儿子弄坏,幸好他爸会修理。”B:“我家的东西也经常被我儿子弄坏,还好他爸也会修理。”C:“不会吧?听说你家那位连保险丝都不会换呵。”B:“我是说,他会修理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