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云蕾 《职业时空》2008,4(9):61-61
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然而,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中,漠视学生生命、扼杀学生个性的现象常见不鲜,不少教师以“为了学生的将来发展”等美丽的借口,从事着并不道德也不太理想的教育教学。作为促进学生个体道德自主建构和引导学生心灵成长的德育教学,就更加需要构建合乎道德的理想课堂。  相似文献   

2.
她没有上过大学,也不知道什么是“院士”。她一生只学会写5个字,却被香港大学授予“荣誉院士”。她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只是44年如一日地为学生做饭、扫地。在颁奖台上,这位82岁的普通老太太被称作“以自己的生命影响大学堂仔的生命”,是“香港大学之宝”!  相似文献   

3.
她没有上过大学,也不知道什么是“院士”。她一生只学会写5个字,却被香港大学授予“荣誉院士”。她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只是44年如一日地为学生做饭、扫地。在颁奖台上,这位82岁的普通老太太被称作“以自己的生命影响大学堂仔的生命”,是“香港大学之宝”——  相似文献   

4.
如何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激情,绽放出生命的光彩,进发出智慧的火花,使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乐园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应添点“油”,加点“醋”,让其“五味俱全”。这样,语文课堂才会独具魅力,充满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5.
心理健康是青年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建功立业的重要条件,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豁达开朗、乐于助人、善于交往,使学生懂得“生命在于运动”.  相似文献   

6.
体育新课程教学强调“书本知识与生活世界的相互联系.”用“生活化”的体育课堂教学,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让学生通过体验现实生活,感悟和追求生活,赋予体育教学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把学生培养成为学习体育的主体、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体育活动的主体.  相似文献   

7.
当其他老师都在努力与班级学生“打成一片”时,他却主动和学生拉开距离;当其他老师紧跟改革步伐进行一体化教学时,他却“逆势而上”坚持自己的做法;当其他老师因为学生寝室内勤扣分而痛惜奖金时,他却对扣分的学生说“扣得好”。他是杭州市第一技师学院的“怪老师”王一群。他说:“只有跳出条条框框,有活性、有生命的教育才是真正持久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面对充满竞争与提倡创新的年代,教师教育体制改革要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学生为本”,创设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与成长的环境,突显师生互动以构建“生命课堂”、“和谐课堂”。事实上,师生互动的本质上就是通过知识的传播、信息的传递、道德的传颂、意志的传达、文化的传承来创造与造衍生出一种新的教学范式,进而推进师生之间生命的互动、生活的互通。  相似文献   

9.
学校是学生生命成长的绿洲—学生是种子,智慧多元,人格丰富:学校是土壤,养分均衡,环境和谐;科学精神是阳光,催生万物,活力无限;人文是雨露,滋养生命,润物无声。跨入新世纪,社会变革日新月异,教育改革波澜壮阔,“绿色教育”应运而生。创建“绿色学校”的活动就是对这一潮流的响应。提倡绿色教育、人文关怀,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学生观,奏响了学校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绿色教育的旋律,教育改革的潮流正在绿向大江南北。  相似文献   

10.
对于一个老师来说,最大的幸福,莫过于静静地欣赏花朵开放的绚烂,聆听生命拨节的声音,这必然要追寻灵动的语文课堂.“灵动”是教学扎实、朴实、真实,是对教学内容的深层探究及返璞归真式的展示;是对教学不达目标不罢休的追求;是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牢固掌握;是教学的灵气、灵动、灵妙;是对教学内容重难点突破的匠心独运;是对学生情感熏陶的不留痕迹;是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式的掌握与运用;是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灵感激发.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来追寻学生灵动的精神生命?我们可以从举例、互动、渗透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准备把毕业论文选题定为“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的大四学生吕诚,在搜索引擎里键人“大学生自杀”,0.065秒后,相关网页搜索项高达2650000篇,一页一页点下去,他感到震惊和难过:“很多都是品学兼优的学生,一时想不开就结束了风华正茂的生命。”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社会工作?”我在小组督导中问道.小高率先答:“应用社会工作的知识、技巧及价值观等帮助有需要的人和家庭.”小庄徐徐回应:“社会工作是‘生命影响生命’.”在助人专业里,把“生命影响生命”挂在口边似乎已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而社会工作的批判思维,让我对一些传统的、约定俗成的规范或想当然的观点,在予以尊重的同时,亦以崭新的视角重新去思考.那么,“生命影响生命”有哪些值得我们反思的?  相似文献   

13.
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谈中职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业学校应紧扣“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依据学生生理、心理特点与成长、成才的规律,采用统筹兼顾的方法,由技能为本走向生命发展,达成学生职业素养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提升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回首以往的语文教学,大多数课堂教学死扣章句,条条框框後得学生喘不过气来。致使学生少了情感,没了快乐,更没了灵性。时间长了,教师成了“主人”,学生倒成了“仆人”。作为语文教师,让语文课堂教学绽放生命的活力,还学生以自由,还学生以情感,更重要的是还学生以灵性、活力。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思考、去创造。  相似文献   

15.
蒋金萍 《职业》2024,(4):62-63
本文基于OBE教育理念,立足真实岗位,构建“双主三环五阶”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双主”,即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三环”,即课前自化—初感思政,课中内化—浸润思政,课后升华—铸刻思政;“五阶”,即借境生情,情境再现,身临其境,真情实境,转情移境。在“双主三环五阶”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贯穿生命至上、尊重科学的抗疫精神,帮助中职幼儿教育专业学生达到会照护、精实操、善运用的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16.
晁建为 《职业时空》2009,5(6):122-122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是新课程教育改革的灵魂,也是新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的目标要求。“教师合作走班”教学模式目的是让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得到共享,让学生得到更好更全面的教育和发展,符合政治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其教育对象是一群有思想、有感情、有各种兴趣爱好的生命群体。有时,一句通俗实在的话,可能会成为一个学生一生追求的目标;一番入情入理的个别交谈,或许能攻克一个多年不化的“顽石”;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往往会让某个学生倍受感动,从而“浪子回头”……以上种种,都要求班主任要有创建学生良好、健康心理环境的思想和能力。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原本是师生在课堂这一特定的场合,共同展示生命活力的一个丰富而复杂的过程,但在现实教学实践中,师生常常把它简单地看成是一种认识活动.教师为传授知识而活着,学生为接受知识而存在,课堂变成了教师与学生“买卖”知识的场所,学生的主动性、创造力受到严重的压抑,更重要的是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激情几乎消退.如何将课堂变成师生的乐园,提高师生的生命质量,就是本文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巴赫金曾经说过:“对话的前提就是对个体的尊重,人与人之间应该是平等的关系,应该尊重对方,因为任何个人都是有价值的。”因此,在对话教学中,教师应刨设宽松的对话氛围。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快的师生关系,以确保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敏捷,使各种智力和非智力的创造因子都处于最佳活动状态。教师要摒弃“师道尊严”的旧观念,树立“教学相长”的思想,教师要使自己成为学生对话中的一员,以学习者的姿态参与学生的对话,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无拘无束提出问题,允许学生发表不同于自己的见解,真正体现陶行知所希望的境界:“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场所。  相似文献   

20.
《当代青年研究》2009,(9):F0004-F0004
为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引导大学生关爱生命,热爱生活,阳光成长,江西省高校心理健康研究会、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武汉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所拟联合举办全国第二届大学生研究学术论坛,本届论坛以“关爱生命、阳光成长”为主题,大会将围绕“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和谐心理与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构建”、“大学生阳光心态的塑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途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等内容展开研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