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红色文化教育与高校的党建工作融合可使党建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这样的教育既渗透了红色文化,又培养了学生的良好精神品质。首先介绍红色文化的内涵,继而阐述了红色文化教育与高校党建工作两者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两者融合发展的要点:结合时代特点创新党建工作,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教育形式,根据学生特点开展教育活动,使红色文化教育与党建工作相互促进,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包括建立工作联动机制,将红色文化融入"三会一课",借助信息技术改善工作,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教育活动,实现红色文化教育与高校党建工作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红色文化在新时代具有深远意义,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能够产生重要的育人价值。但是,在如何把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不够深入、融入方式单一、课程设置及评价体系不合理等。高校需要开辟红色文化教育新形式,打造过硬的师资队伍、增设红色文化课程、制定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打造红色文化专栏、编写红色教材等路径增进红色文化同思政教育的融合度。  相似文献   

3.
自媒体是互联网基础上的网络共享平台,在此之上建立具有多种社交传播功能的线上交互载体,社会各界所有信息都可在平台中查询和浏览。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关键时期,高校党建工作需结合新时代科技背景有效开展,要与时俱进、改变党建工作的外部环境,高校需要依托自媒体创建党建育人平台,推动党建文化的传播以及承担培育人才的重任。目前,移动网络电台——喜马拉雅 FM 被社会公众广泛使用,通过此平台传播高校党建文化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结合高校红色文化教育实践经验,探索红色文化教育与高校党建工作融合发展模式,使校红色文化教育和高校党建工作紧密衔接,并驾齐驱,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相辅相成。首先,红色文化教育的制度与高校党建工作对接;其次,高校党建工作向红色文化教育倾斜;第三,高校党建工作的成果为红色文化教育所用。  相似文献   

5.
张瑜珂 《公关世界》2023,(6):99-101
河南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对河南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河南省高校应该深挖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创新教育形式,利用红色文化的精神力量在大学校园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真正弘扬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培养当代大学生成为理想信念坚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文主要探究河南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价值意义,存在的问题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红色文化为大学生党建工作提供了优质资源,对于大学生党建工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贵州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将贵州红色文化与大学生党建工作相结合,充分挖掘贵州红色文化的价值,能够切实增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红色精神,提高学生党建工作水平和成效,为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培养合格接班人。  相似文献   

7.
红色文化是民族同胞在艰苦战争年代以及构建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过程中传承下来的革命精神及崇高意识,是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核心部分之一,而河南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拥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散发着强烈的红色文化内涵和教育属性。因此,将河南红色文化有效融入到高校思想教育中,不但能够更好地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作用,还能进一步健全学生教学体系、丰富教学内容,强化高校思想教育的成效性。鉴于此,本文以河南红色文化作为切入点,分析当前河南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教育的价值及问题,并提出合理有效的文化融入途径,以期可切实利用好河南红色文化这块优质的思想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8.
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具有浓厚的政治性、思想性及资政育人的功能,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思想源泉和资源宝库。伟大建党精神有机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对高校思政教育成效的提升、教育内容的丰富、教学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积极探索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实现路径,建立"教学融入、课程融入、实践融入、文化融入"四位一体的融入模式,把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的红色资源以潜移默化的形式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全过程,能够增强大学生信仰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党史教育的实际效果,达到对党和社会制度在政治、思想和情感上的统一认同。  相似文献   

9.
韦子瑜 《公关世界》2024,(5):102-104
“三全育人”是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方向。海南自贸港的建设为海南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要求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适应时代要求,创新育人模式,提高育人效果。本文从“三全育人”的内涵与教育理念出发,分析了自贸港背景下海南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探讨了“三全育人”机制融入海南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路径,提出了“三全育人”机制在海南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应用策略,旨在为海南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国革命发展史是中国共产党人最好的印记。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伟大斗争的实践中,形成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资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对学生党员开展党性教育,引导学生党员进行文化传承尤为重要。高校将红色文化融入实际教学中,丰富实践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将其转化为教育资源,实现常态化、全覆盖教育,形成育人优势,做到思想认同、自觉行动,提升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11.
淮安有着悠久的革命传统,红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为高校铸魂育人提供了重要载体.期待通过政府加大对淮安红色文化的统筹规划与开发利用、高校加大全方位育人体系的构建、大学生自我教育与个人修养的提升等路径可以提升高校以地方文化资源铸魂育人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申蕾 《公关世界》2022,(12):138-139
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融入红色文化,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观念。比如,历史文化中的红军长征精神、革命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等等,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管理工作具有积极作用,能够引导学生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本文针对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强化学校对学生的育人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3.
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有着巨大的推动力。目前,红色文化在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还存在学生认同感不足、教育方式单一和缺乏实践教育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高校应设立专题课,发挥网络教育优势,开展红色教育实践,以提升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与力度,使红色文化真正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的头脑与血液之中。  相似文献   

14.
红色文化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思政课是进行红色文化育人的重要途径。本文从高校思政课如何实现红色文化育人出发,探讨思政课从知识维度、情感维度、心理维度实现红色文化育人的功效。  相似文献   

15.
高校微信公众号是微时代背景下开展"95后"大学生文化育人的重要载体。做好高校微信公众号的文化育人工作,把握高校微信公众号的文化育人内涵,包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革命文化。挖掘高校微信公众号的文化育人功能,传递青春正能量,增强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高校微信公众号文化育人功能的实现,要体现于文化吸引、文化选择和文化创新上。  相似文献   

16.
王曦  孙家荣 《公关世界》2022,(4):144-145
红色文化蕴含着革命精神和历史内涵,以此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大意义.当前红色文化在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许多问题,面对大学生的认同感不足、教育方式单一且缺乏灵活性、校园红色文化活动少缺乏感染力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高校应有合理举措使红色文化真正能够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的血液之中.  相似文献   

17.
吴浠含 《公关世界》2022,(14):145-147
红色歌曲反映了中国近代历史上中国共产党参与和领导的重大革命斗争,是党意识形态转化为日常话语的一种特殊表达形式。红色歌曲的内容蕴含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具有较高的传承价值和育人价值,是高校开展“四史”教育的生动载体,对推动高校“四史”教育具有积极的作用。文章分析了红色歌曲融入高校“四史”教育的意义,并提出了红色歌曲融入大学生“四史”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红色文化发挥着育人优势,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文化资源和物态文化资源。将红色文化资源引入校园,为高校学生注入红色基因,使红色传统在高校生根发芽。在新时代高校育人体系中,红色文化资源有助于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前进方向,充实高校学生的文化生态资源,增强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性,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社区党建工作面临着来自基层党建客体、主体和价值体现的三重挑战,高校落实"三全育人"的目标也对完善人才培育模式、拓展服务渠道等提出更高的要求。搭建"高校—社区"党建联建框架,能够推进社区党建与社区治理协调发展,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同时有助于高校开拓学生实践平台,增强高校党建和育人工作实效性。双方应密切结合目标导向、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发挥组织优势,完善保障机制,统筹党建优势资源,形成区域联动、共建共赢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20.
课程思政是践行党的三全育人任务必由之路,体现了一种隐性教育的课程观,在课程思政教育改革背景下,分析论证线性代数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能够实现线性代数教学的多元化、全面化和个性化,并介绍线性代数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策略,提出高校在积极探索教学内容与思政教育契合时,可以从培养学生严谨求学态度、挖掘潜能、树立坚定理想信念、培养文化自信意识出发,实现思政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