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创业板市场高发行市盈率与高超募率的现象一直是学术界与实务界极为关注的问题。基于信息不对称及新股发行利益链等理论的分析表明,承销商声誉与私募股权投资是影响创业板IPO市盈率与超募率的潜在重要因素。针对创业板260家公司IPO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承销商声誉与发行市盈率及超募率均显著正相关;(2)私募股权投资与发行市盈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但私募股权投资并不显著提高IPO公司的超募率。因此,为解决我国创业板一级市场定价问题及提高创业板投融资效率,相关部门应重视新股发行利益链中的利益分配及行为规制,增强承销商的保荐责任,延长其保荐责任期,支持私募股权的发展,严惩IPO过程中的欺诈行为,加强对各利益群体的引导与监督。  相似文献   

2.
IPO抑价是资本市场的研究热点,也是不解之谜。通过对我国创业板市场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投资者情绪对我国创业板IPO抑价影响较为明显,其次是信息不对称因素。而承销商声誉和信号理论则影响并不显著。文章提出了完善证券市场、突出承销商的保荐责任、加强发行人的监管、投资者要加强风险意识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声誉是承销商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利益亦是其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但在两者存在冲突的情况下,拥有"股东+中介"双重身份的承销商究竟会以何者为重?以2006—2012年在中小板上市的公司为研究对象,可从IPO抑价的角度探讨承销商的利益冲突问题。通过分析承销商在承销业务中的行为,我们发现承销商的声誉对IPO抑价并没有显著影响,而承销商认购上市公司的股票数与IPO抑价之间却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为进一步明确承销商认购上市公司的股票数对承销商声誉和IPO抑价之间关系的影响,经过更深入的研究,我们发现:当承销商未认购上市公司的股票时,承销商声誉与IPO抑价之间呈显著负相关;而一旦承销商认购上市公司股票,声誉则对IPO抑价没有显著影响。因此,笔者认为承销商所拥有的双重身份会给其带来利益冲突问题,并且在面对该问题时承销商会更倾向于选择获得利益。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我国2010年至2019年主板上市的企业数据为研究样本,探讨承销市场的匹配选择及稳定匹配对IPO市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承销商与发行企业的合作是承销商的声誉和政治关联关系以及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盈利能力和股权结构等特征偏好互相筛选下的结果;承销商与发行企业越匹配,越能缓解IPO市场的高抑价问题。信息透明度之于承销商和发行企业匹配度对IPO市场抑价的抑制影响起了调节作用,即解决信息披露质量问题对于促进市场稳定运行至关重要。上述结果验证了承销商与发行企业相互选择的内在机理及稳定匹配的市场价值,为双方精准对接符合自身偏好的合作方提供了可供操作的方法,进而为完善IPO市场健康高效的发展政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基于2009—2011年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实证研究了以承销业绩衡量的承销商声誉对创业板上市公司IPO抑价率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承销商声誉的破发补偿效应。研究发现,在我国创业板市场中,承销商声誉对IPO抑价率没有显著影响,而新股上市首日的破发现象将导致投资者对新股承销商的认可度下降,这种承销商声誉的破发补偿效应将显著降低该承销商随后所承销新股的IPO抑价率。  相似文献   

6.
股票首次公开发行、承销商声誉与我国保荐制度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承销商在股票首次公开发行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而承销商声誉对于其作用的发挥则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对股票首次公开发行的过程及承销商的作用进行了概述,接着在借鉴国外学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承销商声誉对首次公开发行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由有声望的承销商承销的股票其定价相对较高,同时其收取的费用也相对较多。最后本文对我国保荐制度的建立与具体实施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根据2001~2007年期间在我国上交所和深交所A股市场上市的422家IPO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A股发行公司IPO前盈余管理程度:(1)与风险投资、会计师事务所声誉、保荐制度的实施、财务杠杆、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等因素负相关;(2)与公司成长性、公司规模、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管理层持股等因素正相关;垄断性行业的发行公司IPO前的盈余管理程度较低。但是,实证研究没有发现前十大保荐机构能够降低IPO前盈余管理水平的证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2009年至2011年在我国创业板上市的281家公司为样本,通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模型、生产成本模型和酌量性费用模型,分别计算出三种方式下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程度,通过构建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总额模型,度量了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IPO过程中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程度。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保荐机构声誉对创业板上市公司IPO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保荐机构的声誉越高,其推荐的上市公司的IPO盈余管理程度越低。  相似文献   

9.
以能源行业为例研究定向增发过程中承销商声誉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以检验我国承销商的"第三方"作用在证券市场的发挥情况以及承销商声誉机制是否完善,为监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制度提供参考依据,有效敦促上市公司减少盈余管理行为,为激励我国承销商声誉机制不断完善提供参考。首先,从理论角度阐述了上市公司在定向增发过程中存在盈余管理的行为,并指出承销商声誉能对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盈余管理行为起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然后,以在2010—2013年度进行定向增发的共56家能源行业的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Jones模型来衡量盈余管理水平,运用M-W方法对相应的承销商声誉进行计算排名,通过拟合优度检验、单变量T检验、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能源行业进行定向增发的各公司均存在正向的盈余管理行为;在能源行业中,承销商声誉与各公司定向增发盈余管理程度显著相关,且呈负相关关系,所以承销商声誉对定向增发盈余管理程度具有抑制作用,承销商的"第三方"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10.
以2009年7月10日至2015年7月2日的A股IPO数据为样本,分析承销费用与IPO抑价的关系以及承销商持股的不同情况对承销费用与IPO抑价关系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承销费用与IPO抑价呈正相关关系,承销商持股数量的增加会增强承销费用与IPO抑价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会计师事务所声誉与IPO折价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会计师事务所是证券市场上的重要中介机构。国外审计实践和理论研究均表明,高声誉的会计师事务所有助于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IPO的折价幅度,促进新股的顺利发行。随着我国《证券法》等证券法规的颁布实施,以及股票发行制度的改革,主承销商和发行公司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时日益倾向于聘请高声誉的会计师事务所。但是,在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声誉并不能降低IPO折价幅度。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中国网络零售行业为例,检验顾客绑定策略对组织绩效的影响作用。基于市场导向理论、关系营销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声誉理论构建研究模型并通过调查232家公司实证检验该模型。结果表明:财务绑定策略对组织绩效有正向影响,特别是当网站声誉好时,财务绑定策略能够显著提升组织绩效;社会绑定策略对组织绩效的提升作用最显著,当第三方物流服务质量的不确定性增强时,社会绑定策略对组织绩效的正向影响将会逐渐减弱;结构绑定策略能提升组织绩效,而且当第三方物流服务质量的不确定性增强时,结构绑定策略对组织绩效的影响会增强。  相似文献   

13.
主承销商声誉与IPO抑价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我国沪市 1994-2004 年的 539 家 IPO 公司为样本,研究了我国主承销商声誉和IPO 抑价的关系,结论表明二者之间存在异常的正相关关系,股票发行制度的改革有助于消除这种扭曲的关系,但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调整过程。  相似文献   

14.
董事会制度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内容,称职的董事会是传递公司具有竞争优势的信号.以我国2001年8月16日至2003年6月30日在沪、深两市发行上市的A股共108个样本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董事会结构与新股发行抑价的关系,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独立董事比例和董事会规模与新股发行抑价存在显著性的负相关关系,而独立董事声誉和两职分离设置假设没有通过检验.  相似文献   

15.
文章研究了从1996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在中国A股市场上市的1129家公司的数据,发现IPO抑价程度依旧很高,市场指数调整初始收益达到了122.24%。抑价现象与等待上市时长、发行规模、市盈率、中签率以及上市前30天的累积市场收益有关。除了承销商信誉理论,“赢家诅咒”假说、事前不确定性理论、信号模型、从众假说均可在一定程度上解释IPO抑价现象。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2009年在创业板上市的36家公司为研究对象,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成长能力四个方面分析了其上市前1年到上市后3年的经营业绩的变化,检验了其IPO效应的存在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募集资金比例、控股股东控股比例、风险投资和保荐机构声誉对创业板上市公司IPO效应的影响,最后得出结论,并对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