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沙尘暴对西部发展的危害及其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尘暴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它的发生既是一种加速土地荒漠化的重要过程 ,又是土地荒漠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具体表现。本文根据我国西部地表植被向恶性方向发展 ,土地沙化面积逐年增长 ,沙尘暴日趋频繁的具体情况 ,分析了沙尘暴的成因、危害 ,因地制宜提出五条对策 :实行综合治理 ;加强沙尘暴的科学研究 ;建立健全法规 ;增加投资力度 ;提高思想认识  相似文献   

2.
沙尘暴是一种危害极大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它的发生既是一种加速土地荒漠化的重要过程,又是土地荒漠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具体体现。本文根据我国西部地表植被向恶性方向发展、土地沙化面积逐年增长、沙尘暴日趋  相似文献   

3.
是种草还是植树风沙灾害已成为中国的心腹之患,尤其是我国北方地区属世界四大沙尘暴区之一的中亚沙暴区的一部分,其危害深远,直捣京城.虽然沙尘暴成因复杂,北方地区在"退耕还草还林"、固沙种草、植树造林治理土地荒漠化,改良牧草遏制草场退化之时,京城人也应紧急行动起来,协同作战,保卫北京,保卫中国.  相似文献   

4.
构建和谐社会与河西源区沙尘暴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与自然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生态良好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根本特征.在全国荒漠化、沙化趋势普遍得到遏制的今天,以民勤为典型的河西走廊荒漠化、沙化趋势却在不断扩展,成为目前中国北方五大沙尘暴最严重源区之首.沙尘暴的危害是毁灭性的,沙尘暴频发的原因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要有效地防治沙尘暴、改善生态环境,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中国西部土地荒漠化问题探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西部地区土地荒漠化问题相当严重。采用多学科交叉的方法,从宏观、中观、微观诸方面考察了西部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演变过程及其时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土地荒漠化问题是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逐渐形成的,并且呈现出逐渐加剧的态势;导致土地荒漠化的因素包括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近五千年来人为因素的影响力往往超过了自然因素。人类不良的生产生活方式会大大加速土地荒漠化的进程,而科学的土地开发及合理的环保措施则能对土地荒漠化起到扼制、延缓、逆转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荒漠化的特点和成因分析,得出本区土地荒漠化 较为严重,已经影响到本区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主要原因是人口增长过快及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 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7.
首次在我省进行的荒漠化土地监测探析 ,为及时、准确、全面掌握我省荒漠化土地的现状、动态及原因和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试论西北地区荒漠化社会经济因素影响和相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地荒漠化是中国当前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它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中西北地区是中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荒漠化的成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就西北地区而言,影响荒漠化形成的社会经济因素有:土地利用方式、人口、水资源利用、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这些因素对具体中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影响有独特的作用和规律,根据西北地区的实际情况,本文针对性地提出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9.
对于饱受沙尘之苦的多数北方人来讲 ,今年 6月 1 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是个天高云淡的日子。从入春到现在 ,一年一度的沙尘暴出人意料地偃旗息鼓 ,让许多人几乎淡忘了那遮天蔽日的滚滚尘沙。今年春夏沙尘暴之所以减少 ,主要是因为老天爷帮忙 :去冬今春降水偏多 ,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土壤墒情是近几年同期最好的一年 ;此外 ,近年来防沙治沙等生态环境建设使沙区植被有所增加 ,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抑制沙尘的作用 ,但对此不应估计过高 ,对于沙尘暴来年的卷土重来 ,我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原因是 :在全球变暖的影响下 ,北半球中纬…  相似文献   

10.
森林是生态的主体 ,是农业的保障系统。因此 ,专家们把林业称之为“母亲产业”。可如今一些地方却没有把“母亲产业”放到“娘”的位置上 ,这实在令人担忧。有资料表明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土地沙化正以每年 2 46 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张 ,不少昔日的良田、草场不断沙化。其中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 ,但森林的大肆砍伐应该是主要原因。请看今年三四月份环境对人类的报复———沙尘肆虐 荒漠步步逼来今年 3月中旬到 4月下旬 ,我国北方先后 10余次受到沙尘暴的袭击 ,沙尘暴肆虐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华北大部和黄淮北部地区…  相似文献   

11.
90年代文学处于一个“喧哗的状态”,文学现象层出不穷 ,文坛上如同起了“沙尘暴”,沸沸扬扬。在这种情况下 ,对其进行整体的把握是相当不明智的。于是 ,我在九十年代的文学地图上截取了一个“丘陵地带”——作家的写作姿态 ,作为我观察和论述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黑河流域沙尘暴问题治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河是仅次于塔里木河的全国第二大内陆河 ,流经青海、甘肃、内蒙古三省区 ,全长 82 1公里。由于上游少水、中游争水、下游断水 ,加上其周围生态环境恶化 ,使得河西走廊和额济纳旗沙尘暴频繁发生 ,成为我国四大沙尘暴源区之一。文章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 ,分析了黑河流域沙尘暴形成的原因 ,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3.
刍议农业自然灾害对黑龙江省农业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主要农业自然风险包括洪涝和干旱灾害、风灾、沙尘暴、低温冻害、地质、地震灾害、生物灾害等多种类型,并且呈现类型多、频率高、季节性、周期性和突发性等特点,已经对黑龙江省粮食产量、农民收入、农民消费水平以及农业再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黑龙江省应在立足区域灾情实际,通过提高全民防灾意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政府宏观调控、发展农业保险和不断改善生态环境等措施来促进农业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白城市2011年春季天气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2011年白城地区春季4月中旬的天气状况数据,从降水、气温、风向和干湿度这几个方面,初步分析了白城地区短时期内的天气状况.并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白城地区的各项生活指数,得出白城地区春季天气特点:1,春季气温日差较大,变化明显;2,空气相对湿度低,降水较少,易发生春旱灾害,将严重影响春季农业生产;3,风力在3~7级,多大风沙尘天气,易引起沙尘暴.  相似文献   

15.
沙画属于一门综合艺术,涉及了多个领域,包括动画、绘画、现代科技、美学、心理学以及影视等。动态性是沙画较为明显的特征,通过合理构图和多变的转场,对创作主题的审美客体和审美情感进行传达。首先阐述了沙画艺术的相关概念和特点,然后分析沙画艺术的美学意象,最后探讨沙画艺术的造型观,并提出了对中国沙画艺术发展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6.
目前,全国各界都在关注全球金融风暴,国家出台各种政策积极应对全球金融风暴,专家学者在深刻分析全球金融风暴带来的利害影响,公司企业在感受全球金融风暴带来的冲击,直至公司职员都体会到全球金融风暴给个人生活带来不便的影响。新华社主任记者张崇防博士从事新闻报道多年,对这次全球金融风暴非常敏感,掌握的相关信息非常丰富,也报道了相关的一些信息。读者非常关注从新闻记者的视角怎样看这次全球金融风暴。2008年11月20日下午,就从新闻记者的视角怎样看这次全球金融风暴、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全球金融风暴对高校的影响,怎样做好新闻记者等问题进行访谈,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国期刊总体上呈现出一种持续繁荣和健康发展的势头。但是,文学期刊的生存和发展却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在困境中摸索前进的纯文学期刊出现了学术化和市场化两种明显的倾向,而学术化和市场化在促进文学期刊走出困境的同时又反过来影响着文学期刊的健康发展。不过,在历经一番市场经济的风风雨雨之后,中国文学期刊已变得更加成熟并即将迎来美好的明天。  相似文献   

18.
为了充分挖潜窄小河道砂体剩余油,以大庆油田北二西为例,在精细等时地层格架建立的基础上,用波形聚类、相干体、分频、属性分析等地震预测技术对窄小河道砂体预测适应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发现,不同技术对窄小河道砂体边界识别程度是不同的,波形聚类可以大致判断河流方向,对于窄小河道边界识别不明显;相干体对于窄小河道边界的识别好于波形聚类;分频可以清楚地看到窄小河道砂体边界细微变化。通过对RMS 属性分析,建立了薄互层砂体预测厚度与砂体实际厚度的关系,并利用后验井进行了验证。对于厚度>2 m 的砂体,预测精度高,对于厚度为12 m 的砂体,在预测相对误差<35% 时,预测精度可以达到60%,对于厚度<1 m 的砂体,属性预测不可靠。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国文化的“托命之人”,陈寅恪先生的文化态度与思想精神是一种学术态度和思想精神。在那样一个社会、政治、文化大转型的时代里,他选择远离政治权力风暴的中心,孤独地徜徉在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长河中,在已凝固的字里行间,窥测贯注于其间的生命律动。先生对于中国文化而言,体现着一种更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沉重的文化承载;先生的学术经历与人生磨难,曲折地呈现给学人的是一望无际、郁郁葱葱的精神森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