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使用的交际工具。因此,语言的意义与社会文化息息相关,对语言意义的理解不能只认同词典意义;而应包括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笔者在此特别强调的是语用意义。语用意义是指语言符号与使用者的关系,是语言符合对人产生的影响,及根……  相似文献   

2.
从对比语用学的角度对不同语言中的称谓表现形式、称谓的语用异同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相同的称谓形式在不同的语言中可能会有不同的语用功效,对不同语言的称谓进行语用对比分析能有效避免跨文化交际失误。  相似文献   

3.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是对既定语言材料做语用文本分析和综合语言实践的过程,通过对文本整体内容的把握,逐渐培养学生具备对英语材料进行独立跨文化文本解读的能力,从而不断积累地道的以英语为母语说话人的表述习惯,以此指导自我英语语用实践。  相似文献   

4.
语用失误分为语言语用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望文生义、违反对话原则和对语言功能的错误理解导致了语言语用失误,而文化差异、思维方式不同、对社交语境把握不当等则造成了社交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对比语用学的角度对不同语言中的语用原则进行了对比分析.虽然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是客观存在的,但在不同民族的语言实践中其表现形式却可能存在某些差异,对语用原则进行语用对比分析能有效避免跨文化交际失误.  相似文献   

6.
目前针对语用能力设计的测试研究,较多停留在语言体系、语言应用本身和语言与文化的联系或者针对某一种言语行为能力的考察上。语用能力涵盖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方方面面,言语行为能力只是语用能力体系的一个小范畴,不足以代表受试者的语用能力。为提高语用能力测试的信度,我们应该涵盖对独白和会话两个层面的考查,范畴包括语法能力、话语能力、社会语言能力和语用策略能力。测试要综合应用客观选择题、多项书面话语填充选择、书面话语填充和角色扮演等形式。评分量表要定量和定性相结合,不同测试形式采用不同的评分准则。  相似文献   

7.
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冲突常常引起语用失误。语用失误分为语言本身的语用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 ,分析英汉跨文化交际中常出现的语用失误 ,并对造成这些失误的文化差异进行对比 ,以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8.
语用迁移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用迁移研究是语际语用学与二语习得研究相结合的交叉研究领域,它研究语言习得者的母语和文化语用知识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国外语用迁移研究在语用正迁移和负迁移两个领域取得了新的进展,正迁移并不必定促进二语习得,而负迁移并不总是造成负面效果。但是,语用迁移研究对语用可迁移性、语用迁移与语言水平之关系、语用迁移所导致的语言变体及语言规范等问题关注不够,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将推动语际语用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商业广告英语中的委婉语及其语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告作为一种特殊的交际形式,其宣传是一种语用行为.作为说服性的言语行为,它不仅应做到准确、简洁、生动,更应充分考虑语用因素.因此,广告语言应该具有自己的语言特色及运用手段.拟从广告语的委婉语方面对广告英语主要语言特点及语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论语言变体和语用失误之间的互相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是一个自然的连续体。语言变体研究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连续体的节.属于语言习得过程的输入。语言变体由系统变体和非系统变体构成,其中又含有个体变体和语境变体。语用失误则将研究的重点放在语用上,注重语言使用者运用语言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属于语言交际过程中的输出。语用失误由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会语用失误构成。两种不同的理论研究共同的对象——语言习得者,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的习得和使用,这就极大地丰富了语言习得和使用的内涵,对语言的学和教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语际语是第二语言/外语学习者在来到达目的语语言能力之前所处的一个过渡性阶段。第二语言/外语的使用和学习成为语际语语用学的研究内容,而语用能力的培养是避免语用失误、提高外语学习者交际能力的重要研究课题。本项研究从英语恭维语回应策略的角度入手,探讨显性语用教学模式对语用能力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外语学习者的语用能力可以通过显性语用课堂指导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2.
本地学界刍谈“广东社会语用建设”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大潮与跨文化交流的蓬勃发展,有力地冲击了相对较为封闭的语言环境和语用模式,出现了许多新的社会语言现象和问题。为了促进“广东社会语用建设”的研究,1997年3月28日,由何自然先生牵头的广东外语外贸...  相似文献   

13.
文化差异与语用失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冰岩  李斐 《北方论丛》2000,(3):116-119
由于社会化的差异,英汉两种语言与语用方面存在诸多不同,交谈双方的语用行为必然受到各自化背景的制约,忽略了这一因素,势必产生语用失误现象,造成双方交流的障碍。  相似文献   

14.
社会语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语用问题何自然语言的使用在社会人际交往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上涉及语言使用和语言交际的场合都必须讲究语用,因此语用学同社会的关系十分密切。里奇(Leech,1983:11)将普通语用学(generalpragmatics)分为语用语言学(pr...  相似文献   

15.
语用逻辑刍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语用逻辑有别于语言逻辑,前者与语境的关系更为密切.语用逻辑是语言运用过程中的逻辑,是逻辑的内在机制支配下的语言语用.当下有关语用逻辑的研究还处于未成熟阶段.有关语用逻辑的研究的基本的理论前提是:"语言"与"言语"的区别;"言语"与"思维"的关系.语用逻辑以"言语"与"逻辑"之间的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语用逻辑在学科归属上是语用与逻辑交叉而成的新兴边缘交叉学科.语用逻辑的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非英语专业分级教学班级中的71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语用策略培训在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在实验班对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语用策略培训,在对照班进行常规教学,试验为期一个学期.培训前后对学生进行语用能力知识策略前测和后测.数据分析表明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对语用能力的主效应不显著,英语语用能力并不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前后测结果显示学生的语用交际能力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可以得到提高.交际能力的增强可以提高学生听说能力,增加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也必然带动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然而,数据分析表明,实验班级学生的词汇输入能力要略逊于对照班级的学生,这一点要引起外语教师的注意.  相似文献   

17.
语用照应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在言语交际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人们的认知能力对理解语用照应则有很大影响。有声思维作为分析人类认知过程的一种方法,被运用于心理学、教育学和认知科学等多个领域中。以此将有声思维这一研究方法应用于语用照应研究,实验结果将作为实证研究的有力补充。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文化的主要载体,同时又是文化的表象。尽管中西语言可以互相转译,达到沟通的目的。但其中的文化内涵在语言的深层意义和表层意义又有相当大的差距,难以传达甚至不可理喻。J.托马斯对这类现象归纳为“语用失误”。他认为语用失误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即语言的语用失误和社会的语用失误。本文就跨语言交际中西方所表现出来的相异之处,及其内在联系进行研究分析,找出其因果关系。寒暄与谦恭:见面打招呼是人类社会最平凡,但又最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它的作用在于打破坚冰,沟通心灵和建立信任。大多数的寒暄语言都较短促,但所携带的民族文…  相似文献   

19.
语用模糊是话语在特定语境中可能产生不同的理解或传达数种言外之力的语言现象。在此运用关联理论对交际中的语用模糊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语用模糊的产生和释义主要取决于交际双方认知语境的参与,认知语境、认知能力的不同就会导致语用模糊。受话人在释义中,通过语境推理和优化关联原则对话语进行信息加工来达到最佳释义,从而完成语用模糊的交际认知互动。  相似文献   

20.
文体分析是在语言、书写、词汇、语法、篇章结构等各个层面进行的,其重点是分析具有文体意义和美学价值的那些语言特征,从那些被“前景化”的语言特征入手,挖掘作者的语用意图和语用效果,以便达到鉴赏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