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述了全面收益报告的发展历程,指出全面收益报告的现行做法及存在问题,分析了在我国实行全面收益报告的可行性,提出在制度保障的前提下,应循序渐进地推行全面收益报告.  相似文献   

2.
全面收益理论对我国推行全面收益报告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环境的复杂化,企业经营的多样化,企业收益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如何有效报告企业的收益,成为会计报告的一个新问题,会计学中的收益概念也正面临诸多挑战。在这一背景下,全面收益理论作为一种全新的收益理论正日益为人们所接受。基于此理论而编制的全面收益表,被西方发达国家作为“第四张报表”展现在人们面前。文中对全面收益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进行探讨,并提出我国推行全面收益报告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行会计准则通过引入利得和损失概念,增加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体现全面收益观的应用。现行基本准则的规定已经基本满足全面收益确认的条件,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是:清晰界定全面收益概念,改变利得和损失的地位,说明未实现的利得及损失的确认标准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西方全面收益表改革的重大创新的分析,指出了全面收益未来发展的强大潜力及其所当前面临的如计量、分类和调整上的种种困难.进而对我国是否应引入全面收益表、如何引入全面收益表提出了相应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是计量企业收益的两种不同会计理论.长期以来,我国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主要采用的是以收入费用观来确认和计量企业的收益.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及经济环境、经济活动的复杂化,传统收入费用观下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受到质疑.在适度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条件下,全面收益观的提出,使会计收益计量模式的重心由收入费用观转向资产负债观.2006年2月我国企业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在很多地方也引入了资产负债观理念.对这两种收益计量模式作简单的比较,揭示收入费用观向资产负债观转变的趋势,并分析了资产负债观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新《企业会计准则》突破"历史成本原则"、"收入实现原则"、"稳健原则"等传统利润确认原则的束缚,使净利润中包含了部分"其他全面收益"的内容。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英美各国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传统财务会计报告利润的基础上增加"其他全面收益",并呈现出不同的报告方式。全面收益报告在我国的应用已具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文中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初步探讨分析各种"全面收益报告"模式的利弊,主张采用渐进模式,逐步推行全面收益报告。  相似文献   

7.
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是两种不同的收益确定观。前者侧重于从价值运动的结果来确定企业的收益,后者侧重于从价值运动的过程来确定企业的收益。当企业置身于静态环境时,两者可产生相同的收益;而处于动态的环境时,则会产生较大差异。对两者的比较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财务会计发展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8.
市政收益债券作为一种创新的金融工具,在我国可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资金缺口提供新的融资渠道。文章从风险与收益配比的角度探讨了市政收益债券发行的可行性,通过量化其风险与收益,并引入公司金融理论中的方法来衡量风险与收益的配比关系,给市政收益债券发行的可行性提供一个具有操作性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全面收益理论及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会计目标由报告受托责任向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转移 ,传统会计收益确定模式面临挑战 ,全面收益理论应运而生。全面收益理论既克服了经济学收益不符合会计确认、计量要求的缺陷 ,又使传统会计收益具备了经济意义 ,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同时 ,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对全面收益的计量却无能为力。所以 ,全面收益理论选择了现实成本计量模式。  相似文献   

10.
全面收益是一个衡量业绩的损益概念,纵观目前世界各国的财务准则,全面收益概念仅限于报告角度,没有深入到确认与计量层次,由此造成了全面收益的重复列报问题。因此,应还全面收益“损益”概念核算原貌,重构相关账户及确认与计量流程,从而解决当前的报告难点。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建设总体小康时期,逐步形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效率公平观及其原则是有其特殊原因和特定历史背景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需要根据公平与效率的内在联系,确定和实行公平与效率相互促进和谐统一的公平效率观及其原则.为此,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这是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公平效率观的经济基础;排除新经济自由主义思潮干扰,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不能完全由市场调节;要市场经济不要市场社会,通过建立和健全公共财政体系,公平调节国民收入再分配.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影子价格、消费者剩余理论、引力模型、水利经济学等经济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尝试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自身效益"三位一体的现代文化产业观出发,对博物馆成本收益分析的定量分析方法进行探讨,在总体规模和数量上反映博物馆产生的综合效益程度,为博物馆建设战略和决策机制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提供理论及实际依据.  相似文献   

13.
每股收益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每股收益是上市公司一项重要的财务指标,是衡量其业绩的基本标准。2006年2月,我国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4号——每股收益》,这是我国首次发布关于每股收益的会计准则。本文将我国每股收益准则与IAS33和SFAS128进行比较,分析差异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借鉴国际经验,对我国每股收益准则提出完善建议,以提高我国每股收益指标的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维度出发 ,论述了生态文明观的确立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关系。通过生态文明观思想内涵的解读 ,分析了生态文明观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理论契合之处 ,并进一步提出生态文明观的确立将引起人们生态意识、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变革 ,对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借鉴西方经济学的人力资本理论,在对高等教育投资的成本、收益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目前高等教育供给短缺的情况,分析说明了现阶段国家增加高等教育投资的必要性,同时也说明了我国实行高教成本补偿制度的合理性以及个人投资消费高等教育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综合收益观是国际收益报告的发展趋势。我国在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凸显综合收益的理念。本文选取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执行后的2007、2008年上市公司年报数据为样本,采用收益模型,检验综合收益是否比传统的净利润具有更强的价值相关性。结果显示,在我国当前环境下,综合收益的价值相关性质量低于净利润,投资者对利润表的关注高于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我国综合收益列报方式的改进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7.
通过以沪深两市2009-2011年年度财务报告数据为样本,对上市公司其他综合收益列报与披露效果进行考察发现,三年来,上市公司"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列报的金额呈逐年下降趋势;各年均存在着报表间数据勾稽关系错误、漏填或错报"综合收益总额"项目的金额、未在附注中充分披露其他综合收益具体项目内容等技术层面上的问题;同时,发生混淆其他综合收益和权益性交易事项的问题较为普遍。在财务报表中引入综合收益指标,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分析企业的全面收益情况。其他综合收益未来在我国的会计实践中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8.
收益管理在我国航空货运业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航空货运业的运作特点进行分析,结合我国航空货运业的运作特色,分析了收益技术在我国航空货运业的应用,并与航空客运收益管理进行比较,说明航空货运收益管理的复杂性与独特性。  相似文献   

19.
辩证矛盾观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内容,而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对辩证矛盾观的解读和运用则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辩证矛盾观的传统解读曾经给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改革开放后,对辩证矛盾观理论上的正本清源和实践上的拨乱反正,引起了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和谐社会观的确立,标志着辩证矛盾观尤其是矛盾同一性理论的系统创新.  相似文献   

20.
财务业绩的全面报告与综合收益是密不可分的.根据综合收益列示方法,详细论述了FASB公告和征求意见稿的应用及建议的报告方法,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