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雁北驼     
(甘肃、青海、新疆等地区)2004年高考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一个富人去请教一位哲学家,为什么自己有钱以后很多人不喜欢他了。哲学家将他带到窗前,说:“向外看,你看到了什么?”富人说:“我看到外面有很多人。”哲学家又将他带到镜子前,问:“现在你又看到了什么?”富人回答:“我自己。”哲学家一笑,说:“窗子和镜子都是玻璃做的,区别只在于镜子多了一层薄薄的白银。但就是因为这一点银子,便叫你只看到自己而看不到别人了。”请以“看到自己与看别人”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  相似文献   

2.
每一代都有它自己的困难和问题,因而也都有自己的兴趣和自己的观点,那么每一代就有权按照自己的方式来看历史和重新解释历史,而这种方式是补前代之不足的。说到底,我们研究历史是因为我们对它有兴趣,也可能是因为我们想懂得一点自己的问题。不可能有一部“真正如实表现过去”的历史,只能有历史的解释,而且没有一种解释是最后的解释,因此,每一代有权来作出自己的解释。可是,它不仅有权利,而且也有义务来作出自己的解释,因为的确有一种迫切需要。……历史主义者不承认,历史解释应该满足从当前实际问题和决策中所产生的需要。历史主义所努力的是发现“人类注定要走的道路”,发现“历史的线索”或“历史的意义”。……但是,有这样的线索吗?历史有意义吗?历史本身既没有目的,又没有意义,但我们能够决定把目的和意义给予它。我们能够使历史成为我们争取自由社会和反对其敌人的武器,这样我们就能解释它。这番话最后也可同样应用于“生命的意义”上面。要决定人生命的目的是什么,决定我们的理想这就是我们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1492年10月12日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时刻:哥伦布率领的探险船队一声号炮,宣告了美洲大陆的“发现”。这一事件,不仅使哥伦布本人彪炳于世界史册,而且使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迈开了决定性的一步。从1493年起,每年10月12日,人们即对此开展纪念活动;每逢百年,纪念活动更是盛况空前。今年是哥伦布航抵美洲五百周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专门通过决议,号召世界各国以加强文化交流为目的,用世界的精神积极开展纪念活动。西班牙以及美洲、欧洲、亚洲、非洲许多国家成立了纪念委员会(中国学术界也成立了相应的机构),在世界范围内又一次掀起了评价哥伦布及美洲发现的新高潮。纵观历年的纪念活动,人们的认识总在不断加深。那么,值此五百周年纪念,我们对哥伦布的历史作用有何新认识,今年的纪念活动又有何新意义?这些正是本文试图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个人去买鹦鹉,看到一只鹦鹉前标注:此鹦鹉会两种语言,售价200元。另一只鹦鹉前则标道:此鹦鹉会四种语言,售价400元。该买哪只呢?两只鹦鹉部毛色光鲜,非常灵活可爱。这人转啊转,拿不定主意。结果突然发现一只老掉了牙的鹦鹉,毛色暗淡散乱,标价800元。这人赶紧将老板叫来:“这只鹦鹉是不是会说八种语言?”店主说:“不”。这人奇怪了:“那为什么又老又丑,又没有能力会值这个价呢?”店主回答:“因为另外两只鹦鹉叫这只鹦鹉老板。它有自己的品牌,它们相信它、崇拜它”。  相似文献   

5.
母亲从外婆家拿来几粒丝瓜种子种在园子里,两三个月后,丝瓜沿着老槐树爬上了枝头,大大小小的丝瓜悬在空中,如绿色的风铃。其中有一条丝瓜正立在树后的那堵旧墙上,墙挡住了它伸长的趋势,因而逐渐“肥胖”起来。院中的戏剧就这样上演了。丝瓜豆豆看到自己的姐妹一个个出落得亭亭玉立,身姿婀娜,而自己又短又粗,不禁长吁短叹起来。豆豆的大姐美丽看到豆豆愁容满面,便问:“豆豆,怎么这么伤心啊?”豆豆便将自己的委屈告诉了姐姐。“其实,主要是你的生长条件不好。你瞧,这堵墙阻碍你伸长,而你又贪吃,自然就只能横向发展了。”豆豆闷闷地想:自己长期…  相似文献   

6.
在现行中学语文课本中,议论文有相当篇目,且教学难度较大,如教得不甚得法,学生不爱听,收效不大。因此,我们非在战术上格外重视这种文体教学不可。 议论文的特点是极少文学形象(文艺性论文除外),它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摆事实、讲道理、提主张,几乎都是逻辑思维。针对这个特点,我们认为:教议论文要以“逻辑力量”取胜。那么“逻辑力量”怎么体现? 1、抓论点。每篇文章都有它的中心;议论文的中心就是它的论点。讲读议论文就应该抓住这个论点不放,每句话、每个材料都要引导到对论点的证明和阐述上来。《谈骨气》这篇文章的论点是:“中国人民是有骨气的。”为了说透这个论点,作者分别用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三段文字来阐述。教师讲读这一课时,要把这三段拧成一股绳,紧紧贴住“骨气”,和“中国人”这五个字,绝对不能“借题发挥”,大谈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的诗趣,大谈闻一多的逸事奇闻,甚至于“飘洋过海”,博论哥白尼坚持地动说的骨气。  相似文献   

7.
历经二十多年的艰苦求索,李泽厚同志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美学思想体系。许多新颖之见,精到之论,使人颇受启发。 一、美学的对象及范围:审美关系“轴心”说 马克思说:“共产主义是私有制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它是人和自然以及人和人之间对抗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迷的解决,并且它知道它就是这种解决”,而且,当这“历史之迷”“解决”之后,“自然科学将使自己从属于人的科学,正如人的科学将从属于自然科学,成为同一科学”。马克思在1844年说的这“历史之迷”是指什么?“同一科  相似文献   

8.
今年高考作文题目是(《读〈画蛋〉有感》,要求考生仔细阅读短文《画蛋》,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写一篇读后感。读后感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它具有一般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但是它又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表现在:它的论点是从所阅读的文章里分析归纳出来的;它的论据一般来自生活实际,特别是来自作者的亲身经历或实践,它不一定要对论点展开全面的系统的论证,重点在谈作者自己的感想和体会,通常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这种文体对考生来说  相似文献   

9.
历史教学有没有规律可循?什么是历史教学规律?探讨这一问题,对历史教学理论体系、历史教学原则的确立,以及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运用,都有一定的意义。 历史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探讨它的规律,必须先找出它的基本条件作为研究的基点。这个基本条件就是它的社会性和阶级性。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社会性和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乃是人的根本属性。我们所说的历史,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史。自从有了人类之后,也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10.
轻松一刻     
《社区》2005,(1):45-45
误射 新兵将一发炮弹误射到了一片菜地。指导员慌忙跑去查看,只见现场有一浑身熏黑的人痛苦地说:“我就偷棵白菜,值当用炮轰么……” 你精神病 精神病患者在写信,护士好奇地问:“你要写给谁呀?”病人:“给我自己。”护士:“你都写些什么啊?”病人:“你精神病啊,我还没收到信怎么知道呀?” 调成振动了 一人老是放屁不绝于耳。同事面露愠色:“你能不能不出声?”一会儿,此人就 摇摇摆摆坐立不安。同事大怒:“你在那里做什么?”答曰:“我把它调成振动了。” 老子是便衣 一条警犬看到马路上过来一条普通狗,就气势汹汹地跑过去质问它:“…  相似文献   

11.
论“西进运动”的性质及其历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认识“西进运动”的性质及其历史作用,这是自十九世纪末“西进运动”结束以来一直受到国内外史学界普遍重视的研究课题.但是长期以来,在这个问题上众说纷纭、各持己见,迄今未能形成统一的认识. 美国史学界普遍的观点是:欧洲移民到达之前的美洲大陆,本是一块“无主荒地”,即所谓的“自由土地”;欧洲移民的进入美洲,乃是“人类占居美洲的过程”;①而美国向西部的不断扩张,则“是对已经属于美国领土的土地实行合情合理的、有秩序的”占领.②因此,“西进运动”是“和平的”移民垦殖运动,具有单一的“地理开发”性质.同时,他们还片面地夸大这种“地理开发”对美国历史发展产生的作用. 从五十年代开始,苏联史学界陆续发表了一些有关专著和论文,提出了与之根本对立的观点.他们强调指出,“西进运动”是美国统治集团和奴隶主阶级推行扩张主义的产物,是赤裸裸的殖民侵略活动,具有单一的殖民扩张性质,因而它没有也不可能有什么积极的历史作用. 我们认为上述两种观点都有失于偏颇.前者抹  相似文献   

12.
近来报刊上有些文章提出,矛盾双方的互相转化不属于矛盾的统一性范畴。我们认为,这个论点非常重要。把这个论点完全弄清楚,对于我们学习和理解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是,如果矛盾双方的互相转化不属于矛盾的统一性范畴,那么它究竟是一个独立的范畴呢,还是属于别的什么范畴?它或者它所归属的范畴在对立统一规律中又有着怎样的位置?这些文章尚未谈清这些问题。我们拟接下去谈谈自己的看法。主要是谈一谈矛盾的转化有着不同的形式,矛盾双方的互相转化只是其中的一种类型,各种类型的矛盾的转化又有着相互联系。这样,矛盾双方的互相转化不属于矛盾的统一性范畴——而属于矛盾的转化范畴——的论点,就会变得易于理解;进而整个说来,矛盾的转化范畴在对立统一规律中有着怎  相似文献   

13.
王廷相的历史哲学如同他的自然哲学一样,具有极其丰富的内容。它主要是由古和今、因和革、理和势以及变和常诸范畴所构成,有一个较完整的历史哲学范畴体系。一、古和今古和今这对范畴,是王廷相用以说明社会历史发展方向或趋势的一对范畴。王廷相在“古今之变”上,是一位著名的历史进化论者。他的基本论点是:“道无定  相似文献   

14.
<正> 人口问题是我国实现四化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我国在大力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狠抓计划生育工作,降低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即“两种生产”一起抓,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但近来一些理论文章在强调“两种生产”一起抓的必要性时,却提出了在任何历史时期“人类自身生产都是历史发展中决定因素之一”的论点,姑且称之为历史发展的“两种生产决定论”(见《人口研究》81年第4期,张光照、杨致恒的文章:《论人类自身生产是历史发展中决定因素之一》,以下简称张文)。并且认为这是马克思主义一贯坚持的一元论唯物史观。我认为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下面就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  相似文献   

15.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起源,东北民间小戏——二人转它是怎样发展起来的,源头究竟在哪里呢? 东北二人转仅有二百来年的历史,算不上源远流长,但目前对它的起源问题其说不一,各执其理,争论不休,大体有以下五种说法:一是“周庄王留下二人转”、“范丹留下二人转”、“河间府李梦雄兄妹留下二人转”。二是二人转来源于皮黄调。三是二人转来源于莲花落。四是二人转来源于各种艺术的综合。五是二人转来源于东北大秧歌。这五种起源说互不相让,争执不下。下面我对这五种起源的说法逐一进行辩证,并阐述自己的观点。 对二人转起源持“周庄王留下二人转”、“范丹留下二人转”、“河间府李梦雄兄妹留  相似文献   

16.
幸运的一天     
上学的第一天,妈妈对雷格说“:从今天起,你就是一个大人了。”雷格说“:大人是什么样子的?就像妈妈一样吗?”妈妈说“:大人嘛,就是要自己独立去做事情。”第二天,雷格对妈妈说“:从今天开始,我去买早餐奶。”妈妈同意了。雷格走在大街上,心情非常愉快,他觉得自己已是一个大人了,可以独自去买早餐奶了!在大街的拐角处,雷格看到一位老爷爷站在那里,表情很痛苦的样子。雷格走了过去“:老爷爷,您需要帮忙吗?”老爷爷看着雷格说“:我…我需要喝一杯水。”“旁边有一家餐馆,那里一定有水喝的。”雷格说完,扶着老爷爷走进了餐馆。服务生很快把水送…  相似文献   

17.
在美洲这块广袤的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大地上,居住着早在25000年以前从亚洲通过白令海峡进入美洲的原住民。他们属蒙古人种,创造出了举世闻名的印加文化、玛雅文化和阿斯特克文化,对世界文化繁荣作出了伟大贡献。欧洲人到达美洲,使美洲的玉米、薯类和蕃茄等农作物传遍世界,丰富了人类的食品。与此同时,欧洲的技术、文化也传进了美洲。这就是说,两个世界文明相汇,促进丁人类历史发展进程。正是这一点,我们才在这里开会,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500周年。令人深思的是,美洲的“发现”破坏了土著人社会组织和政治组织的发展,掠夺了他们  相似文献   

18.
理论界自一九七九年探讨“什么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个问题以来,一直有这样一种观点,它认为:现有的历史唯物主义体系还缺少一块“奠基石”这就是比生产方式、生产力这些基本范畴更基  相似文献   

19.
自从历史哲学家放弃了他们旨在阐明人类进化的宏大规划,集中力量解决历史方法和历史知识问题以来,要找到一个具有真正哲学能力的历史家,或是一位具有真正的历史感觉的哲学家,真是凤毛麟角。马鲁就是这样一个历史学家,而德雷正是这样一个哲学家。这里的结果是使历史问题的讨论达到一个新的阶段,即历史和哲学双方的意见在三个主要论点上是趋于一致的。这三个论点是:(1)排斥历史理论中的各种“主义”,不管它是武断的唯心主义、  相似文献   

20.
从前,有一个国王,他听说民间有一种背心,穿上它,人就会变得快乐。于是,他装扮成商人,来到民间寻找。他询问了几个人,结果发现大家都有自己的烦恼。国王很疑(yí)惑(huò):“难道这世上就没有快乐的人吗?”这时,一个老头儿过来,说“:山上有个孩子,他每天都哼(hēng)着歌在山上放羊,从来没看到过他有什么心烦的事情,他应该是个快乐的人。”国王听后,迅速来到山上。果真,山上有个少年,穿着破旧的衣衫,皮肤被太阳晒得黝(yǒu)黑黝黑的。他正赶着羊群,快乐地哼着歌曲。国王来到这个少年的面前,说“:你觉得自己快乐吗?”少年的声音响亮如钟:“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