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恩格斯在论述欧洲哲学的演化进程时指出:“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恩格斯的这一理论不仅适用于一般哲学史的研究,而且也适用于西藏哲学史的研究。藏民族的传统理论思维也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形成和发展于  相似文献   

2.
余翔  关锋 《民族学刊》2018,9(4):1-8, 90-93
关于民族问题的分析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最基本的要把握以下三点,其一,它为什么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具体说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问题的重要性和当下性的深刻把握;其二,它在民族问题上最基本最核心的思想,具体说就是“四个根本”即根本道路、根本目的、根本方式、根本保障;其三,它分析民族问题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即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和底线思维“四大思维方式”。搞清楚这三个最基本的内容,我们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问题就有了基本的应对思路。  相似文献   

3.
近代日本民族思维中的发散性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思维的发散性是一种扩张性的民族思维特征 ,它是一个民族为了自身利益的膨胀、扩大而采取的一种向外扩散的思维方式。对于世界上的任何一个民族来说 ,发散性的思维特征都存在 ,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当一个民族选择发散性作为民族思维主流的时候 ,这个民族往往会得到飞速的发展 ,同时也会给异族和世界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日本民族就是以发散性作为民族思维主流的民族 ,他们在近代所推行的民族主义、军国主义、相对主义等都是发散性民族思维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反映。我们研究近代日本民族思维中的发散性特征 ,对更好地认识当今的日本和…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民族政策的内容构成、民族政策的效力差异、民族政策作用的广度深度以及方式方法上的不同,探讨民族政策的分类和形式构成。  相似文献   

5.
每一个民族都有本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中积累下来,并一直保持到今天的一些生活和思维方式,这种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被习惯上称之为传统文化。每一个民族由于历史发展不同,自然生态环境不同,民族关系不同,因此传统文化也各不相同,或有一定差异。这种不同和差异在一定意义上说,就形成了每个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甚至成为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每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有两种存在形式,一种是外在的能够表现在现实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一种是表现在意识当中的凝聚为民族意识,民族的自我认同。传统文化形成了一个民族文化的基本部分,是该民族作为一个共同体而特有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6.
藏族传统思维方式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思维方式是指一个民族认识客观世界所采取的途径和模式,包括其思考问题的习惯、方法和定势等。它是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是民族文化意识的凝积形式和组合方式。要把握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就必须研究民族思维方式。藏族在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社会历史、宗教信仰以及生活方式诸方面都有其特殊的一面,因而藏族的思维方式也呈现出不同于其它民族的特点。深入研究藏族的传统思维方式,对于揭示藏族传统文化的奥秘,了解藏族传统文化的本质,继承和发扬藏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民族文化交流,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诸多的原因,研究藏族传统思维方式的难度是很大的。出于对藏族文化的情感和兴趣,我们不揣冒昧,就藏族传统思维方式初步提出几点看法,疏漏片面很难避免,祈望藏学界同仁教正。  相似文献   

7.
回回民族的饮食习俗是构成回回民族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丰富的内涵。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的形成,是伴随着该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及长期的社会生活而形成的世代相传、异彩纷呈的行为规范。这种以风俗习惯表现出来的行为规范,生动、具体地表现着一个民族的心理素质、审美习惯和感情上的爱憎好恶。它是以有形文化的形式展示着一个民族深层次的思维方式、思想感情、对自然对社会所寄于的期望,因而了解研究一个民族的习俗,是深入理解一个民族的思想感情趋向和社会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的途  相似文献   

8.
民族心理学作为心理学分支,它的学科特性的显现在于服务民族的发展与共同生活,狭义的民族文化心理是其研究的重要内容。从内涵界定:狭义的民族文化心理指受民族历史地积淀的社会文化影响而形成的对人、对事、对物等客观存在和关系的心理行为反应倾向和方式;其外延包括民族的价值观念、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思维方式。相应地,研究方法需从心理学主流的实证研究范式中解脱出来,从相关学科中吸取和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9.
姚南强 《中国藏学》2008,(1):167-170
藏汉因明的比较是近代以来中国因明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因明本身而言,比较研究可以加深对因明义理的理解,有助于解决一些长期困扰学界的因明疑难,实现新的综合。从更广泛的文化角度而言,有助于理解汉藏两民族的思维形式有哪些同异之处,这些差异对各自民族文化的发展有何影响等。从现实意义看,有利于汉藏民族间的沟通和理解,有利民族团结与和谐相处。本文从宏观体系、逻辑论和知识论三个角度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提出了多维视角比较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一民族教育,是指我国少数民族的教育事业,它是在遵循国家教育方针的前提下,少数民族按照自己的目的、需要和方式,对本民族受教育者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有系统的教育活动。它与普通教育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以本民族成员为主;(2)教育内容的相当比重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3)教育组织形式和方式基本由少数民族的社会形态、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文字所决定,其中语言文字是最主要的特征。民族教育是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及其它建设的发展均具有直接的影响和…  相似文献   

11.
<正>民族音乐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与社会实践中 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同人民群众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语言特征及情感表现等都有着密切关系。它既表现了一个民族的性格气质与精神风貌,也体现了他们的审美趣味与审美理想。总观民族音乐的审美价值功能,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情感感应功能 民族音乐是通过民族的特有形式演、唱(奏)方法进行的,具有民族的特性和风格。它除了一般音乐能满足人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力求从思维科学的角度,分析影响民族关系的思维障碍。主要论点有二:一、民族感情是历史形成的,具有稳固性和客观性。民族感情又具有排他性和封闭性,不合乎改革开放的历史潮流,不利于本民族的进步。因此,各民族自身必须用开放型的思维代替封闭型的思维。二、民族群体与民族成员个体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许多纠纷事件的发生都与混淆了二者区别,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3.
谈谈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丧葬习俗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丧葬是一种宗教性质的社会现象,它同婚姻一样是世界上各民族都具有的习俗。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解放前,由于各民族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自然环境和经济活动不同,宗教信仰也有所差异,因此,在丧葬习俗方面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大而言之,可分为土葬、火葬、崖洞葬、悬棺葬、树葬、水葬、天葬(鸟葬)、塔葬等几种形式。然而,即使是同一种丧葬形式当中,却又因民族和地区不同而有所差异。以土葬而言,有的民族实行一  相似文献   

14.
从认知的角度探讨了英汉两个民族的思维模式对各自文化的影响,指出文化差异存在的根本原因是思维方式上的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各自的语言与文化中,因此,在学习语言时,我们不仅要了解两个民族不同的思维方式,而且要对这种差异所造成的文化差异有足够的认识,以避免交际的失败及由此引起的不必要的麻烦.  相似文献   

15.
蒙古族文学思维方式融汇在史诗文学、历史文学、训谕文学和佛教文学的作品中,表现为英雄崇拜思维、人神同在的萨满教思维、形象-象征思维、奇数思维、结构程序化思维、出世思维等不同的形式,支撑着蒙古族文学表达的思维框架,显示着蒙古族文学的民族特征,是研究蒙古族文学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农民流动对民族婚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婚姻是男女双方以永久生活为目的并以保障夫妻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为全部内容的结合。人类的婚姻形式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它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表现。大多数人认为促使民族婚姻形式变化的因素只是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从理论渊源和终极原因来讲,这是千真万确的观点。但我们在这里要讨论的不是造成民族婚姻形式变化的理论  相似文献   

17.
村规民约是民族地区实现有效治理的重要机制,在转型期民族乡村治理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对宁夏五个行政村实地调研后发现,民族地区村规民约构成内容复杂、形式多样,兼具地域性与政治性。就其类型看可分为教化型、惩戒型、激励型,故而在评价标准上不能单一。应以法政策和法理论的评价体系为参考,形成内容合法性、形式合理性、程序参与性的多重评价标准。针对各个类型的村规民约在治理实践中的制度偏差,可从内容合法性与合理性、形式丰富性与完整性、程序参与性与激励性三方面予以优化。  相似文献   

18.
民族问题就是同民族这个人们共同体直接相联系的一系列社会现象的总括,它表现在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和矛盾。从历史上看,民族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作为整个社会现象的组成部分,民族问题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问题从来就不是一个孤立自在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问题的组成部分。从民族这个人们共同体产生、发展过程看,有其自身的历史规律,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历史;同时,它作为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同整个社会及其它社会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民族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由于物质关系和物质利益的需要而结合在一起形成的。马克思、恩格斯把这种结合视  相似文献   

19.
<正> 年节民俗文化是人类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主要围绕着年节而出现的群体民俗文化现象,它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民族的生活方式、传统、宗教信仰和心理素质。开展民族传统年节民俗文化的探讨研究,对于进一步发掘和弘扬民族年节民族俗文化的优良传统,改革淘汰某些消极落后的内容,有着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西藏现存的苯教由于长期以来深受佛教的影响和排挤,其教义融进了大量佛教内容,原生形态的文化特质与思维结构大都丧失殆尽,而东巴教中的苯波文化因素保留了原初风貌。从民族发展历程看,纳西族东巴教与藏族的原始苯波教息息相关。藏族与纳西族先民具有相同的族源关系──古羌游牧民族。从东巴教和古苯波教的世界观、崇拜对象、宗教观念、宗教活动形式等看,它们的宗教形态十分相似,当是同源异流的原始宗教形式。本文拟就以下几个问题论述这两种宗教形态的密切关系。一、纳西族与古苯波教徒“辛”的关系苯教传说认为,苯教最初起源于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