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人的生存条件与发展环境来分析和解决与人相关的一切问题,其核心内容就是尊重人、尊重人的特性和人的本质。人的价值的培养与塑造始终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以人为本”教育管理思想的实践亦发端于此。以其价值为关节点,透视转型期我国的高等教育,“以人为本”价值失落表现在现象与本质双重层面;“以人为本”价值回归开辟了理念与实践两条通途;“以人为本”价值重塑形成了内容与形式两大体系。  相似文献   

2.
丁钰 《社科纵横》2007,22(12):170-171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科学与人文的合谐结合。实行"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就要做到以教师的发展为中心,按照人的全面发展来关心和对待教师,为教师创造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3.
任斌  黄丽华 《社科纵横》2008,23(11):12-13
胡锦涛同志提出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三为"思想,并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第一次把"以人为本"写在党章上作为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并多次对"以人为本"的思想进行了阐述.胡锦涛"以人为本"思想和我们党历来的为民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但也表现出许多明显的特点.即突出强调"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的"人"具有广泛性,"以人为本"的"本"具有全面性,同时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战略性.  相似文献   

4.
所谓"以人为本"是强调在领导工作中要以"人"为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强调对人性的理解,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培养人、教育人,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因此在高校教学管理中要做到以"人"为本,则要求大家在各项工作中高度重视人的因素、正确认识人的价值、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以谋求学校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5.
要谈西方哲学中的“以人为本”,不能不谈西方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因为以人为本是人本主义哲学所持有的观念。西方哲学有着深厚的人本主义传统,因此,以人为本也很自然地构成西方哲学中一个影响深远的核心理念。从古希腊智者学派的普罗泰哥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一直到西方近代  相似文献   

6.
"人"属于哲学关注的中心,在西方哲学、中国传统哲学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以人为本"的解读既存在一定的共性,也表现出诠释的差异性.时空差异、哲学前提、理论框架及价值取向的异质性是不同哲学流派对"以人为本"给出不同答案的成因.总体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以人为本"是对以往相关理论的"扬弃",实现了"唯物主义"和"人本主义"内在的对接与统一.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唯物史观"以人为本"思想的形成大致经历了由<博士论文>时期的"自我意识"意义上的人本思想,到<莱茵报>时期的物质利益意义上的人本思想,到<德法年鉴>时期的历史创造者意义上的人本思想,再到<手稿>和<形态>时期的实践主体意义上的人本思想的转变.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是马克思科学的实践观点的确立.正是在科学的实践观点基础上,马克思才彻底抛弃了唯心史观,建立了唯物史观,马克思眼中的人才由抽象的人转变为现实的人,科学的"以人为本"思想得以最终确立.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人以兴国为已任、以富民为目标,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形成了执政理念、执政体制、执政方式相统一的"善政"思想.胡锦涛"善政"思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后形成的,其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以及丰富的思想材料和实践基础.胡锦涛"善政"思想蕴涵着深刻的人本精神,强调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的历史过程中,必须始终以人民利益为本、以人的实践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是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在党治国理政实践中的展开和深化.  相似文献   

9.
确立"大学语文"在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丹 《社科纵横》2006,21(12):158-160
随着“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深入,以“培养一个完整的人、一个健全的人”为核心的通识教育也逐渐为中国教育界所接受和认同。在当前高校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开设很久的人文素质基础课,不但不可以被其他课程所取代,而应加强成为高等学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  相似文献   

10.
郑国华 《探求》2005,(Z1):70-71
邓小平的"以人为本"思想,是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中,围绕中国"人"如何摆脱"人的依赖"与"物的依赖"的双重羁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历史使命而提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一脉相承,同时又具有鲜明的社会历史性和突出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11.
陈建平 《社科纵横》2005,20(4):38-39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领导素质中应有的一项重要内容。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领导提高“人本”素养的迫切性更应提上“日程”。我国历史上素有优良的“人本”渊源,马克思主义领导理论中“人本”思想至今仍起着指导作用。领导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脉承“人本”之优良传统,践行“人本”之服务理念。  相似文献   

12.
从民到人的历史切换--深刻理解"以人为本"的新视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奎良 《求是学刊》2006,33(1):21-25
在近代西方,人是一个类概念,从中发展出自由、平等等抽象价值。中国自古以来没有与之相应的人的概念,而只有民的概念,民与官处于对立之中。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把人与民两个概念结合起来,并提出以人为本的宗旨,从而实现了对人的理解的历史性转折。  相似文献   

13.
李桂珍 《社科纵横》2005,20(5):38-39
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应当始终关注人的价值和意义;应当把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贯穿于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以人为本"的法治精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和谐社会应当是建立在物质文明不断发展之上的社会,应当是把"以人为本"作为终极性价值关怀的社会,应当是以民主与法治为制度基石的社会;此三者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缺一不可.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中国执政党的政治道德责任,又是一种可欲亦可求的社会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5.
对"以人为本"两种诠释的剖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人为本"的提出在理论界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大家有许多共识,也有分歧.后者主要反映在哲学层面.在阶级社会只有带阶级性的人性,既不能把"以人为本"简单地等同于资产阶级人性论,也不能把"以人为本"简单地等同于马克思主义人学关于人性的理论,对"以人为本"应有新的视野.第一,应站在"以人为本"的高度重新审视资产阶级人性论和人本主义;第二,应从未来和世界发展的高度来看"以人为本";第三,应着眼于新的历史条件和"以人为本"所表现出来的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然而"以人为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任务和目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前期,"以人为本"主要表现为"以民生为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后期,"以人为本"主要表现为"以人的享受和幸福为本";在社会主义高级阶段,"以人为本"主要表现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不同发展阶段的重点(主要)含义都包含着其他两方面的内容,只不过在社会主义发展的特定阶段,某一具体内容或内涵表现得更为突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正处在"以民生为本"和"以人的享受和幸福为本"相互交织的历史过渡中。  相似文献   

17.
巩建华 《社科纵横》2007,(10):35-36
知识经济是创新型的、以人为本的经济,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是"文化人",传统的刚性管理和物本管理已经过时,时代呼唤"以人为本"的领导者。然而,在我国,实践"以人为本"却面临关系化社会的严重影响,因此,贯彻"以人为本"首先应该从领导者做起。"以人为本"的领导者不仅要做到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和激励人,而且也要做到塑造人、发展人和成就人。  相似文献   

18.
张小华 《社科纵横》2004,19(2):29-30
江泽民“三人代表”重要思想博大精深 ,其核心内容是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这是对邓小平“以人为本”、“人民是目的”、“人民是主体”、“人民利益是评价标准”等重要人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研究“三个代表”的人学思想 ,对于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最终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永南 《学术交流》2004,(12):18-21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一种全新的科学发展观。贯彻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是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深厚实践基础;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特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作为经济和社会活动的主体和中心,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以满足人的需要、提升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20.
李炳林 《唐都学刊》2011,27(3):69-72
"以人为本"是一个历史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一脉相承,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的历史抉择。"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是以广大人民群众为本,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目的,处理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以人为本"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